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闽北是一个有2000多年茶树栽培历史的茶叶主产区.生产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等五大茶类。全市有10个县(市、区)、85%的乡镇、65%的行政村、10%的农户生产经营茶叶。目前全市有3.06万hm^2茶园,2003年产茶2.78万t.毛茶总值2.39亿元,加工产值5.2亿元,内销1.75万t,外销300(0.  相似文献   

2.
福安是我国第二大茶叶生产县市和全国最大的绿茶、花茶主产区。现有荼园面积1.08万hm^2,茶叶产量1.35万t,茶叶产值2.5亿元。全市有无性系茶树良种1.06万hm^2,占总面积的98%。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2002年省质量技术督局授予“绿茶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市,”2003年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达标单位”和“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3.
一、闽北茶叶生产历史与现状闽北产茶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茶叶出口也有五百多年历史,咸丰九年(1859年)闽北茶叶出口达1280吨。鼎盛时期,茶庄遍布各地,仅武夷赤石就有茶庄60多家。闽北茶类多,现有乌龙茶、红茶(政和工夫、正山小种)、绿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成品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和港澳地区。全市现有茶园3000公顷,10个县(市)区,80%的乡镇,55%的行政村均有产茶,1997年产量2.04万吨,毛茶产值26亿元,出口量3500吨,创汇1500万美元,为国家提供税利近8000万元,占全市农副产品出口总值的25%左右。二、当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5.
广告     
<正>浙江义乌市茶叶研究所茶树良种繁育场为你提供国家级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义乌市茶叶研究所茶树良种繁育场,多年来从事良种茶苗繁育推广,现已拥有制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无性系茶树良种。今年可供龙井43、乌牛早、迎霜、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等十多个国家级茶树良种。本场繁育的良种茶苗,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欢迎新老客户莅临选购!  相似文献   

6.
王水金 《中国茶叶》2008,30(5):21-22
福建省福安市原是以绿茶、花茶为主的多茶类产区,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誉。随着茶树品种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市场对产品需求的变化,茶类结构的变化也在加剧,主要表现在:坦洋工夫红茶得到恢复发展、工艺花茶异军突起、茉莉花茶日渐萎缩、新品种乌龙茶等成为新宠。2007年,福安市茶园面积30万亩,毛茶产量2.54万吨,毛茶产值7.10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6.30亿元,产量、产值和商品总值分别较上年增加17.2%、52.73%和53.2%,茶业发展形势良好,企业增效、茶农增收。  相似文献   

7.
正溧阳为江苏省第二大产茶区,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素有"茶乡"美誉,主要生产绿茶、白茶、红茶等。截至2015年底,全市茶园面积6.5万亩,良种茶园已占总面积的60%以上,主要茶树品种有槠叶种、白叶一号、福鼎大白茶等优良品种。2015年全市茶叶产量达1700吨,其中天目湖白茶600吨。溧阳市茶园主要分布在天目湖、平桥、横涧、戴埠、周城、社渚、上兴、竹箦、上黄等镇,有大小茶场150多家,国有、集  相似文献   

8.
正福安产茶历史悠久,是我省绿茶、花茶、红茶的主产区,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茶业为主的食品加工是福安市三大传统主导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30万亩,涉茶人口42万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省是我国重点产茶区,也是茶叶生产的最适宜区。全省宜茶山地面积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种优良,种类繁多,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茶叶作为福建省的传统主导产业,涉茶人口约400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0.8%。福建也是著名的特种茶产区,在全国茶产业占居重要地位,产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除绿茶外,均是福建首创,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福鼎白茶、坦洋工夫、福州茉莉花茶等名茶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长江上中游,属武陵山余脉,地势由江汉平原向鄂西山区过渡,是历史上有名的绿茶和“宜红茶”产区。近年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因萌芽整齐适宜机械化生产、成园快投产早、商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而被当地茶农广泛认同,到2013年底,全市共有茶园10.8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2.5万亩。根据农业部2013年4月下发《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的精神要求,宜都市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法发展茶园。根据该市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20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如下建园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5类茶叶对Con 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掺入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玉春  高依卿 《茶叶科学》1993,13(2):157-160
研究了5类茶对 ConA 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3H-TdR 掺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的茉莉花茶、绿茶、红茶和白茶灌胃,均能显著促进 ConA 刺激的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但乌龙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对不同浓度 ConA 刺激的正常和血虚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2%的茉莉花茶、绿茶、红茶和白茶也分别高于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活化所需的最适 ConA 浓度,健康小鼠为12.5μg/ml(绿茶、红茶和白茶)和17.5μg/ml(茉莉花茶),血虚小鼠为22.5μg/ml。上述结果表明,2%的茉莉花茶  相似文献   

