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蔬菜诱变育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蔬菜育种方法多种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理化方法诱发突变,作为常规育种方法一个有力的补充手段已逐渐被育种家们所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世界各国诱变育成的蔬菜品种概况自1950年西德首先育成了第一个蔬菜突变品种——早熟、高产、抗病菜豆品种“尤列维尔索”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蔬菜诱变育种工作,于70年代以后日趋活跃。截止  相似文献   

2.
黄瓜(Cucumis sativus L)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为葫芦科黄瓜属1年生蔓生植物,富含维生素A、 C以及多种有益矿物质,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最喜食的蔬菜之一。黄瓜育种工作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因为黄瓜病害大面积发生,而开始了抗病育种。在常规品  相似文献   

3.
法国的蔬菜生产较为发达,年产量居欧洲第三位。蔬菜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育种工作由国家研究所和种子公司的育种试验场分别进行。育种目标主要集中在抗病育种、品质有种和制种技术的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组织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和生物技术三个专业的人员密切配合。除少数课题侧重基础研究外,多数课题以应用研究为主,并注意远近结合。植保和生物技术研究,除围绕育种中心外,也进行必要的专业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如病害的生理小种和株系分化,病毒鉴定和纯化,多抗性鉴定技术;体细胞原生质休融合,抗病基因导入,不同蔬菜单倍…  相似文献   

4.
国内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我国化肥使用现状对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我国传统农业以施用有机肥为主,在蔬菜上也是这样。建国以前,国产和进口少量氮肥(硫酸铵)主要在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省使用。建国以后,化肥的合理使用技术未受到重视。50年代后期在化肥数量极少的情况下,当时肥料主要以人畜粪便等有机肥为主,施用有机肥为土壤良性循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而农作物病虫害很  相似文献   

5.
近年由于“菜篮子工程”的实施,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加强了蔬菜工作,使蔬菜生产和供应得到了提高和改善。但是一部分小城市(县)还没有把蔬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湖南省邵阳市的经验教训很值得借鉴。我们期望小城市(县)也能积极贯彻全国大中城市副食品工作会议的精神,使小城市(县)居民的菜篮子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6.
我国蔬菜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我国蔬菜育种的工作现状,并着重阐述了在杂种优势育种、抗病育种、品质育种和生态育种、葱姜蒜、莲藕育种和蔬菜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与成就;分析了我国蔬菜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我国蔬菜育种工作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相似文献   

7.
《长江蔬菜》1990,(1):4-6
一、蔬菜生产工作情况与主要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蔬菜生产逐步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特别是1984年大中城市进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生产和供应得到了明显改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其主要标志表现为: 1、生产供应量增加。据对26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1988年商品蔬莱播种面积为2733万  相似文献   

8.
<正>黄瓜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黄瓜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黄瓜连作障碍和种性退化现象严重。因此,新品种的选育就成为黄瓜可持续生产的关键。黄瓜品种的选育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黄瓜育种工作的重点是选育抗病育  相似文献   

9.
方智远 《中国蔬菜》2012,(21):6+1-2
<正>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末,中国农业科学院或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多次主持全国性的蔬菜科技工作会议,对推动我国蔬菜科研工作和蔬菜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人经历过70~90年代期间的各次会议,前期主要参与会务工作,现在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及本人当时的记录作一些简要介绍,仅供读者在了解我国蔬菜科研发展历史时参考。11959、1960年两次"全国蔬菜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荷兰是番茄育种的世界性中心之一。在荷兰,除了制订长期育种计划的国家研究机关外,许多私营良种繁育公司也卓有成效地从事着番茄品种和杂交种的选育。近15~20年来,选育出了大量适于保护地栽培(日光辐射不足、空气湿度大)和抗病虫害(烟草花叶病、黑星病、枯萎病、黄萎病、线虫病)的具有遗传稳定性的优良杂交种。70年代保护地喜温蔬菜的生产费用急剧上升。为了节省能源,在选育能够在低于常温下生长和结  相似文献   

