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菊芋密度和施N、施P2O5、施K2O 4因素3位级正交试验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对菊芋产量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密度>施K2O>施纯氮>施P2O5。位级结果分析表明,产量最高组合是:A1B2C2D2即在这一地区菊芋密度70cm×50cm、施纯氮3.50kg/667m2、施P2O56.90kg/667m2、施K2O 5.0kg/667m2组合起来最好。  相似文献   

2.
菊芋,别称洋姜或鬼子姜,属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芋根系特别发达,繁殖能力强,抗旱,耐寒且耐盐碱,适应广泛,块茎产量(1 500~3 000)kg/667 m2,茎叶产量(5 000~10 000)kg/667 m2,非常适宜在干旱、半干旱以及盐碱地区推广种植,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改良土壤的优良作物。菊芋作用①营养丰,价值较高。菊芋块茎含有丰富的菊糖、多缩戊糖、淀粉、磷和铁质,可鲜食、炒食和腌渍,尤其从块茎中提取的菊粉是一种天然果聚糖,可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促进钙的吸收。菊粉对糖尿病和高血脂的疗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开发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在青海高原开发野菜资源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进行了述评。介绍了菊芋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栽培管理方法。菊芋块茎富含菊糖,经现代生物技术深加工后,可得菊粉(Inulin)。再以菊粉为原料经菊粉酶(Inulinase EC3.2.1.7)水解可制成低聚果糖(Oligosaccharides)、超高果糖浆(ultrahigh fructose Glucose Syrups UHFGS)。菊粉、低聚果糖、超高果糖浆都是当今食品工业的一种全新的多功能配料,是全水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是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4.
以包头当地菊芋根际土为材料,筛选到10株产菊粉酶细菌,其中芽孢杆菌的产酶活性相对较高。对部分菌株的鉴定结果表明,产菊粉酶细菌分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它们分别是短杆菌(Brevibacterium sp.)(A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A3)、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A6、A8)、杆菌属(Bacillus sp.)(A7)。目前关于短杆菌属、多黏类芽孢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具有产菊粉酶能力的报道较少见。  相似文献   

