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目的】明确套袋和采收期对‘新红星’(Malus domestica‘Starkrimson’)苹果品质的影响。【方法】于花后50 d套袋、136 d去袋,花后140 d开始采收,每间隔5 d采样1次,测定果实的外观与内在品质,并做果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套袋后果实体积、单果质量、果肉密度与不套袋之间无显著差异,但果实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较不套袋分别降低0.93%~0.98%、0.9%~0.99%和0.24 kg·cm-2~0.58 kg·cm-2,裂纹面积比不套袋高2.37%~4.8%。随采收期延后,套袋与不套袋果实的果面光洁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及果皮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套袋后果实硬度下降幅度和花青苷积累速率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实。套袋与不套袋果实花后155 d采收较花后140 d采收产量分别提高9.2%、8.53%。花后150 d采收的套袋果实贮藏后品质保持较好。【结论】用于鲜食的套袋‘新红星’宜在花后155 d左右采收,用于贮藏的套袋果实宜在花后150 d左右采收。  相似文献   

2.
丰水梨不同施氮量对果实品质形成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丰水梨果实品质形成及叶片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以积累果糖和蔗糖为主,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较低;适量施氮能提高果实可溶性总糖的含量,而过量施氮降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从而降低可溶性糖总糖含量;适量施氮可提高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片光合指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显著升高,胞间CO2浓度(Ci)下降,有利于叶片光合碳同化能力的增强和果实品质的形成;黄河故道地区沙土栽培的盛果期丰水梨园,果实膨大期纯氮施用量以每666.7m216.8kg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大棚梨园铺设银色反光膜,研究了反光膜对‘翠冠’梨树叶片光合作用、果实可溶性糖积累的影响,为改善大棚梨光照条件和提高果实含糖量的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0 a生大棚‘翠冠’梨为试材,沿树行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铺膜为对照,测定了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糖含量和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铺膜处理可显著增加树冠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而对上部叶无显著影响。铺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对果实4种可溶性糖和总糖,尤其是蔗糖含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检测了参与蔗糖代谢的5种酶,铺银色反光膜后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高于对照,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结论】铺设反光膜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果实糖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鲁秀梨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累积方式,为确定其适宜采收期与销售期提供依据。【方法】可溶性糖和有机酸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鲁秀梨可溶性总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组成。从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至采收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其中,前期的增加主要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的增加有关,其在花后100 d时含量达到最高;后期的增加主要与蔗糖在成熟前快速累积有关,山梨醇含量在整个测定时间变化幅度较小。采后贮藏至30 d时,可溶性总糖依旧呈上升趋势,但随后逐渐下降。有机酸主要是由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奎宁酸组成。总体上,苹果酸含量高于其他种类有机酸,为苹果酸优势型。因此,尽管柠檬酸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中后期是增加的,但有机总酸含量变化与苹果酸一致,即随着果实生长、成熟而降低。在贮藏期,有机酸含量呈继续下降趋势。【结论】鲁秀梨在果实发育中期和贮藏后期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对较高,而在果实采收时及贮藏前期蔗糖在总糖的占比较其他时期为高;整个测定期内,苹果酸含量始终高于柠檬酸含量,为苹果酸优势型果实。果糖、蔗糖和苹果酸可能是鲁秀梨果实特有风味的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5.
