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树的主要虫害有金龟子、白蚁、杉梢卷叶蛾、双条杉天牛等。一、金龟子在苗圃地里经常有金龟子幼虫危害杉苗。危害时间一般5月底开始。这时幼虫如米粒大,在离地表1厘米左右的土层内,将苗根的皮层和木质部咬成环状伤痕。随着幼虫的增大,危害程度逐渐加重,常将苗木主根咬断,把苗木拖入土中。  相似文献   

2.
一、序言 林木苗圃土壤中的金龟子幼虫食害根部,给苗木带来很大为害。过去使用有机氯系农药防治,后因残毒问题而被禁用,改用有机磷系农药为主,但因其残效期短,再次造成全国性为害,特别是大绿丽金龟的为害大量增加。 青木等从长野县的大条纹丽金龟中分离得到的 Beauveria tenella菌(以下略为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市各林场的林业苗圃地,从1976年以来,连年遭受东北大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 Fates)幼虫(即蛴螬)的为害。对落叶松、樟子松、黑松的当年播种苗和二年生移植苗木的根茎,轻者造成缺苗断条,重者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为探求生物防治途径,保证苗木丰产,1979年我站从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日本金龟子乳状菌(Bacillus popilliae Dutky)原种,以下简称(B.P.)进行转主定向驯化防治东北大黑鳃金龟子的试验。金龟子乳状菌是专化性病原菌。据杜克(Dutky)提出只有53种金龟子有敏感性(不包括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我们认为金龟子乳状菌(B.P.)虽有它高度的专化性,也必然有它  相似文献   

4.
金龟子类是苗圃地常见害虫,它直接影响着苗木的产量与质量。在通辽地区经过近几年的统计表明,苗木受金龟子类危害损失率占计划产量的5%~12%。因此,苗圃地防治金龟类害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防治金龟子类害虫的有效方法。文章从林业技术措施、人工捕杀、灯光诱杀、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对苗圃地金龟子类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望奎县苗圃近些年来,落叶松育苗受到不同程度的东北大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diomphalia Bates)幼虫的危害。每年6月初开始发生,6月中、下旬苗木大量死亡,直到9月末,严重威胁着育苗生产。79年12亩华北落叶松发生了东北大黑鳃金龟子危害,但由于我们对害虫生活史进行了观察,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收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2亩落叶松产苗达到245万株,其中成苗100万株。  相似文献   

6.
据1979年调查,吉林市松花江苗圃有18种金龟子,其中主要有5种,即朝鲜黑金龟子、朝鲜鳃角金龟子、大棕色金龟子、东方金龟子及苹毛金龟子。这些金龟子主要危害落叶松、樟子松、沙松、杨树、紫穗槐、榆树等苗木,使生产遭受一定经济损失。自1979年以来,该场对金龟子发生及危害进行了观察研究,初步摸索到一些规律,现将所观察到的金龟子发生及防治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金龟子又名蛴蠴,是危害苗木最严重的地下害虫之一。不仅成虫嚼食苗叶,严重影响苗木生长,而更严重的情况是幼虫切断苗根甚烈。如一块苗圃地发生了金龟子幼虫,往往出现大批苗根被切断,苗木逐渐由枯黄而死亡。宿松县苗圃在近二年工作中,摸索了点滴经验,简单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8.
东北大黑金龟子是主要的地下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在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所属各林场苗圃经常发生,并造成一定的损失。为确保苗木丰产,保证单位造林的苗木之需,进行了呋喃丹颗粒剂防治害虫的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东北大黑金龟子习性简述东北大黑金龟子属于完全变态地下害虫之一。在鸡西地区两年完成一个世代,以2—3龄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五月末六月初出土为害,六、七月为危害高峰期,七月上旬开始化蛹,七月末八月初羽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随着气温降低逐渐潜入地下越冬,越冬成虫翌春六月初出土,  相似文献   

9.
东北大黑鳃金龟子(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属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子科(Scarabaeidae)。此虫分布广,为害重,是我国农林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我市九个国营林场的苗圃地,从一九七六年以来不同程度遭受东北大黑鳃金龟子幼虫的(蛴螬)的危害。该害虫在我市苗圃地里,主要为害落叶松、樟子松、黑松的当年播种苗和二年生移植苗木的地下根茎,轻者缺苗断条;重者造成大面积死亡。几年来,全县苗圃  相似文献   

