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选取体重21-22克稚甲鱼为试验对象,以稚甲鱼配合饲料初步试验中效果最佳的一组饲料为基础并作为对照,共设计四种全价配合饲料,经过30天投喂试验结果表明:五组饲料在成活率、增重率、日增重、饲料系数等几项指标上都达到较优水平,其中以三号料效果最佳,成活率为91.5%,增重率91.7%,饲料系数2.01,日增重0.67克。  相似文献   

2.
选取体重8.8-13.8克的稚甲鱼为实验对象进行配合饲料试验,共设计七种全价配合饲料,经过30天投喂试验,结果表明:1号料效果最好,其生物学综合评定值为132,增重率(%)和日增重高达153.6和0.46克;实验同时表明:白鱼粉和贻贝粉是甲鱼配合饲料最佳蛋白原料,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  相似文献   

3.
选取体重8.8—13.8克的稚甲鱼为实验对象进行配合饲料试验,共设计七种全价配合饲料,经过30天投喂试验,结果表明:1号料效果最好,其生物学综合评定值为132,增重率(%)和日增重高达153.6和0.46克;实验同时表明:白鱼粉和贻贝粉是甲鱼配合饲料最佳蛋白原料,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饲料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鹏飞  伍莉 《淡水渔业》1995,25(6):15-16
本试验分人工配合饲料、鲜鱼肉以及人工配合饲料和鲜鱼混合三个饲料试验组,对当年稚鳖在29±1℃水温条件下进行生长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60天,以投喂鲜鱼肉组稚鳖生长最快,增重倍数达14.22;人工配合饲料加鲜鱼肉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为2.35,养殖一公斤鳖的饲料成本仅为8.47元;取得了稚鳖日增重0.3—0.79克/只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5.
23.15—4.05g/只重的稚甲鱼为试验材料,在水温为19-27℃的条件下,经30天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试验Ⅰ、Ⅱ组无机盐的稚甲鱼月增重率为126.35%,118.00%,分剐为对照组97.91%的129.05%,120.52%,饲料系数为2.86,2.93,分别比对照组的3.41低0.55,0.48。  相似文献   

6.
冬季利用锅炉供热加温饲养稚甲鱼,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辅加动物肝脏、植物油、新鲜蔬菜投喂,保持水温30℃±11℃,每平方米产幼甲鱼4.48kg,成活率为89.6%,饲料系数1.42。  相似文献   

7.
以3.90—4.05g/只稚甲鱼为试验材料,饲养30天,水温23.08±4℃。结果表明:试验Ⅰ、Ⅱ组月增重率为69.82%,68.90%,分别比对照组高29.29%,27.59%;饲料系数为2.72,2.67,分别比对照组低0.61,0.66。  相似文献   

8.
长吻鱼种在室内分别用活饵料(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水蚯蚓)饲养了30天,测定和分析了各种饲料对其生长和成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和组具有最佳效果:生长率最快,饲料利用和鱼种成活率都较好,其平均体重从0.52g增加到3.06g.每日生长率4.52%,成活率65%.而人工配合饲料组具有最好的成活率(80%).平均增重(1.66g)好于水蚯蚓组(1.45g)。水蚯蚓组饵料系数(0.77,干重)最低,但其成活率差(30%).初步认为长吻 鱼种早期阶段的培育,以混合饲料投喂效果最佳,人工配合饲料次之,水蚯蚓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
傅英  朱锐 《科学养鱼》1998,(9):29-29
为提高甲鱼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我们在1998年3月28日期间采用了由宗网华医师研制的EZO一生物活性剂N型试验,结果非常理想,使甲鱼苗种培养成活率达到100%;其增重率较未使用该活性剂时增加一倍多,还降低饲料系数,提高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一、材料与方法试验在1998年3月28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aldenstadti)在规模化养殖生产中的幼鱼驯化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用活铒开口后,用三种不同方法进行配合饲料驯化度试验,A组用配合饲料直接驯化,B组用饲料和活铒交替投喂,C组(对照组)用活铒投喂。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达到建85.3%,铒料系数为1.59,平均日增重率3%;B组成活率达到93.4%,铒料系数为1.47,平均日增重率3.41%,结果表明,B组交替投喂的效果比A组直接驯化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1.
稚鳖的营养素需要量及饲料最适能量蛋白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正交设计法(L_9(3~4))配制九种试验饲料,对稚鳖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总能的需要量作饲养试验。对增重率、饲料系数、日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和总能。较优饲料的总能为320~340千卡/百克饲料,蛋白质为46.6%,脂肪为3~5%,无机盐为2~3%,总糖为21~28%。每百克稚鳖日需蛋白质0.648克,总能4.5~4.7千卡,脂肪 0.042~0.070克,糖 0.32~0.43克,无机盐2~3%,纤维素 20~22%。稚鳖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C/P值)在7.0~7.55之间。  相似文献   