研究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旨在为火龙果果实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7个发育时期的果实中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金都一号和越南白肉火龙果果实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型变化,二者均从花后5 d开始迅速积累淀粉,分别于花后20 d和15 d达到峰值,之后淀粉含量迅速降低,成熟期淀粉含量较少。金都一号火龙果蔗糖含量在花后10 d和30 d分别出现2个高峰值,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蔗糖含量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二者蔗糖含量均在花后30 d达到最高。2个品种从花后5~15 d期间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波动较小,花后20 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急剧增加。金都一号火龙果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而越南白肉火龙果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在花后30 d和35 d达到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金都一号火龙果果实淀粉与蔗糖含量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越南白肉火龙果的淀粉含量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火龙果果实淀粉降解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存在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为探讨火龙果果实中可溶性糖积累与淀粉降解机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灯笼红、秋金星、湖北1号和湖北2号4个不同类型的山楂品种果实为试材,采用质谱法对其发育过程中糖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风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4个山楂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均以果糖、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为主。在果实发育期,灯笼红和秋金星的4种可溶性糖先降低后升高,果糖、蔗糖和葡萄糖在花后150 d达到峰值,山梨醇在花后30 d最高;湖北1号的果糖、蔗糖和葡萄糖持续增加,山梨醇先升高后降低;湖北2号的果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先降低后增加,蔗糖持续增加。4个山楂品种果实有机酸均以柠檬酸为主,在果实发育期,柠檬酸含量持续增加。灯笼红、秋金星、湖北1号、湖北2号果实口感评价依次为酸、酸甜适口、甜、甜酸。综上,灯笼红和秋金星为蔗糖积累型果实,湖北1号和湖北2号为己糖积累型果实;4个山楂品种的果实均为柠檬酸型果实。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弱光胁迫对葡萄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以4年生‘巨峰’葡萄为材料,在盛花后进行20 d 70%遮光作为弱光处理,然后恢复至未遮光植株(对照)水平,测定果实品质和叶片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含量、叶片糖含量及组分、光合酶基因及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表达等。结果发现,弱光处理导致成熟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升高,果皮花色苷含量减少,果实纵径降低。随着弱光时间延长,叶片叶绿素b含量增加,叶绿素a/b值下降,光合速率和光化学效率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降低,Rubisco大、小亚基,PRKase,SPS1-2,SPS3等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光照恢复至对照水平10 d后,光合速率、光化学效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略有上升,光合酶基因表达得到部分恢复;恢复光照50 d后,叶绿素a/b、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部分光合酶基因和SPS表达等基本与对照水平一致,仅Rubisco大亚基1(RbcL1)表达仍低于对照。说明长时间弱光处理对葡萄叶片光合中心的损伤短期内不可逆,部分光合酶和蔗糖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光合产物合成与积累减少,进而导致了葡萄果实变小,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大鸡心’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Dajixin']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疏果对果实发育、着色、产量及树体不同器官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减少了树体产量,但促进了果实的发育,花后95 d(采收)时,疏果50%和25%处理的果实鲜样质量分别比对照果增加了33.7%和13.9%,疏果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同时提高了叶片、1cm粗枝条、结果母枝及果实的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此外,疏果有利于采果后新梢生长,显著增加新梢的长度和粗度。  相似文献   

9.
黄瓜单性结实果实发育与碳氮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黄瓜单性结实品系P 116 8和非单性结实品系UP 3315进行授粉和不授粉处理 ,P 116 8在不授粉的情况下 ,仍具有较好的结实性能 ,其单果质量、果长和果实体积均接近于授粉后生长的果实 ,非单性结实品系UP 3315在不授粉的情况下幼果在花后 3d(天 )就停止发育 ,不能形成产量。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 ,果实内碳、氮含量迅速增加 ,花后单果可溶性总糖和蛋白质含量与单果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玉露香’梨果实发育中糖、酸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糖、酸组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玉露香’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总糖含量呈"慢—快—慢—快"的上升趋势;总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幼果期果实中的糖以山梨醇为主,酸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果实中的糖以果糖为主,酸仍以苹果酸为主,成熟时果糖含量占总糖含量的43.07%,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占总酸含量的71.9%。蔗糖含量从坐果到花后60 d内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花后60 d开始迅速上升,直到成熟期其含量上升了3.81倍。山梨醇含量从坐果到花后75 d,含量逐渐上升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结论】‘玉露香’梨为高果糖型果实;按照苹果酸型、柠檬酸型和酒石酸型三大果实类型分类,属苹果酸型。  相似文献   

11.
