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玉米机直播增密丰产技术,适当增加种植密度,统一应用包衣良种,统一机械化条播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适期晚收。开展专业化服务和技术培训,达到玉米机直播增密、普及、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 000hm2,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因此,搞好水稻规范化栽培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水稻高产、稳产、优质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作者根据近几年来最新调查结果,探讨了水稻在我场生产条件下病虫害防治与品种、肥料、土壤及相应栽培水平的关系,为大同湖农场高产、稳产、优质栽培途径提供依据。1研究方法1·1大田调查,重点调查不同年份、不同播期、大致相同管理水平下主推品种产量表现及不同品种、施肥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1·2品种定向试验:2003年参式品种有两优培九,国丰一号,Ⅱ优明8…  相似文献   

3.
李文佑 《广西植保》2011,24(2):29-31
兴安县葡萄种植面积0.6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溶江镇、兴安镇、严关镇、湘漓镇、界首镇、高尚镇、漠川乡和崔家乡等乡镇。种植品种以巨峰、维多利亚、夏黑、红地球、美人指等为主。葡萄病虫害特别是病害是制约兴安县葡萄优质丰产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兴安县葡萄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我们根据兴安县葡萄病虫害发生的特点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示范,现将这一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葡萄采收后,叶片的同化作用仍在继续,营养物质开始在新梢、多年生枝蔓和根系中积累,从果实采收到落叶这段时期,树体营养积累的多少与植株越冬抗寒性、翌年长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密切关系。目前葡萄生产上存在只注重采果前管理、而忽视采果后管理的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来年葡萄植株的正常生长。为确保葡萄优质、高产,要及时抓好葡萄采收后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连年重发,以及稻农长期单一使用吡虫啉和大剂量、高频次使用治螟药剂,导致褐飞虱、螟虫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增大。为研究探讨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用药减量施用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和应用风险,确保水稻优质高产,特进行此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措施与纹枯病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枯病是影响水稻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把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措施与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技术应用有机结合,获得较好的控病效果和增产效益,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毅民 《植物医生》2007,20(2):19-19
兴化市葡萄无公害生产基地,主要有巨蜂、藤稔等品种,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如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透翅蛾、天蛾、介壳虫等为害葡萄植株,影响优质葡萄的生产。为了生产无公害葡萄果品,生产基地积极采用生物、人工、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防治病虫为害,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在介绍兴化市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同湖农场位于江汉平原东南部,地跨东径113°34′~113°49′,北纬29°55′~30°08′,主产粮棉油渔,其中棉花是农场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hm^2,受气候变化、棉花品种、施肥、管理水平、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常年籽棉单产为200kg-275kg/667m^2。为了发挥棉花高产优势,推广棉花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2011年开展了以平衡施肥为中心的棉花高产栽培示范,获得籽棉364.14kg/667m^2高产水平。现将示范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贵港地区富硒百香果生产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贵港地区富硒百香果的优质高产栽培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在富硒百香果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园地选择、品种和种苗选择、园地规划、栽培架式、整形修剪、硒肥合理补充与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湖北植保》2010,(4):27-27
为确保水稻生产安全,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防治水平,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瑞士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手,开展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减量用药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在我国10个省水稻主产区筛选和示范推广防治水稻病虫草害的新农药品种,28个县50个试验区2年示范表明,试验区采用组合的减量用药技术比常规区每季水稻用药减少1~3次,每季用药量减少79.85%,水稻667m2产量增产11.68%。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虫草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或主要)因素,常规防治植物病虫草害主要策略为农业耕作措施改进;培育抗病虫品种;使用化学农药等。由于农业耕作措施受地理条件等的影响,抗病品种的选育需时长、与高产冲突等,化学药剂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生态、社会等问题。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兴起,为植物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途径,它在植物保护方面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
"摩尔多瓦"葡萄于2017年引入湖北郧西县,目前种植面积347 hm~2,生产效益较好,但病虫害发生较严重。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该品种葡萄的抗病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大力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安全、审慎使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品种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引进省内外有推广潜力的品种(系)进行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褐飞虱的抗性鉴定,筛选出一批抗性品种(系),为抗性品种大面积推广和水稻病虫综合防治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义芬 《广西植保》2003,16(3):12-13
塑料大棚是生产优质、高效无公害蔬菜的有效途径之一 ,近年来在广西得到了较大面积的推广。针对南方大棚内夏季高温高湿 ,冬季阴雨寡照的气候特点 ,并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 ,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实行综合防治。其主要防治技术如下 :1 农业防治1 .1 选用抗病虫害品种  根据大棚蔬菜在不同季节的茬口安排和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选用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害、高产优质的蔬菜品种是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如适合南方大棚种植的农科 8号哈蜜瓜、亚蔬系列小番茄、津春 4号黄瓜、黄欧宝…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高产创建工程根据省、地项目课题工作安排及有关文件精神,在沿河县22个乡镇实施。高产创建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穴数、基本苗、增穗、增粒等技术措施来达到高产的目的。由于种植密度大,施肥水平高,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较为有利,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要求也较高,但只要我们充分掌握和了解水稻主要病虫的发生特点、规律,抓住防治关键时期,选择对路农药,及时开展防治,就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的发生为害,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防治是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控制和消灭病虫发生为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措施。农业防治的理论依据是从病虫、作物、环境条件的复杂关系中抓住关键.有目的地通过农业技术措施.创造对病虫发生繁殖不利而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的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实践证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业防治措施同高产栽培措施是一致,具有经济有效、安全低碳、生态环保、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优点。农业防治包括栽培制度,管理技术措施等。实行轮作换茬、合理布局品种、适时中耕松土除草、合理施肥、科学灌水、清洁田园、除去杂草等,可以减轻许多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因此,农业防治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稻病虫草害治理60年: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第一次绿色革命以来,随着感性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显著提高产量的同时,严重削弱了稻田系统的自然调控功能,导致病虫草危害加重。为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危害,防治技术和治理策略已经历了从化学防治、初级综合防治和综合治理进而生态治理等多个阶段的发展。然而,尽管在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对当季作物危害上取得了良好成绩,每年挽回稻谷损失数千万吨,但小虫成大灾、多病共发、杂草群落演变、重要病虫草害抗药性突出等问题,仍严重地威胁到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确保水稻生产的可持续集约发展,植物保护研究必须从建设健康稻田系统总体目标出发,加强与相关学科合作,努力提升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和稻田生态系统自然调控功能,并完善管理和政策保障体系,以确保绿色防控、生态治理技术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由张玉聚等主编的《中国农业病虫草害原色图解》,已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中介绍的均是发生比较严重,生产上需要重点防治的病虫草害。对这些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防治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分生育期介绍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农家小顾问     
编者按:正值初夏来临,病虫草害的发生将进入盛发期.我刊根据时节、季候及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增加农业生产、栽培技术、科学施肥、夏季作物病虫防治对策等应用技术方面的文章,用以指引农民正确防治.  相似文献   

20.
水肥调控对设施延后栽培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施肥灌水,实现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的优质高产,就3个施肥水平(高肥、中肥、低肥)和4个灌水水平(丰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对“红地球”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对葡萄纵横径和单粒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水肥互作效应对果型指数呈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可滴定酸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适量的施肥和适度的缺水可增加花色苷含量,提高糖酸比,葡萄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水分的亏缺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中肥(N 、P 、K 分别为161.92、53.97 kg?hm -2和44.98 kg?hm -2 )和中度胁迫(55%~60%田间持水量)处理组合产量最高,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