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我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散养户养鸡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养鸡生产也暴露出技术的难点和管理的盲点。经调查农村散养户80%养鸡成活率维持在15%~20%左右,主要是雏鸡成活率低,1~20日龄死亡率达80%以上,甚至有的农户死亡率达到100%,农民年年养鸡,到年终空笼无鸡过年,较多农户干脆不养鸡,认为养鸡不如买鸡吃。为了发展我县养鸡生产,鼓励和激发广大农村散养户养鸡的积极性,我们针对散养户养殖技术,主要是1~20日龄育雏管理和免疫程序难以掌握突出的主要原因。我们从1990年开始至今一直坚持从外…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是以散养的方式养鸡,散养的鸡相较笼养鸡肉质更鲜嫩、饲养周期更长。但是,很多散养鸡都是以粗放养的方式,导致疾病的发生频频出现,大大减少鸡只的生产能力和品质。因此,农村散养鸡的养殖中,相关疫病的防治工作非常关键,良好的疫病防治工作能够提高最终成品产量和养殖质量。文章从农村散养鸡疫病的原因出发,通过综合性地考量,探究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广大农村,群众养鸡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多在30羽左右。虽然各户饲养数量少,但其总数在我国养鸡业中比重却很大,据估测,我省山区农村散养鸡占养鸡总数的80%以上。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全乡范围内进行农户养鸡现状调查,以便发现问题,找出对策,指导农村散养鸡生产。1调查方法按不同区域,不同习惯,选择有代表性的乡村作调查。本乡共18个村,本次选择调查10个村,每村调查20个左右养鸡户,共调查200户。重点调查2000年购买饲养鸡苗情况…  相似文献   

4.
散养是我国农村区域主要的养鸡方式,散养鸡与笼养鸡相比较具有更质量的肉质、具有更长的饲养周期.但是农村地区散养方式相对比较粗放,会导致很多疫病的出现以及传播,对于鸡只的生产能力和生长质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农村散养鸡进行疫病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高质量的疫病防治工作对成品鸡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基于此,笔者试在文章中针对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进行探究,旨在促进我国农地区散养鸡的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农村暖棚养鸡是对庭院鸡只敞养、散养的改革,是在低温、简陋条件下提高冬季养鸡效益的好办法。 一、农村暖棚养鸡的好处 1.农村以往的敞养及散养鸡群常因冬季气温低、鸡体散热过多、养分消耗太大而停止产蛋,需直至翌年春气温上升到10℃左右  相似文献   

6.
<正>养鸡是我国农村最常见的家禽养殖活动,养鸡主要有散养和中小型规模饲养等形式。目前对散养户的疫病防治是鸡病研究的重点。由于散养主要以家庭方式进行,散养在我国地域性跨度较大,散养方式的随意性较强,导致近年来鸡病问题显著上升,对其它家禽和人的危害也相对较大。1常见的鸡病种类及危害目前常见的鸡病主要有鸡瘟,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等。1.1鸡瘟鸡瘟也称新城疫,是鸡病中最常见是鸡危害最大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散养地方鸡种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副业,由于散养鸡具有风味独特,蛋肉兼用等特点,在大量引进国外优良蛋肉用鸡种,规模养鸡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散养鸡仍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一些偏辟的丘岭地较多的农家,每年开春或买或赊几十只,上百只苗鸡,散养在庭院内外或早出晚归送...  相似文献   