钙对盐胁迫下西瓜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振兴  孙锦  郭世荣  童辉 《园艺学报》2011,38(10):1929-1938
 采用营养液水培方式,以小型西瓜(Citrullus lanatus Mansfeld)品种‘秀丽’为试材,研究了营养液增补Ca2+对盐胁迫(100 mmol · L-1 NaCl)下西瓜幼苗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花粉萌发,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Ca2+浓度由4 mmol · L-1升高到6 mmol · L-1时:①显著提高盐胁迫植株叶片的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PS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降低气孔限制值(Ls)和光抑制(1–qP/qN);②显著提高盐胁迫果实质量及果实中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有机酸的含量;同时降低果实中Na+含量,提高果实中Ca2+、Mg2+、Fe、Cu、Mn含量;③明显促进盐胁迫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表明Ca2+可有效降低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缓解盐胁迫对光合器官的伤害,使叶片保持较高的光合性能;促进盐胁迫下西瓜的生殖生长,有利于果实的生长发育及矿质营养平衡,进而改善果实品质。因此,Ca2+可通过调节光合代谢和生殖代谢来提高西瓜植株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2.
 以‘甜查理’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Sweet Charlie’)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通过去果处理降低库力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日变化的影响。与留果对照相比,去果处理的草莓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降低,而胞间CO2浓度相对增高。去果明显降低了叶片光系统Ⅱ(PSⅡ)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但非光化学猝灭(NPQ)值却明显提高。去果处理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火()产生速率明显高于留果对照,说明去果处理使得草莓叶片受到了活性氧的伤害。去果后,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As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较留果对照显著提高,说明植物体通过上调抗氧化酶活性和提高抗氧化物质含量来应对去果处理带来的活性氧的增加,以减轻活性氧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望山红”苹果栽培适宜的拉枝角度,分别作90°、100°、110°、120°四级拉枝处理.结果表明:“望山红”苹果120°拉枝角度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等理化指标要优于其它处理,且果实单果重及单株产量高;枝条发生数量和中短枝率最高,长枝数和长枝率较低;叶片的单叶鲜重、单叶干重和叶绿素物质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早熟桃夏季红叶现象的生理机制,以采果后叶色变红现象明显的‘早美’和‘春蕾’两个早熟桃品种为试材,分析夏季叶色转变过程中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及净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早熟桃果实采收后叶片可溶性糖大量积累,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等花色素苷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增加。叶片转色初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变化较小,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叶色转红之后PAL 和CHI 活性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尚小娇  王迪海 《园艺学报》2016,43(11):2243-2250
以陕北‘七月鲜’枣树为材料,研究不同物候期(萌芽期、展叶初期、展叶中期、全叶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细根和叶中可溶性糖、蛋白以及C、N、P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根序增大,细根中可溶性糖、蛋白、有机C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全N和全P含量呈降低趋势;(2)不同物候期细根中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呈"W"变化趋势,叶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3)细根的有机C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果实成熟期,叶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展叶中期;(4)细根的全N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叶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在全叶期和落叶期含量较低;(5)细根的全P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叶持续降低,直到落叶期有所增加;(6)细根与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C、N、P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细根与叶片的各指标之间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源褪黑素对桃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早熟桃‘早蜜’为试材,于果实膨大期对其叶片喷施不同浓度的褪黑素,测定了桃果实成熟期的新梢生长量、生理状况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50~150μmol·L^-1的褪黑素处理能促进桃新梢的生长,增加其茎长和茎粗。150μmol·L^-1褪黑素提高了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其余处理较对照有所降低;50~100μmol·L^-1褪黑素提高了桃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余处理较对照有所降低。褪黑素提高了桃果实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抗坏血酸过氧化酶和脂氧合酶活性,降低了多酚氧化酶活性。100~150μmol·L^-1褪黑素增加了桃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纵横径,降低了果实硬度,提高了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果糖和山梨醇含量,降低了葡萄糖含量。【结论】褪黑素能够促进桃生长、改善桃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螺旋环剥对幼龄‘桂味’荔枝果期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年生幼龄‘桂味’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Guiwei’)为试材,于5月果实发育期,从螺旋环剥处理和对照树上分别选取来自同一基枝的有果枝和无果枝,观察枝梢生长的情况并进行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环剥有利坐果;螺旋环剥缩小有果叶与无果叶在光合效率上的差别,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和羧化效率(CE),提高了光补偿点(LCP),削弱了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极显著相关,螺旋环剥显著降低了叶片的Tr,Pn也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蒸腾作用减弱的程度比光合作用减弱的程度大;对照叶片的Pn和Tr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型,14:00时达最高峰,螺旋环剥叶片的Pn和Tr在13:00时有明显的午休现象,气孔限制是午休的主要因素;相同处理的有果枝叶片,其日均Pn和Tr都高于无果枝叶片,说明果实的存在可提高‘桂味’荔枝的Pn和Tr。  相似文献   

18.
