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须蝽犤Dolycorisbaccarum(Linnaeus)犦又称细毛蝽。原为小麦、玉米、西瓜等作物主要害虫,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梨园面积扩大,斑须蝽逐渐转移为害梨树。由于该虫较其他椿象耐低温,世代多,目前已成为郓城县梨园椿象的优势种群。据1998年调查,何庄林场梨园被害果率10%~20%,极大地阻碍了梨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从1998年起在何庄林场设点对该虫的发生规律、生活习性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1为害状斑须蝽在本县梨园均有分布,且为害均较重。若虫和成虫以刺吸式口器为害梨树的花序、幼叶、嫩梢及果实。造…  相似文献   

2.
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寄主范围广泛,是为害蔬菜和水果的重要害虫。该虫在中国、朝鲜、韩国和日本作为本地种群大量发生并严重为害。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茶翅蝽相继传入美国、加拿大、瑞士、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希腊等国家,并有继续扩散成为世界性害虫的趋势。在新的入侵地尚未发现有效天敌,例如加拿大本土寄生蜂等足黑卵蜂Telenomus podisi和瑞士的黄足沟卵蜂Trissolcus flavipes虽然可以在茶翅蝽卵块内产卵,但寄生蜂并不能完成生长发育。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可能产生一系列生态和社会问题,因此传统生物防治将是控制茶翅蝽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从茶翅蝽的原产地引进其专食性天敌,在新入侵地的农田或自然生态系统中释放并建立种群,达到长期控制茶翅蝽的目的。本文综述了茶翅蝽的研究现状,涉及到分类、分布、为害、生物学、生态学习性及生物防治方面,并着重总结了茶翅蝽原产地的天敌情况。  相似文献   

3.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是一种原产于北美地区以悬铃木为食的林业害虫.该虫为世界性入侵害虫,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2006年该虫入侵我国后,已在多个城市发生为害.Tavella & Arzone[1]研究表明,许多天敌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具有捕食潜能,但有关蜘蛛对该虫的捕食作用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茶翅蝽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生为害程度呈现加重趋势。本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行为研究,评价了茶翅蝽成虫对不同植物种类的选择偏好程度。在田间25科115种植物中,84种植物上调查到茶翅蝽成虫,种群发生密度整体较低,但寒麻、芝麻、红麻、籽粒苋、向日葵、大豆、白花菜等植物上成虫密度相对偏高。在室内Y型嗅觉仪测试中,与空白对照相比,茶翅蝽雌雄成虫对苗期和花期的向日葵、大豆、白花菜植株气味均表现出了明显的趋好行为。上述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我国茶翅蝽区域分布与发生消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皖北故道地区是砀山酥梨的主产区。梨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梨小是砀山酥梨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梨小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为害连年加重,部分梨园的虫果率达30%以上。为控制其为害,笔者调查分析了梨小的发生特点及发生加重原因,探讨了防治对策。1发生为害特点梨小在砀山地区主要为害桃、梨、苹果、杏等,受害最重的是桃和梨。在桃树上为害嫩梢与果实,在梨树上则为害果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梨小为害日趋严重,90年代初,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为害有所减轻,90年代后期,梨小发生又呈上升趋势。梨小在本地区1a发生5代…  相似文献   

6.
刘卫国 《植物保护》2004,30(1):90-91
近年蝽蟓已成为豫东梨区梨树上的主要害虫, 发生种类多, 数量大.优势种有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 (Stl)]、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和梨蝽(Urochela luteovaria Distant).  相似文献   

7.
茶翅蝽和麻皮蝽的防治技术李钦存程爱英王红森张卫勇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农技站456487)滑县四间房乡林技术站茶翅蝽(Halyomorphapicus(Fabricius))和麻皮蝽(Erthesinafulo(Thunberg)是豫北地区为害桃、杏等果...  相似文献   

8.
危害梨树的蝽象主要有梨蝽象、臭本蝽象和梨花网蝽等3种。梨蝽象和奥木蝽象均一年发生1代,而梨花网蝽一年可发生3~4代.其共同特点部是在春季梨树萌芽、展叶后,越冬若虫或成虫集中于叶背和枝条上吸食汁液,造成危害。春季是防治梨树蝽象的重要时期。1、清洁梨园:冬春彻底清除梨园内的枯枝落叶,清除果园中杂草.2、人工防治;在春梨树萌芽前,刮刷梨树枝干的粗皮裂缝.收集枝干碎皮和越冬若虫,集中烧毁。3、药剂防治:喷药时期应在蝽象的若虫期:梨蝽可在嫩梢发育至5~10cm时喷药;臭木蝽应在若虫孵化期连续喷药;梨花网蝽…  相似文献   

