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杏品种龙王帽茎尖培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的组织培养是快速提供优质、无病虫害苗木的有效方法,也是生物技术改良品种的基础.现已有很多果树树种获得了组培快繁成功,有些树种已实现了试管工厂化育苗,为生产提供优质无病毒苗木,如香蕉、苹果等[1].但关于杏树茎尖培养研究报道较少,且都存在增殖系数低、生根难的问题[2,3],而要快速为生产提供无病虫优质杏苗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试管工厂化育苗是首选的繁殖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为实现无病毒龙王帽试管苗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中,组培工厂的构成,生产技术流程,组培育苗技术及各个技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新几内亚凤仙商品生产和管理中的整枝技术、环境控制、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问题,对搞好新几内亚凤仙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苹果脱毒苗工厂化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厂化育苗是大规模繁育无病毒苗木的先进生产方法。它能用极少的无病毒果树材料在短时间内繁育出大量的无病毒苗木。我场自1986年建场以来,一直从事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育苗的研究和生产,成功地进行了樱桃矮化砧Colt工厂化育苗研究,并投入生产。1991年开始,对苹果脱毒苗工厂化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苹果脱毒苗工厂化育苗技术、大田繁育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香蕉是我省六大名果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渗入和应用,香蕉主产区大多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香蕉工厂化育苗。为了防止种苗带有束顶病等病毒,根据种性,保证种质纯正,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我所苗木组培中心对从广东引进的两个香蕉良种进行组培脱毒快繁,现已繁育出脱毒苗3万多株,袋苗2万多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试管组培香蕉丰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应用组培技术,推广良种,快速更新蕉园应用香蕉组培技术,可在短期内生产大量种苗,为老、弱、病果园更新或抗病品种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可能。我所于…  相似文献   

5.
汪兆萍 《现代园艺》2014,(22):77-77
在苗木生产培育工厂化生产中,往往由于没有掌握好苗木移栽技术,导致生产的成品苗数量少,难以产生效益。根据我们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苗木培育和移栽的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蝴蝶兰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介绍了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及其工厂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花叶良姜组培生产与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丽凤  文清岚  宋西娟 《南方园艺》2013,24(5):51-51,53
从无菌系建立、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花叶良姜组培工厂化生产的方法,并提出了其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核桃无根试管苗嫁接是以核桃种子萌芽不久的幼苗做砧木,以无根试管苗为接穗,通过嫁接进行核桃优良品种繁育的一项新技术。与常规嫁接方法相比,核桃试管苗嫁接技术具有成本低、嫁接成活率高、易于移植、生长周期长、一年成苗,并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优良品种苗木和穗条等优点。采用这种嫁接技术可周年进行工厂化育苗(需有组培设施和温室),从而加速优良品种推广速度,解决了核桃苗木繁殖系数低、速度慢、成活率不稳定、受穗条限制等诸多核桃苗木生产过程中的老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核桃微枝嫁接的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吉塞拉5、6号是适应性广、嫁接亲和性好、丰产和早果性极好的大樱桃矮化砧木。但矮化砧木扦插不易生根,采用传统的根蘖或压条繁殖,繁殖速度慢且易传带病毒,影响大樱桃的大面积栽培和优良砧木在生产中的推广。利用组培进行工厂化快繁,可大大缩短育苗时间,快速繁殖吉塞拉矮化砧优质苗木。  相似文献   

10.
组织培养现在主要被广泛应用在脱毒及快繁、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转基因新品种的快繁,所以以快速达到大量生产为优势,但是普遍存在成本高问题一直成了组培的一大难题,严重限制了组培在生产中的应用,以致于在一些组织培养会议的探讨中大家张口即谈:组培效益差,组培不挣钱.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对生姜、马铃薯、地瓜及兰花系列以及部分木质品种的脱毒与快繁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几条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尽量降低组培的成本,提高组培这一行业工厂化操作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力.  相似文献   

11.
以继代培养不同时间、移栽生长不同阶段薰衣草组培苗为试材,比较研究了不同阶段组培苗叶片及根系形态解剖及超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瓶内壮苗培养30d左右,组培苗叶片和根系已分化出相对完整的形态组织结构,具有初步的气孔调节及光合自养能力,但与移栽50d苗和栽培1a生苗木有显著差异。温室移栽50d时,组培苗组织器官功能已基本满足露地生长的基本要求,在栽培条件合适时,可进行田间移栽相关工作。该研究为薰衣草工厂化组培苗生产的技术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荸荠新品种桂蹄2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桂蹄2号是以广州番禺地方荸荠品种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产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变异群体中筛选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组培技术培育而成的荸荠新品种。以组培苗作为生产种苗,4月中下旬~5月初育苗,育苗期25~30 d(天),大田繁苗期约50 d(天),繁殖系数可达20倍|大田生育期约140 d(天),株高95~105 cm,球茎扁圆形,脐微凹,横径3.5~5.5 cm,纵径2.5~3.0 cm,平均单球茎质量26 g,最大可达50 g,芽粗,皮稍厚,深红色,较耐贮运,每667 m2球茎产量2 500~3 500 kg,适宜在广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繁育树莓种苗可解决根蘖分株、埋土压条和扦插繁殖,出现生育周期长、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品种退化、繁殖速度慢等缺点。驯化成活率是组织培养技术能否应用到生产上的关键。高成活率可提高组培苗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本试验研究树莓组培苗的生根方式、苗高度、根系长度、苗叶片数及遮光率对驯化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双季2831根长为0~0.5 cm时将瓶苗移至驯化室开始驯化,长至组培苗株高2~3 cm,根系长度0.5 cm,2片叶时进行移栽;单季1132根长为0~1.0 cm时将瓶苗移至驯化室开始驯化,长至组培苗株高2~3 cm,根系长度0.5~1.0 cm,二三片叶时进行移栽,移栽后遮光率20%~30%。  相似文献   

