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山县是广西水果生产大县,也是广西荔枝生产第一大县,现有荔枝面积近4万hm2,年产量近10万t。灵山县每年都举办荔枝节,今年的荔枝节将于6月25~27日举行。灵山县栽培荔枝历史悠久,荔枝种植始于唐朝,现存最古老的一株香荔树,树干周6.15m,树高13.3m,树冠直径约15m。  相似文献   

2.
荔枝一直是广西钦州市的特色产业,钦州荔枝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到广西总量的一半,钦州也是全球第二大荔枝生产基地。为不断提高钦州荔枝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钦州荔枝品牌,钦州市全面启动荔枝精品果园创建活动;并成立了荔枝精品果园建设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亲自抓,制订了实施和技术方案,对纳入的市级精品果园给予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海南省海口市和广东省廉江市‘妃子笑’荔枝花穗处理技术的先进经验,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组织赴两地进行荔枝生产考察交流。文章介绍了考察果园的基本情况和‘妃子笑’荔枝花穗处理技术,并结合广西实际总结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加入世贸组织 ( WTO)的新形势 ,分析广西荔枝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及在发展中的优势 ,提出加入 WTO后广西荔枝产业发展对策。1 广西发展荔枝生产的有利条件1 .1 产量优势 目前全世界荔枝产量 1 5 0万 t左右 ,约占世界果品总产量的 0 .36% ,而我国就占八成之多 ,主要产  相似文献   

5.
在广西浦北县,荔枝生产已有一定规模,种植面积已达2.2万hm~2余,尤其是中熟黑叶荔枝品种占80%以上。由于生产面积大,所产的荔枝上市过于集中,果品价格低,经济效益差,必须进行品种改良。因此,近年来广西浦北县已把部分中熟黑叶荔枝改接为早熟妃子笑荔枝品种,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在生产实践中,荔枝高位嫁接还存在着较多的实际问题。一是高位嫁接后砧穗不亲和;二是嫁接的气候条件不适应,致使接穗萌芽率偏低。2004——  相似文献   

6.
<正>荔枝是我国重要的亚热带果树,是广东、广西、福建及海南等省区主要果树树种之一。荔枝生产上普遍存在的大小年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荔枝的经济效益。本试验对5个荔枝主栽品种大年和小年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生产上控制荔枝大小年结果提供一定的理  相似文献   

7.
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研究及品种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为无患子科荔枝属亚热带常绿果树,是中国广西主栽的果树种类之一,2004年栽培面积达23.2万公顷,产量37.1万吨。广西为荔枝的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荔枝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对广西亚热带气候较强的适应性,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并在长期的人工栽培过程中,通过人为选择形成了大量的品种或类型。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开展了荔枝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工作,先后进行荔枝种质资源调查、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以及新品种(株系)的选育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对广西荔枝生产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果农之友》2008,(8):44-44
2008年7月,荔枝飘香的季节。然而近几日,广西南宁市场上越南荔枝数量之大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为什么大量的越南荔枝涌进南宁乃至广西市场,这对广西本地荔枝的销售会有什么影响?近几年,荔枝、龙眼、榴莲等东盟水果越来越多进入广西市场,给广西的水果产业带来怎样的冲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广西荔枝,龙眼生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侠 《广西园艺》2000,(4):18-19
1 广西荔枝龙眼生产问题。1 1 荔枝、龙眼生产现状  1998年广西的荔枝、龙眼产量分别占全国的第二位 ,荔枝产量占全国产量的 19 8% ,面积占 35 7% ;龙眼产量占 38 4% ,面积占 47 3%。1999年广西的荔枝龙眼获得历史上的最好收成 ,分别达到 31万t以上。其中龙眼产量已超过广东 ,成为全国龙眼第一大生产省 (区 )。荔枝产量最高的是钦州市 ,约达到 11万t,其次是玉林市 10 1万t,南宁市 2 3万t ,南宁地区约 2万t,梧州市约 1 5万t。龙眼产量最高是南宁地区 ,达 6 7万t ,其次是玉林市 5 5万t,南宁市 4 8万t,贵港 4 6万t,钦州市 3…  相似文献   

