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1484只罗斯雄仔鸡分2组试验以研究气流速度为180m/min和120m/min时,与静止气流(<15m/min)相比,其对3~7周龄仔鸡体增重穴BWG雪和饲料报酬穴F/G雪的影响。肉鸡在普通环境中养至3周龄。试验设施为一四边关闭的房子,内有8个在通风管内的地板式围栏(2个通风管×4个围栏/通风管)和6个没有通风的围栏。通风管设置两种风速:180m/min或120m/min。3周龄时,每栏放入53只鸡,再放入通风管中,其它6栏置于环境控制设施中。栏的地板面积为3.75m2,一根喂料管,一个食槽。温度控制模式为每日25-30-25℃循环。露点为23℃。结果表明,在第1周(3~4周),与静流组比,180m/min和120m/min的流速对BWG以及F/G无显著影响,但第4~5周和第5~6周,随风速增加,BWG和F/G有显著改善。最后一周,风速180m/min比120m/min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鲁禽Ⅰ号麻鸡公雏饲养至2周龄,选取体重均匀的健康鸡1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研究饲养密度(SD)对黄羽优质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的影响。1、2、3、4组SD分别为10、15、20、25只/m2。饲料营养按照《鸡的饲养标准(NY/T33—2004)》黄羽肉仔鸡营养需要配制,常规饲养管理和免疫,每周测定体重、耗料,8周龄屠宰。结果如下:①3、4、5、6周龄的体重(BW)和每周体增重(BWG)差异不显著(P>0.05),但自5周龄开始,第1组体重有大于其它各组的趋势;8周龄体重(BW8)和7~8周龄体增重(BWG7~8)第1组显著大于第4组(P<0.05),和2、3组差异不显著,而且BW8和BWG7~8与SD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②3、4周耗料量(FI)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5周的FI第1组显著大于其它各组(P<0.05),6周的FI第1组显著大于第4组(P<0.05),和2、3组差异不显著;3~6周龄耗料量(FI3~6)和SD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7~8周龄耗料量(FI7~8)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3、4、5、6周的料重比(FI/BWG)各组差异不显著,但3~6周龄FI/BWG随SD增大显著降低,和SD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P<0.05);7~8周龄FI/BWG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8周龄屠宰率、腹脂率、胸肉水分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腿肉水分含量、胸肉和腿肉肌内脂肪组间有显著差异,且和SD有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P<0.05)。⑤综合鸡的生产性能和肉质指标,本试验中6周龄之前第4组的饲养密度(25只/m2)最适宜;7~8周龄以第3组的饲养密度(20只/m2)最适宜。  相似文献   

3.
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风速和偏热处理对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42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爱拔益加肉仔公鸡150羽,随机分成15个处理,每个处理10羽,每羽鸡作为1个重复。试验动物放在环控舱中(温度21℃,相对湿度60%),每次试验处理前从中随机挑选10羽,放置在另一个由本实验室研发的纵向通风试验环控舱中。每次处理分6 h适应期(自由采食与饮水)和6 h试验期(禁食禁水),适应期温湿度与试验前一致。试验期将环控舱的温湿度调至试验要求(相对湿度保持不变),风速由纵向通风实现。试验采用3×5因子设计,试验温度分3个水平:26、29和32℃;风速分为5个水平:0、0.5、1.0、1.5和2.0 m/s。各试验处理条件在第1小时内实现,第2~6小时分别采集数据。结果表明:1)风速和偏热处理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肉仔鸡体核温度(Tc)、呼吸频率(Fr)、皮肤温度(Ts)以及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皮质酮含量(P0.05)。与0风速相比,在26℃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P0.05),2.0 m/s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Fr(P0.05),1.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耳叶皮温(Tes)(P0.05),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鸡冠皮温(Tcs)和小腿皮温(Tss)(P0.05);29℃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Tes、Tcs和Tss(P0.05);32℃偏热温度下,1.0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c和Fr(P0.05),0.5 m/s及以上风速显著降低肉仔鸡Tes、Tcs和Tss(P0.05);较高偏热和无风(32℃+0风速)或较高偏热和低风(32℃+0.5 m/s风速)下肉仔鸡Tc、Ts、Fr较高,血清T3含量较低,应激程度较大。2)偏热处理下,低风速(0.5 m/s)会加重肉仔鸡热负荷,风速对肉仔鸡免疫指标影响较小,最适风速为1.5 m/s。总之,偏热处理下风速不同程度影响肉仔鸡生理、内分泌和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4.