5.
稻田灌溉和秸秆施用对后季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用水稻 冬小麦轮作试验田 ,采用裂区设计 ,研究水稻生长季灌溉方式 (常规灌溉和持续淹水 )和秸秆施用 (0、2 2 5、4 5 0g·m-2 共 3水平 )对后季冬小麦田N2 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常规灌溉 (淹水和烤田相结合 )相比 ,水稻生长季持续淹水处理促进了后季麦田N2 O的排放 ,方差分析达极显著水平 (P =0 .0 0 3)。在水稻生长季不同的灌溉方式下 ,秸秆施用处理对麦田N2 O排放的影响不同。在常规灌溉方式下 ,2 2 5和 4 5 0 g·m-2 施用水平间N2 O季节平均排放通量无明显差异 ,但显著低于无秸秆施用的处理 (P =0 .0 4 5 ) ,秸秆施用可减少后季麦田N2 O的排放 ;而在持续淹水方式下 ,施用秸秆 2 2 5、4 5 0 g·m-2 与无秸秆施用 3处理间N2 O在水稻生长季节平均排放量无显著差异 ,施用秸秆并不减少N2 O排放量 ;不同处理N2 O排放通量 (Y)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 (T)、湿度 (W )的相互关系 ,皆可用方程 :Y =A0 +A1T +A2 W +A3 W2 (n =2 3,R2 ≥ 0 .4 15 9 )和Y =C0 +C1W +C2 W2 (n =2 3,R2 ≥0 .4 0 74 )分别描述 ,与土壤温度相比 ,土壤湿度对N2 O排放量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对大田玉米生长、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作物高效施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玉米品种郑单958,设置了3种氮肥类型(尿素(U)、缓释氮肥(S)、尿素缓释肥3∶7掺混(SU))和4个施氮水平(N1(9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N4(240 kg·hm~(-2))),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共13个处理。生育期内对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进行观测,并统计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类型与施氮量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干物质累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都有显著的影响。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玉米最大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吸收量分别为17 927.9 kg·hm~(-2)和156.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16.0%—61.7%和8.1%—45.2%。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在N3施氮量下,产量达到最高,为6 200 kg·hm~(-2),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了19.8%和20.7%;其中,缓释氮肥处理(S)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2施氮量下比尿素处理施氮量减少30%时,产量无显著性差异。玉米的产量并不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U)和尿素掺混缓释氮肥处理(SU)在N3施氮量时玉米产量比N4施氮量分别增加了19.7%和19.0%,缓释氮肥处理(S)中N2施氮量的玉米产量比N3和N4施氮量分别提高10.9%和26.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N3处理玉米吐丝期后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转运量最大,比尿素(U)N3处理和缓释氮肥(S)N2处理分别增加了14.7%和8.2%,有利于促进籽粒的增产。土壤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的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比尿素(U)处理和缓释氮肥(S)处理分别平均减少21.2%和9.5%,尿素掺混缓释氮肥(SU)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不仅促进玉米的吸收,更减少土壤氮素向更深土层的淋失,提高耕作层的土壤养分。【结论】尿素与缓释氮肥掺混,施氮量180 kg·hm~(-2)是试验区玉米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2015,(23)
对后蕊苣苔属8种植物进行观赏性状评价,筛选出观赏特性状综合评价为"优"的3种:毡毛后蕊苣苔(O.sinohenryi)、文采后蕊苣苔(O.wentsaii)和裂檐苣苔(O.pumila)。"中"的植物有3种:小花后蕊苣苔(O.acaulis)、鼎湖后蕊苣苔(O.dinghushanensis)、钝齿后蕊苣苔(O.obtusidentata);"一般"的植物有龙南后蕊苣苔(O.burttii)和汕头后蕊苣苔(O.dalzielii)。最后对苦苣苔科的资源利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山东滨海盐碱地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经过进一步的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1株菌株,经初步鉴定为青霉Penicillium sp.B01.在对其发酵条件优化后,确立了Penicillium sp.B01最适宜的产酶条件为(g·L-1):菊芋提取液(EJA)120、酵母膏(YE)25、NH4H2PO4 2.5、NaCl 5.0、FeSO4·7H2O 0.1、ZnSO4·7H2O 0.1,初始pH 7,接种2.5×106 mL-1的孢子悬浮液3.75%, 250 mL的三角瓶中装40 mL的发酵培养基,在30 ℃、170 r·min-1下发酵3 d后菊粉酶活性最高可达25.78 U·mL-1.此酶主要为外切酶.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菊粉酶活力,以菊芋汁为主要培养基成分,对一株产菊粉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变异株AU-55发酵产酶历程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菊芋汁中还原糖的含量为3.4 g.L-1,菊糖含量约为121.3 g.L-1;黑曲霉AU-55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发酵液中菊粉酶活力、糖度、酸度、菌体生物量随着发酵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变化,96 h菊粉酶活力达到最大;菊芋汁添加量、玉米浆添加量、初始pH、接种量对黑曲霉AU-55菊粉酶活力的影响均显著,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参数为:菊芋汁250.0 mL.L-1,玉米浆20.0 g.L-1,NH4H2PO45.0 g.L-1,MgSO4.7H2O 0.5 g.L-1,NaCl 3.0 g.L-1,初始pH 6.5,接种量35.0 g.L-1,30℃,200 r/min下,培养4 d,所得菊粉酶活力最高达42.3 U.mL-1。  相似文献   

