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研究防护材料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碳化防护作用以及对其服役寿命的影响规律,通过加速碳化试验考察了3种水泥基渗透结晶材料的混凝土碳化防护性能,并依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建立和推导出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公式,对防护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服役寿命进行了定量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护后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经过涂料防护的C20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超过了100年,C15混凝土使用寿命低于100年,C10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低于50年.结果表明,防护材料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但对于C10等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经过涂料防护,碳化程度仍然较深.  相似文献   

2.
玉米区域试验精确度分析及品种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能否从整体水平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试品种,与试验的质量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密切相关.分析云南省2001~2002年玉米区域试验(南部组)的试验精确度,并运用灰色综合评判法对参试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南部组区域试验的整体水平较高,试验误差控制得较好,数据可信.C608、改良892和靖99-69三个品种灰色评判为1级,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地方原材料,在初步计算C25芯柱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的基础上,分析了外加剂和水胶比中单一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化出C25芯柱自密实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C25芯柱自密实混凝土优化后配合比能满足其工作性和强度等级的要求,并与同强度等级Cb混凝土进行了经济比较。对混凝土小型砌块配芯柱的结构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通过钻芯拉拔试验,研究既有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界面剂、高性能复合砂浆强度等级3种因素对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与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的影响.钻拉试验破坏发生在原有修补界面,粘结界面的钻拉强度随着既有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和砂浆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随着不同界面剂的使用而不同.分析表明:既有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对界面粘结性能影响极不显著,高性能复合砂浆强度等级影响高度显著,界面剂因素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遴选复合木-混凝土胶结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应用方差分析和正交试验,探索复合木材、混凝土、胶体、复合木材与胶体的交互作用、混凝土与胶体的交互作用对复合木-混凝土胶结的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胶体、复合木材与胶体的交互作用,对复合木-混凝土胶结的抗剪强度影响显著,采用双组份环氧胶、单板层积材、正常配合比的强度等级为C25的混凝土组合所得的抗剪强度最优;复合木材、复合木材与胶体的交互作用,对复合木-混凝土胶结抗拉强度的影响显著,采用高强度结构胶、实木板、添加20%减水剂的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组合所得的抗拉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6.
低掺量油菜秸秆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了在水灰比为0.50、强度等级为C35条件下,不同油菜秸秆纤维长度和油菜秸秆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力学性能。通过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分析油菜秸秆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使用扫描电镜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压、劈裂抗拉、抗折强度随着油菜秸秆纤维长度的增加和掺量的提高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纤维长度30~40 mm,体积掺量0.1%时,抗压强度为47.43 MPa,比对照组提高16.45%,当纤维长度20~30 mm,体积掺量0.2%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为3.71 MPa、9.1 MPa,比对照组提高9.12%、6.64%,扫描电镜对比观察0.2%和0.4%纤维体积掺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证实0.2%掺量混凝土的纤维-混凝土交界面无大面积孔隙,纤维上水泥浆体均匀分布,与混凝土间形成良好的吸附黏结力与机械啮合力,混凝土内部纤维填充了有害孔隙,无纤维结团现象,减少了应力集中,增强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成功地制备出了28 d抗压强度≥10 MPa、孔隙率≥25%、植被覆盖率≥90%、抗冲流速≥4 m/s的植生型多孔混凝土。以新宁县某段排水渠生态治理工程为例,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分析了工程应用效果,为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在湖南省河渠生态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兴隆水库防渗混凝土面板工程质量,满足设计防渗W6的要求。对该防渗混凝土面板工程使用C25标号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通过现场原材料试验,对试验成果进行汇总、分析,取得符合设计防渗及结构安全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灰比、设计孔隙率及骨料级配对透水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的影响,并通过冻融试验,研究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研究表明:设计孔隙率的变化对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有效孔隙率的影响最大;骨料级配的变化对透水系数的影响最大。透水再生混凝土的较优配合比为A2B3C1。试验结果表明: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普遍较小,透水系数和有效孔隙率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透水再生混凝土的抗冻性良好,能够达到F150的防冻等级。  相似文献   

