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玉瑞 《中国蜂业》2006,57(8):20-20
近年来,经常在蜂业刊物上见到有关囚王的做法和经验。无庸置疑,囚王是养蜂人用主观意愿调节控制蜂群的繁殖发展和避免无效繁育的方法,有利于蜂产品的增收和提高治螨的效果。在储存备用蜂王及向蜂群介绍蜂王时,采用囚王的做法,都对养蜂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首先谈谈囚王的有利方面:  相似文献   

2.
我谈囚王     
赵永春 《中国蜂业》2003,54(4):36-36
在黑龙江 ,因天气严寒 ,越冬期囚王没有大面积成功的把握 ,笔者也不例外。只能春秋两季短期囚王 ,但一定因时而定 ,因地制宜 ,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只能事倍功半。至于长期囚王对蜂王是否有影响 ,至今没见到科学试验报告的数据 ,但我个人认为是有影响的。1 早春囚王要因时而定 ,如果遇到回暖早、蜜蜂排泄特别早的年份 ,就要囚王。而不是根据外界自然蜜粉出现的时间来确定是否囚王。如当蜜蜂从磨房内采回来“花粉”时 (面粉 ) ,就可以开繁了。此时再继续囚王 ,势必影响到第一代工蜂的繁殖 ;因为越冬蜂每只只能哺育 1 2 1个工蜂 ,而新生蜂却…  相似文献   

3.
无论中蜂还是西蜂,为了更利于治病、更彻底的治螨,或者更换蜂王等,都要进行捉拿蜂王、囚王和放王.这对于很多养蜂新手来说,确实是件很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蜜源欠佳,且干旱高温的多事之秋,就算是养蜂的行家里手,实施囚王、放王也要谨慎.必须熟练掌握捉王的技巧,精准估算囚王、放王的日期.稍有疏忽,会引发围王,蜂王被工蜂咬伤致死,或者囚王时间不够而达不到防治病敌害之目的,造成严重损失.当然囚王过长,也会造成群势衰竭或灭群之灾.  相似文献   

4.
在去年秋季葵花流蜜结束,9月6日我将蜂王全部囚于竹塑王笼,9月27日全部换上蜂王节育套.之所以先用竹塑王笼后用节育套,目的是让蜂王缩小腹部,便于使用节育套.蜂群越冬正常,今年早春蜜蜂排泄,2月19日检查蜂群,只有2只蜂王死亡,双王同巢的也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用老方法囚王越冬,从当年秋繁结束起囚王,到翌年春繁时放王,蜂王被囚长达50多天。当春繁开始放王时,蜂王死亡率50%。原因有三:1)蜂王长时间被囚,体格缩小,“蜂王激素”减少,出现工蜂围王(有的围死在王笼内);2)工蜂不饲喂,特别是对老、残、弱质蜂王,导致蜂王饿死;3)蜂王冻死:“立冬”后气温一天比一天低,冷空气一来,工蜂结团,囚王的王笼被置放到蜂团外,蜂王被冻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春繁,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和当年的经济效益。笔者自2004年试用“三擒三纵法”,组王越冬,效果有了明显改善。方法是:当蜂群秋繁为卵、虫、蛹1∶2…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为研究对象,采用囚王的方式控制蜂王以提高蜂王体内营养水平,研究所产卵粒对培育出的处女蜂王体型大小及产卵潜力的影响。利用蜂王自然状态下产的卵粒和通过囚禁蜂王后产下的卵粒孵化的幼虫,分别培育处女蜂王,测定处女蜂王相关形态指标及卵巢小管数量。结果表明囚王前后蜂王所产卵粒培育出来的处女蜂王初生重、体长、翅长、翅宽差异均不显著,而卵巢小管数量差异极显著。囚王后处女蜂王卵巢小管数较多,因此囚王可以提高处女蜂王的产卵潜力。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4月20日,4群中蜂冲进树下的1群中蜂,致二死一残及二王被围。用2个囚王笼分别囚好2只被围的蜂王,各带3脾蜂分为2群,放置在原箱位置的两侧,原箱搬离。蜂王在囚王笼中显得非常躁动。第二天下午,蜂群接受蜂王后,放出蜂王。第四天中午开箱检查时,2群的子中间出现数量比较多的急造王台,脾下方也有少数王台,并且产卵不多,此现象甚为怪异。蜂王都为产卵不久的新蜂王,冲群之前产卵正常,  相似文献   

