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7月采用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雾化喷粉方法进行防治板栗桃蛀螟试验,结果表明在板栗园喷施不同剂量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后,均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效果与噻虫啉的使用剂量成正比。噻虫啉每公顷用量为3 000 g和4 500 g时,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0.64%。平均防治效果均超过70%;噻虫啉每公顷用量1 500 g时,平均防治效果超过60%。防治区比对照区虫果率至少降低16.4%。  相似文献   

2.
通过3年对萧氏松茎象发生发展情况的调查,摸清了萧氏松茎象在梅州市的危害规律。采用4种防治措施7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营林措施和人工捕捉防治萧氏松茎象效果最好,刮皮喷药防治效果较好,直接树干涂药防治效果较差,虫线清防治效果比氧化乐果好,生物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试验评价不同含量茚虫威、氟虫腈、溴虫腈的毒饵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施药21 d后0.04%茚虫威对活蚁巢、工蚁防治效果均为100%,0.02%和0.06%茚虫威对活蚁巢、工蚁防治效果均分别为87.50%,100%;0.00025%,0.0005%氟虫腈、0.05%溴虫腈对活蚁巢、工蚁的防治效果显著。施药后30 d,0.04%,0.06%茚虫威、0.00025%氟虫腈、0.05%溴虫腈处理的蚁群级别降低率分别为100%,100%,91.44%,98.11%,综合防治效果达97.18%。  相似文献   

4.
萧氏松茎象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氏松茎象各虫态大部分时间都生存在树皮内,隐蔽性强,试验采用了8种不同的防治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营林措施和人工捕捉防治效果较好,刮去树干粗皮后喷药,打孔注药防治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2011年3月在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对2007年5月营造的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不同无性系的星天牛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使用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树干涂白剂、涂白剂+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白僵菌菌条等4种防治措施进行星天牛林间防治。结果表明,木麻黄不同无性系的星天牛幼虫有虫株率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呈现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即在11月以前,不同无性系上的星天牛有虫株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而11月—翌年3月,有虫株率呈现出较稳定的状态;不同木麻黄无性系的有虫株率差异明显。不同防治措施的有虫株率均极显著低于对照(无防治措施),且除了涂白剂与涂白剂+噻虫啉2种防治措施间有虫株率(分别为10.2%、9.1%)差异不显著外,其它防治措施间有虫株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使用白僵菌菌条绑缚在树干基部处理的有虫株率(8.7%)最低,防治效果(82.7%)最好;而树干基部喷洒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00倍液处理的有虫株率(24.5%)较高,防治效果(36.5%)最差。  相似文献   

6.
2010年在福建省闽清县采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复合制剂,于油桐尺蠖第二代幼虫发生盛末期进行粉剂喷撒防治,通过林间防治效果观察和实验室养虫观察等系列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防治,药后10d,处理a1、b1防治效果可达91.9%以上;实验室养虫,药后7d,处理a2、b2及c防治效果可达90.9%以上,说明采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复合制剂防治油桐尺蠖幼虫效果十分显著,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喷施不同剂量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在板栗园进行栗瘿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与噻虫啉的使用剂量成正比;当噻虫啉每公顷用量为1600g、3200g和4800g时,防治效果最高达到94.71%,平均防治效果达到84.76%,平均防治药剂成本320元/hm2。应用噻虫啉进行栗瘿蜂防治,药剂成本较低,防治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小环境压力,有益于维护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竹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笔者于1988~1991年在安吉县通过对竹虫发生类型区划、主要竹虫测报技术和在高虫口为害时推广以竹腔注射甲胺磷原液为主的化学防治并协调其他多种防治措施(包括营林技术、物理和化学防治),低虫口时注重虫情监测和营林措施等项竹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取得很好防治效果,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竹林虫口基数和防治费用逐年下降,防治费用与收益比为1:9.6,深受竹农欢迎。  相似文献   

