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颖  聂黎 《种子科技》2024,(3):128-130
气象灾害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作物之一,易受气象灾害的影响,造成玉米减产。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各类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总结了应对玉米种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气象灾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以供农民及其他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渭县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玉米,但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通过分析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促进玉米高产丰收的对策,为玉米生产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对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祎君  吕厚荃 《作物学报》2022,(6):1537-1545
随着气候变化,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的农业气象灾害呈现出多发和频发的态势,为了解这种变化对当地春玉米生产的影响,本文引入通径分析法,探讨该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春玉米产量的直接影响或协同影响及其程度,进而在实际生产中更好的趋利避害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结果发现,农业气象灾害可以解释50%左右东北地区春玉米产量的波动,且影响春玉米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已经从过去的冷害转变为干旱;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影响春玉米生产的主要因子由热量条件转换为水分条件,干旱已成为威胁春玉米产量的首要灾害。分省来看,影响辽宁春玉米产量的农业气象灾害,按照影响程度排序为干旱、洪涝和风灾;影响吉林春玉米产量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和洪涝;影响黑龙江春玉米产量的农业气象灾害,按照影响程度排序为干旱、洪涝和风灾。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由于地理位置差异,影响其玉米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也有所差异,黑龙江除风雹灾害影响大于其他两省外,水旱灾害的影响均弱于辽吉,风雹灾害局地性强,影响范围有限,因而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远不及水旱灾害,黑龙江玉米生产稳定性较高,受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对东北地区在具体研究中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
玉米在我国种植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是国内粮食种植三大作物之一。玉米具备较强的耐寒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种植环境。然而,玉米种植会受到气象环境的影响,恶劣的气象环境会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玉米对气象环境条件的需求以及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大程度提高种植玉米作物的产量,避免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象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给我国玉米产业带来了许多挑战,包括风灾、雹灾、旱灾等极端天气事件,这些灾害不仅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还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粮食供应不足。探讨了气象灾害对我国玉米安全生产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策略,包括加大玉米种质改良与育种创新力度、风灾预防措施、雹灾预防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我国玉米产业的抗灾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贺晨昕 《种子科技》2023,(8):133-135
澄城县地处渭北高原东北部,春玉米是澄城县主要农作物之一,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文章对澄城县近几十年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而列举出对春玉米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以便为澄城县春玉米生产规避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农业气象灾害对沙坨草甸交错带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3 年灾后在科尔沁左翼后旗进行实地测产,结合遥感估产和生态分类的方法,以遥感图像数据为主,地面测试数据为辅,获取农作物受灾面积,进而对科尔沁左翼后旗玉米进行灾害评估。结果表明,科尔沁左翼后旗农业区各镇玉米地受气象灾害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双胜镇>金宝屯镇>查日苏镇,其绝产面积分别达到669.87、55.23 和6.77 hm2。玉米产量受损主要受气象灾害影响,除此还与土壤类型、玉米生育期、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利用玉米长势衰减表现在光谱响应特征差异的特性,估测玉米不同受灾程度的受灾面积成为可能,对于农业上遥感估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玉米在东北地区是具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可替代,而在播种和收获玉米的整个过程中,玉米产量受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气象灾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为使玉米种植质量和产量不断提高,一定要深入研究玉米种植的适宜气象条件,制定有针对性的种植方案,掌握影响玉米产量的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刘畅  陈梦龙 《种子科技》2023,(5):130-132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又称呼伦城,总面积达23.5万km2,因其具有土地规模大、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包括霜冻、热害、低温等温度条件影响,旱灾、洪涝灾害等水分条件影响和由风引起的大风天气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在气象灾害预防工作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该技术优势尤其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对温度、水分和光照都有一定要求,科学分析气象资源、合理布局和管理作物生长是推动玉米增产提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旨在提高玉米防灾能力和最终产量。  相似文献   

10.
