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松是荒山造林的主要用材树种,又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重要树种。林木育苗容器化是近代世界林业生产的一项新技术,通过笔者多年对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试验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油松容器育苗与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油松遮荫网容器育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遮荫网容器育苗,油松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成苗率等生长指标均优于常规容器育苗、大田育苗,且该技术管理方便,成本较低,可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油松;是松科、松属的针叶乔木。容器育苗作为大田育苗造林的方法已被广泛的采用,而原有的容器育苗技术致使种子萌发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新的技术进行育苗造林已成该行业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的试剂方法,对油松容器育苗进行了研究,为造林育苗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并针对其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辽西地区油松容器育苗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辽西地区油松容器育苗关键技术,包括育苗基质准备、容器准备、油松种子采集与调制、育苗地选择、整地做床、基质装填与容器摆放、种子处理与播种、苗期管理、新技术应用、容器苗出圃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辽西地区油松容器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地块选择、容器的选择与基质组培、容器苗培育、移植苗的培育等内容,以期为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白皮松容器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油松、华山松、侧柏等容器育苗的实践基础上,又对白皮松容器育苗进行了试验探索,取得了成功。总结出了白皮松容器育苗及大田育苗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基质组成对油松容器苗生长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育苗基质,促进油松容器苗健康、快速生长。选取一年生油松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原土作为育苗基质,试验组采用的是由5种原材料(原土、菌棒、腐殖质、蛭石、沙土)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4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分析180 d后不同育苗基质对容器苗生长指标(叶长、冠幅、地径、苗高、生物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油松容器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促进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效果较为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35%菌棒、30%原土、20%沙土、10%腐殖质、5%蛭石的促进作用优于试验组的其他处理。由此可知,35%菌棒、30%原土、20%沙土、10%腐殖质、5%蛭石的处理方案能够优化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指标,应加强该种育苗基质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玉成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6):102-102,109
从苗圃育苗、容器育苗、苗木抚育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华北地区油松育苗技术,以期为油松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油松苗木培育技术,包括油松采种方法以及平地育苗、山地育苗、容器育苗等技术措施,以期为油松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邵淑杰 《北京农业》2012,(24):106-107
油松属松科松属,油松容器育苗适宜在赤峰地区石质山区、黄土风沙等地生长,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性能,是营造水土保持林、用材林、防风固沙林的主要树种,笔者详述石质山区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油松;是松科、松属的针叶乔木。容器育苗作为大田育苗造林的方法已被广泛的采用,而原有的容器育苗技术致使种子萌发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采用新的技术进行育苗造林已成该行业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不同的试剂方法,对油松容器育苗进行了研究,为造林育苗工作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并针对其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加以探讨。1苗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日照较长,与造林地较近,有良好排水灌溉的平坦地作苗圃。  相似文献   

12.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地处亚洲大陆东岸内陆,冬季长且寒冷干燥,降雨不均匀,特别是在植树造林季节,持续干旱少雨,对油松育苗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提高油松育苗质量,降低成本,相关工作人员致力于培养抗旱能力强、适应性广、能健壮生长的优质油松苗,其中容器育苗技术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被广泛推广。基于此,本研究就油松容器育苗技术予以详细介绍,为广大育苗工作者提供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造林绿化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而造林绿化工作离不开苗木育苗技术,这是提高苗木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的关键。而油松作为我国的特有树种,在造林绿化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其建筑、板材制作等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现如今,油松需求量不断加大,油松育苗工作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油松育苗主要包括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等育苗技术方法,两种技术方法各有利弊。为此下文结合实践,对油松大田育苗和容器育苗两种育苗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更好的掌握这两种育苗技术方式存在的优劣势,为油松育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造林主要树种是油松,种植面积极广。本文详细介绍了平地育苗、山地育苗和容器育苗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北方比较干旱的地方,裸根苗造林时常失败或成活率不高,采用容器育苗已是一种发展趋势。采用容器育苗造林可以大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就此对油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供广大育苗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油松和落叶松容器育苗及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油松、落叶松经容器育苗培育出的实生苗生长良好,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高,在生产中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设施油松穴盘播种育苗技术,包括容器选择、基质准备、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设施油松穴盘播种育苗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油松育苗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种子处理、播种、播种后管理)和容器育苗(前期准备、播种、播种后管理)2种方式,以期为提高油松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油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油松,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干冷气候,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是北方造林绿化的首选树种。由于我国北方春季天气干旱,传统的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而油松容器杯苗具有育苗周期短,苗木质量高,雨季造林成活率高等优势,成为我国北方重点推广的抗旱造林技术。现将油松育苗及造林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一、油松容器杯育苗关键技术1、时间适当时间早播种。油松苗在高温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容器类型和规格对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和造林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ière)为研究对象,选择2种规格无纺布和2种黑塑料容器培育油松移植容器苗,生长季末测定容器苗造林前后苗木形态和养分状况,以期找到适合的容器类型及规格。结果表明:育苗阶段规格为10 cm×15 cm与10 cm×20cm的容器培育的苗木质量较高,4种处理的苗木形态指标及养分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其苗木养分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移植容器苗造林1年后,规格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的造林幼树地径最大,显著大于10 cm×15cm的无纺布容器,其在育苗阶段的苗高、地径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3.58 cm、6.28 mm、10.91 g·株-1,苗高、地径较林业行业标准LY1000-91容器育苗技术1-1型油松移植容器苗分别高出96%、109%。因此,在此试验条件下,油松移植容器苗最适处理为10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