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核心种子生产技术是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和核心种子生产的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的现象和原因。针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退化的原因,对现行繁殖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肖层林  涂娥英 《种子》1995,(2):37-39
该文回顾了我国对水稻两用核不育性转换规律和选育实用两用核不育系的认识过程,描述了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鉴定方法,解释了不育起温度遗传漂移理论和不育系防杂保纯与原种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依据育性转换期和抽穗扬花期的温度,筛选出保山市为全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最佳繁殖基地。分析了保山市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有利条件,在繁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对今后繁殖试验相关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不高不稳、种子质量差、效益低的问题,利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50年的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开发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筛选最适宜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该系统以同时满足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光温条件为依据,采用Java语言编制而成。针对不育起点温度为22.0℃、22.5℃、23.0℃、23.5℃和24.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分别筛选到24、29、20、21和22个安全系数优于海南三亚冬繁的基地,以上5种不育起点温度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最佳繁殖基地繁种成功概率分别可达83%、93%、100%、100%和100%。2010年,在应用本系统筛选到的云南保山繁种基地进行了不育起点温度为22.0℃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的繁殖,单产达8 437.5 kg hm-2,创造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最高记录,证实采用该计算机系统选择两用不育系繁殖基地是有效的。因此,采用本系统筛选到的繁殖基地进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可望解决海南冬季繁殖风险大、产量不高、种子质量差以及冷水串灌繁殖产量不高不稳和效益低下的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谋强  高杰 《种子》1997,(4):23-26
不同来源的大白菜核不育两用系存在不同的遗传机制,其不育株与可育株都各略占50%并存。在利用上,50%不育株可作母本用于配制F_1杂种和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50%可育株可用作F_1杂种父本、质核复合雄性不育保持系和核基因互作雄性不育临保系,同时自交还可快速选育自交系。在优势育种上,大白菜核不育两用系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简称核不育系)03S025为不育源,根据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转育方案,通过杂交、自交等方法,向菜心可育品系03S001(翡翠油青菜心)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获得了新的菜心100%核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7.
针对两系杂交稻因不育系育性漂移引起的应用风险借鉴三系杂交稻应用安全性,探讨利用两用核不育系育性漂移的特性,分离、选择具有雄性不育保持能力的高可育品系,回交转育成与原两用不育系遗传背景相同的新型三系不育系,进而构建同一组合既可两系利用又可三系利用的新型杂交稻——双型杂交稻。  相似文献   

8.
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低纬度、高海拔的贵阳自然低温条件下,按照广适应性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光温指标进行严格鉴选,成功地选育出了具有起点温度低(23.5℃),稳定不育期长和可育期自交结实率高的籼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136S。本文报道了2136S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9.
盐582S系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具有不育起点温度低、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稻米品质优、抗病性强、熟期适中、制繁种产量高,所配制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强、综合性状突出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相似文献   

10.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种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两系法杂交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以及不育起点温度漂变是导致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能降低制种风险;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两系杂交稻制种“三个安全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气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以往生产上盲目选择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问题;研创了株系育性鉴定方法和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采用该方法生产原种能降低原种生产世代数,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通过以上研究可从种性、种源和制种地三方面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两用核不育在贵州的育性转换特性和不同地区气温条件的分析,认为低温敏类型两用核不育系可在贵州气温低的拔地区繁种,气温高的低海拔地区制种。提出了适宜两系法杂交稻制与繁殖的季节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徐艳  盛焕银 《种子科技》2009,27(11):32-33
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是用水稻的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统称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与恢复系杂交,利用其杂种优势生产杂交种子的活动。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最大特性是存在育性转换的现象.导致其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是温度(籼型)和光照(粳型),气候条件(温度和光照)是影响两系制种的关键因素。所以,与三系法制种相比,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有更严格的要求。笔者认为,须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相似文献   

13.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紫标S—1、S—2的选育鹿占黔,谭协和,孙延璋,肖乾一,陈祖国,陈运华,赵高凤,王梅(黔南州农科所水稻籼粳亚优育种课题组)育成育性稳定的两用核不育系(S系)是两系法杂交水稻选育的关键。我国自前育成的S系育性受气温影响很大,在气温异常波...  相似文献   

14.
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湘S研究与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武强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06-109
提 要: 安湘S(原名1356S)是以安农S-1不育基因源为供体国内第一批育成的实用型籼型温敏两用核不育系, 是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少数几个两用核不育系之一。本文对安湘S的育性温光反应特性、遗传模式、广亲和性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简要概括了安湘S在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两用核不育系360S的育性安全期及开花习性,提出了两优363在贵州的岑巩制种技术:(1)两用核不育系360S的育性安全期应安排在7月13-28日,抽穗扬花安全期应安排在8月5日左右;(2)适时播种父母本,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3)建立合理的父母本群体结构;(4)提高异交结实率。  相似文献   

16.
不育临界温度值不同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汉来  张端品 《作物学报》2001,27(3):351-355
采用人工控制的系列温度条件,对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培矮64S-5株系的高世代自交(近交)群体进行单株雄性育性鉴定与系统选择,再经10代自交纯化,获得一套不育临界温度分别为23℃、24℃、26℃和28℃的培矮64S近等基因系。这套材料对研究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高低的遗传规律和花粉的育性温度控制机理有重要意义,其中不育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杂交种转育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依据,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以解决有些育种单位获得不育源难及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方法,育成了含有待转育亲本C1-4遗传基因的雄性不育系A2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AB2和临时保持系B2,并对它们及亲本C1-4和绿星58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和病害调查。结果表明,新育成的核不育系、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球高和叶球粗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以及病情指数均接近于C1-4,而叶球毛重和叶球净重等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均接近于绿星58。  相似文献   

18.
利用食荚豌豆核不育突变体选育出育性稳定的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93002AB,该两用系生育期92d,株高98.3cm,12~13节位现蕾,1~3个有效分枝,白花,圆荚,无限生长习性,种子绿色皱粒,百粒重30.49g。  相似文献   

19.
所谓“一系两用”就是用隐性单基因核不育兄妹交后代中分离出的可育株充当保持系,分离出的不育系植株则充当不育系,利用不育系再配制杂交种。这种兄妹系既作不育系又作保持系,故被称为“两用系”。“一系两用”法的制种繁殖技术如下:1隔离区的选择制种田必须设置隔离区和隔离带,以杜绝其他品种的花粉传入授粉,保证杂种一代的遗传纯度。隔离区的距离要根据地形、蜜源作物及传粉昆虫的多少等因素来确定,一般要不少于100m。如棉田之间有蜜源作物玉米、芝麻等,隔离区的距离还要相应加大。2父母本种植排列方式由于母本要在开花前拔除50%左右的可…  相似文献   

20.
利用优质常规稻金麻粘转育优质杂交稻亲本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宗洪  向关伦 《种子》1998,(5):44-46
利用优质常规稻品种金麻粘作为优质性状的基因供体,与两用核不育系安湘S杂交育成了两用核不育系611S,与恢复系HB85杂交育成了恢复系772。分别用611S和772配制的两系和三系杂稻组合的产量和米质性状达到和超过了优质米对照组合汕优63的水平。实践证明可通过育种手段转育优质米的优质性状至两用核不育系和恢复系上,从而选育出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