10.
最近,广西农业厅副厅长谢东、广西水果总站总农艺师梁侠,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朱建华,以及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等20多位水果专家前往广西钦州指导当地的水果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丰收:带来无尽忧愁    广西是我国水果生产大省,一些如西瓜、荔枝、龙眼、芒果、香蕉等大宗水果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居我国前列。今年,广西又迎来了每年一度“瓜果飘香”的季节。走在地里,你会望见“酣睡”的西瓜和迎风摇曳的荔枝,一派丰收景象。    据广西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广西荔枝总产量预计达到40 万t 左右,创历史新高,如妃子笑、三月红、白糖罂等优质品种的产量将有成倍增长。虽然西瓜受天气干旱的影响而导致产量有所下降,但由于整个广西地区种植面积大、基数大,其产量依然不少。往年此时,对广西西瓜、荔枝主产区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当前要以恢复水果灾后生产为契机,把结构调整作为重点,稳定和增加水果产量,加快优化水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步伐。”这是2月28日在平南县召开的广西水果生产现场会提出的要求。去年12月下旬出现的霜冻灾害性天气,造成损失严重,为历史罕见。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有89个县(市、区)的农作物遭受霜冻为害,果树受灾面积大,冻死苗木多,香蕉、龙眼、荔枝等损失尤为严重,有93%的香蕉、50%的荔枝、67%的龙眼受灾,梧州市、贵港市、柳州地区、南宁地区的荔枝、龙眼、遭到较为严重的打击。这次霜冻灾害对广西今年水果生产影响很大,龙眼、荔枝等品种减产…  相似文献   

13.
今后,广西钦州生产的荔枝,将有自己统一的“姓氏”——“钦州荔枝”。这个“姓氏”同时也将是目前全国四大荔枝主产区中。首个拥有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等全套CI形象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宏鹰  少鸿 《中国果菜》2005,(5):44-44
广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与以色列哈普灵顿公司合作,从广西组织荔枝鲜果出口欧洲。据悉,这是广西首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的荔枝鲜果出口,标志着该区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直接出口荔枝鲜果的能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广西荔枝销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是我国第2大荔枝生产省区,今年全区荔枝总产量将达52.66万吨,其中早熟品种"三月红"6月上旬已经进入上市高峰。由于受年初低温天气影响,广西今年荔枝上市时间已经推迟10~20天,将与国内其他产区品种成熟时间重叠,出现集中上市情况,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相似文献   

16.
荔枝、龙眼是广西桂东南的主要水果之一,果实营养丰富,被誉为果中珍品。但目前生产上普遍存在产量不稳,大小年结果现象。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保花保果,H水果生产中稳产、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近年来已被应用在荔枝、龙眼的生产上,广西柑桔研究所根据荔枝、龙眼的生长特性,研制了一种荔枝、龙眼专用保果灵,今年在桂平市金田镇元果场广限一号龙眼树上进行了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广眼一号;供试棵果灵巾广西柑桔研究所提供;试验地点选在桂平市金田镇元果场。试验方法:采用简单对比试验。在同一龙眼品种里选择4年生,生…  相似文献   

17.
广西八个荔枝新品种(株系)果实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荔枝是广西重要的南亚热带水果,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在广西博白和浦北交界的六万大山山脉以及大新县一带有野生荔枝分布,为荔枝原产地之一.由于历史上沿用实生繁殖,产生了复杂多样变异,加上长期人工栽培选择,形成了大量的优良品种.1986年出版的《广西荔枝志》记载了64个荔枝品种.  相似文献   

18.
荔枝是我国著名的亚热带果树,是广西主栽水果,每年荔枝产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广西果农的经济收入。荔枝瘿螨Aceria(Eriophyes)litchii Keifer,属蜱螨目,瘿螨科,俗称毛蜘蛛、毛毡病。荔枝瘿螨严重影响广西荔枝产区的产量,为此,笔者进行这次调查研究,以期引起果农对荔枝瘿螨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6月13日,第十届全国荔枝龙眼产销对接会在广西南宁市开幕。来自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4省(区)农业厅领导,国内外荔枝龙眼产销商及各方代表约200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广西钦州灵山县龙武农场荔枝园。据悉,全国荔枝龙眼产销对接会由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四省区农业厅联合举办,从2002年开始,每年一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和生产率不高的问题。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需讨论土地规模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以荔枝主产区广东、广西的392个农户调研数据为样本,以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来估算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和衡量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是否存在拐点,用多元函数模型进一步证实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种植户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为35.78%,荔枝种植户通过相互学习,合理利用现代化科技来提高化肥施用技术效率。门槛模型存在单门槛值,荔枝种植规模与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之间呈倒"U"型,荔枝种植户存在最优生产规模,荔枝种植户应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