半胱胺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杰  袁缨  吴东波  孟军 《中国家禽》2006,28(18):19-21
选择324只AA肉仔鸡随机分成6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40、60、80、100、120mg/kg的半胱胺饲喂7周,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60mg/kg半胱胺显著提高了3周末肉仔鸡的增重8.41%(P<0.05)和胸肌率13.6%(P<0.05)。②日粮中添加100mg/kg半胱胺显著提高了4~7周龄肉仔鸡的增重5.62%(P<0.05),降低料肉比12.97%(P<0.05),提高其屠宰率和胸肌率分别为4.1%(P<0.05)和12.4%(P<0.01),显著降低了肉仔鸡的腹脂率31.6%(P<0.05)。③日粮中添加60mg/kg半胱胺是改善1~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最适剂量,100mg/kg半胱胺是改善生长全期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最适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5.
将180只14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3组,组内设3个重复,在含铜7.1mg/kg(测定值)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mg/kg、95mg/kg和150mg/kg的铜,进行3周龄~4周龄和5周龄两期,共21d的饲养试验,测定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和饲料转化率(F/G)。试验结果表明:各组的ADG、ADFI和F/G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随着日粮中的铜水平的提高,肉鸭的ADG有增大趋势,ADFI不受影响,F/G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0~3周龄AA肉仔鸡日粮添加8mgCr/kg的5种铬源,一个对照组,统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取肝脏、肾和胫骨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①在高添加水平8mgCr/kg下,日粮添加铬对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不良影响取决于铬源.CrY对3周龄肉仔鸡的日增重、日采食和料重比没有不良影响(P>0.05),但是CrPic、CrNic、CrMet和CrCl3均对3周龄肉仔鸡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高水平8mgCr/kg下分别使肉仔鸡的日增重显著下降8.06%,16.46%,9.06%,41.36%(P<0.05);CrMet显著增加肉仔鸡日采食11.33%,而CrCl3显著降低肉仔鸡日采食17.04%;CrNic、CrMet和CrCl3使肉仔鸡的料重比显著升高20%、22%、41.33%.可见CrMet和CrCl3影响最大,其次为CrNic和CrPic.2.8mgCr/kg CrCl3显著增加3周龄肉仔鸡的腹脂率63.01%(P<0.05),其它4种铬源对3周龄肉仔鸡的腹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高添加的条件下有机铬对肉仔鸡腹脂蓄积的影响比无机铬小.②在高添加水平下,铬源对1~21日龄肉仔鸡的肝脏铬含量、肾脏铬含量、胫骨铬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
高英  李建国 《中国饲料》2003,(21):14-15
1 肉用仔鸡的能量需要各国肉仔鸡能量需要标准不尽相同。我国肉用仔鸡饲养标准的日粮浓度比NRC低 1 0 %左右 ,见表 1。表 1 肉用仔鸡能量需要中国0~5周 5周以上NRC0~3周 3~ 6周 6~8周代谢能 (MJ/kg) 1 2 1 3 1 2 55 1 3 391 3 391 3 39  注 :引自动物营养学 ,杨凤主编 ,1 991 ,农业出版社。吴成坤等 ( 1 980 )测定了 1~ 1 0周龄白洛克肉仔鸡的能量需要 ,对进食代谢能和增重能量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肉仔鸡的维持代谢能需要量为0 5 38MJ/kgW0 75。肉仔鸡增重代谢能需要量平均约为每千克增重 :1~ 4周龄 1 0 46MJ/kg ,5~ 1…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价在0.1 MPa,65℃制粒条件下筛选出的耐制粒乳链球菌时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粪便大肠杆菌的影响.将自制乳链球菌粉剂按3 g/kg添加量与1~21日龄肉仔鸡无抗生素日粮混合,制成试验颗粒料.选用1日龄健康的AA肉仔鸡混雏96只,随机分为时照组和乳链球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乳链球菌组的生产性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1周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1);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链球菌组血糖(GLU)、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草转氨酶(GOT)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能显著降低1、2、3周龄AA肉仔鸡肠道大肠杆菌数(P<0.01).