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贵荔"荔枝是从广东省高州市马贵镇选育出的特迟熟荔枝品种,2013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入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引种4年后表现为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枝条生长快速,易成花着果,成熟期8月中旬,比当地主栽的"大红袍"荔枝和晚熟的"楠木叶"荔枝分别晚30d左右、7d左右。引进的"马贵荔"荔枝果实性状及品质基本达到原产地水平,初步判定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2.
“红绣球”荔枝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绣球”荔枝是200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晚熟荔枝品种,2012年以高接换种方式引入四川省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研示范基地。引种4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接穗和砧木亲和性较好,嫁接后枝条生长势中等,易成花结果,成熟期为8月上旬,较当地“大红袍”荔枝晚20d左右,较原产地“红绣球”晚30d左右。引进的“红绣球”荔枝成熟期果皮颜色鲜红,果皮厚1.27mm,果形指数0.94,平均单果重29.12g,焦核率83.33%,可食率80.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10%,主要果实性状和品质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并优于目前泸州主栽品种“大红袍”,初步判定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3.
几份荔枝种质材料的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探讨了2个荔枝新种质(荔13号和A4)与原产海南的2个品种(大丁香和南岛无核荔)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荔13号与大丁香、A4与南岛无核荔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它们之间没有同种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南岛无核是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3年10月通过了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南岛无核荔枝树势中等,树型开张。枝条密度中等,中、短果枝比例占75%。叶长5.5~10.4厘米,宽2.3~4.8厘米。复总状圆锥花序,雌(占15%)雄(占85%)同序异花,花淡黄色,一般单花300~500朵。雌花经过授粉但未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7年生南岛无核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Nandao seedless fruit)和蟾蜍红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cv.Chanachuhong)成年树为试材,以不同灌溉量设置处理,探讨南岛无核荔枝抗旱性和旱害表现.结果显示,在干旱胁迫下,南岛无核荔枝叶片相对电导率(11.32%)显著高于蟾蜍红荔枝(8.80%);叶片POD和CAT活性(452.80 μmol·min-1·g-1和1.13 μmol·min-1·g-1显著低于蟾蜍红荔枝(475.98μmol·min-1·g-1和1.50 μmol·min-1·g-1),表明南岛无核荔枝植株旱害更重和活性氧积累更多;南岛无核荔枝单果重减小相对极差(31.79%)比蟾蜍红荔枝(35.44%)低,但南岛无核荔枝株产减产相对极差(90.30%)高于蟾蜍红荔枝(89.54%),表明南岛无核荔枝受旱更易落果而大幅减产;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南岛无核荔枝果肉糖酸比、含糖量、Vc含量和果实可食率下降,导致果实综合品质变劣.总之,南岛无核荔枝抗旱性更弱,受旱害表现更重.  相似文献   

6.
1特点受2018年暖冬影响,海南荔枝不同地区成花差异大,主打品种妃子笑成花情况较为理想,南部白糖罂成花率仅10%。广东地区早熟品种成花率相对稳定,中晚熟品种成花不理想。广西地区荔枝早熟品种成花率高于晚熟品种。云南地区荔枝总体成花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据海南省农业厅南亚办有关人士介绍,受2007年冬季至2008年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影响,海南、广东、广西等荔枝主产区普遍减产,但是减产并未影响收入。目前,海南荔枝的当家品种“妃子笑”销售已进入尾声,三月红、白糖罂和海垦13等品种也已经销售一空。而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的海南本土荔枝也已成熟并批量上市,质优价高的无核荔枝也陆续上市。专家指出,海南无核荔枝没有受到寒害影响,这标志着无核荔枝将成为未来海南荔枝市场的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8.
海南地处热带,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荔枝栽培历史悠久,发展荔枝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优势,同一品种荔枝比广东早熟20天左右,是发展早熟或特早熟荔枝的理想地区,以北部和中部的海口、儋州、澄迈、琼海、陵水、文昌等地种植较多。目前海南荔枝种植面积不大,2005年种植面积仅为3万公顷,约占全国荔枝种植总面积的5.5%,其中投产面积1.7万公顷,产量7~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左右。品种以妃子笑为主,占80%;其次为白糖罂,占10%;其余品种如大丁香、无核荔、紫娘等占10%。  相似文献   

9.
‘立冬本’龙眼是200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特晚熟龙眼品种,2014年引种到四川省泸州市。经过观察,该品种适应泸州地区气候条件,嫁接后生长旺盛,易成花结果,较丰产,成熟期10月上旬—10月中旬。引进的‘立冬本’龙眼平均单果重12.9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3%,可食率68.0%,主要果实经济性状保持了原有的优良特性,成熟期较‘蜀冠’龙眼晚30d左右,对丰富泸州地区晚熟龙眼品种和延长鲜果上市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糯米糍是广东荔枝优良品种,2018年从广州增城引进地径6 cm的糯米糍荔枝袋苗60株。引种近3年表现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快长,易成花结果,成熟期7月下旬,较当地品种元红晚5~7 d,较原产地晚25~30 d;成熟期果皮暗红色,果实心形,果形指数0.92,焦核率98%,单果质量21.1 g,果皮厚0.72 mm,可食率82.3%,可溶性固形物18.9%,可滴定酸0.31%,果肉爽脆、清甜,果实性状及品质与原产地相近,明显优于当地品种元红。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张家口地区杏扁品种,促进本地区杏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2017年春季引进北京林果所京仁系列三个品系进行大田栽植试验,经过三年观测,初步认为,引进的三个品种生长表现与原产地差别不大,物候期较原产地推迟10 d左右,杏树生长量以京仁3号长势最好,果实出仁率以78-20最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粤引无核荔是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荔枝新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认定。其母树为从海南引进的无核荔。  相似文献   

