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翅茎白粉藤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翅茎白粉藤(Cissus hexangularis)扦插生根的影响,促进其大量扦插繁殖。以一年生翅茎白粉藤枝条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A(萘乙酸)、IAA(吲哚乙酸)、ABT(生根粉)3种生长调节剂对翅茎白粉藤插穗预处理后进行扦插,60 d后测定插穗生根率、单株生根数、最长根长、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显示,3种生长调节剂均对翅茎白粉藤扦插繁育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赤茎白粉藤扦插生根综合评定,最适浓度为ABT 100 mg/L、IAA 400 mg/L、NAA 100 mg/L,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促进扦插生根效果减弱。  相似文献   

2.
探究小花清风藤扦插繁殖的关键技术,为其大规模人工培养种苗及其规范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撑,以成活率、根系和新生幼枝的发育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插穗类型、扦插基质、生长激素对小花清风藤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清风藤最佳扦插繁殖条件:选用健康粗壮的2~4年生茎条作为插穗,用150mg/L生根粉水溶液浸泡30min,扦插于珍珠岩∶草炭土=1∶1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0%以上,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别名首乌、地精、仙药、红内消、赤首乌、铁秤砣、夜交藤等,以块根及藤茎(夜交藤)入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名贵药材,鲜块根、嫩茎叶及茎尖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近年药材和蔬菜市场对何首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何首乌是一条可靠的增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别名首乌、地精、仙药、红内消、赤首乌、铁秤砣、夜交藤等,以块根及藤茎(夜交藤)入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名贵药材,鲜块根、嫩茎叶及茎尖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蔬菜.近年药材和蔬菜市场对何首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何首乌是一条可靠的增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5.
何首乌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是一种蓼科、宿根、爬藤植物,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名贵药材.何首乌人工栽培的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它适应性强,对气候、土质要求不高,且经济效益可观. 一、栽培方法 何首乌可以采用种子、扦插或根茎繁殖,常用的方法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扦插基质、生根剂和处理时间对翼茎白粉藤扦插生根的影响,以翼茎白粉藤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以泥炭土、椰糠和河沙为扦插基质,生根剂0、IBA和IAA,浸泡时间0、30和60 min为参试因素,研究翼茎白粉藤扦插生根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翼茎白粉藤最佳组合是A3B2C2,即基质为河沙,生根剂为IBA,浸泡时间为30 min。研究结果为翼茎白粉藤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永瓣藤不同基质、插条部位和光照对扦插繁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永瓣藤的迁地保存。[方法]采用不同插条部位、不同基质对永瓣藤进行扦插繁殖,并进行不同光照试验。[结果]永瓣藤扦插生根率较高,是适合永瓣藤繁殖的有效手段;含有机质、保水性好、透气性好的基质适合永瓣藤的扦插繁殖;全光照或郁闭的环境抑制永瓣藤的营养生长,散射光条件下永瓣藤营养生长较好,永瓣藤生殖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过于郁闭的环境不利于永瓣藤的生殖生长。[结论]该研究有利于对永瓣藤的种质资源进行保存、保护,加大种群数量,为永瓣藤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首乌科学栽培及工艺泡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首乌 ,别名 :夜交藤、赤首乌、紫乌藤、地精、山首乌等。为蓼科植物 ,多年生缠绕草本 ,藤长 3—4米。叶互生 ,卵形 ,顶端渐尖 ,基部心形 ,全缘。花序圆锥状 ,顶生或腋生 ,花小 ,白色。瘦果椭圆形。花期 9— 1 0月 ,果期 1 0— 1 1月。药材为块根 ,呈纺锤形 ,皱缩不平 ,表面红褐色或黄褐色 ,质坚 ,粉性。医学上具有 :补肝肾、养心安神、益精血等功能。主治神经衰弱、须发早白、失眠盗汗、瘰疬肿毒等。1 何首乌科学栽培技术繁殖方法 :用种子、扦插和分株繁殖。1 .1 选整土地 :选排水良好 ,较疏松、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好。每亩施土…  相似文献   