12.
李清泽 《中国茶叶》2008,30(5):10-12
日本是世界第5大茶叶消费国,虽然其绿茶消费量约占全国茶叶消费量的75%,但近年来对红茶及乌龙茶显示出持续旺盛的需求。日本绿茶消费主要通过国内生产供应,而红茶和乌龙茶则主要依赖于进口。日本每年的茶叶消费量达1.5亿kg,以绿茶、红茶和乌龙茶为主;此外,还消费相当数量的速溶茶,2004年,进口速溶茶200万kg,但是到2005年底下降到150万kg,2006年底持续下降到100万kg。  相似文献   

13.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市辖十二个县(市、区)。1997年全市茶园1218万hm2,产茶112万t,茶叶总产值1亿元,其中名优茶1000t,产值3000万元。1 茶树良种布局现状11 茶树良种多,覆盖率高 我市现有茶树良种30余个,其中包括了本省选育的15个国家级良种和9个省级良种,还少量引种了龙井43、浙农品系、碧云、白叶水仙、云大等国家级或省级的省外良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5%,其中无性系良种约86%。12 品种搭配基本合理 按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来分,全市适制绿茶品种有6733hm2,绿、乌龙茶兼制品种3066hm2,适制乌龙茶类2333hm2,三者比例为55∶…  相似文献   

14.
一、福建名优茶发展趋势 1.福建名优茶的优势 (1)福建名优茶历史悠久,品类最多福建贡茶早在唐朝时期就有记载,明末清初,除产绿茶外还发明创制了红茶、乌龙茶、白茶和花茶,出现了中国品类最多的名茶。福建号称“茶树良种的王国”,至今已拥有19个国优品种,17个省(部)优品种,茶树良种覆盖率高达95%,在全国具有绝对优势。同时,福建特种茶种类多,产量占全国特种茶总产量的80%。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东  王漪 《中国茶叶》2007,29(1):10-11
1959年,崂山区“南茶北引”获得成功,成为青岛市茶叶发展的起点。40多年来,青岛市在开展茶树良种选育,培育品系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制成了品质独特、风格鲜明的青岛绿茶。特别是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把茶业确立为农业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重点培植,全市茶业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8.6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5.9万亩,荼叶年总产量达到1700余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9亿元。全市已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流通企业100余家,涌现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加快了茶叶产业化进程,目前茶叶生产已发展为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优质抗寒绿茶良种—浙农113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刘祖生  赵学仁 《茶叶》1989,(1):12-15
前言为了适应茶叶商品生产的发展,对茶树良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福鼎大白茶是闻名全国的绿茶良种,到目前为止,该品种的推广面积之大,在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中是首屈一指的。同时,据大多数茶区反映,福鼎大白茶无论在产量、品质与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世界绿茶主产国之一,国内99%以上茶园均产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基本从国外进口,著名茶区静冈县茶叶产早约占全国的42%,目前,农林水产省登录的茶树品种有54个,无性系良种普及率已达92.1%。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叶》2009,32(1):55-55
《茉莉花茶》、《红茶第2部分:工夫红茶》和《白茶》3项国家标准从3月开始实施。这意味3月1日以后生产的茉莉花茶、工夫红茶和白茶均应符合新国标的要求,各茶企将按新国标生产,给消费者送去合格上好茶叶。  相似文献   

19.
辛崇恒 《中国茶叶》2008,30(4):38-39
山东日照市引种茶树始于1966年,经过40年的努力,到2007年底,全市茶园总面积已达12万亩,茶叶产量5500吨,产值4.5亿元。茶叶生产和加工企业达210余家,涉及茶农6万余户,茶业已成为该市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日照市已成为山东茶叶主产区和我国淮河以北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绿茶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类丰富,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六大茶类都有生产。绿茶在中国历史最悠久、产区最辽阔、品种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区域最广,系中国第一大茶类。2007年全国茶园总面积153万hm^2,茶叶总产量114万t,毛茶总产值300亿元,其中,绿茶茶园面积和总产量约占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