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比较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产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探求永定烟区地表保护性覆盖栽培措施,以烤烟‘云烟87’为材料,研究稻草覆盖、裸栽、地膜覆盖3种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病害、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及投入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稻草覆盖的烟株移栽到旺长前期生长较缓慢,旺长后期至打顶期生长较快,株高、叶面积、有效叶片数优势表现明显;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优于其他处理、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且用工较少、覆盖成本较低,具有环保的作用,体现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成熟期根系活力和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烤烟K326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前膜后草、地膜覆盖、无覆盖3种不同覆盖方式下烤烟成熟期根系活力和叶片衰老特性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前膜后草覆盖方式下,烤烟成熟期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较强,MDA含量较低,烤烟衰老速度缓慢,延长烤烟成熟期,提高烤烟经济性状;而地膜覆盖方式下,烤烟根系活力降低,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下降,烤烟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烤烟衰老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高肥力烟田烤烟地膜覆盖栽培中适宜的揭膜时间,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肥力烟田烤烟地膜覆盖不同揭膜时间对土壤养分状况、烤烟生物量和养分积累,以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力烟田在不另外施用氮肥的情况下,烟株能够正常生长,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均较好;覆膜处理可减少土壤养分淋失;适时揭膜处理可有效提高烟株养分吸收利用率,以烟株团棵后10天(移栽后63天)揭膜处理烟株生物量和烟叶平均单叶重明显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最优。说明烟株团棵后10天揭膜更能促进烟株的生长,全生育期盖膜对后期烟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促进烟株根系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一般在烟叶旺长初期就要及时揭膜,同时进行中耕、培土。笔者根据自身的生产实践,现将优质烤烟中耕、培土的作用及要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不同养分配施对‘云烟87’叶绿素与SPAD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N、P、K、S配施对烤烟叶绿素和SPAD的影响,以福建优质烤烟品种‘云烟87’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施肥对SPAD值与叶绿素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烤烟不同生育期不同施肥处理对SPAD值与叶绿素的影响差异明显,无氮处理在整个生育期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最低,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多氮处理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未达最大值。从团棵期到旺长期,随烤烟生长和叶片展开,叶中处SPAD值与均值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除处理13、17外),因此推荐测定SPAD的最佳部位为叶中处。用SPAD快速诊断烤烟叶片的叶绿素是可行的,但不同时期SPAD值与叶绿素相关性不同,团棵期SPAD值与叶绿素具有较好的二项式相关关系,叶绿素总量的回归方程为y=-0.0085x2+0.6803x-10.911 (r=0.7483),旺长期SPAD与叶绿素具有较好的乘幂相关关系,叶绿素总量的回归方程为y=0.004x1.7371 (r=0.8514)。  相似文献   

6.
烟地除草对烤烟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除草均采用人工操作,一般在烟苗移栽后15d左右进行第1次松土除草,30d左右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和培土上厢,地膜烟烟移栽后50~60d揭膜后除草、培土、上厢,这样做不仅费工费时,还易损坏烟株和叶片。因此我们就烤烟田间化学除草方法进行了探讨。1试验设计烤烟品种为K326。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处理:1、不施药不盖地膜(Ck);2、施用都尔除草剂100ml兑水50~60kg;3、施用都尔后盖银灰色透明单色膜;4、施用都尔后盖中间黑色两侧为银灰色的双色膜。每个处理栽烟180株,分为3个小区,即3…  相似文献   

7.
以烤烟新品系华烟06为供试材料,研究苗期不同剪叶次数对旺长期至成熟期烤烟叶片含氮化合物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叶1~4次的频次范围内,J3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叶绿素(Chl)含量,但J4处理叶绿素含量较J1、J2处理降低;J3、J4处理较J1、J2处理显著提高烤烟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烟碱含量;至烤烟生长后期,J4处理的总氮、游离氨基酸(FAA)、蛋白质含量较高,而J3处理却较低。总体看来,J4处理烤烟后期氮素的吸收和合成转化能力提高,而J3处理虽然氮素吸收能力升高(NR活性较强),但合成能力下降(总氮、FAA、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8.