14.
草莓组培苗育苗是组织培养中一个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现代烤烟漂浮育苗技术来解决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是一种新的组培苗炼苗方法;漂浮育苗是将草莓组培苗移栽在装满基质的漂浮育苗盘浮在配制好的营养液上进行育苗技术,它是一项用水、营养液及其配套设备培育组培苗壮苗的农业新技术。文章主要从育苗设施的准备、移栽与苗期技术管理总结草莓组培苗的漂浮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引自意大利的番茄抗性砧木进行组织培养并鉴定其组培苗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砧木组培苗与砧木实生苗相比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显著下降,但与对照合作908相比抗性仍较高,差异达显著水平;砧木组培苗嫁接合作908后的抗性与没有嫁接的组培苗抗性变化一致。抗性砧木及组培苗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与没有接种的植株生长势差异不显著,而合作908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生长势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6.
Summary

To multiply large number of male-sterile marigold plants for F1 hybrid seed production,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in vitro cloning of field-grown differentiated male sterile plants has been developed. A comparative field performance study of tissue culture and seed-derived male sterile plants of two marigold genotypes was undertaken to test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micropropagated plants in hybrid seed production. Tissue culture raised plants of both genotypes had superior field performance to the seed-derived counterparts. These plants were more vigorous in growth, i.e. in terms of plant height, number of secondary branches and number of leaves and plant spread, while the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s were equal to that of seedling plants. Flowering was earlier by 2-3 weeks and the number of flowers per plant was also higher in such plants. Repeated hand pollination of sterile flowers with bagged flowers of cv. Pusa Narangi Gainda showed that seed set and bold seed yield were higher or almost comparable with the seed-derived plants. Th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the tissue culture can be adopted for the successful cloning of male-sterile plants, which could then be utilized for producing F1 seeds with higher quantities of bold seeds with better storability.  相似文献   

17.
以新优草莓品种赛娃茎尖为试材进行组织培养繁苗试验,结果表明:0.2~0.3 mm大小茎尖最适宜培养,脱毒率100%,成苗率96%。茎尖分化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1 mg/L+GA30.05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 mg/L+NAA0.05 mg/L+GA30.05 mg/L可以兼顾增殖与生根。GA3的加入能够促进增殖,提高小苗的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系数。叶片培养以不定芽增殖为主,叶柄不定芽诱导率高于叶片,由此建立起高效脱毒快繁体系,并总结出草莓的组培苗生产、驯化和移栽等系列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病毒病是为害马铃薯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长期的无性繁育,使病毒长期积累,导致马铃薯世代带毒繁育,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品种特性。在了解马铃薯病毒病的基础上,采用热处理加茎尖培养的方式获得马铃薯脱毒苗;在此基础上,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一定时间内繁育生产所需种苗,并通过炼苗、移栽等环节,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体系,从而获得脱毒马铃薯良种。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织培养产业化生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已经成为现代园艺领域中种苗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其优势明显,在我国已经形成产业化生产模式。植物组织培养产业化技术流程划分为stage0、stageⅠ、stageⅡ、stageⅢ四个阶段,其生产控制需要从外植体材料预处理、外植体的选取、原种研发与制种、继代培养以及生根收获等各个阶段加以把握。组培苗生产存在“三大杀手”,即褐化、玻璃化、污染,应作为生产控制的主要对象。生产工艺卡不仅科学、有效地反映企业生产的合理流程,同时也是规范员工正确操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企业进行生产过程调控及产品质量判定的标尺。  相似文献   

20.
洋桔梗组培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波 《北方园艺》2012,(16):90-92
以开粉色花的洋桔梗包衣种子为试材,通过叶片诱导、单芽增殖和生根等培养基的筛选,研究了洋桔梗组培苗生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叶片诱导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0.4mg/L+IBA 0.1mg/L,每叶盘分化的正常芽为5个左右;单芽诱导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0.2mg/L+IBA 0.05mg/L,每母株分化的正常芽为5个左右,并有55%的芽达生根标准;生根的适合培养基为1/2MS+IBA 1.0mg/L,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