8.
雏鸡集中共育,适宜在农村养鸡户中推广嵊县地处山区,除专业户养群鸡外,农户养鸡仍以散养为主,虽然各户饲养数量少,但比重却占养鸡总数的60%以上,提高散养鸡的成活率,无论从社会效益,还是从农户经济利益来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过去农户培育雏鸡,因设...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散养地方土种鸡大多以在农户自家果园放养为主。根据笔者多年养鸡生产实践经验,为提高农村散养条件下养殖效益,必须抓好以下6条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明旺 《兽医导刊》2020,(6):178-178
鸡养殖在我国农村地区非常普遍,其中散养户更是占据了一大部分,许多农民都会在家里养鸡以供食用和销售,但是养鸡会伴随着鸡病的巨大隐患,养鸡农户在面对鸡病的时候在治疗上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治疗不及时、盲目错误用药、混合感染等,导致最终受到了重大的损失。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应该注重完善鸡群养殖的基础设施,指导科学养殖,要明确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配伍禁忌,用药准确且有耐心,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散养户鸡病治疗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农村散养户提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养鸡行业中的很多小规模场、散养户都退出了养鸡行业。一方面原因是近年来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小规模、散养户因场地、设备、资金等跟不上而被逼退出;而另一方面原因是技术、管理等跟不上,养殖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而造成养殖效益低、亏本经营等被淘汰出局。但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外出就业机会相对少,大多数农村人员还是以种养为主要收入的经济来源,其中畜禽养殖还是主要途径,所以未来几年内小规模、散户型畜禽养殖还是存一定数量的。在养鸡管理中,小规  相似文献   

12.
散养地方鸡种是我国农村的传统副业。由于散养鸡具有风味独特、蛋肉兼用等特点,在大量引进国外优良蛋肉用鸡种,规模养鸡迅猛发展的今天,农村散养鸡仍占有相当比例。在全国养禽业处领先水平的江苏省,1993年散养鸡仍占鸡总饲养量的55%。这种传统的家庭副业,现阶段仍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推广散养鸡专门的防疫措施,切实提高其育雏育成率,仍然是畜牧兽医工作者当前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农户笼养蛋鸡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张心如,杜干英,张炜(四川省新津县畜牧局611430)农户笼养蛋鸡是在散养鸡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化养鸡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村养鸡模式,规模数百只至数千只,这种模式养鸡的疫病流行与一家一户散养鸡不同,亦有别于现代化养鸡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养禽历史源远流长,然而就禽病研究而言,我国还是起步较晚的,有关文献将此原因归结为与传统散养户庭院养鸡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我国逐渐建立起了大型现代化鸡场,养鸡技术水平也开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由于农村的经济体制以及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改变,整体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规模化的养禽场和养鸡专  相似文献   

15.
鸡霉菌性肺炎主要由饲料或环境中的霉菌引起,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以雏鸡最为严重。本病发病快、死亡率高,在农村林下散养鸡中很常见,给散养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以便为林下养鸡散养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与大规模饲养的笼养鸡相比,农村散养鸡主要以粗放式养殖方式为主,这种养殖方式容易导致出现各种疾病问题,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的疾病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有效应用。本文主要是全面分析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虽然规模化和集约化养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乡镇农村中群众养鸡还是以居家散养为主。他们主要利用屋舍前后闲置的地方养鸡,由于受饲养技术及条件限制,养鸡的成活率不高,效益较差。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养鸡形势喜人,不仅在数量上逐年上升,而且在饲养管理上也已从粗放的散养走向圈养的形式。圈养与散养相比,前者有利于日常的管理,提高了成活率。但是往往由于圈养地面潮湿污秽,因而鸡只发生球虫病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常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农村散养户在养鸡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疾病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疾病防治措施。为散养户在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治方面提供参考,减少疾病发生,增加养殖户收入。  相似文献   

20.
<正> 为摸索蛋鸡笼养的经验和实际效果,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改善农村传统的散放养鸡方式,充分利用农户现有庭院和空地,多养鸡、养好鸡,为家庭蛋鸡笼养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饲养经验,供养鸡户参考。就此将笼养、散养蛋鸡的产蛋效果对比试验总结如下:一、试验方法本试验在农村养鸡重点户进行,利用原有庭院和房舍饲养。分组:选取100只148日龄的健康白色单冠来航母鸡,随机分为两组。笼养60只,散养40只。随机抽样20只称重,平均体重(?)=1.397±0.129公斤。并进行鸡新城疫Ⅰ系苗和禽霍乱菌苗预防接种。笼养为试验组,散养为对照组。鸡笼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