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疱疹病毒主要包括α疱疹病毒亚科的鸡马立克氏病毒( Mareks disease virus, M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BDV )和鸭肠炎病毒( duck enteritis virus, DEV )。作为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禽疱疹病毒基因组庞大,存在多个复制非必需区,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是表达其他禽类病原抗原基因的理想载体。总结了禽疱疹病毒的构建方法、外源基因表达水平,并对MDV、IBDV和DEV 三种禽疱疹病毒的不同重组病毒疫苗免疫效果评价进行归纳,旨在为畜禽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病毒作为真菌病毒的一部分,有多种形态,多数为分段的dsRNA基因组形式,也有正义单链RNA,其中主要编码衣壳蛋白和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目前,已有食用菌病毒基因组序列被测定,并分析了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sRNA技术和酶学方法使dsRNA食用菌病毒的研究很容易的深入到分子水平,特别是dsRNA技术,已在平菇得到应用。食用菌病毒有其特有的复制模式,分两个阶段进行,其原始的起源可能是自我复制的细胞内mRNA,因为细胞内mRNA明显的原始性。综述了上述内容,并对食用菌病毒与其寄主在共进化这方面做了进一步展望,对食用菌病毒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选育脱毒菌株,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城疫病毒NP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P蛋白是新城疫病毒核衣壳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其N端高度保守,与病毒基因组RNA直接结合,保护病毒基因组RNA免受RNA酶的降解.NP蛋白与基因组RNA共同组成NP-RNA复合体,作为复制和转录的模板,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能够介导细胞免疫作用.NP蛋白在研制特异免疫探针鉴别新城疫、人抗肿瘤以及研发新城疫病毒样颗粒疫苗等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王宪文  刘丽艳  姚四新  张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80-3581,3584
猪圆环病毒是单链环状DNA病毒,其基因组中包含多个阅读框,其中2个主要的阅读框分别编码复制起始蛋白Rep和Rep'以及病毒衣壳蛋白:Rep和Rep'结合由PCV1的部分复制起点组成的双链DNA片段,但这2种蛋白的结合位点有细微差别;Rep蛋白不能单独启动病毒的复制,只有和Rep'蛋白一起才能启动PCV病毒的复制;PCV1感染PK15细胞后,用实时PCR检测rep和rep'转录子的数量,发现这2种转录子的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是PCV基因间唯一变化很大的基因,其编码衣壳蛋白是PCV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其氨基端41个氨基酸与PCV2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头瘤病毒无囊膜,衣壳20面体对称,直径50-55nm,由72个壳粒组成,基因组为闭合环状双链超螺旋DNA,由大约8000对碱基组成;遗传信息来自于病毒DNA中的一条链,分为早期转录区和晚期转录区:早期区功能涉及DNA复制、转录调节和细胞转化;晚期区编码病毒的两个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6.
