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播种期和播种方式对免耕直播油菜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一季稻田油菜免耕直播的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式、种子处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收割后,免耕直播油菜播期尽可能提早,播量以3 000~3 750 g/hm2为宜.随着播期的推迟,包衣种子免耕撒播后进行稻草覆盖的播种方式最佳.示范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中,免耕直播油菜的产值和纯收入均超过翻耕直播和板田移栽的平均水平,且技术简便、省本、高产、高效,可减轻劳力紧张的矛盾,实用性强,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油菜稻田直播播期与密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熟制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在永新进行了中稻田直播油菜的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中稻田油菜直播,随播期提早和密度增加,产量提高;同播期不同密度之间产量差异不明显,不同播期之间产量差异显著;播期与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大,对每角粒数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之间变幅在22.0~19.5粒/角之间。在永新县山区土壤肥力中等,农户投肥不充足情况下,以10月10日直播,一穴双株栽培方式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湘东地区三熟制直播油菜不同播期下的适宜栽培密度,2010 ~2011年度,以偏早熟油菜品种丰油730为材料在醴陵市进行了播期与密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湘东地区三熟制栽培,10月10 ~30日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适宜播期为10月25日前.10月10日播种,密度以37.5万~45.0万株/hm2较为适宜;10月15 ~20日播种,适宜的密度范围为45.0万~52.5万株/hm2;10月25日播种,52.5万~60万株/hm2的密度较合适;10月30日播种,密度应达到60万株/hm2.  相似文献   

4.
以荣华油6号双低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4个播期、3种密度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播期和密度对机直播油菜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当播期为9月30日,密度为22.5万~30万株/hm2时,机直播油菜产量最高;密度过大,播期过早、过迟均会导致减产,但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提高密度可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5.
以中油杂8号为材料,在稻茬免耕直播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密度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油菜在大通湖区的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15日,密度为每公顷30万~45万株,施氮水平为纯氮180kg/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目前油菜高效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探究适合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的最佳栽培模式,以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系‘1358’为材料,共设置3个播种期、3个栽培密度和2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直播早熟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迟播能缩短油菜的生育期,而密度和肥料处理对生育期影响不大。不同处理间,株高随着播期推迟和密度增大而降低,增施肥料能增加油菜株高。一次分枝的数量和分枝位与播期、密度显著相关,而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在油菜分枝位方面,3个因素的组合处理均在68 cm以上,适合油菜机械收获的要求。此外,早熟油菜播种越早产量越高,增加施肥量能提高油菜产量。本研究中,在同一施肥量条件下,10月20日播种,随着密度增加减产幅度增大;10月30日和11月9日播种,产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提出了直播早熟油菜10月底播种,每公顷栽培90万株,施用复合肥(有效成分48%,N、P、K含量均为16%)900 kg的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最优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中免耕撒播油菜,研究了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田撒播油菜出苗率在90%左右,其中80%左右的苗可成为有效植株,株高和总叶数分别为耕栽的70%和65%左右,冬前叶面积系数平均比耕栽大1.60。板田撒播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多,每株角粒数和有效分枝数少,产量1200kg/hm2左右。播期和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板田撒播油菜播种迟,成熟早,产量虽比移栽油菜低,但经济效益是移栽油菜的3~4倍。  相似文献   

8.
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2009年度在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研究了稻田免耕直播密度对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品种C6823最适密度为36万株/公顷,产量为2256.0kg/hm2。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始枝高度增加,茎粗明显减少,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果数、千粒重减少,从而降低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9.
在晚稻收割后的稻田中免耕撒播油菜,研究了播期,品种,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对渔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板田撒播油菜出苗率在90%左右,其中80%左右的苗可成为有效植株,株高和总叶数分别为耕栽的70%和65%左右,冬前叶面积系数平均比耕栽大1.60,板田撒播油菜单位面积角果数多,每株角粒数和有效分枝数少,产量1200kg/hm^2左右,播期和播种量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板田撒播油菜播种迟,成熟早  相似文献   

10.
以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湘杂优753为供试品种,分3个播期(晚稻收割前7 d、晚稻收割前3d和晚稻收割后板田撒播)和2种种子处理方式(用烯效唑处理和不用烯效唑处理)对稻田套播油菜的产量及其产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间和种子处理方式对套播油菜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水稻套种油菜以烯效唑浸种后晚稻收割前3d直播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