9.
李腊生 《植物医生》2009,22(1):31-31
甘蔗异背长蝽Ischnoclemun saecharivorus Okajima是台湾、福建、江西蔗区的主要害虫。在益阳市1995年前零星发生,属次要害虫,随着甘蔗栽培制度的改革,近年发生颇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逐步成为一种为害甘蔗的主要害虫,应重视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梨叶锈瘿螨(EpitrimeruspyriNalepa)属蛛形纲,蜱螨目,瘿螨科,是近年来在枝江市为害日益严重的1种新害虫。1996年在百里洲镇宝月寺村首先发现为害,随后逐渐蔓延到全市各主产梨区,受害面积累计达4000hm2,占全市砂梨面积的60%。由于该虫肉眼难以发现,梨农对其缺乏认识,防治适期把握不准及药剂选择不当,致使其在梨园暴发成灾,叶片平均被害率40%~50%,严重梨园达80%以上,引起叶片早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适期,我们于2000~2001年对其发生为害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和…  相似文献   

11.
在陕西省安康市开展了为期3年的茶脊冠网蝽发生情况调查和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茶脊冠网蝽在安康市茶叶主产区一年发生3代。以卵越冬。4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上、中旬的若虫盛发期是防治关键时期。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 g/667m2或10%联苯菊酯水乳剂30 m L/667m2、20%啶虫脒可溶粉剂8 g/667m2对控制该虫为害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害隐蔽、农民防治意识不强、防控手段较少是该虫在当地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先金 《植物保护》1984,10(4):33-34
梨网蝽(stephanitis ambigua Horva-th)(半翅目,网蝽科)又名梨军配虫。 从1978年以来,发现梨园附近的棉田有梨网蝽危害,此虫与棉盲蝽同时发生,在为害习性和棉株被害状上与棉盲蝽有5点区别:1.蝽网为害是在棉株成叶的背面,而盲蝽则在棉株的嫩头嫩尖。  相似文献   

13.
王锦  刘奇志 《植物保护》2020,46(4):291-295
2019年4月底,在北京、甘肃、湖北、辽宁等地一些梨园陆续发现梨树叶片异常被害状,经调查发现造成该为害状的害虫为一种未知梨木虱,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简要描述了此种梨木虱的形态识别特征,测定了该害虫的16S rDNA和C OⅠ基因片段序列,依据测序结果及形态特征,鉴定为苏嘎梨喀木虱Cacopsylla pyrisuga,为国内新记录种。本文还描述了该害虫的为害状、为害程度、药剂防治效果,为深入研究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梨木虱(PsylapyrisugaForster)是鲁西北地区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当地梨园多注重化学防治害虫,梨木虱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而一些天敌遭致杀伤,使该虫为害日趋严重。因此,以天敌保护利用为主的害虫生物防治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于1991~199...  相似文献   

15.
杨尺蠖、草履蚧和杨舟蛾是徐州市杨树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和为害日趋严重。目前防治上主要依赖于常规喷药防治技术。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喷药防治受防治机械的限制,往往难以取得预期防治效果;加之存在浪费农药、污染环境和大量杀伤害虫天敌等不足之处,导致“年年治虫、年年有虫”的被动局面。为解决杨树害虫防治的实际困难,笔者根据多年防治实践经验和杨树害虫防治技术研究成果,总结了一套实用的综合防治技术。1杨尺蠖、草履蚧等早春害虫防治技术  利用无翅杨尺蠖雌成虫和草履蚧若虫不能飞翔,只能沿树干爬至树上为害的习性,重点…  相似文献   

16.
冬麦穗夜蛾是山西中、南部丘陵旱塬地区麦田的一种新害虫,80年代以来为害日趋严重,一般损失5%~10%,较重的达30%以上。为控制其为害作者从1991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防治途径进行了研究。综合防治以机械收脱、深耕、火烧麦茬、低留茬;用40%氧乐果、25%菊乐合剂、40%水胺硫磷1500倍进行防治,均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梨九绵蚜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梨九绵蚜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并确定梨九绵蚜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为检查,次生寄主为梨,5月中旬至6月初,梨九绵蚜以有翅干雌成蚜迁飞到梨园,在梨树根梢产无翅孤雌侨蚜为害;10月初至11月初,又以有翅性母成蚜迁飞到检榆树上产雌、雄性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以卵越冬;春季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为害榆叶形成伪虫瘿。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首次发现梨九绵蚜是在梨树根部为害的重要新害虫,并确定梨九绵蚜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其原生寄主为榆,次生寄主为梨。5月中旬至6月初,梨九绵蚜以有翅干雌成蚜迁飞到梨园,在梨树根梢产无翅孤雌侨蚜为害;10月初至11月初,又以有翅性母成蚜迁飞到榆树上产雌、雄性蚜,交配后雌蚜产卵,以卵越冬;春季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为害榆叶形成伪虫瘿。  相似文献   

19.
赣北棉区棉盲蝽加重发生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盲蝽是赣北棉区棉花的主要叶面害虫,发生的主要种类有中黑盲蝽、绿盲蝽等.在抗虫棉推广种植以前,该虫仅在棉花生长前期发生较重,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小.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该虫在棉田内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影响棉花生产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梨蛎盾蚧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蛎盾蚧(Lepidosaphes pyrorum Tang)是山西同川梨树上发生严重的新害虫,由于人们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了解的不够,盲目使用农药,致使越治越重。据调查,由于该虫为害已引起梨园的树势衰弱,产量明显降低,给农户已造成一定损失。本文报道了1989-1990年作者进行本项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