13.
通过资源调查,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荔枝资源圃收集保存了60份海南原生荔枝种质资源,对这批种质成花率、开花量、单果重、果实成熟期、单株产量、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海垦13号、鸭姆笼、新球蜜荔、春25号、农美9号、大丁香、海垦26号、海垦4号、琼山89-3、A4无核荔、南岛无核等11份种质综合表较好,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该项研究为海南原生荔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提供了参考,在荔枝选育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贵妃红荔枝是广西农业科学院于2005年选育并通过广西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优良新品种,2006年以高接换种方法引入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试种。贵妃红荔枝在怒江干热种植区种植3a后,与原产地相比,其单果重量为原产地的96.9%,果肉重量为原产地的93%,可溶性固形物为原产地的98.5%,可食率为原产地的96.7%。根据测量数据显示,初步认为其引种后的果实性状达到原产地水平,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5.
克瑞森无核是最晚熟的优质、无核鲜食葡萄品种,具有果穗美观、果肉甜脆、抗病强、耐储运等特点。对克瑞森无核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关键栽培技术等进行介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 1月上中旬发芽, 2月中旬盛花期, 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45~150 d,栽植第二年产量为3.75 t/hm~2。  相似文献   

16.
无核荔枝是海南农民王廷标于1997年,利用37株海南荔枝优稀母树进行无数次筛选繁育而成功选育出的新品种。此后,王廷标又不断摸索、改进,选育出超级无核荔枝“金澄荔A4号”,被农业部授予新品种权。与普通荔枝相比,超级无核荔枝果肉凝脂、晶莹清脆、完全无渣,吃起来比普通荔枝明显要甜。6月21日,“金澄荔A4号”超级无核荔枝通过了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17.
2个引种荔枝品种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品质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钦州红荔和草莓荔2个引进荔枝品种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果实品质性状,为云南省荔枝产区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高接换种的方法引种试验,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荔枝品种妃子笑和怀枝为对照,分析2个引进荔枝品种与对照品种的品质差异,以及2个引进品种在原产地与引种地的物候期及果实品质性状差异。【结果】钦州红荔与草莓荔的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单果重和可食率均优于各自对照品种(妃子笑和怀枝);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钦州红荔6月下旬成熟,妃子笑6月中旬成熟,草莓荔与怀枝均在7月中旬成熟;钦州红荔平均单果重(40.5g)低于原产地水平(44.7g),可食率(79.27%)基本达原产地水平(78.89%),可溶性固形物和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原产地水平。草莓荔可溶性固形物(19.10%)高于原产地水平(17.73%),平均单果重、可食率及平均单株产量均低于原产地水平。【结论】钦州红荔高接换种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且品质性状优于原产地,适宜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种植;草莓荔高接换种后综合性状优于当地对照品种,但品质性状低于原产地,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荔枝蛀蒂虫光驱避防控技术在不同荔枝品种上的田间应用效果,以及对荔枝产量、品质和果园其他昆虫的影响,为荔枝蛀蒂虫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9—2020年,分别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和桂平市对三月红、妃子笑、桂味、鸡嘴、无核等早中晚熟荔枝品种开展荔枝蛀蒂虫光驱避防控技术田间试验,设光驱避(...  相似文献   

19.
0引言新番14号是中晚熟加工番茄品种,2001年由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中晚熟,从定植到始收70d左右,高产、果大、耐运输,较抗晚疫病,适合晚熟栽培,对番茄酱厂后期原料供应起着积极作用,在大面积推广中,产量5188kg/667m2左右,比主栽品种里格87-5增产31%~3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 2022 年广东荔枝生产情况,为指导广东荔枝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方法】结 合荔枝产业联盟、各试验站、荔枝种植大户提供的荔枝种植品种、面积、物候期、成花率、座果率和预期产量 等数据,预测 2022 年广东荔枝产量。【结果】5 月底 6 月初,粤西各大产区部分早熟荔枝品种已开始成熟,中 迟熟荔枝品种度过第 3 次生理落果期、产量基本稳定。预计 2022 年广东荔枝产量约 119.00 万 t,比 2021 年减产 18.6%。其中,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分别减产 21.11% 和 15.52%;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减产幅度较大, 分别为 39.72% 和 34.57%;怀枝则增产 9.61%。近年来主推新品种仙进奉、井岗红糯、凤山红灯笼、岭丰糯、 观音绿和御金球等由于投产面积增加,预计比 2021 年增产 10.00% 以上。粤西早熟产区荔枝产量下降明显,较 2021 年约减产 30.25%;粤东晚熟产区荔枝产量稳定,与 2021 年基本持平;粤中中晚熟产区产量减产 8.35%。【结 论】2022 年广东荔枝成花较好,但受低温阴雨气候影响座果率低,导致产量降低,为近 5 年的中等偏低年份, 仅高于 2019 年的 109.00 万 t。荔枝花期比常年推迟 10 d 以上,预计成熟上市期相应推迟 10~1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