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地区主要土壤有效硅平均含量为392ms/ks,含量范围在97.0-897.4mg/kg之间,且黑土>褐土>草甸土>棕壤>白浆土。大部分黑土和褐土属于较高水平,而白浆土、草甸土和棕壤偏低。分析土壤有效硅与土壤理化性状的相关关系,得知有效硅含量与土壤的pH及粘粒含量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此外,有效硅含量还与成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全省不同土壤类型1818 个耕层土壤样本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全省土壤有效硅含量平均为234mg/kg 土,最低15 .4mg/kg 土,最高779 .5mg/kg 土,不同土类有效硅含量高低顺序为褐土> 砂姜黑土> 盐土> 潮土> 棕壤> 粗骨土。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有效硅含量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全省不同土壤类型1105个耕层土壤样本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全省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平均为7.72g/kg土,最低0.24g/kg土,最高28.84g/kg土,不同土类交换性钙含量依次为潮土>砂姜黑土>褐土>盐土>粗骨土>棕壤。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主要烟区土壤肥力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烟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潮土、砂姜黑土、棕壤、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等6种,分布在皖北潮土区、皖北砂姜黑土区、皖北棕壤区、宿固砂姜黑土区、皖东黄褐土区、皖南红壤区和皖西黄棕壤区等7个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在3.7~36.2g/kg之间,平均12.9g/kg;水解氮含量在36.4~205.9mg/kg之间,平均98.4mg/kg;速效磷含量在2.7~63.4mg/kg之间,平均14.3mg/kg;速效钾含量在35.4~287.0mg/kg之间,平均135.8mg/kg;氯离子含量在0.4~67.0mg/kg之间,平均20.7mg/kg。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全省不同土壤类型1105个耕层土壤样本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全省土壤有效硫含量平均为4731mgkg土,最低219mgkg土,最高799mgkg土,不同土类有效硫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砂姜黑土>盐土>褐土>棕壤>粗骨土。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有效硫含量及分布规律,为全省不同地区硫肥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全省不同土壤类型1105个耕层土壤样本的调查分析,明确了全省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平均为0.48g/kg土,最低0.02g/kg土,最高2.41g/kg土,不同土类交换性镁含量高低依次为潮土>盐土>砂姜黑土>褐土>粗骨土>棕壤。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及分布规律,为全省不同地区重视和合理应用镁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江西省10 种主要母质的497 个农田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层土壤有效硅( Si O2) 平均含量为60 .0 mg/kg ,含量低于100 mg/kg 的土样占83 .5 % ,低于50 mg/kg 的土样占64 .4 % 。水稻土缺硅面积占91 .5 % 。地区分布特点是南低北高,东低西高。土壤有效硅含量与成土母质和复种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与土壤p H 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全 N、速效 N、 P、 K 含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武都区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都区耕层土壤进行取样,测试分析150个土样的铁、锰、铜、锌、硼、硫和硅共7项指标。对测试结果根据采样经纬度对应到土壤图,再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获取27个土种各微量元素平均值和全区各微量元素平均值。有效铁石渣土含量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锰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含量最高,粗骨质碳酸盐褐土含量最低;有效铜含量耕种砂质黄棕壤最高,羊血土最低;有效锌绵黄土含量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硼含量山地耕种草甸土最高,石渣土最低;有效硫含量砂砾质碳酸盐褐土最高,浅红土最低;有效硅含量亚高山灌丛草甸土最高,麻黄土最低为。武都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且空间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土壤代换性钙含量分布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土壤代换性钙含量为21.8~710mg/100g土,平均为313.8mg/100g土,<200mg/100g土的占21.54%。棕壤、非黄河冲积性潮土为低钙土类,褐土、潮土、盐土、水稻土为中钙土类,砂姜黑土为高钙上类,平均每100g上分别含184.8、246.6、357.8、171.2、322.0、321.4和411.6mg。代换性钙呈明显区域性分布,鲁东低山丘陵区为潜在性缺钙区,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区为部分潜在性缺钙区,鲁西北泛滥平原区为富钙区。土壤有机质、pH值、粘粒、碳酸钙及质地均能影响代换性钙含量。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土壤硫素状况及硫肥肥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省耕地土壤有效硫(S)含量在6.6 ̄265.1mg/kg之间,平均为36.8mg/kg,其中低于16mg/kg的土壤占20.9%,土壤有效硫含量以湘西和湘北较高,湘东和湖南较低。8种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有效硫含量高低次序为: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砂岩〉花岗岩〉河流冲积物〉湖积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水稻在有效硫低于16mg/kg的土壤上施硫增产效果较大,平均增产12%。油菜在有效硫低于29mg/k  相似文献   

11.