12.
叶素兰 《内陆水产》2002,27(10):22-22
为降低甲鱼养殖的生产成本,探索甲鱼的最佳饲料配方,笔者2001年7月1日~9月1日在浙江海洋学院养殖试验基地,在中华鳖幼鳖配合饲料中添加益菌多,对平均体重为65克的幼甲鱼进行投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池条件试验池为有沙露天精养池,每口池塘面积为24米2,水深0.4米,共8口。1.2试验对象各组放养平均规格为65克的中华鳖,放养密度为8只/米2。共计放养幼甲鱼2204只。1.3试验方法试验共分2组,第1组为试验组,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5%的益菌多;第2组为对照组。每组4…  相似文献   

13.
人工饲养史及鲟仔鱼和细鱼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苗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4.
甲鱼对蛋白质、脂肪、糖及钙磷的适宜需求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鱼粉、小麦粉和豆饼制成基础饲料,分别添加酪蛋白、豆油、α-淀粉调节各组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含量,以磷酸盐和碳酸钙调节钙磷比及钙磷总量,研究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钙磷对于甲鱼生长的影响。试验分两部分进行,试验Ⅰ以正交表L9(34)设计,研究蛋白质、脂肪、糖类和钙磷比四因素三水平对于成甲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甲鱼对这四种因素的适宜需求量。试验Ⅱ是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梯度法,进一步研究了蛋白质、脂肪及钙磷在饲料中的适宜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体重为101.88±3.46g的甲鱼对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47.50%,脂肪为8.05%,糖类为18.24%,钙磷比为1.51:1,幼甲鱼(体重为18.19±0.67g)对钙磷总量的适宜需求量为4.23%(其中钙为2.54%,磷为1.69%)。饲料中各种营养素对于甲鱼的影响效果是不同的,对于成甲鱼的增重,脂肪为主要因素,其次为蛋白质。但二者相差不大,再次为糖类,钙磷比的影响最小;对于成活率,影响最大的是脂肪,其次为蛋白质和钙磷比,糖类的影响最小。设计配方时要优先考虑脂肪和蛋白质。另外,研究钙磷需求时发现,钙磷含量高于适宜含量,成活率显  相似文献   

15.
网箱投喂配合饲料养草鱼种。6月3日投放平均全长5.6cm、体重2.2g的鱼种,翌年4月6日出箱,平均体重达103.7g,增重46倍,平均产量40.6kg/m^2饲料系数1.86。总成活率59.3%,其中草鱼出血病免疫组成活率平均74.9%,对照组30%。本文还分析了养殖效果和影响成活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长吻Wei能适应坝下流水池生态环境,生长快、饲料系数低、成活率高。经2个月时间的驯养,均体重由6.97g增至29.28g,相对增重率达320%,成活率高达97.5%,饲料系数为1.23,摄食率、饲料转化效率与室内流水池试验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7.
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有利  邱春刚 《水利渔业》1994,(1):21-22,27
在921号鱼用中草药添加剂研究的基础上,进行931号、932号、933号和934号鱼用中草药复方筛选试验。在网箱中养殖鲤,观察其生长、饵料系数以及血液指标。其结果表明,934号组生长效果最好,932号组其次,日增重率两组分别较对照组高30.6%和15.35%,饵料系数则分别低18.91%和6.01%,并且血液指标也高。本文对该鱼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试验结果和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工饲养史氏鲟仔鱼和幼鱼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膜后的史氏鲟仔鱼400尾,平均体重0.05克,饲养于两只1.0×05×0.6m水族箱内,每箱200尾。投喂配合饲料,饲养40天。平均成活率43.25%;平均体重1.01克。随后,从存活的173尾中选规格较齐的129尾,分三组,每组43尾,做三种饲料试验。三组饲料中鱼粉和豆饼粉的比例分别为①45:25,②35:35③25:45。水温19-25℃,试验9周。各组的成活率和平均B增重率分别为:①97.7%,3.67%;②88.4%,3.56%;③88.4%,3.47%。试验结果表明;用配合饲料作为史氏鲟仔鱼的开口饲料完全有可能;饲养过程中仔鱼较大的死亡主要发生在开食后的前10天左右;幼鱼对配合饲料中的植物性蛋白有一定利用能力;配合饲料饲养幼鱼的成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发酵黄芪对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稚鳖生长的影响。选用960只稚鳖,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以基础饲料(幼鳖粉料)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0.4%、0.6%发酵黄芪,饲养60 d。结果显示:1~#、2~#、3~#试验组稚鳖的增重率、成活率均显著高于0~#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0~#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0.4%发酵黄芪组综合效果最好,与0~#对照组比,其均末重、成活率分别提高了31.86%、8.26%,饲料系数降低了14.58%。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黄芪能显著促进稚鳖生长、提高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甲鱼饲料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前几年养殖甲鱼的热潮兴起,甲鱼全价配合饲料的生产和销售行业也应运而生,为这一新兴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近年来,对在市场上销售的甲鱼饲料进行了调研,概括起来,笔者认为影响较大的问题主要是两个“过量”和两个“偏低”,现分述于下:一、激素添加过量据测有的甲鱼饲料中,睾酮含量超过10ppm,如此过量地添加激素,给甲鱼养殖业者造成了灾难性的经济损失,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添加过量激素的甲鱼饲料在早期确实表现出明显地增重效果。有的四个月左右即由几克重的稚鳖长成平均体重100克以上的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