10.
拉萨菊芋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菊芋4个内地引种和2个当地收集种在拉萨的表征。目的:掌握研究对象的生长习性,总结其栽培管理方案及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方法:调查研究各对象的生育期、种子大小形状色泽、分蘖数、小花数、种植密度和测量株高、主杆直径、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地下部分产量。结果表明:(1)菊芋出苗和成熟次序为品种BDEACF,即BD为早熟品种,CF为晚熟品种;(2)菊芋植物性状比较:株高DFACEB,分蘖FCDA=EB,主杆直径AFDCEB,小花数CDAFEB,种植密度(西藏以前没有对菊芋做过栽培研究,设置成统一密度)A过密、B稀疏、C稀疏、D适合、E稍显密、F过密;(3)菊芋品种地上部分产量次序为ADFCEB,其中品种A显大于EB,其余差异不显著;(4)菊芋品种地下部分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菊芋又称洋姜、地姜,为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我国各地均以零星栽培为主,且极易栽培。菊芋的根可制菊粉(菊糖)及低聚糖,也可制做菊芋笋、菊芋脆片等。其嫩叶属高档蔬菜,可用于制罐头。随着人们消费习惯及口味的改变,菊芋及其加工品已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菊芋规模化的种植和加工必将引发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菊粉及低聚果糖具有超强的增殖双歧杆菌的功  相似文献   

12.
菊芋菊粉纯化中脱蛋白和脱色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菊芋块茎粗粉为原料,对菊芋菊粉纯化中脱蛋白和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菊粉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最佳温度为90 ℃,时间10 min;石灰乳脱蛋白最佳pH值为11~12,蛋白去除率约为83.61%;磷酸回调最佳pH值为6~6.5,蛋白去除率为12.53%.菊粉提取液最佳脱色条件:采用D311弱碱阴离子树脂,脱色温度45 ℃,色素浓度0.796 Abs,洗脱速度为4 B·h-1,树脂对色素的吸附量可达15.58 ΔA·mL-1,菊粉平均损失率为3.08%.  相似文献   

13.
对AspergillusnigerH8、A.nigerM89和突变株A.nigerUγ-2三株菊粉酶高产菌株产生的主要酶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产菊粉酶的优化培养基(菊芋汁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三菌株除产菊粉酶活力较高外,还产生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纤维素酶;三株菌都表现为酶活力高峰随发酵时间依次是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和菊粉酶,纤维素因不同菌株有一定差异;突变株A.nigerUγ-2与其出发菌株A.nigerM89产酶比较表明,突变株在菊粉酶产酶活力获得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淀粉酶和果胶酶的产酶活力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及其脱色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和大孔吸附树脂对菊芋粉除杂液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脱色工艺为采用201×7(7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树脂用量2.5mL/100mL(除杂液),脱色温度45℃,脱色时间40min条件下,菊芋菊粉除杂液的脱色率可达到81.60%,菊粉损失率为5.28%,菊芋中的色素可能主要以阴离子色素、非极性分子色素为主。  相似文献   

15.
《甘肃农业》2014,(3):F0004-F0004
白银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坐落于白银市平川区经济开发中区,成立于2005年,目前注册资金8360万元,现有员工160余人,管理技术人员23人。是家高新技术企业,以菊芋、菊苣为主要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新型保健食品一菊粉。  相似文献   

16.
运用310饱和最优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球茎茴香产量、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并建立了以氮、磷、钾肥施用量为变量因子,分别以球茎茴香产量、维生素C含量为目标函数的多项式回归模型.判别结果均为非典型性函数,获得球茎茴香产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氮磷钾最佳组合范围,666.7m2最高产量施肥组合范围为:Z1(N) =2.821 ~ 10.318 kg,Z2(P2O5) =0.9331~1.4666 kg,Z3(K2O)=1.6005~6.754 kg,最高产量预测值为1242.67 kg;维生素C含量的氮、磷、钾肥料用量最佳组合范围方案为:Z1(N)=1.0395 ~6.4015 kg,Z2(P2O5)=0.9331 ~1.4666 kg,Z3(K2O)=1.6005 ~6.754 kg,最高维生素C含量预测值为85.504mg/kg;优质高产施肥方案是:Z总(N)=2.8465~6.4015 kg,Z总( P2O5)=0.9331~1.4666 kg,Z总(K2O)=1.6005 ~6.754 kg.  相似文献   