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对不同拉枝角度对富士苹果树生理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富士苹果枝条经不同角度拉枝处理后,除果实总酸含量外,多数指标均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升高,在110°时为最高,随后又下降;其中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在拉枝110°时与其他角度处理达极显著水平;叶片气孔导度、叶片厚度、平均单果质量及果实果胶含量在拉枝110°时与70°及55°达极显著水平;叶片总糖含量及下表皮厚度在拉枝110°与90°、70°及55°达极显著水平;叶片胞间CO2浓度、叶片总氮含量、栅栏细胞长度、果形指数、果实硬度以及果实总糖含量等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总酸含量随着拉枝角度的增大而减少,在拉枝110°时达最低以后又增加。拉枝角度不同,果树抽生枝条的数量和枝类组成也不同,当主枝拉枝90°和110°时抽生的枝条主要集中在距主干30~120 cm之间,枝类组成以5~30 cm的中、长枝为主。说明富士拉枝角度为110°时,树体易成花,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中部地区苹果的光合特性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贵州中部地区4年生‘红富士’和‘皇家嘎啦’苹果品种为试材,探索了树冠不同层次、部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影响光合速率(Pn)的主要环境因子及Pn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红富士’的光合能力(14.87 μmol · m-2 · s-1)强于‘皇家嘎啦’(13.57 μmol · m-2 · s-1);两品种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出现午休现象,其主要成因为中午的高光强(PAR)及气孔导度(Gs)下降;Pn受PAR影响最大,叶温(Tl)次之,而大气相对湿度(RH)和空气CO2浓度影响不大;树冠的PAR及Pn对果实产量及外观有重大影响,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等品质指标与PAR及Pn呈显著正相关,而PAR及Pn对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以厚皮甜瓜(Cucumis melo)品种‘M135’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蛋氨酸硒对其生理特性、硒含量和品质的影响。喷施浓度试验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叶片喷施硒浓度分别为15、30和60 mg ? L-1的蛋氨酸硒溶液3次,结果表明:喷施硒浓度为30 mg ? L-1蛋氨酸硒溶液,可使果实品质显著提高,且达到富硒标准。喷施次数试验以不喷为对照,对叶面分别喷施1、2和3次30 mg ? L-1蛋氨酸硒溶液,结果表明:喷施1 ~ 3次蛋氨酸硒溶液后,厚皮甜瓜叶片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提高,植株生长量及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果肉中的有机硒、无机态Se6+和Se4+、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明显升高。喷施2次处理的果肉中硒的总含量为43.13 μg ? kg-1,有机硒含量35.38 μg ? kg-1,达到富硒标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14%、31.72%和33.90%。可见,叶面喷施蛋氨酸硒不仅提高了厚皮甜瓜的硒含量,还可增强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产量和综合品质,尤其是喷施2次30 mg ? L-1的蛋氨酸硒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