8.
中蜂囚王一试首先准备一囚王的竹笼(意蜂常用的竹王笼),把笼门打开,把中蜂蜂王捉住,放进竹笼内关好门,再把竹笼放在框梁上,工蜂可以任意出入饲喂蜂王,但蜂王不能出来产卵。此法在囚王期间也可以放出处女王进行交尾。如处女王交尾不成功,要立刻放出被囚的老王;如...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越冬期囚王防冻死蜂王问题 前些年,我地秋末粉源彻底断绝,蜂王10月中旬自然停产,越冬期一般不囚王.  相似文献   

10.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10):27-27
王笼在养蜂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给无王群介绍1只新蜂王,需要将蜂王扣在铁纱王笼内保护起来,让工蜂咬不到蜂王,待蜂王与工蜂的气味融合后,再放出蜂王。在囚王断子杀螨期、越冬期,均要将蜂王关入竹节王笼内。标准的竹节王笼栅栏孔为4.30m m,工蜂能自由出入王笼,饲喂蜂王,同时将蜂王信息从王笼内带出来,传播到整个蜂群,而蜂王则爬不出王笼。目前市售的竹节王笼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栅栏孔为3.38m m。笔者曾经用这种王笼代替铁纱王笼给无王群诱入1只种王,结果个体小的几只工蜂钻入笼内把种王咬死;后来又用该种王笼囚王断子杀螨,许多工蜂拼命地…  相似文献   

11.
南通地区定地蜂场一般囚王越冬,冬末春初放王春繁时要注意蜂群中有没有产生劣质自然王。若产生则必然攻击放开的幽囚蜂王或调进的蜂王。这时的蜂王金贵,有时一王难求,造成损失是很可惜的。  相似文献   

12.
处于亲密阶段的蜂群也会从亲密阶段返回冷落阶段再至敌视阶段,这种现象从我们囚王、放王失败后的蜂群中表现出来。当我们把1只产卵蜂王用王笼囚(或扣)一段时间放出后,经常出现工蜂围王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蜂群活动季节较为明显,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蜂王被囚后即...  相似文献   

13.
廖大昆 《蜜蜂杂志》2003,(10):21-21
我们从秋季较长时间的囚王 ,使蜂群断子进行彻底治螨中得到启迪 ,凡是未参与哺育工作的工蜂 ,其寿命比参加哺育工作的工蜂有着明显的延长 ,可是少数养蜂者在早春时却忽视了这点。笔者接触我地养蜂者后得知 ,在蜂王自然停产 ,蜂群结团前夕 ,养蜂员不得不释放蜂王以防止蜜蜂结团后不慎让蜂王受冻。我地蜂群越冬与蜂王早春开始产卵的时期很难绝对区分 ,如果蜂王未加控制而提前产卵 ,早春又气候多变 ,则蜂王总是产的多 ,寒潮过后天晴开箱检查 ,却很难看到大小幼虫 ,仅能见到蜂卵 ,或者蛹、卵形成的“插花子” ,哺育的蜂儿大多数被拖弃后由蜂王再…  相似文献   