10.
建筑废物未能有效处理给环境带来极坏影响,为解决此问题,本研究设计了2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4种粉煤灰掺入量共计8种变量因子的再生混凝土试块,其强度等级为C30。对每一个试块都进行了超声声速值、回弹值和抗压强度值测定的试验,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当再生粗骨料的掺加量愈大时,其强度就愈来愈低。适当的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再生混凝土的密实度,当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的掺入量为10%时,其强度较没有掺入粉煤灰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提高了4.08%。故在实际再生混凝土工程中可适量掺入粉煤灰。  相似文献   

11.
运用相似性原理,对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大偏心受压柱以及钢筋混凝土梁的强度相似条件进行推导,确定了模型试验中模型构件配筋率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理论取值,并采用误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模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值对承载力相似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模型试验时,宜采用与原型相同的配筋率.对于轴心受压柱,模型保护层厚度不产生误差;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模型保护层厚度取原型保护层厚度除以0.5倍比例系数,此时误差可以控制在10%;对于大偏压柱,建议保护层厚度取原型保护层厚度除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12.
用油菜秸秆灰分等量替代5%、10%、15%的水泥,分别制作强度为C20、C30、C40的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测试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考察月牙纹钢筋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粘结性能。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5%时,3个强度下的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的粘结强度分别为19.06、19.90、20.08 MPa,与普通混凝土相当,油菜秸秆灰分掺量10%和15%的混凝土与月牙纹钢筋粘结性能较普通混凝土减弱。改变5%掺量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植入钢筋的类型与月牙纹钢筋直径,月牙纹钢筋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是光圆钢筋的2.55倍;月牙纹钢筋直径从12 mm增至16、20 mm,粘结强度分别下降了6%与25%,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粘结性能随着月牙纹钢筋直径增加而减弱。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地方原材料,在自密实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粉煤灰掺量、砂率、高效减水剂掺量和增稠剂掺量等主要因素对自密实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优化配制出满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要求的C30芯柱自密实混凝土,并与Cb30灌孔混凝土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测试锯材和正交胶合木(CLT)顺纹抗压强度,采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威布尔分布函数进行数据拟合,利用K-S检验判断拟合优度,基于复合层板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预测CLT顺纹抗压强度。结果表明,CLT和锯材的顺纹抗压强度平均测试值分别为39.96 MPa和30.41 MPa;采用威布尔分布的拟合优度最高;CLT抗压强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8%以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数据预测CLT顺纹抗压强度平均值和5%分位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5.8%和-0.8%,具有更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自流平砂浆配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可再分散乳胶粉、砂、粉煤灰、聚羧酸减水剂制备了高流动度自流平水泥砂浆,综合考虑砂浆的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各因素水平的最佳组合,得到自流平水泥砂浆的最佳配方。按照最佳配方(集灰比1.2,水胶比0.42,乳胶粉掺量1.5%,粉煤灰掺量4.5%,减水剂的用量0.12%,消泡剂用量0.1%)制备的砂浆,20min流动度达到210mm,28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达到9.7MPa和44.2MPa,其性能指标满足《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985—2005标准,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选取砂率、水灰比及油菜秸秆灰分掺量为变量,在保障秸秆灰分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20的条件下,采用稳态平板导热仪测试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与秸秆灰分掺量呈负相关关系,掺入油菜秸秆灰分后,导热系数比不掺秸秆灰分的混凝土试件的降低6.8%~21.0%,秸秆灰分的掺量越多,保温性能越好。当水灰比为0.52、秸秆灰分掺量为5%、砂率为30%时,油菜秸杆灰分混凝土抗压强度达22.8 MPa,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混凝土试件的大量实验,运用统计分析原理,建立了牡丹江地区桥梁混凝土超声波声时值、混凝土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间的幂函数曲线。结果表明,测强曲线的相对误差为11.503%,满足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无破损检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混凝土材料的重复循环使用 ,将石灰石作基体混凝土粗细集料制备了多种强度等级的原生混凝土 ,经破碎、筛分即得可循环粗细集料。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可循环集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