覆草旱种对水稻灌浆期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以及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材料,通过稻草覆盖旱种、地膜覆盖旱种、裸地旱种和常规水种(对照)比较试验,研究了旱种对水稻灌浆期间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旱种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剑叶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低于水种水稻,后期尤为明显;旱种稻丙二醛(MDA)含量高于水种水稻,灌浆中后期旱种稻根系活力下降较快;上述生理指标(MDA除外)水种〉覆草旱种〉覆膜旱种〉裸地旱种。表明与其他旱种方式相比,覆草旱种水稻的群体质量相对较好,后期生理活性较高。对覆草旱种与覆膜旱种及水种在生理活性上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覆盖方式的烟田生态效应,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无覆盖、地膜覆盖、立体覆盖和稻草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垄体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温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同一覆盖方式不同土层温度变化具有一致性。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提升效果最好,能促进烟苗早发快长,但团棵期膜内地表温度过高可能影响根系生长;稻草覆盖对生育期内土壤的保温效果较好;立体覆盖处理在烤烟生育内的土壤温度最低。地膜覆盖不利于根系土壤接纳降雨,土壤含水量最低;稻草覆盖对蓄积土壤水分的效果最优;立体覆盖次之。从团棵期烤烟生物量及农艺性状看,地膜覆盖在烤烟团棵期可明显提高烤烟的长势,稻草覆盖次之但烟叶根冠比最高,立体覆盖再次,无覆盖处理的烟叶长势最差。试验表明立体覆盖对烟田土壤温湿度及团棵期烤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比地膜覆盖低,后续应对烤烟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产质量特征及其覆盖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综合抗旱技术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昆明烟区烤烟移栽季节烟垄墒情差,保苗促早发困难的问题,在昆明市嵩明县杨林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前膜后秸覆盖、保水剂、裸栽烟等几种抗旱技术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前地膜+后秸秆的双覆盖、地膜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均可改善烟株生长的环境条件,有效降低烟株生育前期的干旱胁迫,促进烟株早长快发,提高烤烟的产量、产值和品质,以前地膜+后秸秆的双覆盖处理最好。(2)盖膜、移栽时施用保水剂和秸秆覆盖3种处理,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而抗旱作用力减弱。(3)无抗旱措施的裸栽烟生长缓慢,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均最差。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外源亚精胺(Spd)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烤烟幼苗的缓解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探究叶面喷施0.40mmol/L Spd对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烤烟幼苗生物量、光合特性、根系活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膜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烤烟幼苗的生长发育,尤以重度干旱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轻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Spd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幼苗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含量,同时增强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和根系活力,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降低胞间CO2浓度(Ci)、丙二醛(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有效缓解轻度干旱胁迫造成的损害,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Spd对于提高烤烟幼苗生物量和光合能力没有显著效果。综合来看,叶面喷施0.40mmol/L Spd能够有效提高烤烟幼苗的抗旱能力,尤其对轻度干旱的烤烟幼苗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酸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机酸对烟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养分含量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能够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降低烟草体内的丙二醛含量,提高N、P、K在烟叶中的积累量。但是不同种类的有机酸作用的程度不一样,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的效果相对较好,苯甲酸和腐殖酸次之。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叶面喷施微肥对烟叶成熟的影响,提高烟叶适烤性,以‘翠碧一号’为试验材料,在连续10年纯化肥定位施肥烟田,于烟株打顶后10、20天时喷施不同中微量元素,测定其对烟叶生理代谢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中微量元素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有较明显上升,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明显提高,荧光参数中Fo和Fo/Fm显著下降,Fm、Fv、Fv/Fm和Fv/Fo显著上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提升;细胞膜相对透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能保持较高的活性,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表明在长期纯施化肥烟田的烤烟生长后期喷施中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细胞膜结构稳定性,减轻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光合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叶绿体色素的降解,提高光能转化效率,减缓活性氧伤害。喷施微肥有利于提高烟叶光合作用能力,缓解烟株叶片伤害与衰老,提高上部烟叶的适烤性。  相似文献   

14.