试验表明,乳链球菌对雏鸡的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没有影响,能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饲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前期(1~21 d)、后期(22~42 d)2个阶段,并采用2×2+1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别为正对照(PC,饲粮能量前期12.13 MJ/kg,后期12.76 MJ/kg)、负对照1(NC1,饲粮能量在PC基础上降低210 kJ/kg)和负对照2(NC2,饲粮能量在PC基础上降低420 kJ/kg),以及在NC1和NC2基础上添加200 g/t脂肪酶(1 000 U/kg脂肪酶),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鸡。结果表明:1)与PC相比,NC1 22~42 d料重比(F/G)有提高趋势(P<0.10),屠宰率及全净膛率显著降低(P<0.05);NC2 42 d体重(BW)、22~42 d和1~42 d体增重(BWG)有降低趋势(P<0.10),22~42 d F/G有提高趋势(P<0.10),1~21 d及1~42 d F/G显著提高(P<0.05),表观代谢能(AME)显著降低(P<0.05)。2)与负对照相比,NC1+脂肪酶有提高半净膛率和粗脂肪(EE)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NC2+脂肪酶有降低1~21 d F/G、提高EE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3)NC1+脂肪酶和NC2+脂肪酶各阶段BW、BWG、F/G及AME与PC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双因素分析显示,脂肪酶有提高42 d BW、22~42 d和1~42 d BWG及干物质表观利用率的趋势(P<0.10),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 F/G(P<0.05),有降低1~21 d F/G的趋势(P<0.10),显著提高了EE表观利用率(P<0.05)。由此可知,饲粮能量分别降低210和420 kJ/kg后,不同程度降低了肉鸡后期及全期BW和BWG,提高了各阶段F/G。在低能饲粮中添加1 000 U/kg脂肪酶能够显著改善后期及全期F/G,从而改善肉鸡BW和BWG,且NC2+脂肪酶的效果优于NC1+脂肪酶。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有机与无机微量元素的不同比例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血清和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及胫骨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共设5个组,I组为对照组,以无机盐形式添加铁(Fe)100 mg/kg、铜(Cu)20 mg/kg、锰(Mn)120 mg/kg和锌(Zn)120 mg/kg;Ⅱ~Ⅴ组分别用30%、50%、70%和100%的有机微量元素(OTM)替代对照组相应的无机微量元素(ITM),各组元素的添加水平保持一致。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肉仔鸡饲粮中使用30%和50%的OTM替代ITM,4~6周龄和1~6周龄的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饲粮中添加50%OTM+50%ITM的肉仔鸡肝脏Cu、Mn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高;3)肉仔鸡饲粮中添加70%OTM+30%ITM能显著提高血清中Fe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肉仔鸡基础饲粮中用50%的有机微量元素替代相应比例的无机微量元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微量元素沉积和SOD活性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肉用仔鸡硫胺素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硫胺素分别对0~3、4~7周龄肉仔鸡进行饲养试验 ,观察硫胺素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及组织中硫胺素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 :饲粮中硫胺素含量对2周龄前肉仔鸡的体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高于1.0mg/kg 的硫胺素显著提高3周龄和4~7周龄肉仔鸡的体增重(P<0.01) ;胸肌和腿肌中硫胺素含量与饲粮中硫胺素的水平密切相关 ,均随饲粮中硫胺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而血液中硫胺素含量相对稳定 ;腿肌中硫胺素含量是评价肉仔鸡日粮硫胺素营养状况的相对敏感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 ,0~3和4~7周龄肉鸡的硫胺素需要量分别为4.0mg/kg 和1.6mg/kg。  相似文献   

12.
