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陶娟  万华星  谢立群 《植物保护》2012,38(4):124-126
为探求诱导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滞育的临界光周期及敏感虫态(期),在室内25℃和28℃下观察不同光周期对樟巢螟滞育的影响,并利用不同长光照和短光照组合对樟巢螟幼虫的不同龄期进行处理,掌握樟巢螟的敏感虫态(期)。结果表明光周期为L∥D=12.0h∥12.0h,L∥D=12.5h∥11.5h,L∥D=13.0h∥11.0h时,在25℃下,樟巢螟的滞育率分别为100%,94.80%和97.60%;在28℃下,滞育率分别为98.55%,99.05%和83.50%。当光周期为L∥D=13.5h∥10.5h,在25℃和28℃下,樟巢螟的滞育率分别为42.38%和34.05%。樟巢螟属长日照发育型昆虫,在25℃时诱导滞育的临界光周期是13.565h,在28℃时是13.364h。25℃时樟巢螟对光照反应最敏感的时期是4~5龄期,1~3龄次之,卵期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2.
樟巢螟的发生预测与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又名樟叶瘤丛螟,是香樟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香樟作为吴江市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遭受樟巢螟为害的程度也日趋严重,对樟树苗圃及绿化带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为害.  相似文献   

3.
海门市樟巢螟暴发原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巢螟(OrthagaachatinaButler),又名樟叶瘤丛螟、栗叶瘤丛螟,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海门市为害日趋严重。香樟因其四季常绿、树态优美而被各地作为绿化的首选树种,海门市主要公路沿线及街道种植香樟近4万株。2002~2003年连续2a樟巢螟在海门暴发成灾,其中2003年  相似文献   

4.
樟巢螟生物学习性及发生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穿才  蒋德强 《植物保护》2008,34(6):112-115
调查了樟巢螟的寄主种类及其受害状况,以香樟受害最重。对樟巢螟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进行了试验观察,并对其幼虫和蛹的天敌种类进行了初步观察,提出了防治措施和保护天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香樟树由于其四季常绿,树形优美,已成为东台市城区绿化主栽树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樟巢螟随之成为了当地城市绿化中1种常发性害虫.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又名樟丛螟、樟叶瘤丛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香樟树等樟科植物上的主要害虫.该虫主要取食樟叶,常将新梢枝叶缀结在一起,连同丝、粪粘成一团,远看似鸟巢状,少则一二个,多则数十个.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和城市景观.通过近2 a调查研究,初步探明了其发生危害规律和符合当地实际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樟丛螟危害樟树严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乔 《植物医生》1997,10(1):9-10
樟丛螟危害樟树严重刘云乔(湖北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樟丛螟(OrthagaachatioaBulter).属鳞翅目螟蛾科,1993-1995年,我们在孝感地区进行了分区定点调查,危害株率达96%以上,常常是十樟九害。给樟树的大面积栽培以及绿化,...  相似文献   

7.
王勇  曾菊平 《江西植保》2013,(3):304-315
樟树是江西省省树,在全省范围推广种植多年,樟树虫害发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前期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汇总统计江西樟树害虫179种,其中,重要害虫26种,占14.5%,次重要害虫23种,占12.8%,非重要害虫130种,占72.6%,包括重要食叶害虫樟叶蜂、泡桐叶甲、黄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樗蚕、龙眼裳卷蛾、樟巢丛螟等;重要刺吸性害虫六点始叶螨、樟脊网蝽、黑刺粉虱、樟木虱、樟白轮盾蚧、思茅壶蚧等;重要钻蛀性害虫家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吉安樟筒天牛等;重要地下害虫粉白金龟、黑绒金龟等。据危害方式、发生特点将其归为强生态适应性害虫、r类害虫、隐蔽性害虫与嗜食性害虫,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其IPM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稻区螟害日趋严重,过去不常发生的种类大量出现,原来被控制不成灾的种类又上升为主要威胁,如稻纵卷叶野螟,在各稻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三化螟、二化螟的发生数量迅速回升;日本稻巢螟、台湾稻螟也都有上升趋势。稻螟是水稻螟虫的统称,除少数种类(如“大螟”、列星“大螟”、稻螟蛉等也称稻螟)属于夜蛾科外,多数种类均属螟蛾科害虫,在我国稻区就有二、三十种。为了避免混淆和误  相似文献   

9.
黄杨绢野螟的生活史及其防治简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海莲  梁作栯 《江西植保》2001,24(1):17-17,19
黄杨绢野螟Daphania perspectalis(Walker)分布于我国华南、华东、西南,国外在日本、朝鲜、印度也有发生。以幼虫为害小叶黄杨、瓜子黄杨、黄杨木、冬青、卫予。在枝叶茂密处吐丝缀叶结巢,取食叶片、嫩梢,影响新梢生长,严重时整株叶片被吃光,树冠上仅留丝网、碎片,常造成树木枯萎死亡。笔者1997-2000年观察了黄杨绢野螟在小叶黄杨上的年生活史,并进行了防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黄杨绢野螟严重危害黄杨类绿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家荣 《植物保护》2002,28(3):59-59
每年 6、7月黄杨绢野螟 [Diaphaniaperspectalis(Walker) ]严重危害马鞍山市主要路段的黄杨类绿篱 ,给城市景观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使部分黄杨树枯萎死亡。黄杨绢野螟主要危害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等 ,以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危害嫩叶、嫩梢。老  相似文献   

