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掌握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区域动物分布现状,在蒿坪站后沟内安放4台红外相机对地栖鸟类和兽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后沟内共监测到野生动物28种,其中鸟类18种,隶属于4目6科;兽类10种,隶属于4目8科,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2种,Ⅱ级保护动物5种,陕西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红外相机监测记录也反映了部分物种的活动规律,为保护区的动物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查明仙人洞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情况,2017年7月至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仙人洞"三山"区域(蓉花山、拦马峰和老黑山)林下鸟兽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用红外相机累计1 715个工作日,监测到野生鸟兽共计9目18科23属25种,其中鸟类4目10科12属14种,兽类5目8科11属11种;发现黄喉貂、花尾榛鸡和鸮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北花松鼠、岩松鼠和野猪的相对丰富度最高;老黑山鸟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H=2.144),建议将老黑山区域纳入仙人洞保护区进行统一保护管理。  相似文献   

3.
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是濒危物种保护和维持及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鸟兽资源多样性信息及鸟兽分布情况,2022年5月~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6494个相机工作日,共鉴定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种,属于2纲8目16科。其中,鸟纲4目7科10种、哺乳纲4目9科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是藏酋猴、猕猴、白鹇、豹猫和凤头鹰。项目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传统方法在调查大中型兽类与地栖型鸟类的物种组成及其活动节律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为探究这类动物在康禾保护区的组成等特征,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9 月,通过 30 台红外相机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拍摄到独立照片 2 233 张,鉴定出野生动物 32 种,其中,大中型兽类 3 目 6 科 8 种,鸟类 7 目 14 科 24 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林狸 (Prionodon paricolor)、蛇雕(Spilornis cheela)、褐翅鸦鹃 (Centropus sinensis)、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 (Pitta nympha);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白鹇 (121.58);白鹇、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和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ra)均为典型的昼行性动物,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此外,鸟兽物种数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小五台山4个林区展开为期1a的调查,利用红外相机记录保护区野生动物,兽类5目9科16属16种,鸟类1目1科6属6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为褐马鸡,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是斑羚和勺鸡,西伯利亚狍的相对丰富度13.60,是兽类里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环颈雉的相对丰富度21.15,是鸟类里相对丰富度最高的物种。辉川林区的动物种类有19种,是小五台山保护区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0.791,是小五台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保护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红外相机对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共在9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8621个相机日,共获得有效照片20071张,记录到可识别陆生脊椎野生动物35种,隶属于2纲10目21科。其中,哺乳纲4目10科15种、鸟纲6目11科20种,包括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红嘴相思鸟、白眉山鹧鸪、白鹇、斑林狸、豹猫和藏酋猴等8种。该调查为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首次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该森林公园鸟兽进行监测,补充了广东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鸟兽物种多样性,为更新本底物种编目、后续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岷山中部,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与较高的生物物种多样性。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红外相机技术在九寨沟保护区开展鸟兽多样性调查,共布设红外相机调查位点106个,覆盖海拔范围为2 189~3 514 m,总有效工作量76 342相机日。野生兽类、鸟类的独立有效探测数分别为11 045次和648次,共记录到分属5目13科的野生兽类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一级4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相对多度指数RAI=48.66);记录到分属4目10科的鸟类3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一级3种,二级10种),种群相对多度最高的为血雉(Ithaginis cruentus,RAI=2.33)。偶蹄目和鸡形目分别是红外相机记录到兽类和鸟类中的优势类群,分别占兽类和鸟类独立有效探测总数的84.92%和64.50%。调查中记录到九寨沟保护区新记录种7个,包括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亚洲狗獾(Meles leucurus)、小麂(Muntiacus reeve...  相似文献   