36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0只),第1~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二甲基-β-丙酸噻啶(DMPT)(添加量分别为:400、800、1200、1600、2000 mg/kg),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浓度的DMPT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第3组(1200 mg/kg)每周平均日增重(3~6周龄)和平均饲料转化率(4~6周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第4周龄和第6周龄时,新城疫抗体效价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MPT在肉仔鸡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200mg/kg.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包括不同甜菜碱和叶酸添加水平组合的12种试验日粮和正常日粮对照。总计832只1日龄健康公肉仔鸡。随机分13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6只鸡,采用两阶段饲养方法(0~3周和4~6周)。于3周和6周末采集肝脏、胸肌和血液样品。统计生产性能,并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和肝脏和胸肌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①在本实验条件下,4个叶酸添加水平和3个甜菜碱水平组成的12个日粮可节约正常日粮对照组中添加的蛋氨酸和胆碱,对0~3周和4~6周龄肉仔鸡的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②如以3周龄肉仔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N和肝脏粗蛋白的含量为判定指标,日粮中添加1.5mg/kg或2.25mg/kg叶酸,同时添加300mg/kg、600mg/kg或900mg/kg任一水平的甜菜碱即达到节约部分蛋氨酸和全部胆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酸枣仁皂苷对肉仔鸡的抗热应激作用,将225只1日龄AA肉雏仔鸡公母混合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1~4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和2.0 mg/kg的酸枣仁皂苷。1~3周龄采用常规饲养管理,4周龄时开始进行为期1周的(34±1)℃热应激处理。结果:0.5和1.0 mg/kg添加水平极显著提高3周龄肉仔鸡日增重(P<0.01),4个水平的酸枣仁皂苷对热应激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均有改善作用,以0.5和1.0 mg/kg添加水平最佳(P<0.01)。饲粮中添加0.5 mg/kg酸枣仁皂苷显著提高热应激肉仔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极显著降低皮下脂肪厚(P<0.01)。酸枣仁皂苷对热应激肉仔鸡的腿比例、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腺胃率、肌胃率、脾脏率、十二指肠率、空肠率、回肠率、盲肠率、法氏囊率和胸腺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总之,1~3周龄肉仔鸡饲粮中添加酸枣仁皂苷,可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34℃热应激下添加酸枣仁皂苷,可提高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胴体品质;酸枣仁皂苷较理想的添加水平为0.5~1.0 mg/kg。  相似文献   

15.
杜荣  顾宪红  方路 《畜牧与兽医》2000,32(Z1):60-64
分别用4~5周龄艾维茵肉用仔鸡216只和6~7周龄180只分两阶段进行了试验,第1阶段同在32℃气温下设置30%,60%,90%相对湿度,第2阶段,同在30℃气温下设置30%,60%,90%相对湿度,分别测定对干物质及能量的采食量和表观代谢率.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阶段试验期为2周.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相对湿度显著影响4~5周龄肉仔鸡的干物质采食量和能量采食量(P<0.05),而对6~7周龄肉鸡无显著影响;高温条件下6~7周龄高湿组的干物质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率较高(P<0.05),而4~5周龄阶段这一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甲壳素水解蛋白对肉仔鸡生长和氮存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初生AA幼雏 360羽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3个重复 ,每组随机接受一种试验日粮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甲壳素水解蛋白的添加水平分别为 0 % ,1 % ,2 % ,3 % ,经过 4周的试验 ,测定日粮中添加不同甲壳素水解蛋白对肉仔鸡生长发育和ARN %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 %~ 3 %的甲壳素水解蛋白 ,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ADG (P <0 0 5) ,添加 1 %~ 2 %的甲壳素水解蛋白 ,可显著改善肉仔鸡的F/G (P <0 0 5)及显著提高肉仔鸡的ARN % (P <0 0 5)。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在肉仔鸡基础日粮中CP水平为 2 0 %时 ,甲壳素水解蛋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 2 %。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究地鳖肽对氢化可的松诱导的氧化应激肉仔鸡生长性能、肉品质、脏器指数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25 mg/L氢化可的松)和3个地鳖肽组[0.4、0.8和1.6 g/kg BW,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从第4天开始,3个地鳖肽组在饮水中加地鳖肽至第21天;从第8天开始,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在饮水中加氢化可的松,连续5 d。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血清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地鳖肽组(P0.05)。