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河"几"字湾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中以榆林市为例,总结榆林市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大国家战略、林长制改革和气候变化为林草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新机遇,从积极谋划林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创新林草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林草资源管护、开展林草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林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统一保护、统一修复、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是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梳理近11年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内涵、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评价、系统治理等方面概述了山水林田湖草研究情况,以期为我国山水林田湖草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朱小兰 《山西林业》2022,(1):8-9,48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析了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解决区域内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功能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国土绿化》2018,(5):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建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强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也为理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5.
包头市林业和草原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积极"增绿"的同时,将林草生态资源保护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持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全力以赴构筑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截至2018年底,全市草原面积3019万亩,森林面积746万亩,湿地面积140万亩,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类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提升,生态脆弱区现状正在逐步改善,绿色正逐渐成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底色。  相似文献   

6.
从水土保持、矿区、水源、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识别与诊断了延平区现存的生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水源地保护、污染水体修复、河道景观提升、农业养殖业污染源治理、生物多样性修复、废弃矿山综合整治及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措施,探索出了特色化的闽江流域延平段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7.
作为长江经济带金沙江流域地段的元谋县的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是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范围,实施该项工程的意义重大,在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分析,以利工程实施。为此,对元谋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SWTO分析,简要介绍了分析结果,并对元谋县生态修复提出了主要对策: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再野化是新兴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方法,使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我设计的方式实现生态恢复,广泛应用于多种尺度的区域,它既是一种空间层面的生态保护方法,又是一种以自然过程为主导减少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修复方法。但再野化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人的、绝对的自然,人工的修复工程与再野化修复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协同。本文详细介绍了再野化的三种模式类型及其异同,提供了在自然保护地、乡村地区、城市地区三种不同情境下再野化模式的应用方式,并探讨了在生态修复工作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景观规划师的所承担的责任与展望,即: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识别识别重要的生态单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土地空间规划的方法,划定保护或修复的生态空间并通过空间引导人类的行为活动。  相似文献   

9.
退耕坡地系统属于退化土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是毁林(草)开荒形成的,是人为加速了自然生态系统的逆行演替而形成的低产脆弱的生态系统。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整治与恢复,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重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演替和人为设计理论。退耕还林(草)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定向加速景观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评价退耕地的生态经济效益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评定项目是否实现预期目标、项目的产出、效果和影响。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景观尺度与等级理论、景观空间格局与异质性理论、景观演化与干扰理论探讨了退耕地生态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脱贫奇迹。我国森林草原区、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地区"三区"高度藕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生存条件差、但生态系统重要、需要保护修复的地区,可以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探索一条生态脱贫的新路子。他特别指出,生态扶贫要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在山水上做文章,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1.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世界一流湾区的生态环境基础,也是重要的目标要求。基于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对粤港澳大湾区森林、湿地、城市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提出建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联合协作机制、科学确定蓝绿空间总量、统筹推进生态廊道建设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了我国山核桃重点产区——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林生态环境退化情况,分析了经营方式、化学投入品等导致山核桃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提出以自然修复为前提,加强营林措施、生草栽培、引种紫穗槐等人工促进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宁国市自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山核桃林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全面禁用除草剂,已推广割灌机8000余台,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550盏,生物措施修复的山核桃林达到0.5万hm2,有效遏制了山核桃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功能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这些保存较为原始的生态系统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指标体系估算表明,本区域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补给河流、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约318.1亿元。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保育生态过程和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泾河是黄河的二级支流,在黄河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泾河干流甘肃段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样线法和样方法,调查研究区域内种子植物的基本情况及森林、城市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构成,并进行植物区系划分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泾河干流甘肃段有种子植物62科165属223种,含1种珍稀濒危植物.3个生态系统中,多样性表现为森林>城市>农田,植物多样性总体较高.该区域物种较丰富,地理区系成分复杂.种子植物165属可划分成15个分布区,以温带分布型为主,北温带分布型占重要优势,中国特有分布型有3属.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泾河乃至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江皓 《绿色科技》2022,(7):49-51,5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在此背景下,水体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如何更好地保护水体生态系统已成为相关部门着重关注的内容.对上海南园滨江公园水体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据此拟定了水体生态修复方案,通过水生动、植物投放和种植,发散式缓释强化脱氮除磷模块和生态拦截沟工程的建设,从而积累实践...  相似文献   

16.
青海灌木林的生态地位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的灌木林大多生长在"三江源"区和乔木林难以生存的高位山体间等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的特殊地区。文章阐述了其灌木林所具有的独特的生物功能和重要的生态地位,并提出了对青海灌木林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春季是大地复苏的季节,是树木发芽的季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也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间。近年来,山丹县林业工作从保护森林资源到城市园林绿化到荒山绿化,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数字",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当前,随着春暖地化,一个接一个,一片又一片的绿化活动又相继开展。工程造林:保障修复生态资源着眼于区域生态保护的需要,山丹县全力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抓紧抓好天然林保护、三北五期、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内蒙古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祖国北疆构筑万里绿色长城的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全区造林绿化面积年均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占到全国年均造林面积的九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黄河流域湿地虽然经过多年的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仍然相当脆弱,探索一条高标准保护修复山西黄河流域湿地的新路径已经成为当前亟待需要解决与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强势推进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为构建北疆重要生态屏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治理的效率还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仍处于低水平建设,重建设轻管理,治理质量不高。通过分析乌拉特后旗的旗情和生态保护及建设取得的成绩,在充分认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破除唯畜是牧的传统意识,树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意识,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和退牧休牧、还林还草战略,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