9.
茶秆竹竹笋夜蛾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茶秆竹竹笋夜蛾的综合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应以化学防治为主,重点保护好第一批笋;在劈青的前提下,使用复配的25%笋虫灵1号、18%笋虫灵2号乳剂地面喷药,每次用药量为1 5L·hm-2,兑水75L喷洒,若在出笋初期和盛期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达80 0%以上;若喷药1次,应在出笋初期,防治效果亦可达64 8%;林间使用垦土、施肥等营林措施,还能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在虫口密度明显下降后,应以营林措施、物理措施持续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茶秆竹竹笋夜蛾危害,改造低产林,培育丰产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不同浓度的噻虫啉微胶囊粉剂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对松褐天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0.5%、1%、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 kg/hm^2)防治松褐天牛,药后35 d效果分别为64.26%、86.60%、86.94%,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对松褐天牛防效远高于0.5%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防治效果,与2%噻虫啉微胶囊粉剂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建议用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 kg/hm2防治松褐天牛.  相似文献   

11.
噻虫啉防治花椒蚜虫和红黄蜘蛛药效试验表明,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好,有效期在10 d左右;3%噻虫啉悬浮剂持效性较好,持效期20 d左右。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效果优于2%噻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噻虫啉悬浮剂500倍液防治效果优于3%噻虫啉悬浮剂1 0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黑星天牛是板栗的一种主要害虫。采用 6种农药对板栗黑星天牛幼虫进行虫孔注射防治试验。结果显示 ,40 %氧化乐果乳油 30 0~ 5 0 0倍液虫孔注药防治效果好 ,用药量每虫孔 6ml,防治效果达 97.6 %~ 10 0 %。  相似文献   

13.
松针蚧是油松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西省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高达90%以上,平均2~3头/针,致使针叶枯死,成片林死亡。采用营林措施、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的主要害虫,也是黄连木种子的毁灭性害虫。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达95%以上,种子被害率也在90%以上,致使黄连木种子损失惨重。采用营林措施、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频振式杀虫灯在林业害虫防治中表现出诱虫种类多、数量大,防治效果显著,且耗能量少、投资少,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防治害虫的理想措施.  相似文献   

16.
4种杀虫剂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化学防治效果,选用5%的啶虫脒(EC)、20%的噻虫嗪(WG)、10%的吡虫啉(WP)和1.8%阿维菌素(EC)这4种具有内吸性或渗透性的杀虫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的啶虫脒2 000倍液、20%的噻虫嗪4 000倍液和10%的吡虫啉2 000倍液对枸杞果内红瘿蚊幼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后第4天,室内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99.08%、98.43%和99.64%,田间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98.71%、98.58%和98.45%;而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第4天,室内和田间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42.27%和38.02%,其与啶虫脒、噻虫嗪和吡虫啉防治效果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现一致,该结果能够为生产上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化学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控制核桃介壳虫为害面积,调查了林木长效保护剂对陇南市成县南山核桃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核桃树介壳虫的防治效果。用与水不同质量比(1∶3、1∶6、1∶10、1∶15)配制的长效保护剂,以喷洒或涂干的方式对核桃树介壳虫进行防治,隔3、7、15 d对介壳虫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以与水质量比为1∶3配制的长效保护剂效果最明显,但其强腐蚀性会对树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其次与水质量比为1∶6配制的长效保护剂效果明显,药后15 d对若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85.65%,对成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6.97%。4种浓度的长效保护剂对核桃树介壳虫均有防治效果,但与水质量比为1∶6配制的长效保护剂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在对陇南市成县南山核桃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介壳虫为害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比例成分熬制的4种松碱合剂稀释后进行田间防治介壳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成分的4种松碱合剂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松香∶烧碱∶水=3∶2∶10熬制成的松碱合剂,兑温水15倍液喷洒防治效果最明显,药后10 d对若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8.4%,成虫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3.77%,对若虫的防治效果比对成虫的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地调查及室内饲养等方法,摸清金华市区悬铃木上星天牛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采用2.5%溴氰菊酯乳油、3%噻虫啉进行星天牛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的虫情指数为12.1,防治效果为82.4%;以3%噻虫啉防治的虫情指数为11.0,防治效果为84.8%。说明噻虫啉的防治效果略高于2.5%溴氰菊酯乳油,在生产中可在6月中下旬,优先选择噻虫啉,采用树干喷雾的方法杀死星天牛的卵、幼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20.
于2015~2016年连续2年用几种农药对蔡氏胡杨个木虱成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3%苯氧威,3%噻虫啉,5%啶虫脒,3%高效氯氰菊酯其防治效果差异都极显著(P0.01),但以3%高效氯氰菊酯,3%噻虫啉防治效果最好;不同浓度后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