17.
从山东滨海盐碱地种植菊芋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能产菊粉酶的菌株46株,经过进一步的摇瓶复筛,获得了产菊粉酶能力较高的1株菌株,经初步鉴定为青霉Penicillium sp.B01.在对其发酵条件优化后,确立了Penicillium sp.B01最适宜的产酶条件为(g·L-1):菊芋提取液(EJA)120、酵母膏(YE)25、NH4H2PO4 2.5、NaCl 5.0、FeSO4·7H2O 0.1、ZnSO4·7H2O 0.1,初始pH 7,接种2.5×106 mL-1的孢子悬浮液3.75%, 250 mL的三角瓶中装40 mL的发酵培养基,在30 ℃、170 r·min-1下发酵3 d后菊粉酶活性最高可达25.78 U·mL-1.此酶主要为外切酶.  相似文献   

18.
会-2在不同海拔地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中、低海拔地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及施肥配比方式对会-2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和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极显著,但在中、高海拔条件下,二者的交互效应不显著,在低海拔条件下,二者的交互效应极显著;采用密度5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 15 kg/667m2)处理(A3B3)更有利于会-2高产的获得,其次是密度4000株/667m2,施肥配比N∶P2O5∶K2O=1∶0.5∶2(N 15 kg/667m2)(A2B3)。在中、高海拔地区,处理A3B3的经济效益最高;在低海拔地区,处理A2B3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追肥等因素对青贮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为其适宜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青贮玉米品种渝青青贮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3)混合正交试验设计,分播期A1(3月18日)、A2(3月25日)、A3(4月1日)、A4(4月6日),种植密度B1(株距24.7 cm、67500株/ha)、B2(株距22.2 cm、75000株/ha)、B3(株距20.2 cm、82500株/ha)、B4(株距18.5 cm、90000株/ha)和追肥C1(N 68.25 kg/ha)、C2(N 96.75 kg/ha)、C3(N 125.25 kg/ha)、C4(N153.75 kg/ha)3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观察记载苗期、抽雄吐丝期、收刈期,株高、茎粗、穗位高、收获期绿叶数、生物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种植密度、追肥水平和播期对青贮玉米生物学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因素中种植密度的极差R居首位,是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追肥用量和播期.3因素各水平间以3月2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75000株/ha、施N量为153.75 kg/ha的生物产量最高(74475 kg/ha).在栽培技术上采取适时播种(3月25~31日)、合理密植(75000~80000株/ha)、适当增加追肥用量(N130~150 kg/ha),能获得最佳的生物产量和理想的株型.[结论]不同种植密度、追肥水平和播期对玉米生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种植密度因素对生物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追肥用量和播期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和追肥等因素对青贮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为其适宜配套栽培技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青贮玉米品种渝青青贮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16(43)混合正交试验设计,分播期A1(3月18日)、A2(3月25日)、A3(4月1日)、A4(4月6日),种植密度B1(株距24.7 cm、67500株/ha)、B2(株距22.2 cm、75000株/ha)、B3(株距20.2 cm、82500株/ha)、B4(株距18.5 cm、90000株/ha)和追肥C1(N 68.25 kg/ha)、C2(N 96.75 kg/ha)、C3(N 125.25 kg/ha)、C4(N153.75 kg/ha)3因素4水平进行试验,观察记载苗期、抽雄吐丝期、收刈期,株高、茎粗、穗位高、收获期绿叶数、生物产量等指标.[结果]不同种植密度、追肥水平和播期对青贮玉米生物学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因素中种植密度的极差R居首位,是影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追肥用量和播期.3因素各水平间以3月25日播种、种植密度为75000株/ha、施N量为153.75 kg/ha的生物产量最高(74475 kg/ha).在栽培技术上采取适时播种(3月25~31日)、合理密植(75000~80000株/ha)、适当增加追肥用量(N130~150 kg/ha),能获得最佳的生物产量和理想的株型.[结论]不同种植密度、追肥水平和播期对玉米生物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种植密度因素对生物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追肥用量和播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