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护地蔬菜种类多,病害亦重.应了解保护地蔬菜病害症状,掌握保护地蔬菜病害发生特点,采用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调节保护地生态环境,结合药剂及生物防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保护地土壤消毒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设施栽培及保护地温室的普及与推广,保护地蔬菜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保护地的不可移动性和连年种植,土传病虫害已成为限制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也是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土壤消毒技术就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蜗牛俗称“鼻涕虫”,属软体动物、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蜗牛发生种类很多,召陵区以灰巴蜗牛、同型蜗牛为主要优势种.近年来,该区以塑料大棚为主的蔬菜保护地面积逐渐扩大,为蜗牛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光、温、湿环境和充足食源,造成蜗牛对各种蔬菜的为害逐年加重,已逐渐从次要害虫成为危害该地区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其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直接影响该区保护地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经过多年观察、试验、查阅有关资料,基本摸清了保护地蔬菜蜗牛发生规律、为害特点,提出了保护地蔬菜蜗牛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了保护地蔬菜蜗牛的大面积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微灌施肥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的农业技术,保护地反季节生产是枣庄市乃至整个山东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发展,许多栽培管理上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肥料流失、产品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为保证蔬菜安全、优质、无污染型持续发展,节约用肥、用水,改善环境条件是保护地蔬菜生产的核心问题.为此,从2000年起,枣庄广大肥料科技工作者对保护地微灌相配套的施肥技术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结出了保护地蔬菜微灌施肥的技术体系,在生产中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5.
太湖和滇池流域保护地蔬菜氮肥去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化肥氮在保护地土壤-蔬菜系统中的当季利用与损失,在浙汀嘉兴和云南昆明15个点位上进行15N田间微区试验.结果表明,保护地莴苣化肥氮当季利用率为8.32%~14.52%,保护地西芹化肥氮当季利用率为6.34%~13.85%,保护地结球生菜化肥氮当季利用率为11.34%.相同土壤、同一种类蔬菜保护地种植中,随着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对化肥氮当季利用率显著降低.莴苣和西芹吸收化肥氮和土壤氮的比例在不同种植年限保护地土壤上差异不显著.当季蔬菜收获后,0~20 cm土层15N丰度和化肥氮残留量显著高于20 cm以下各土层.在保护地莴苣种植系统中,施入土壤中的化肥氮有18.98%~42.5%损失.在保护地西芹种植系统中,有11.7%~18.9%损失.在保护地生菜种植系统中,施入土壤中的化肥氮有16.0%损失.  相似文献   

6.
一、保护地蔬菜栽培病害的发生特点 1.保护地设施不仅为蔬菜的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同时也为病害的孳生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保护地蔬菜生产处于全年的低温期,又由于大多数保护地内通风不良,很容易出现低温高湿现象,给适合这一环境条件发生的病害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蔬菜土壤主要是指在玻璃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用于栽培蔬菜的土壤。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往往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等障碍因素,不利于蔬菜生产。因此,只有弄清障碍因素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才有利于蔬菜生产。 一、土壤障碍的主要因素 1.土壤盐分积累:土壤盐分积累是保护地蔬菜生产存在最突出的问题。保护地蔬菜土壤由于  相似文献   

8.
进入20世纪80代末以来,辽宁省以日光温室和大棚为主的保护地蔬菜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较大的保护地蔬菜生产省份之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辽宁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改善北方地区城乡居民对蔬菜的需求,逐步实现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依据辽宁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调查资料,对辽宁省保护地蔬菜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对策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宁晋县蔬菜面积13万亩,其中保护地(大棚)蔬菜达3万多亩,保护地黄瓜就有1万多亩.保护地栽培黄瓜霜霉病是该县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的可以造成减产30%以上.弄清保护地栽培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规律及抓好霜霉病的防治是黄瓜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土传病害一直是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由于保护地蔬菜常年连作,有利于土传病原菌的积累,其危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保护地蔬菜高产优质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的不断增加,加上连作重茬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根结线虫病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蔬菜病害六项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种植年限的不断增加,保护地病害发生呈日益加重的态势,直接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实践提出如下六项防控措施仅供参考. 一、选用抗病优良品种 不同种类和品种的蔬菜种子,其抗病能力差别较大,在保护地蔬菜生产中,要针对当地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主要蔬菜病虫害的类型,选用蔬菜品种,最好选用高抗、多抗的优良品种,能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也是增产增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蔬菜土壤药物消毒新法保护地蔬菜播种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一次消毒,可有效地防治保护地蔬菜立枯病、软腐病、霜霉病、根腐病等易发病,减少蔬菜生长期用药次数、用药浓度及药物对蔬菜的污染,提高蔬菜品质。据试验,对保护地蔬菜土壤消毒的有效新方法是:1、药液...  相似文献   

14.
沟门镇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合理施肥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门镇是土默特右旗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气候、土质、灌溉条件非常适合保护地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及农用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保护地蔬菜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我国蔬菜保护地生产主要以使用化肥为主,本文作者主要从蔬菜生产的主要肥料元素氮、磷、钾三方面对保护地蔬菜的施用情况进行现状分析,以期为保护地化肥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董蕴芝  王亚平 《农业与技术》2005,25(6):124-124,131
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增产、增收的高效性,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对北方地区差季蔬菜供应的实用性,以及蔬菜保护地生产在增加蔬菜种类,花色品种上的突出作用,使蔬菜生产保护地栽培,越来越得到重视,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保护地棚、室生产特殊的小气候条件,包括温差大、湿度大、光照弱、通风透光条件差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增施农家肥和追施有机肥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肥害影响,特别是早春和秋冬问题更加明显,不仅起不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有时适得其反,所以在蔬菜保护地栽培中,必须坚持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17.
保护地蔬菜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蔬菜保护地生产对北方地区蔬菜供应的实用性,以及蔬菜保护地生产在增加蔬菜种类,花色品种上的突出作用,人们对蔬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就保护地蔬菜如何实现标准化施肥作以浅析。  相似文献   

18.
<正>朝阳县是辽宁省重要的反季节蔬菜产地,保护地蔬菜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该市积温高、温差大、日照长、辐射强、降水少、光照资源充足,气候资源优势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使朝阳县保护地蔬菜得到快速发展。番茄是朝阳县蔬菜保护地的主栽品种,近几年番茄真菌病害越来越重,下面就把朝阳县保护地番茄主要发生的几种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做一下介绍。一、番茄早疫病1.症状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容易发病,呈现圆形至椭圆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施液态CO2法,研究了CO2肥对保护地茄果蔬菜光合作用和产量形成的效应,并探讨了CO2与光合作用的关系、CO2肥增产的可能机制和CO2肥施放应注意的事项.结果表明:1)施放CO2肥,能改善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生存环境,极显著地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其生理代谢机能.2)施放CO2肥,能极显著或显著地增加茄果类蔬菜的株高、株幅、茎粗、分枝数和果实的纵径等生长发育性状,极显著地提高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的平均坐果率、单株坐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实现最终的极显著增产.3)CO2肥对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因种而异,总体看来,辣椒>茄子>番茄.4)CO2肥对保护地茄果类蔬菜生长发育的促进效应表现为细胞的伸长和纵向生长效应大于细胞的增殖和横向生长.  相似文献   

20.
灰霉病是影响保护地蔬菜生产的重要病害,可使蔬菜减产程度达20%以上,有时甚至绝产.为探索出一整套防治灰霉病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对主要保护地蔬菜产区的病害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多种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尤其是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菌核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