14.
我地枣花蜜源分布于关中东部、渭南和大荔沙苑地区。从历史以来我地的红枣栽培面积就大,是当地一年中最大的蜜源。外地蜂农也前来赶场。历年来,在同一蜂场、同一蜂种、同等蜂量、同一气温的情况下,取蜜量悬殊很大。我是养蜂爱好者,几十年来和蜂友们探讨,经过本场与本场,本场与外场蜂群对比发现,不囚王不如囚王,囚王不如换王,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决定。a.枣花期正值夏季高温期,春繁至今,蜂王产卵后已劳累不堪,不囚王,蜂王本能地要休息一段时间,即使是好王产的卵,因当地枣花期极度缺粉,育子不成,反而消耗了蜂王的体力,又浪费了哺育蜂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越冬期囚王防冻死蜂王问题。前些年,我地秋末粉源彻底断绝,蜂王10月中旬自然停产,越冬期一般不囚王。自从改种棉花和蔬菜后,11月下旬,蜜蜂仍可采集到少量蔬菜花花粉,蜂王一冬不停产,由于暖冬的出现,春繁紧脾时,常发现新王群有少量封盖子脾,甚至有幼蜂出房,说明蜂王一冬都没有好好休息过,这对春繁不利,因此,越冬前期囚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流蜜期前,适时囚王断子减少卵、虫数量,减轻蜂群育虫负担,集中全力采集,无疑是一项果断而有远见的措施。但是,这一措施也未必能完美无缺。如囚王后,蜂王与工蜂不能自然接触,蜂王得不到优惠的饲喂,蜂王物质信息传递受到影响,工蜂修筑大量急造王台,蜂群情绪低落;在繁衍时期,蜂王被囚停产,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和摧残,肌体萎缩,行动呆滞,寿命减短;流蜜期后,群势往往严重下降,即使及时纵王产卵,还是影响了下个花期的采集和收成。使用框式隔王板隔离蜂王,可以克服囚王断子的各种不足。其方法简单易行。把蜂王隔离在一定范围的底箱中,限制产卵。一只蜂王可带1~2框蜂隔在小区域中。单王群可隔在箱边的一侧,双王群各隔在靠闸板的两旁(底箱中间)。隔离后蜂王能够在小  相似文献   

17.
张师傅养蜂数年,囚王放王用的不多,考虑到囚王断子确实有好处,在2005年9月22日把17只蜂王全部囚了起来,使15群蜂全部停产,喂越冬饲料。到10月20日后气温还很高,检查一下,被囚蜂王都很正常,饲料也足够越冬之用。于是决定过几天再放王,越冬前因放松了管理,有了麻痹思想。直到11月14日查看蜂群,才发现因气温下降太快,使被囚蜂王脱离了蜂团,17只蜂王冻死了13只.因缺乏经验,没有保温处理,死蜂王全部丢掉了.一个也没救活,真是可惜。到11月下旬,气温渐冷,没有办法,只好无王越冬。  相似文献   

18.
蜂王储存库     
李继莲 《中国蜂业》2006,57(10):47-48
4-5框的核群是储存蜂工最好的地方,小蜂群适合单只蜂王产卵和在脾上活动。用囚王笼扣住蜂王并介绍到幼虫脾上,蜂王一开始产卵,就可去掉囚王笼,让蜂王在核群中自由活动。在介绍蜂王之前和介绍蜂王期间需要饲喂1:1的糖浆(外界没有流蜜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常出现暖冬,暖冬对蜂群安全,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蜂王秋天停产晚,越冬期间再产卵;暖冬蜂群空飞多,损蜂多;蜂群缺饲料饿死整群的多。所以在越冬期间要抓住这三个主要矛盾问题进行预防,以保安全越冬,春繁顺利。1防蜂王冬季产卵:2006年的冬季就迟到近一个月,正常年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霜降”树叶落光,蜜蜂结团越冬,可今年“小雪”已过树叶常青,蜂群还在产卵活动,培育的幼蜂不健壮,正常的越冬蜂也已把青春消耗。必须适时囚王断子,我地一般是9月20日前后囚王,囚王后又常出现死王现象,所以不少人忌于囚王,具体解决办法请参阅本刊2002年第二期(囚王中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此处不再赘述。很多养蜂者囚王断子后,到“立冬”以后再放王,气温异常回暖时,扰乱了蜂王的生物钟,蜂王疑是暖春早到又产卵,致使幼蜂育不成;越冬蜂累死;饲料消耗,一举三失,越冬蜂群不安全。经多年实践证明要在秋季囚王断子后直至春季开繁再放王,为保护蜂王不被蜂团舍弃而冻死,要并群为超强群越冬,把三个强群或多个弱群,并入一个巢箱中,把几个囚王笼挂在中间蜂路上,蜂量充满整个巢箱,形成一个超大蜂团,此举优越性在于保护蜂王安全;节约越冬饲料,蜜蜂的基础代谢热量就足以维...  相似文献   

20.
蜂群越冬都将蜂王囚入王笼中,因王笼小蜂王被冻死的情况时有发生.利用废旧塑料隔王板做一个超高、超长的王笼,空间加大,有利于蜂王随着蜂团而移动,可确保蜂王不受冻.做这样的王笼方法简单,材料易得,制做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