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不同移栽方式和移栽密度研究了塔里木棉区育苗移栽杂交棉棉铃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移栽方式下,穴盘移栽的株高、果枝始节、单株铃数都大于裸苗移栽,铃重、单株皮棉产量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穴盘移栽的上、中位铃及内围铃性状均优于裸苗移栽,而下位铃、外围铃间差异均不明显。不同密度处理间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果枝始节增高,果枝数、果节数和单株结铃数均减少。棉铃分布表现为随密度的增加上部、中部铃和内围铃所占比例均增大,下部铃和外围铃所占比例均减少。  相似文献   

2.
密度与种植方式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JX0010为试验材料,在湖南常德澧县澧东试验区研究了三种种植方式(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和三个密度(18000株/hm~2、36000株/hm~2、54000株/hm~2)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棉花各生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对棉花经济性状、纤维品质的影响较小。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下,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延长,株高、始果枝着生高度、单株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均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或减少),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和皮棉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方式最短;单株成铃数和籽棉产量以漂浮育苗的最高,营养钵的最低;在高密度下,直播与漂浮育苗的籽棉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冀中植棉区鲁棉研28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万~8.7万株·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增加,棉花株高增加,单株果枝数减少,单株成铃数显著降低,铃重下降;密度对衣分的影响相对较小。综合3年试验结果,冀中植棉区棉花适宜种植密度为5.1万~8.7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里下河棉区大麦后移栽棉每公顷产1875kg皮棉,适宜的密度为4.5万株左右,最佳施肥(纯氮)水平337.5kg,NP2O5K2O为10.40.8,施肥水平、肥料配比及密度对单株果枝数影响较大,单位面积果枝数、总果节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密度大小。在施N水平较高的情况下(>262.5kg·hm-2),单株成铃数、铃重及产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棉花叶枝数与种植密度对单株结铃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棉花叶枝数和密度对单株结铃的影响规律,试验设置5种留叶枝方式:不留叶枝(CK)、留1叶枝、留2叶枝、留3叶枝、留全部叶枝;5个种植密度(万株·hm-2):2.25,3.00,3.75,4.50,5.25。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密度条件下,随叶枝的增多,单株铃数增加;留1叶枝单株铃数较对照增加10%左右,留2、3叶枝单株铃数较对照增加15%左右,保留全部叶枝较对照增加25%左右。在同一叶枝处理下,随密度的增加,单株铃数减少;密度每增加7500株·hm-2,5种留叶枝方式的单株结铃分别减少2.60个、3.04个、3.06个、3.44个和3.71个。总铃数随叶枝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总成铃为88.24万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棉花种植方式和密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JX013为材料,在湖南浏阳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8000、36000、54000株/hm2)、不同种植方式(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方式中,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延长,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产量随密度增高而增加;在同一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棉最短,株高、果枝数、单位面积总铃数、籽棉产量以直播棉最大;不同处理对棉花铃重、衣分、衣指、子指、纤维品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品种JX0010为材料,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研究了直播、漂浮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移栽三种方式下的18000、36000和54000株/hm2三种密度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种植密度下,生育期以直播棉最短,营养钵育苗最长,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以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最大;在同一种植方式中,吐絮期、生育期随密度的增加而推迟,株高、果枝数、单株成铃数随密度增高而降低;在一定密度范围内,皮棉产量、籽棉产量随密度增高而提高;不同处理对棉花霜前花率、单铃重、衣分、籽指、衣指、纤维品质等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肥水平下苏棉9号的生育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密、肥水平下苏棉9号生育主要特点有:株高、果枝台数、主茎果枝节间距等随密度和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果枝节位数随密度下降(或施肥量增加)而增加;单株结铃数(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棉铃的分布以中、下部和内围铃为主;伏秋桃比一般在6∶4~7∶3之间,稀植(或高肥)条件下霜后花和僵瓣花的比例增加以及增密的效益比增肥的效益要高等特点。合理密植、控制氮肥用量,可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的关系,控制主茎节间距和果枝长度,减少外围果节的结铃数,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结铃率,促进早熟,提高品质,提高种植苏棉9号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适宜的移栽密度、科学的肥料运筹是实现棉花超高产量重要的因素。里下河棉区大麦后移栽棉适宜的密度为4.5万株.hm^-2左右,最佳施肥水平337.5kg.hm^-2,N:P2O5:K2O为1:0.4:0.8,施肥水平、肥料配比及密度对单株果枝数影响较大,单位面积果枝数、总果节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密度大于。在施N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对单株果枝数影响较大,单面积果枝数、总果节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密度大小。