淹水胁迫对烤烟不同生育时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根际淹水对烤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淹水胁迫下烤烟的光合色素含量下降,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增大;根系活力降低。以团棵期和旺长期受淹水胁迫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有机肥对烤烟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几种有机肥对烤烟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提高烤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中前期叶片的Pro的含量,降低烟叶中PPO活性,但对烤烟中MDA含量及POD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施用有机物料和培土覆盖措施对烤烟大田生育进程及物质积累的影响,采用大田裂区试验探讨了施用有机物料耦合培土覆盖措施下烤烟大田生育期、不同部位叶龄内不同器官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情况。结果表明:(1)培土覆盖耦合施用14925.37 kg/hm2有机物料可缩短烤烟大田伸根期6天,分别延长旺长期、成熟期和整个生育期15、10、19天;上、中、下部位叶龄分别延长8.8、9.5、5.4天。(2)培土覆盖措施显著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茎高、茎围、最大叶的长和宽以及烟株根、茎器官干物质积累;烟株根、茎和整株氮积累量,茎和叶磷积累量以及根系的钾积累量也显著增加。(3)随着有机物料施用量的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茎高、茎围、最大叶的长和宽及物质积累成增加趋势,其中施用14925.37 kg/hm2有机物料处理较不施用有机物料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平均增加0.27 kg/hm2,烟株根、茎的氮、磷以及叶片、整株的钾积累也显著增加。施用有机物料结合培土覆盖措施可有效促进烟株早生快发、优化烟株生长发育进程、延长烟株大田有效生育期和促进烟株物质积累,进而提升烟叶的田间耐熟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饼肥对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色素降解及相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饼肥处理叶绿素、叶绿素酶活性、总类胡萝卜素整个生育期含量均较高;无机肥处理在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的a/b比例保持基本恒定,而饼肥处理促进叶绿素a的代谢。饼肥对新黄质前中期起促进积累作用,中后期起促进代谢作用;饼肥显著促进叶黄质、β-胡萝卜素积累;对紫黄质的影响两处理效应大致相同。无机肥处理的脂氧合酶(LOX)活性在烤烟发育前期高于饼肥处理,30 d后一直低于饼肥处理。饼肥调整了发育末期类胡萝卜素类物质组分比例和色素与相关酶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氮用量对烟叶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是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采取合理的氮肥调控措施提高烤烟香气质量,研究了不同氮用量条件下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叶片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烟草鲜烟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氮用量增加而增加,随烟草生育期推进而减少,与K326相比,高香气基因型8306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不同基因型烤后烟叶中性香气基础物质总量,随氮用量增加8306的含量升高,K326的含量降低,在基因型间则表现为8306的含量高于K326的含量。8306和K326两个烤烟基因型,成熟期鲜烟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与烤后烟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烤烟成熟期控水对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熟期是烤烟需水次临界期。为明确烤烟成熟期土壤水分对烟叶碳氮代谢的影响,试验在烤烟成熟期进行土壤控水,研究烟叶碳氮代谢主要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水分亏缺(50%~60%田间持水量)致烟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土壤水分充足(80%~85%田间持水量)烟叶绿素含量高,烟叶成熟缓慢,且复水能缓解干旱胁迫导致的烟叶早衰;烟叶成熟期,湿润土壤(70%~85%田间持水量)烟叶硝酸还原酶、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较高,土壤干旱使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减弱,但复水在一定程度上能恢复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河南平原区烤烟“前膜后秸”覆盖栽培效果初报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河南省平原区典型烟田几种覆盖栽培方式对烤烟生育、产质量建成以及土壤水温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膜后秸”一体化覆盖的栽培方式,能够促进烟株早发快长,形成适宜的烟叶产量,获得最佳的烟叶等级构成,中上等烟比例,尤其是上等烟的大幅增加,烟叶含钾(K2O)量大幅增加,达1.84%,而含氯量最低,仅0.38%,钾氯比达到适宜比例,为4.84。与无覆盖烟田相比,其它各种覆盖措施的烟叶中,虽然通过提高烟叶产量来增加了产值,但其中上等烟比例和内在品质相对下降。与优化的低起垄、深栽烟、培土技术相结合,“前膜后秸”覆盖栽培能够在烟草生育期内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和热量条件,同时促进烟株形成分层、发达的架状根系,有利于对土壤水肥营养的吸收和土壤水肥气热关系的协调,是该区烤烟生产“提钾降氯”、无公害栽培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