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由于爆破采石出运导致岩体破碎松动,水、土、肥流失,部分残留土壤长期雨淋溶解,有机质流失严重、团粒结构差、肥力下降,植被难以生长,从而形成大量裸露的山体。为此进行破损山体排险,采取修建挡土墙、挂网、喷播等方式,消除地质灾害,人工复绿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山体裸露面积,以进行城市破损山体复绿及景观营建。以黄陂区长岭街十棵松村山体复绿工程为例,分析了山体复绿过程中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工序,提出了山体复绿工程中具体的技术、方式、方法。将破损山体复绿工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缓坡复绿工程,第二部分为斜坡挂网喷播复绿工程,重点探讨了第二部分,旨在对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厦门市裸露山体植物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厦门市裸露山体现状调查以及裸露山体的类型划分 ,提出相应类型植物治理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厦门市裸露出体植物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厦门市裸露山体现状调查以及裸露山体的类型划分,提出相应类型植物治理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根据裸露山体形成原因、类型特点进行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效果.选用植物覆盖状况、绿化美化效果、坡面稳定性、治理显效时间4个评价项目11个评价因子对生态复绿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裸露山体的生态复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裸露山体造成水土流失,生态退化.探讨了厦门岛外裸露山体植物治理技术,提出了裸露山体植物治理基本思路和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论述了裸露山体治理的目的意义,国内外治理概况及分类的基础上,阐明裸露山体综合治理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措施,并对山体整治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北方干旱地区石质裸露山体因土层、岩面裸露,使水土流失严重,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提出了稳定边坡、降低坡度、修缮水利、栽种植物等4项治理裸露山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闽南沿海裸露山体植物绿化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闽南沿海地区过度开山采石造成山体裸露、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在对裸露山体类型进行化。底层为有土层的乱石堆,将乱石堆耙开呈坑状,划分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山体的绿化方案,为裸露山体综合治理,美化生态环境,减缓水土流失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复绿(生物防护)工程客土吹附工艺原理,结合东永公路两侧裸露的山体边坡复绿采用生物防护方法及施工工序等措施,复绿(生物防护)工程具有速度快、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琅琊山周边废弃采石宕口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滁州琅琊山周边废弃采石宕口为对象,针对该类立地生境严酷、植被恢复难度大和山体断面的坡度、高度、平整度、喷播基质等具体问题,结合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境条件,对植被恢复最佳物种配置和裸露岩壁喷播复绿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筛选出构树、柘树、爬山虎、狗牙根等20多种适生乡土植物种的同时,提出了适合的喷播复绿的施工工艺和植物材料,为采石宕口的近自然生态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体裸露面严重破坏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影响城市发展。结合泰山实际,提出了泰山裸露面生态重建的基本思路。在总结一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体裸露面生态重建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龚纯 《绿色科技》2019,(9):142-143
指出了随着交通建设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无法避免地遭到了一定破坏,山体的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覆盖层,导致出现了大量裸露山体,从而导致植被很难自然恢复,以往传统的造林方式难以取得成功,加大了复绿的难度。以怀化市鹤城区裸露山地复绿为例,通过实践表明,采取客土覆盖播种,树穴内回填种植土,使用带土球的两年生以上大苗,加大造林密度等造林复绿的技术方式,既实用可行,又能使施工单位准确地把握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以机械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工劳务成本,节约了投入成本,可以迅速达到造林复绿、修复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章以闽清普贤(中山寨)采矿点综合治理为例,探讨闽清县裸露山体综合治理的方案,提出裸露山体综合治理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裸露山体困难立地绿化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结与分析裸露山体形成原因及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裸露山体采用不同植物、不同配置、不同栽植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由此提出马尾松种子直播、湿地松植苗与藤本植物混栽等低成本高效果的生态绿化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丹江口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和核心水源区,自开展森林城市建设以来,城市绿化总量大幅提升,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但与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分析丹江口市森林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彰显城市特色、扩绿增绿、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森林廊道建设、凸显近自然效果等方面提出了丹江口市城区森林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边坡复绿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复绿的效果差异性大。襄阳市近几年实施了大量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项目采用了多种修复植被及修复工艺。其中襄阳市真武山南部山体边坡复绿工程,生态修复坡面宽200 m,坡面高15~63 m,绿化面积约6500 m2。裸露山体坡面采用挂网、坡顶种植悬垂植物、坡脚种植攀援植物对坡面进行绿化,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滴灌养护系统。施工后坡面复绿效果好,绿化率高,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上取得了成功。总结了其主要经验是绿化方法合理、植被生长与矿山条件相适应、滴管系统有效、养护得当,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急于让裸露的山体边坡等绿起来,大面积草坪的建设造就了今日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与三峡大坝不相般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草坪养护成本、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尽快将原来种植的"大草坪"重新合理规划,增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优化坝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陈学艳 《绿色大世界》2009,(7):30-30,32
三峡工程建设初期,由于急于让裸露的山体边坡等绿起来,大面积草坪的建设造就了今日生态环境和景观效益与三峡大坝不相般配的现状。进一步分析草坪养护成本、生态环境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出尽快将原来种植的“大草坪’’重新合理规划,增植具有三峡地区特色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优化坝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裸露山地存在生态脆弱、水土保持功能差、景观功能弱、碳汇功能低等问题。通过对生态绿心地区裸露山地现有造林绿化建设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提出了生态优先的造林原则和提升景观绿化水平造林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厦市市政府决定,以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和争创联合国最佳人居奖城市为契机,全面禁停开山采石行为,用2年-3年时间,彻底消灭岛内裸露山体,以改善城市景观,恢复山体的自然景色?通过实践摸索、总结,走出了一条绿化与景观,装饰与治理有机结合,综合治理城市裸露山体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