在施N水平提高的情况下(>262.5kg.hm^-2),单株成铃数、铃重及产量随施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杏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生长及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大田棉花为对照,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LA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杏、棉间作下棉花的株高和LAI相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且随着距杏树垂直距离的增加,其变化呈偏态分布趋势;间作下棉花的铃重、株铃数、有效果枝数和衣分相比对照均有一定的减少,各处理与对照间单株铃数和果枝数差异极显著,间作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效果枝数株铃数铃重衣分;间作减少了棉花的单位面积子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极显著;在杏、棉间作下试验的3个品种中鲁棉研28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优质高产品种鲁棉1131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密度处理,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其农艺性状、成铃时空分布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下,鲁棉1131成铃均以中下部1~10果枝和第1~2果节为主,第1~2果节成铃数占总成铃比例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第5果节以上的成铃比例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密度增加,伏前桃占总铃数的比例逐渐增大,但伏桃成铃数占总铃数的比例则以中密度处理较多。随密度增加而铃重和衣分略有降低,纤维品质无明显变化。综合分析表明,鲁棉1131在山东植棉区的最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群体冠层结构较好,皮棉产量最高,僵瓣率较低,纤维品质均衡性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直播短季棉不同密度和不同棉太金施用量进行组合,以达到简化栽培并构建适于机械采收的早熟棉群体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棉太金和增密处理对棉花生长具有较好的调控作用,其中:(1)单位面积相同棉太金施用量下,密度增大,单株叶面积、果枝数、总果节数、成铃数减少,株高、干重、果枝长度、始节位、始节高度下降,小区产量提高;(2)相同密度下,单位面积棉太金施用量增大,单株叶面积、果枝数、总果节数、成铃数减少,株高、干重、果枝长度、始节位、始节高度、小区产量下降。试验中单铃重和衣分未受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天门麦后直播棉适宜的种植密度,以短季棉CN01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种植密度对CN01生长发育动态、产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6.00万~9.0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大,短季棉CN01的株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果枝数、单株果节数、单株成铃数、单位面积成铃数、成铃率、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单位面积果节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棉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伸长率随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的纤维品质相对最好。综合产量和品质考究,棉花CN01在天门麦后直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棉花和花生间作后,棉花株高降低,单株果枝数、铃数减少,铃重增加。花生主茎增高、侧枝变长、饱果数减少、结果枝数减少,百果重和百仁重增加。由于棉花管理费工费时、近年价格低,投入成本高,所以花生单作或套种少量棉花的处理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简化整枝条件下泛棉3号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泛棉3号在简化整枝条件下适宜栽培密度的研究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逐渐增高,叶枝数逐渐减少;叶枝成铃、单株总铃数和叶枝铃占总铃数的比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子棉总产在密度为2.4万~3.6万株.hm-2范围内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湘杂棉8号为材料,设12 000、15 000、18 000、21 000、24 000和27 000株/hm26个密度水平,研究不同栽培密度棉花不同部位的结铃状况及铃重变化。结果表明:铃重随果枝节位由内到外的变化先呈直线增大,然后(3节以外)急剧降低,就不同密度的平均铃重而言,密度越低铃重越大;密度愈大,果节数愈少,果枝愈短,同时单株成铃数也越少,子、皮棉产量均以24 000株/hm2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化学药剂封顶后叶面喷施150 m L·hm-2的28-表高芸薹素内酯为对照,研究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播前包衣棉籽(药、水、种子的质量比为1∶120∶5 000)和化学药剂封顶后(7月11日)随水肥滴施1次(用量为67.5 g·hm-2,下同)、不包衣且在头水(5月30日)和化学药剂封顶后(7月11日)各随水肥滴施1次、不包衣处理仅在头水随水滴施1次3种处理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包衣与化学药剂封顶后滴施1次处理的666.7 m2收获株数提高13.1%,幼苗植株高度增加4.5%,侧根数增多15.2%,单株空果枝数减少0.4,单株空果枝率降低5.2百分点;666.7 m2成铃数增加17.1%,铃重增加0.31 g,产量增加23.5%。头水与化学药剂封顶后2次滴施处理单株空果枝数减少0.5,单株空果枝率减少6.2百分点;666.7 m2成铃数增加14.4%,铃重增加0.29 g,产量增加20.3%。这些结果可为昌吉棉花降低种植密度及采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8~2014年湖北省审定的中熟棉品种部分性状的分析。变异性分析表明,籽指和株高变异性大,生育期、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果枝数变异小。关联度分析表明,产量影响因素按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单株铃数、果枝数、衣分、铃重、籽指、生育期和株高,说明在遗传改良上主攻目标是单株铃数和衣分,次要目标是果枝数和铃重。要改变湖北省棉花品种相似性高的现状,迫切需要引进更多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短果枝棉60617不同种植密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经济系数剧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密度对衣分和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鉴于短果枝棉单株生产力较低,只有在密植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群体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在江西棉区油棉双移栽种植制度、沙质壤土和中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于2008~2010年连续3年设置不施含氮肥(ck)、施无机态氮150、300、450、600 kg/hm2和施有机与无机态氮搭配300 kg/hm26个处理,进行氮肥经济高效施用技术定位试验,在此基础上,再于2011~2012年插入当地生产上常规密度和当地生产条件下杂交棉密度试验最佳密度的两个代表密度进行氮肥与密度互作试验。结果表明:两年的试验结果基本相似,一是施氮对棉花生育期略有影响,而密度对生育无明显影响;二是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其株高、单株成铃数、单位面积成铃总数、果枝数、单铃重均相应增加,单株果枝数略有减少,但密度增加株高变化不明显,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降低;三是子棉产量均以高施氮水平和高密度较好,随着施氮量增加子棉产量显著增加,随着密度增加子棉产量略增加;四是施氮处理产值均明显高于不施氮处理,且以施氮量增加产值略增加;五是不施氮处理的效益出现较大的负值,其他处理有较小的效益;六是氮增效以低氮处理大,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逐渐降低;七是综合产值、效益与氮增效等指标认为,适宜施氮水平为300~450 kg/hm2,种植密度为34500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