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12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等分为4组:Ⅰ组舒芬太尼为100μg;Ⅱ组舒芬太尼为150μg;Ⅲ组舒芬太尼100μg+氯胺酮50 mg;Ⅳ组舒芬太尼100μg+氯胺酮100 mg。观察4组患者术后第1次PCA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及静息VAS值;术后48 h内主动膝关节屈曲的最大角度及被动屈曲90°时VAS的最大值;患者对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Ⅰ组和Ⅱ组术后6h、>6~12 h、>12~24 h舒芬太尼用量及静息VAS值均大于Ⅲ组和Ⅳ组(P<0.05);(2)Ⅳ组和Ⅲ组术后48 h主动膝关节屈曲的角度最大,其次是Ⅱ组,Ⅰ组最小(P<0.05);(3)术后48 h内膝关节被动屈曲90°时Ⅰ组VAS的最大值最大,其次为Ⅱ组,再次为Ⅲ组,Ⅳ组最小(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不仅能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PICA的镇痛效果,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意义。方法 102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Ⅱ、Ⅲ组),每组34例。Ⅰ组术后仅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其余两组除使用PCIA外,Ⅱ组加用0.375%左布比卡因30~40mL行膝关节及切口局部浸润阻滞,Ⅲ组则在超声引导下用0.375%左布比卡因20mL进行患肢单侧股神经阻滞。比较3组术后首次自控镇痛(PCA)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值、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首次PCA时间Ⅰ组<Ⅱ组<Ⅲ组;除术后48h外,其余各时间段舒芬太尼用量和VAS评分均Ⅰ组>Ⅱ组>Ⅲ组;患者对镇痛满意度的比较,Ⅲ组>Ⅱ组>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Ⅰ组患者有1例出现头晕不良反应,Ⅱ组3例,Ⅲ组2例,均无恶心呕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患侧股神经阻滞定位准确,能明显提高单侧腰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有利于术后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手术均采用咪达唑仑、顺式阿曲库铵、丙泊酚、芬太尼行麻醉诱导,顺式阿曲库铵、芬太尼与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使用PCA泵镇痛;分别记录苏醒后(T0),术后4h(T1),8h(T2),12h(T3),24h(T4)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不同时点PCA按压次数;24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镇痛期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h内VAS评分A,B组高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A,B组低于C组(P〈0.05);24h镇痛泵的总按压次数A组高于B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与术前相比,A组术后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而B,C两组术后血压、心率下降(P〈0.05);3组患者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不良反应(P〉0.05),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B,C组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复合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120例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V和N组,3组均行静吸复合麻醉及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V组增予DEX静脉泵注,N组增予DEX神经周围注射.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率,术后48 h内VAS和舒适度(BCS)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罗哌卡因及布比卡因分别复合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48例择期行子宫次全切的患者,腰硬复合麻醉,术后随机分为3组,Ⅰ组(n =50):0.15%甲磺酸罗哌卡因;Ⅱ组(n=50):0.15%盐酸罗哌卡因;Ⅲ组(n=48):0.15%布比卡因。3组均复合吗啡30 mg/L。观察患者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组的术中输液量、出血量、手术时间、硬膜外腔用药量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的PCEA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为(0.70±0.45)、(0.87±0.46)、(0.75±0.4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低血压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8.0%、12.5%,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15%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多模式镇痛在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D组镇痛泵配方:氟比洛芬酯200 mg+地佐辛0.4 mg/kg+托烷司琼2 mg;S组镇痛泵配方: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2 mg。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24 h内单次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S组比较,D组VAS评分于苏醒即刻和术后2、4、8 h时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Ramsay镇静评分除48 h外,其他各时间段D组均高于S组(P〈0.01)。D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为3.3%(1/30)、0%,低于S组的20.0%(6/30)和16.7%(5/30),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呼吸抑制的发生。结论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应用多模式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 0 .2 %罗哌卡因和 0 .1 5 %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2 6 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A组 :0 .2 %罗哌卡因 +芬太尼 (2 μg/mL) ,B组 :0 .1 5 %布比卡因 +芬太尼 (2 μg/mL)。