11.
日本蔬菜种苗事业历史悠久,也比较发达,早在19世纪中叶就有代表性的种苗业者20余家。1872年出版第一册种苗目录;1876年建立第一个种苗公司——三田育苗场;1907年农林省制订种苗管理法,1957、1978年两次进行修订;1919年日本最大的一家蔬菜花卉种苗公司——陇井种苗公司建立;1944年建立全国种苗协会,1974年改建后下设:品种登录、蔬菜原种审查、技术部、贮藏部等委员会,种苗技术、蔬菜种子生产、中国蔬菜种苗等研究会。形成了蔬菜种子研究、生产、使用的一套管理制度,促进了蔬菜园艺事业的发展。 一、日本蔬菜种子工作的历史 日本蔬菜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果菜》2012,(8):33-34
发展蔬菜生产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础。在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重点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关键环节,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健全生产信息监测体系,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蔬菜生产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加快蔬菜品种选育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大蔬菜品种选育力度,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有机结合,加强种质资源创新,改进育种方法,培育一批优质、抗病、高产、抗逆  相似文献   

1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4年大中城市进行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蔬菜生产和供应得到了明显改善,形势一年比一年好。其主要标志是; 1.生产供应量增加。据26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 1988年商品蔬菜播种面积为2733万亩,总产量5191万吨,分别比1987年增长10.2 %和 18. 8%;城市蔬菜上市量由1987年的1946万吨增加到2198万吨,增加13%。1989年上半年仍然稳定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对42个大中城市统计,总产量达1328万吨,在1988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增长7%。食用菌近几年发展也很快,总产量、总产值每年分别以30%和40%的速度递增,西、甜瓜一直保…  相似文献   

14.
我国白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蔬菜种类日趋丰富,城市中白菜消费量虽有所降低,但大白菜在蔬菜中仍保持较大的比重.据农业部统计,2003年我国大白菜的播种面积已达269.9万hm2,占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15%[1].多年来白菜育种工作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分别在"农作物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种选育"专题、"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专项以及"主要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研究与新品种选育"专题中对白菜遗传育种研究进行了立项,部分省(市)的科技厅(局)也资助了白菜育种的研究.在广大育种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五"期间我国在白菜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和高效育种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农业从 2 0世纪 30年代初倡导 ,到 7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全球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国家有 130多个 ,有机农业显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从 1990年代开始发展有机农业 ,1994年成立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OFDC) ,专门从事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技术研究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咨询。上海从 199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有机蔬菜生产 ,在松江、奉贤、崇明、青浦等区县建立了第一批有机蔬菜生产基地。1 上海有机蔬菜生产发展现状1.1 建立有机蔬菜生产基地 上海目前建立了松江区义济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奉贤县奉浦园艺场、星火…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蔬菜科技方面取得空前的进步.其中新品的选育成绩尤为突出。国家计委、经委和科委在“六五”、“七五”期间.连续组织了五种主要蔬菜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的科技攻关,大多数省、市、自治区的蔬菜科研单位也都开展  相似文献   

17.
一、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回顾 大中城市的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始于70年代末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地方进行了自产自销、农商联营等多种经营形式的试点,经过五六年时间的酝酿和探索,到了1984年的夏季有了突破。1984年7月10日武汉市人民政府率先决定,在全市放开蔬菜市场和蔬菜价格,从而打破了延续30多年的统购包销体制。尽管新体制还不完善,但它促进了生产,改善了市场供应。广州、西安、郑州、石家庄、成都、济南等许多城市纷纷仿效,势不可挡,陆续取消了统购包销的蔬菜体制,放开了蔬菜市场和价格。 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大体上可…  相似文献   

18.
辣椒是我国普遍栽培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辣椒新品种是广大育种者的工作目标。然而在我国北方地区辣椒一年只能选育1代,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一般到南方进行加代育种。海南岛地处热带,全年暖热,  相似文献   

19.
土传病害是制约茄果类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抗病育种工作跟不上生产需求,而有限的菜地空间导致轮作成本高,嫁接栽培已成为广东省当前茄果类蔬菜生产中最主要的抗病、增产栽培方式。通过接穗和砧木选择、嫁接育苗方法、嫁接苗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系统分析嫁接苗在克服广东省茄果类蔬菜生产连作障碍中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系统分析77个大中城市,特别是35个大城市蔬菜生产供应相关数据,总结中国大中城市蔬菜生产供应现状,指出当前保障蔬菜生产的难点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