2)1~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F/G)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15~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1日龄时,模型组的ADG和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F/G显著降低(P0.05)。3)14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肉仔鸡的胸肌p H45 m in和红度(a*)值显著降低(P0.05),胸肌、腿肌滴水损失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0.8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p H45 m in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0.4和1.6 g/kg BW地鳖肽组的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时,与模型组相比,0.4 g/kg BW地鳖肽组的胸肌a*值显著升高(P0.05),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4)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脾脏、胸腺和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日龄时,模型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5)14日龄时,模型组肉仔鸡的肝脏和胸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和胸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4 g/kg BW地鳖肽组(P0.05),肝脏和胸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和1.6 g/kg BW地鳖肽组(P0.05)。14和21日龄时,模型组的肝脏和胸肌丙二醛(M 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地鳖肽可有效缓解氧化应激状态下肉仔鸡的应激反应,促进肉仔鸡生长,改善肉品质,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较低的能量蛋白水平下,测定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VA)对0~6周龄肉仔鸡的影响。将180只1日龄AA肉仔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只,第1、2、3组VA添加水平别为(IU/kg):3000、6000和12000。结果表明,VA添加量为6000IU/kg的组体重显著大于添加量为3000IU/kg的组(P〈0.05),和添加量12000IU/kg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VA添加量对0~3周龄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量3000IU/kg的组最大,其他2个组差异不显著;VA添加量没有对4~6周龄和0~6周龄料重比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合结果说明0~6周龄肉仔鸡日粮VA6000IU/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对五龙鹅生长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粪中大肠杆菌数量和总氮、总磷含量的影响。选择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鹅。Ⅰ组为正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Ⅱ组为负对照组,饲喂降低0.1%有效磷水平的低磷饲粮(未添加植酸酶);Ⅲ~Ⅵ组分别饲喂在低磷饲粮基础上添加300、600、900、1 200 IU/kg植酸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1~4周龄,Ⅳ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高于Ⅰ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Ⅰ组(P<0.05),ADG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F/G极显著低于Ⅱ组(P<0.01);Ⅴ组ADG显著高于Ⅱ组(P<0.05),F/G显著低于Ⅱ组(P<0.05)。5~16周龄,Ⅳ、Ⅴ、Ⅵ组ADG和ADFI显著高于Ⅱ组(P<0.05),Ⅳ、Ⅴ组F/G显著低于Ⅱ组(P<0.05)。2)Ⅲ、Ⅳ、Ⅵ组钙、磷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Ⅴ组钙、磷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Ⅱ组(P<0.01),中性洗涤纤维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Ⅳ、Ⅴ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Ⅲ、Ⅳ、Ⅴ、Ⅵ组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Ⅱ组(P<0.05),Ⅳ、Ⅴ、Ⅵ组粪中总磷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以生长性能作为衡量指标,1~4周龄五龙鹅饲粮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600 IU/kg,5~16周龄为900 IU/kg;以排泄物总磷含量为衡量指标,1~16周龄植酸酶适宜添加水平为900 IU/kg。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576只1日龄二郎山山地鸡母鸡,采用2×3因子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考察2种饲粮能量(12.55、10.88 MJ/kg)和3种维生素预混料(1、2、3)对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前期和全期的体增重(BWG)、降低饲料增重比(F/G)(P<0.05);预混料2和3显著降低前期及全期的死亡率(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各阶段BWG、降低F/G及采食量(AFI)(P<0.05)。与预混料1相比,预混料3显著降低28 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28、49 d血清MDA含量(P<0.05)。与预混料2相比,预混料3显著提高胸肌糖原含量(P<0.05);高能量水平显著提高肌内脂肪含量(P<0.05)。表明维生素预混料3可改善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性能和肉品质,在高能饲粮中应用可缓解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