气象灾害对玉米种植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会舸  李杨 《种子科技》2019,(2):16-16,19
气象因素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气象环境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气象灾害多发的年份会使得农作物大量减产及种植质量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生产的进步。玉米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水分及温度等条件,任何一个条件的不足都会使得玉米生产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气象灾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玉米作为一种生产规模较大的农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对玉米进行播种和收获的时期,气象条件对玉米收成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和作用。想要进一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必须在研究气象的问题上有所建树,对最适合玉米种植的天气有大致了解,并且要对玉米有大范围损伤的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有一定的掌握,为玉米的良好发育和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玉米营养袋育苗定向移栽是一项玉米增产新技术。经滇、湘、鄂及我省一些地区应用,效益显著。我们在定向移栽的基础上,进行了密植的农业气象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定向移栽优化了植株群体的采光结构,增加了有效叶面积,因此可以适当密植。密植可以改善植株群体内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光、热和小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根据具体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通过调整玉米种植的行向和密度,可以减轻气象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温室黄瓜气象灾害保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气象灾害保险对于降低气象灾害对设施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民抗风险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气象指数保险理论,设计了气象灾害指数,采用农业气象产量法,定量了分析气象灾害知识与温室黄瓜产量灾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气象灾害评价标准库。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温室黄瓜气象灾害保险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4.
张磊  丛宇辰  吕雪 《种子科技》2023,(9):127-129
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文章分析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与概况,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主要影响,包括低温、洪涝、冰雹等,并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范策略,针对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提出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技术研发、落实农业气象灾害人工干预以及践行抗灾抢救生产等措施,以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切实保障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西部地区自然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及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量受灾害性天气影响情况,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5—2017年自然灾害情况、玉米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情况,分析气象灾害影响和减产情况。结果表明:旱灾造成的内蒙古受灾面积占到70%以上,灾害发生频率最多、产生影响最大,且旱灾导致2009年玉米单产水平为近年最低。分析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4个地市的23个气象站点气候条件,玉米生长季5—9月期间,气温、降水和风速等信息各站点差别不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和8月,呼和浩特市风速较低。比较各地市减产概率,巴彦淖尔市降水偏少,灾年平均减产率较高,受气候波动的影响较大,但是灌溉比例高,玉米单产变异系数最低,产量稳定性较好。呼和浩特市灾年平均减产率最高,玉米单产变异系数也最高,产量波动较大,稳定性较差。从玉米种质资源收集利用入手,提高育成玉米品种抗逆性能,是降低自然灾害和气象风险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玉米干旱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别以玉米年雨量平均值±0.5倍标准差和平均值±1.5倍标准差界定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以气象产量减产≥3%界定玉米受灾年份,分析了河北省各市玉米旱年的平均减产率及其空间分布,研究了玉米不同旱灾强度的频率分布规律。提出了玉米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了河北省玉米干旱灾害风险指数的区域分布规律,并以旱年平均减产率、干旱灾害风险指数和年降水量等因子为指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全省玉米区划为干旱灾害高、中、低3种风险区,并探讨了各类风险区不同旱灾年景的平均减产率和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常受到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不仅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影响,造成农业产量的下降,同时给农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相关的气象部门越来越重视气象灾害的影响。基于此,主要阐述了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预防气象灾害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茶产业是遂昌县优势农业产业与支柱产业,但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大。本文以多年生产实践,结合本地气象资料,分析了遂昌主要气象灾害对茶树的影响,并提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关键气象灾害对环洞庭湖区作物及种植模式的危害情况,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4—2013年岳阳站、常德站、益阳站的农业气象资料和《湖南农村统计年鉴》环洞庭湖区各作物的产量,对该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指数、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并对灾情指数和作物产量及种植模式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气象灾害主要是高温、干旱、低温和洪涝。环洞庭湖区各地区出现灾年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是存在地区差异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高温对常德和益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而轻度干旱对岳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对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油菜+棉花和油菜+玉米4种种植模式来说,高温和轻度干旱对其影响最大,其次还有倒春寒、轻度洪涝、中度干旱、轻度寒露风和4月低温等灾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关键气象灾害对环洞庭湖区作物及种植模式的危害情况,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1994—2013年岳阳站、常德站、益阳站的农业气象资料和《湖南农村统计年鉴》环洞庭湖区各作物的产量,对该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灾情指数、作物产量进行分析,并对灾情指数和作物产量及种植模式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气象灾害主要是高温、干旱、低温和洪涝。环洞庭湖区各地区出现灾年的时间是不完全相同的,还是存在地区差异性。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高温对常德和益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而轻度干旱对岳阳地区的作物产量影响最大。对双季稻+冬闲、一季稻+油菜、油菜+棉花和油菜+玉米4种种植模式来说,高温和轻度干旱对其影响最大,其次还有倒春寒、轻度洪涝、中度干旱、轻度寒露风和4月低温等灾害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