11.
防治樟巢螟耐雨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堰市地处苏中地区,江、淮之间,属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历史上无樟树种植。近年来,本市引种樟树成功,定植大、小树约10万株。因对侵入性害虫——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缺乏认识,致使该虫在本市为害日趋严重。典型地段虫株率100%,单株虫巢数十至数百个,已发现上百株樟树绿叶被食光致死。适合本地应用的药剂筛选成为当务之急。行道林木施药有别于农作物,一是药液喷洒高,二是往往在商贾或游人密集之处,因而对人身和环境的安全要求更高。生物、植物源及昆虫生长调节药剂等可以确保安全,而且不伤害天敌,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相似文献   

12.
对危害樟树害虫黑脉厚须螟Propachys nigrivena Walker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观察。此虫在湖南浏阳一年发生2代。以老热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层内或是表土层越冬,到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幼虫共有四龄,除取食樟叶外,目前还未发现危害其它植物。  相似文献   

13.
乌克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克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1993年11月乌克兰公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分为以下两部分。1乌克兰未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昆虫杏巢斑螟Acrobasispyrivorella(Numoniapyrivorella)苹小吉丁Agrilusmall桔小...  相似文献   

14.
黄杨绢野螟的为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杨在贵阳地区是主要的庭园观赏植物之一,近年受黄杨绢野螟(Diapania per-spectalis Walker)为害日趋严重。幼龄幼虫取食叶肉,被害叶初期呈黄色枯斑,后至整叶枯萎脱落,四龄以后食量增大,为害更加严重。幼虫还有吐丝结巢的习性,吐丝将树叶及被害后的落叶缀合在一起,致使  相似文献   

15.
1993~1996年作者对荸荠白禾螟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荸荠白禾螟有2种,即白尾白螟和黄尾白螟。两种白螟很相似,均属鳞翅目螟蛾科,只是黄尾白螟腹部末端的毛曾黄色,幼虫为害荸荠,又名荸荠螟。白螟在湖北荸荠产区一年发生4代,世代重叠,以8月下旬至10月下旬的2~3代为害最重,常造成荸荠茎杆枯死或分株减少,苗数不足,导致球茎小而轻,品质变劣,10月后以幼虫在荸荠茎杆内越冬。防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药剂  相似文献   

16.
巨野县瓜螟严重发生瓜螟(DiaphaniaindicaSaunders)又名瓜绢螟、瓜野螟、棉黑边螟等,主要为害瓜类如冬瓜、南瓜、丝瓜等,其他棉花、木槿、豆角上也有为害。危害时幼虫吐丝缀连叶片,在叶背隐居取食,严重的吃成缺刻或孔洞。据9月8~17日对...  相似文献   

17.
东台市水稻大螟回升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水稻大螟回升及原因分析大螟Seamiainferens(walker)是与二化螟、三化螟齐名的3大螟虫之一,因其寄主范围广,常年种植中籼稻的情况下此螟无需防治,但1994年大螟在东台市水稻上发生为害骤然加重。1发生情况东台市自1991年试种粳稻...  相似文献   

18.
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乐斯本、氰戊菊酯、抑太保、Bt对葫芦科作物主要害虫瓜绢螟低龄幼虫都有很高的毒杀效果,其中抑太保、Bt效果较为缓慢。室内生测表明,乐斯本对寄生于瓜绢螟卵的赤眼蜂高毒,Bt则无毒。在秋黄瓜作物生长前中期连续施用乐斯本或Bt防治瓜绢螟,施药期间瓜绢螟均可得到较好的控制;但随着季节推移,在施用乐斯本的地块,瓜绢螟卵被寄生率很低,而在使用Bt的地块持续上升,高达70%以上;在停止使用杀虫剂12d后,施用乐斯本的地块瓜绢螟为害严重,而使用Bt的地块虫害被有效控制。结果表明,合理使用选择性农药可对天敌起到显著的保护和促增作用,并使瓜绢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能,研究了在30℃和相对湿度75%条件下,以粉斑螟为自然寄主连续饲养的第1世代、第20世代、第40世代、第60世代、第80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模型,评估了实仓空间中麦蛾茧蜂对粉斑螟幼虫的实际控制能力和持续防治潜能。结果表明,不同世代的麦蛾茧蜂对末龄粉斑螟幼虫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II模型,对粉斑螟的麻痹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室内试验表明,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加,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麻痹量逐渐增加,寄生率没有明显规律,搜寻效应逐渐降低。实仓空间试验表明,在长39.5 m、宽14.7 m、高2.7 m的空间中,设置1个释放点,麦蛾茧蜂能够在3 d内控制空间中的全部粉斑螟幼虫(720头)。研究结果证明,麦蛾茧蜂对粉斑螟的防控潜力大,在食品加工场所和仓储环境的绿色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瓜绢螟药效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绢螟药效防治试验吉训聪廖其珍(海南省农科院植保所571100)瓜绢螟是瓜类上的一种主要鳞翅目害虫,并且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为了解决抗药性瓜绢螟的防治,笔者于1996年11月在海南省农科院节瓜试验地进行瓜绢螟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