长春地区不同类型土壤的缓冲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长春地区主要类型土壤的缓冲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缓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类土壤对酸缓冲性弱程度依次为:黑钙土>草甸土>黑土>白浆土>暗棕壤;对碱的缓冲性强弱顺序是:草甸土>白浆土>暗棕壤>黑土>黑钙土;土壤碳酸钙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缓冲性的强弱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庐山土壤硫组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庐山不同海拔高度及立地条件下的土壤硫状况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庐山自下而上分布了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及山地草甸土等5个土类,各土壤中硫不同组分的含量均以有机硫为主,占全硫的90%左右;全硫及有机硫的含量均呈现山财棕壤〉山地草甸土〉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的规律,无机硫含量则呈现红壤〉山地黄棕壤〉山棕壤〉山地草甸土〉山地黄壤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分析表明,宁夏地区土壤微量元素Zn、Mn、Cu、Fe全量平均值分别为63.1mg/kg,506.6mg/kg,2.76mg/kg和24.0mg/kg,有效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5mg/kg、6.53mg/kg、1.38mg/kg和18.6mg/kg,含量盈缺临界值分别为0.5mg/kg、7.0mg/kg、0.5mg/kg和5.0mg/kg。而不同类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有效含量水平变异较大,有效态微量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产量表现为砂姜黑土〉潮土〉褐土〉棕壤〉河潮土,在不同土壤类型间产量和穗数变异较大,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性状、产量和产量因素有较大影响,但各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变异不同.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垦区水稻土壤养分调查及施肥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植稻土壤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垦区目前种植水稻的土壤共9大类,即白浆土、暗棕壤、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泛滥地土壤及盐碱土。肥力水平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黑土、草甸土、沼泽土、白浆土、水稻土、盐碱土。  相似文献   

16.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依据土壤类型选择典型样地取样,在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土壤6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Zn〉C r〉Pb〉Cu〉A s〉Cd。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相比较,保护区土壤质量总体上保持着自然背景水平;随着海拔的升高,Zn、Cr、Pb含量呈升高趋势,Cu、Cd含量呈下降趋势,As含量变化不大,分布较均匀;重金属元素在各类型土壤剖面中分布不同,在褐土剖面中主要表现为表层富集和淋溶,棕壤、暗棕壤和森林草甸土剖面下层元素富集现象较明显,而高山草甸土剖面中元素的垂直分布不明显,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对河南主要土类耕层土壤酸缓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酸缓冲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棕壤;土壤酸缓冲性能与有机质含量、基础pH值、粘粒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水稻硅素营养状况及硅肥效应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大多数灌溉水中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mg/kg,土壤有效硅含量为200 ̄400mg/kg,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的硅主要来自土壤,水稻植株的含硅量和土壤有效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土壤类型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磁性淋溶过程、养分状况及化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种土类的酸性淋溶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顺序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在表层土壤N:棕壤>暗棕壤>草甸土,P:暗棕壤>草甸土>棕壤;K:暗棕壤>棕壤>草甸土;阳离子交换星、交换性盐基总量及盐基饱和度在土壤A层暗棕壤均大于棕壤及草甸土,而交换性酸及水解性酸小于棕壤和草甸土。这与不同土类上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差异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该自然保护区土壤包括6大土类,11个亚类,18个土属,32个土种;各土类中以棕壤类含土种最多,其次为灰色森林土类,最少的为黑土类。自然保护区中土壤垂直分布(由低到高)顺序是:棕壤—灰色森林土—黑土;水平分布是:东部为黑土,中部为灰色森林土,西部为风沙土。该保护区土壤演变趋势为:棕壤向灰化棕壤过渡,风沙土向灰色森林土方向发育,灰色森林土向风沙土方向转变,草甸土和沼泽土有向地带性土壤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