嵌合型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组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和制备多联或多价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疫苗奠定基础.[方法]将FLAG序列通过融合PCR技术插入口蹄疫结构蛋白VP1GH-loop可变区,并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技术表达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0、VP3和嵌合型VP1,在体外组装出嵌合FLAG外源多肽的口蹄疫病毒样颗粒.[结果]大肠杆菌表达的口蹄疫衣壳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存在,在缓冲体系中融合标签被切除衣壳蛋白VP0、VP3和FLAGVP1组装成病毒样颗粒,其大小约25 nm左右.FLAG序列成功插入GH-loop可变区第150-151氨基酸位点之间,外源多肽的插入没有影响衣壳蛋白VP1的空间结构.[结论]口蹄疫loop可变区引入外源抗原是可行的,但外源多肽的大小及理化性质会影响病毒样颗粒的组装效率.  相似文献   

7.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dsRNA的提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攻击4周龄的非免疫鸡,以超速离心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IBDV,应用蛋白酶K消化和Trizol(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处理2种方法从纯化的IBDV中抽提dsRNA。通过低熔点琼脂糖割胶-酚-氯仿抽提可获得纯化的dsRNA,研究发现应用蛋白酶K消化获得的纯化RNA产量高,用其作模板进行RT-PCR可扩增IBDV基因组全长cDNA A片段和B片段、VP2基因和VP2-4-3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贵州地区草莓(Fragaria×ananassa)栽培品种中4种主要病毒的发病率和草莓褪绿斑驳病毒(Strawberry vein banding virus,SVBV)贵州分离物与其他分离物的遗传进化关系,对贵州省贵阳市和黔东南州凯里市大棚草莓植株和草莓组培苗进行4种主要草莓病毒检测。[方法]克隆SVBV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及CP编码的核酸序列后测序并分析。[结果]采集的77份草莓样品检测出SVBV和草莓轻型黄边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SMYEV)2种病毒,未检测到草莓斑驳病毒(Strawberry mottle virus,SMoV)和草莓蚀刻病毒(Strawberry crinkle virus,SCV),其中SVBV的检出率为19.5%,SMYEV为2.6%;SVBV-GZ(GenBank登录号:MH894295)全基因组序列为7859bp,基因组结构推测有7个开放读框构成,基于SVBV基因组核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VBV-GZ与SVBV-BJ (GenBank登录号:KR080547)亲缘性较近。[结论]基于SVBV CP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贵州不同地区草莓SVBV不同分离物与其他中国不同地区分离物同源性较高,可能是由于贵州从全国范围调运草莓种苗造成。  相似文献   

10.
应用dsRNA测序技术检测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混合感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出血病疑似病料提取物感染的草鱼肾细胞(CIK)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sRNA,电泳显示出水生呼肠孤病毒基因组的典型特征。应用简化的FLAC(full-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技术扩增得到病毒的4个全长基因组片段进行测序分析。核酸序列BLAST分析表明:其中3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873第5、9、10片段高度同源,另外1个基因组片段与GCRV-HZ08第11片段高度同源;因此推测病料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病毒核酸,但也可能存在一种杂合病毒。根据已发表的GCRV-HZ08第5、9、10片段设计了3对引物对分离的病毒总RNA进行RT-PCR检测并测序,结果显示这3个片段与GCRV-HZ08第5、9、10片段均具有99%同源性,表明是由于混合感染而存在两株不同病毒的核酸dsRNA,两株病毒分别命名为GCRV-JX01和GCRV-JX02。首次运用dsRNA测序法检测出了GCRV病毒的混合感染,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参与病毒转录、复制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病毒蛋白之间的互作对病毒侵染活性非常重要,在明确RSV外壳蛋白CP能够自身互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CP蛋白N端、M区段和C端(CP-N、CP-M和CP-C)的酵母表达载体,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确定外壳蛋白CP自身互作的活性区段。结果表明,N端和C端第1~81个氨基酸是参与水稻条纹病毒CP蛋白自身互作的活性区段。这一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RSV CP蛋白在病毒基因组稳定、复制过程中的作用,也有助于加深了解RSV、寄主和传播介体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SRBSDV)的分类地位,其隶属于斐济病毒属的第2组成员,病毒基因组由10条双链dsRNA组成,编码13个蛋白。同时,详细介绍了3个非结构蛋白的功能,如SRBSDV-S6编码基因沉默抑制子,SRBSDV-P7-1蛋白形成管状结构,SRBSDV-P9-1与病毒基质的形成密切相关。最后阐述了SRBSDV与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A型塞内卡病毒(SVA)作为猪水疱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之一,日益影响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为探究温度和酸性环境对SVA复制的影响,以CHN/SVA/HB/2018 SVA株作为研究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SVA衣壳蛋白的理化性质、热点残基、相互作用力等进行分析。