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和运动能力的评定 ,并记录两组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使用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镇痛后A组产妇双下肢肌力均为 5级 ,而B组产妇双下肢肌力 5级占39% ,4级占 6 1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0 .2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优于 0 .1 5 %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A组(采用0.15%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麻醉)和B组(以0.15%布比卡因+芬太尼2μg/mL麻醉).每组50例。观察各组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产程、下肢运动评分、催产素用量、器械助产分娩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分娩镇痛效果良好且差异无显著性(P>0.05),镇痛后A组所有产妇均能下床行走和自行排尿,而B组仅35例(70.0%)能下床行走和自行排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0.15%浓度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对运动神经的阻滞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纳入严重膝关节炎首次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行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冰敷;B组行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口服塞来昔布、冰敷;C组行术前中药内服+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中药内服、冰敷。分析各组术后不同时间活动、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 3组术后24 h、48 h、72 h,B、C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48 h、72 h,B、C两组患者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KSS评分结果:B、C两组KSS评分均高于A组,而C组KSS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术后2周内出现的恶心、呕吐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皮肤坏死感染情况。结论 中药联合多模式镇痛在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比较理想且未提高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会龙 《长江大学学报》2009,6(4):163-164,166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在小儿骶管阻滞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择期在骶管阻滞下行单侧腹股沟疝手术的患儿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R组与RB组。所有患儿均在骶管阻滞下手术,R组注入0.2%罗哌卡因,RB组注入0.2%罗哌卡因+布托啡诺25μg/kg,两组患儿骶管内罗哌卡因的剂量与浓度相同,注射总容积均为1.0ml/kg。观察指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术中静脉麻醉药物的追加剂量;苏醒期烦躁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患儿的麻醉起效时间,RB组明显短于R组(P〈0.05);麻醉维持时间,RB组明显长于R组(P〈0.05);术中氯胺酮的追加剂量,RB组小于R组(P〈0.05);苏醒期烦躁发生率RB组明显低于R组(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RB组也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小儿骶管阻滞明显增强后者的镇痛效果,减少术中静脉麻醉药物的使用,同时可减少苏醒期烦躁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布比卡因组)和观察组(罗哌卡因组),布比卡因组采用0.5%(质量分数)的布比卡因腰麻,罗哌卡因组采用0.5%(质量分数)罗哌卡因腰麻。术中酌情在硬膜外追加1.6%(质量分数)的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运动起效时间及最大运动阻滞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且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最大镇痛平面和最高镇痛平面出现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最大Bromag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质量分数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较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 (CSE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12 0例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镇痛组 (CSEA组 ,n =6 0 )和用0 .15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 2 μg/mL硬膜外自控镇痛组 (PCEA组 ,n =6 0 )。比较两组镇痛起效、完善时间及镇痛强度、运动阻滞程度、产妇舒适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均良好 ,但CSEA组镇痛显效及镇痛完善时间明显较PCEA组短 (P <0 .0 1) ,产妇舒适度优于PCEA组 (P <0 .0 5 ) ,CSEA组用药量明显较PCEA组少 (P <0 .0 1)。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对产程及母婴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声、神经刺激器双重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联合“鸡尾酒”关节周围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随机分为CFNB组和持续静脉镇痛组(PCIA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术中均行0.33%罗哌卡因、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氨甲环酸0.25 g、生理盐水混合液(“鸡尾酒”疗法)关节周围局部阻滞治疗.CFNB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进行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PCIA组采用电子静脉镇痛泵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痛和运动痛评分、患肢关节活动度以及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CFNB组术后20、24、48 h各时间点的静息疼痛评分以及术后16、20、24、48 