10.
蛴螬,又名土白蚕,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体为乳白色或略带灰色,头部黄褐色,体肥,常弯曲成C字形,无腹足,有胸足3对.主要为害嫩苗幼树的根和地表下的茎部,能严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危害"三杉"的蛴螬是淡绿金龟子和黑绒金龟子的幼虫.黑绒金龟子又称东方金龟子、天鹅绒金龟子、土名黑壳虫、  相似文献   

11.
<正> 蛴螬是农林生产中的主要地下害虫。由于化学防治对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对人类的威胁日趋严重,近年来国外越来越重视应用乳状菌防治这类害虫的研究。实践表明,引进菌种Bacillus popilliae Dutky对东北地区蛴螬优势种—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感染率极低。为了解决东北大黑鳃金龟子的防治问题,开发利用当地的乳状菌资源是非常必要的。1978年秋,我们  相似文献   

12.
张兴旺 《云南林业》2007,28(2):28-28
蛴螬,又名白土蚕,是金龟子的幼虫。金龟子,又名金龟甲,俗称葫芦虫、麦秆虫、铁豆虫。它种类多,食性杂,啮食板栗根系危害板栗生长的多为大栗色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  相似文献   

13.
我地区国营苗圃多年来使用有机肥料,因发酵、消毒的不好,致使圃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金龟子危害。虽经用锌硫磷和氯丹乳油防治,因金龟子有抗药性,没有根除。近二年在沈阳红旗林药厂购买新产品3911颗粒剂(有效成份3.5%,含林丹2%,加添料炉灰渣和黄沙土制成),是有机磷和有有机氯的混合剂,经试用杀虫效果好。使用方法简单,在春播前将此药(5公斤/亩)均匀撒入圃地,然后进行翻耙。在苗木生长过程中观察,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塑料套袋和扣膜防治黑绒金龟子危害杨树幼芽和苗木效果好,成本低,无污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蛴螬在呼和浩特市园林生产中危害较严重,经常造成树木生长势明显减弱甚至死亡,苗木枯死,花坛、草坪缺苗断垄。因而对它的防治需引起有关各部门的足够重视。蛴螬是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幼虫的总称。金龟子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种。植食性种类中以鳃金龟科和丽金龟科的一些种类发生普遍而危害严重。—、寄生及危害特点:植食性蛴螬大多食性很杂,同一种蛴螬可危害双子叶和单子叶粮食性作物、各种蔬菜,以及花卉和果、林幼苗等。蛴螬的幼虫和成虫均可对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幼虫栖居土壤中,喜食刚刚播下的种子和植物的根…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白僵菌与3.6%广谱型杀虫双颗粒剂混合施用,能有效控制金龟子幼虫对蔗根的危害,相对防效达75%~85%,显著或极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白僵菌或农药处理。  相似文献   

17.
金龟子属鞘翅目昆虫,分布极为广泛。幼虫称为蛴螬,危害多种苗木,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危害程度轻则苗木生长不良,重则全株枯死,造成苗圃缺株断垄,板栗林一旦染上蛴螬会其致死的机会。结合耕作随时拣拾消灭翻出的蛴螬。  相似文献   

18.
苹毛金龟子,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其幼虫即蛴螬,在土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毁坏苗木,造成缺苗断垅。初春,越冬成虫出土活动,为害杨、柳嫩叶,待果树花期时又群集为害花蕾、花及嫩叶。今春,在我所品种园圃地上,发现苹毛金龟子成群低飞,寻找雌虫交尾。根据苹毛金龟子雌虫交尾器散发一种性激素能招引雄虫交尾的特  相似文献   

19.
东方金龟子(Maladeraorientalis Motschulsky)又名天鹅绒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河北、山西等地。东方金龟子以成虫危害杨、柳、榆和苹果等树的叶、花和芽,以幼虫危害各种苗木根部,也危害甜菜等农作物。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8~10毫米,黑色体表有丝绒状闪光,触角10节,前胸被板宽大密布细刻点,鞘翅刻点较多,具10条纵裂隆起带,外缘有少数刺毛成列,前足胫节外侧有二齿,长足胫节上生有许多刺毛,跗节有爪一  相似文献   

20.
柑桔小青花金龟子的防治李波柑桔小青花金龟子在西南各桔园均有危害。它不但危害柑桔的花和嫩果,而且还危害其他果树的花与嫩果及嫩叶,同时,还危害蔬菜蔬菜花果,它是农林业一下害虫。小青花金龟子体长为12~13毫米,体宽为6~8毫米。头部、触角、三对足和腹部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