将SVA病毒液在不同温度(4、25、37℃)及不同pH值(4.0、5.8、6.6、7.2)缓冲液中进行孵育,利用TCID50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SVA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SVA衣壳蛋白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且衣壳蛋白耐热性不高,蛋白质间通过弱相互作用结合而形成病毒颗粒。通过SVA热稳定和酸稳定的试验验证随孵育温度升高或pH值下降,SVA病毒颗粒稳定性显著下降。综上,SVA具有热不稳定性和酸不稳定性,为新型高效疫苗与热稳定保护剂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是斐济病毒属的成员,由昆虫介体灰飞虱传播,能够在植物宿主和昆虫介体中复制。同其他斐济病毒成员一样,RBSDV的复制与装配是在细胞质病毒包涵体结构即毒质结构里进行的。RBSDV有10条基因组dsRNAs(S1—S10),其第9条片段(S9)的第一个阅读框(ORF)编码的蛋白P9 1是形成毒质结构的框架蛋白。将P9 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后,在本氏烟草的表皮细胞中单独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发现P9 1可以形成包涵体结构;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证明了P9 1具有自我互作的能力,并形成包涵体结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 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tI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IBDV感染性克隆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共转染DFI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研究。 【结果】 构建的IBDV感染性克隆可在DFI、Vero/E6、Vero/P12等3种细胞上高效拯救出病毒。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镜等均检测到了拯救的IBDV,且存在分子标签。拯救毒在CEF上能产生特有的砂砾状CPE,且TCID50与亲本毒差异不显著,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结论】构建的RNA聚合酶ⅢBDV拯救系统高效、稳定、简便、经济,且具有良好的细胞普适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n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不同感染阶段对鸡睾丸中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达量的影响。通过点眼、滴鼻和擦肛途径对3周龄雏鸡人工接种IBDV后,分别采集不同感染阶段的雏鸡睾丸,利用半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睾丸中NGF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IBDV感染后48h和72hNGF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阶段差异不显著。推测NGF表达水平可能与睾丸的损伤有关,雄激素的分泌在IBD的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15,(17)
<正>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属于反转录病毒科、正反逆转录亚科、慢病毒属,1980年从患病山羊关节滑液和角膜中分离获取,并在山羊关节滑膜组织培养形成典型的合胞体病毒后,将CAEV接种于SPF山羊后出现与自然感染一致的关节炎脑炎症状。CAEV的生物学周期分为细胞的吸附与侵入、胞质内的反应、病毒入核、基因组整合、转录调控、病毒复制与组装、病毒出芽分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RHDV结构蛋白(VP60)的重组杆状病毒。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检测以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VP60不仅能在昆虫细胞中正确表达,而且能自组装形成病毒样颗粒(VLPs)。进一步对表达蛋白进行细胞内定位观察发现,表达蛋白定位于Sf9细胞的细胞膜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快速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一次对几十万至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在基因组解析、转录组分析、基因变异位点筛查等方面广泛应用。探讨通过对感染病毒的草莓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来解析病毒基因组的可行性。以怀疑感染病毒的草莓叶片为试材,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对组装得到的单基因序列进行注释分析,筛选出12个注释为草莓病毒的单基因序列,它们源自4种草莓病毒,分别是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坏死休克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及草莓皱缩病毒。利用RT-PCR技术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可靠性。本研究探索出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新方法,为研究草莓病毒的进化和病毒分子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用感染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烟株做阳性对照,提取dsRNA,采用随机引物扩增、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了序列分析。PCR产物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TMV的检出频率为99.84%;属水平分类和丰度统计结果显示:Tobamovirus占99.913%,成功建立了以植物病毒dsRNA提取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植物病毒探测方法。按照病毒类似颗粒提取的方法对感染TMV的烟株提取病毒类似颗粒,获得TMV病毒粒子,从中提取RNA,应用TMV特异引物,进行RT-PCR,结果显示:扩增产物序列与TMA序列同源性为99%。结果表明:用该病毒类似颗粒抽提方法能成功提取TMV病毒粒子及RNA,满足宏基因组分析要求。应用本研究构建的dsRNA及病毒类似颗粒的方法,提取20个表现植物病毒病症状的植物样本dsRNA与病毒类似颗粒的DNA,核酸检测质量较好,成功检测到10多种植物病毒。所构建的方法为宏基因组技术探测农业栽培区及非耕作区植物病毒种群与生态适应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