h的活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PCIA组(P<0.01),CFNB组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和主动屈膝90°时间均明显短于PCIA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尾酒”关节周围局部阻滞联合超声、神经刺激器双重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TKA手术安全性高,镇痛效果理想,有利于术后早期关节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开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脑外科行开颅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在常规诱导下行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MAP、HR、S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开颅手术麻醉中效果更佳,能够减轻心血管反应,有利于术后镇痛和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与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80例,其ASA为Ⅰ级或Ⅱ级,妊娠≥37周且产前未服用催眠药、镇痛药。80例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组(A组);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自控镇痛组(B组),每组40例。A组:用2mg/L芬太尼+0.125%罗哌卡因8 mL,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用10%葡萄糖稀释成的0.0625%罗哌卡因+10mg/L芬太尼共3 mL,然后置入硬膜外导管并经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2 mg/L芬太尼共6 mL。观察两组产妇疼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且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相比,两组镇痛前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镇痛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P〈0.05)。A组运动阻滞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自控镇痛起效快、镇痛确切,又结合了硬膜外腔持续给药的优点,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曲马多自控镇痛(PCEA)对泌乳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孕妇50例,在脊麻-硬膜外下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术后随机将产妇分为2组,镇痛组(PCEA组)(n=25)于关腹后硬膜外导管注入0.25%左旋布比卡因4ml后,接PCA泵持续泵入用生理盐水稀释的曲马多400mg 0.75%左旋布比卡因15ml 氟哌利多5mg共100ml,注药速度2ml/h,维持48h;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测评镇痛效果(VAS法);用放免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48h血浆泌乳素(PRL)浓度并记录初乳时间、宫高、肠排气时间、睡眠程度及并发症。结果:两组产妇术后24、48h血浆PR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CEA组术后24、48h血浆PRL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0.01)。PCEA组术后24、48h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或0.01)。初乳时间、肠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或0.01)。睡眠较好,术后3例出现短暂恶心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曲马多复合局麻药用于术后PCEA镇痛,提高了产妇PRL分泌,能促进早泌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腰硬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腰麻(SA)或连续硬膜外麻醉(CEA)比较,具有起效迅速、麻醉用药量少、呼吸循环干扰小、阻滞效果完善、麻醉作用时间和阻滞平面易于控制的优点,同时可以进行术后镇痛,现已广泛应用在下腹部以下的麻醉。CSEA药物的选择目前主要有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前者心脏毒性大以及麻醉作用时间短,增加了合并心、肺疾患老年患者的麻醉风险;罗哌卡因是一类新型局部麻醉药物,其在腰麻的应用正处于临床探索中。通过观察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谭桉 《长江大学学报》2017,(20):31-32,4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混合液在会阴侧切术后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经会阴侧切后阴道分娩可能出现感染的初产妇12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0例。对照组行单纯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观察组予利多卡因混合液浸润麻醉,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及切口愈合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及第二产程1.5h、巨大儿及胎膜早破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检查4次、生殖道感染及血色素70~80g/L患者切口愈合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混合液可促进行会阴侧切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会阴侧切伤口缝合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84例产妇随机分为左侧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组(阻滞组,n=89)和分次局部组织浸润麻醉组(浸润组,n=95),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后24h伤口水肿及出院前愈合情况。结果浸润组镇痛效果为:0级27例,I级51例,Ⅱ级17例,Ⅲ级0例;阻滞组为O级14例,I级34例,Ⅱ级33例,Ⅲ级8例。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6.33,P〈0.05)。产后24h浸润组出现伤口水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阻滞组(10.5%vs21.3%,P〈0.05)。结论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作分次局部浸润麻醉,产妇切口镇痛效果明显,产后24h出现伤口水肿情况较少,且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子宫次全切患者随机分3组,Ⅰ组为对照组(n=30):生理盐水5 mL在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即予以静脉注射;Ⅱ组(n=30)舒芬太尼0.2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在蛛网膜下腔注药后即予以静脉注射;Ⅲ组(n=30)舒芬太尼0.2μg/kg用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