8.
红外相机技术目前已成为监测大中型兽类和林下鸟类的一种重要手段,广泛用于生物多样性调查。2018年—2019年,采用红外相机监测技术在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设了56个相机位点,布设密度为1台·hm-2,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野生鸟兽进行了初步调查。相机累计工作17 074个有效工作日,共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5 746张,鉴定出隶属4目13科的18种兽类和2目6科的16种鸟类。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前3种兽类和3种鸟类分别为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野猪(Sus scrofa)和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及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记录到2种国家I级和9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物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的1种、易危(VU)的5种、近危(NT)的2种。此外,红外相机还监测到了家畜活动(牛、狗和马)和人为活动,因此,建议保护区管理部门仍需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周边居民的保护意识,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外相机技术相对传统方法在调查大中型兽类与地栖型鸟类的物种组成及其活动节律等方面有较大优势,为探究这类动物在康禾保护区的组成等特征,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通过30台红外相机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拍摄到独立照片2?233张,鉴定出野生动物32种,其中,大中型兽类3目6科8种,鸟类7目14科24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斑林狸(Prionodon paricolor)、蛇雕(Spilornis cheel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Pitta nympha);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是白鹇(121.58);白鹇、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和橙头地鸫(Geokichla citrira)均为典型的昼行性动物,果子狸(Paguma larvata)为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此外,鸟兽物种数呈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山冲森林公园生物多样性红外相机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1-10月期间,为监测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森林公园的动物资源状况,在公园内安放6台红外相机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主要是地面活动的鸟类和兽类。此次调查共监测到野生动物17种,其中鸟类12种,隶属于4目8科;兽类5种,隶属于3目4科。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湖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种。红外相机监测记录也反映了部分物种的活动规律,为该公园的动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17年6月至9月和2018年5月至9月,利用红外相机分别对位于西双版纳的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泰国Khao Yai国家公园的三个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地面活动兽类和鸟类进行了监测。每个样地分别布设49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66种野生动物,包括6目13科24种兽类,7目15科41种鸟类以及1种两栖类。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可为基于动态监测样地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蒙格罕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野生脊椎动物有4大类17目37科103种,其中:以鸟类种数最多,有11目24科76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总数的73.8%;其次是哺乳类,有4目9科17种,占16.5%;两栖类有1目2科4种,占3.9%;爬行类有1目2科6种,占5.8%。  相似文献   

13.
2019年9—12月,采用访问调查及样线调查法对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中方一侧辖区的65个村寨开展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共调查到兽类物种7目20科59种,均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收录物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国家Ⅱ级17种,“三有”保护动物26种。中老跨境联合保护区域是西双版纳兽类多样性最高区域,且珍稀物种比例最高,如金钱豹、云豹、金猫、豺、黑熊和马来熊等大型动物,兽类以食肉目物种最多(6科25种),占兽类物种总数的42.4%。中老联合保护项目存在着因项目资金局限和不足造成工作未能如期开展,语言障碍、通讯不畅导致双方交流理解低效和部分项目工作滞后等问题。提出加强对巡护员的技能培训,增加调查方法和设备,加强与老挝农林部门的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水目山自然保护区及临近区域两栖爬行动物组成,于2019年6月对该区域开展了野外调查,基于GIS技术及相关调查数据分析该区域生境特征。结果显示,共调查到两栖爬行动物27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2目6科10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外来种1种;爬行动物14种,隶属于2目5科11属,区系以西南区成分为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红瘰疣螈;云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为眼镜王蛇;首次在大理州境内记录到蓝尾蝾螈楚雄亚种;保护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优于临近区域,但被逐渐破碎化和孤岛化;建设用地及耕地对该区域生态环境威胁较大。提出保护溪流、湖泊及其周围植被,建立科研监测体系和监测设施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02年7月~9月,对四川雪宝顶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实际发现鸟类139种,结合历史文献72种,保护区鸟类共有211种,隶属于15目46科。其中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占了总数的90.05%。保护区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18种,我国特有种18种。保护区鸟类区系以东洋界成分为主。鸟类的种类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4月和8月,对四川黑竹沟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并结合历史文献,确认保护区有兽类75种,分属7目25科。区系分析表明:该保护区的兽类东洋界种类有56种,占74.67%;古北界15种,占20%;广布种有4种,占5.33%。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该保护区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兽类4种,国家Ⅱ级保护兽类15种。  相似文献   

17.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是组成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通过总结近十几年的科研监测成果,以《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为依据,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的高等植物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到植物271科1141属2820种,其中比重最大的为被子植物152科858属2255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56.09%、75.20%、79.96%。参照新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增5个国家Ⅱ级、106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科23属26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科92属149种。  相似文献   

18.
福建哺乳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合收集福建哺乳动物相关研究记载,重新整理了福建哺乳动物种类名录,并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哺乳动物147种(含亚种,下同),其中海洋哺乳动物27种,隶属2目7科16属;陆栖哺乳动物120种,隶属于8目27科70属;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2种。福建的海洋哺乳动物分布类型以外洋型为主(20种),沿岸型(4种)和河海型(3亚种)较少;生态类型以温水种最多(12种),广温种(7种)和暖水种(6种)其次,冷水种最少(2种)。陆栖哺乳动物中东洋界种类90种,古北界种类20种,国内广布种10种,体现出较高的南北类群渗透性。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省共有维管束植物177科762属2 683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5属90种;裸子植物7科13属26种,裸子植物中松科和柏科种类较多,8属17种;被子植物149科714属2 567种。山西省分布有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此外,还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9种。分析了山西省野生植物状况,探讨了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