9.
何首乌是蓼科蓼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自身的块和根以及茎叶,都是比较昂贵的中药材。人们常说的何首乌就是它的块根,何首乌的藤和茎是中药材中的夜交藤。何首乌作为中药使用,性格温和,味道略苦,略甘,略涩,具有解毒消痛以及润肠通便的功效。除此之外,何首乌以及夜交藤均具有非常良好的中药作用,因此市场上对于何首乌和夜交藤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是近些年以来,因为人工开采,所以野生资源已经接近枯竭,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何首乌以及夜交藤,只能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丁公藤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方法,设计正交实验,考察插枝长度、插枝浸润和浇灌的生根液浓度对丁公藤扦插存活及出芽的影响,考察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激素以及来源于不同叶位的外植体对丁公藤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根据正交试验结果,丁公藤扦插繁殖的最优条件组合为:扦插前浸润生根液浓度为15%、插枝长度为10~12 cm、扦插后浇灌生根液浓度为0.1%,扦插后第43 d的最高存活率和出芽率分别达到87.5%和50%;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培养基为MS+0.25 mg/L 2,4-D+1.0 mg/L6-BA+0.5 mg/L NAA+2 g/L Na2S2O3,室内培养的扦插苗第2位叶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94.44%。建立了丁公藤扦插繁殖和愈伤组织诱导方法,为通过人工快繁缓解丁公藤资源紧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吲哚丁酸提高扶芳藤秋季扦插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业》2020,(7)
扶芳藤[学名: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抗旱性强、性喜温暖、抗盐碱,广泛用于园林造景和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扶芳藤用种子繁殖的成活率低,目前主要应用扦插繁殖。为提高扶芳藤秋季扦插成活率,采用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溶液来研究对扶芳藤插穗秋季扦插成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方法]在福建沙县进行细叶青蒌藤扦插试验,研究穗条年龄、粗度与插穗切口处理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穗条年龄、粗度与切口位置与方法对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成苗率及新梢长度均有着极显著性差异性影响(P〈0.01)。1~2年的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3~4年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3~4年穗条的成苗率与梢长显著优于5年以上穗条的扦插繁殖效果(P〈0.05)。大于0.20cm粗度穗条扦插繁殖的成苗率与新梢长度显著优于小于0.20cm粗度穗条(P〈0.05)。节下1.5~2.5cm的插穗切口位置效果优于2.5~3.5cm的,单削斜口处理效果优于平剪处理。切口位置因素效应均大于切口处理因素,双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该试验进行了细叶青蒌藤扦插繁殖的穗条年龄、粗度、切口处理方面的研究,发现在节下1.5~2.5cm进行单削斜口的穗条处理结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何首乌属蓼科、宿根、爬藤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生长适应性很强,对气候、土质要求不高,且经济效益可观。1.繁殖技术。何首乌一般用种、扦插和根茎繁殖,常以扦插繁殖为主。种子繁殖一般在4月上旬或中旬播种,苗床开沟条播,行距20cm,沟深3.5~4.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永瓣藤插条成活率的影响,为永瓣藤的扩大繁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A和IBA浸泡插穗和在不同采条期进行扦插试验,调查插穗的成活率。[结果]永瓣藤在6月扦插,未经外源激素处理时的插穗成活率最高,为74.4%。[结论]建议永瓣藤适宜的扦插期是6~7月。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生硬枝为材料,研究不同IBA质量浓度(25,50,75,100,200mg/L)对何首乌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IBA对何首乌扦插枝条成活率、成活枝条的新生根数、根长、新发茎长度和新生叶片数均有显著影响;以IBA质量浓度为100mg/L的生根率最高,达48.5%;成活枝条新生根数最多,为2.5条;平均根长最长,为5.95cm;新发茎平均长度最长,为12.90cm;平均新生叶片数最多,达6.15片。说明用IBA处理何首乌扦插的适合质量浓度是100mg/L。  相似文献   

16.
目前,鲜何首乌块根市场销价每千克已上升到4~8元,产品供不应求。四川峨眉山市科技部门针对市场需求,在该市川主乡的东岳村建立了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何首乌繁殖试验基地,进行了种子、根块、藤茎等10余项繁殖方法试验,均获得成功。其中,种子直播和用藤茎扦插繁殖效果较好,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基质类型、插穗部位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景天三七扦插繁殖的影响,为景天三七规模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扦插基质(纯育苗基质、育苗基质∶蛭石=1∶1和育苗基质∶蛭石∶黄土=1∶1∶1)、插穗部位(上部茎段、中部茎段和下部茎段)、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吲哚乙酸、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处理浓度(100 mg/L、200 mg/L和300 mg/L)与浸泡时间(0.5 h、1.5 h和2.5 h)对景天三七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景天三七扦插繁殖以下部茎段作插穗最优,其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8.75%,显著高于上部茎段(27.08%),但与中部茎段(54.17%)无显著差异;下部茎段插穗在纯育苗基质上的成活率、株高、茎粗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68.75%、11.03 cm、5.51 mm和8.27 g,且总生物量较其余2种基质(育苗基质∶蛭石=1∶1和育苗基质∶蛭石∶黄土=1∶1∶1)分别显著提高1.48 g和5.03 g;下部茎段插穗在200 mg/L吲哚乙酸(IAA)浸泡1.5 h后扦插于纯育苗基质中,102 d后其扦插苗存活率最高,为96.50%。【结论】...  相似文献   

18.
<正>何首乌是一种蓼科、宿根、多年生的缠绕草本爬藤植物,何首乌耐寒,能在田间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忌涝积水。在我国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何首乌的藤蔓为绿紫色的缠绕茎,叶是互生的卵状心形,开有绿白色的繁密小花,果实为黑色的三棱形。一般是8-10月开花,11月结果。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人工栽培,适宜土壤为肥沃的砂质土壤为好。一、繁殖方法何首乌繁殖方法较多,有种子、压条、扦插和根茎繁殖,我们  相似文献   

19.
花卉扦插繁殖技术即利用花卉的再生特点,在植株茎、叶、根等器官的切口受伤部位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继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长成完整的植株。本文从扦插时期、扦插方法、插床管理、移要等方面总结了花卉扦插繁殖技术,以期为花卉扦插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茎尖扦插繁殖技术是近年来采取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是将扦插成活的脱毒苗实施茎尖剪切,进行扦插繁殖,扩大生产的一种生产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本、低耗的栽培模式,也是目前大棚工厂化生产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