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霞 《山西果树》2009,(1):46-47
鲁南山区坡地、山岭薄地多、水土流失严重、果园肥水条件差,限制了果树生产的发展。为逐步改良丘陵坡地果园肥水状况,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山亭区农广校等部门通过推广土壤堵肥、地面覆草及半自然生草等技术措施,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减轻水土流失,抑制果园水分蒸发,综合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香根草在南方红壤山区坡地果园种植,达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定植后,加强香根草的肥水管理,草苗成活率高,防止水土流失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鲁南山区果园培肥保水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南山区坡地,山岭薄地多,水土流失严重,果园肥水条件差,限制了果树生产的发展.为逐步改良丘陵坡地果园肥水状况,近年来,枣庄市山亭区农业局和农广校等部门通过采取土壤培肥、地面覆草及半自然生草等技术措施,提高了果园土壤肥力,减轻了水土流失,抑制了果园水分蒸发,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广东郁南7个代表性沙糖桔果园土壤和结果树叶片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坡地果园的酸度比水田果园大。土壤质地以黏土和黏壤土为主,其中砂页岩坡地果园土壤质均为黏土,而花岗岩坡地为粉砂质黏土,水田改种的多为黏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土壤全氮主要在中等至偏低水平之间;坡地果园的有效磷大多偏低,水田果园有效磷处于适量至高量水平;缺磷和缺钾的主要是坡地果园,而高磷和高钾的主要是水田果园。土壤交换钙、交换镁和有效硼普遍缺乏,有效铜、有效锌个别缺乏,部分果园缺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硫含量普遍较高。沙糖桔结果树周年叶片营养状况存在动态变化,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高的果园其叶片磷钾水平并不是全都相应提高。叶片氮、磷、钾、铜平均含量在开花期最高,此期氮、钾、铜含量均处于适量范围,磷则高于适量范围;叶片氮、磷平均含量在幼果期最低。叶片钙含量在果实成熟期最高。叶片镁含量低于适量水平的情况较多。叶片铁、锰含量从开花期最低至成熟期达到最高;地下水位较高的果园叶片锰含量全年每个生育期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王金姣 《广西园艺》2007,18(4):35-36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韶关地区栽种葡萄的面积发展很快,品种有十多种,多数果园采用棚架式露地栽培,由于南方葡萄花期多阴雨天气,葡萄病害发生严重,影响品质及经济效益。笔者于2003年对美国红提葡萄进行简易避雨栽培、整花整穗、果实套袋、病虫防治等以防病、提高浆果品质为中心的措施,有效地减轻了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AP番荔枝园生草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是以中耕除草为主的“清耕制”。在该方法的长期管理下,土壤有机质大量消耗而又得不到应有的补充,结果土壤理化性状逐步劣化,土壤肥力逐渐下降;早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水土得不到保持。  相似文献   

7.
果园复盖是利用一些复盖材料在果树周围的地面上进行复盖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它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保护性生产方式,复盖在果树增产和水果优质等方面起到了不少的作用,目前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例如日本水田区果园,常用稻草复盖,幼树每株盖干草10~15公斤。美国在坡地果园也广泛使用复盖物。我国南方的柑桔园,应用复盖法也有悠久历史,如广东省的化州橙每年采收后,从十二月至翌年一月,  相似文献   

8.
丘陵坡地建立高标准高质量果园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平友 《西南园艺》2002,30(Z1):37-40
重庆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是我国重要的柑橘产区和世界柑橘的最适宜生态区之一。三峡工程竣工后形成的巨大水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更加适宜柑橘的发展。“重庆市百万吨优质柑橘深加工产业化工程规划”和“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开发规划”均在三峡库区 ,而三峡库区处于丘陵坡地 ,在丘陵坡地搞好高标准高质量的果园建立 ,不仅可以解决库区的部分移民 ,而且对于减少水土流失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 ,要在丘陵坡地高标准、高质量建立丰产果园 ,就必须搞好果园的论证、规划和施工。1 果园论证1 .1 建园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在…  相似文献   

9.
南方丘陵山区是柑桔栽培的重要区域之一,本文从丘陵山区果园的生态系统研究理论、模式的选择,介绍国内外丘陵山区果园及柑桔产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对南方以柑桔为主的果园生态系统进行分析。柑桔生态果园模式应该与生态旅游、生态观光及景观生态学结合在一起,以生态系统为前提建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旱坡地家庭小果园,从加强地下管理入手,不断提升栽培技术理念,充分利用旱坡地果树易萌发根蘖苗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旱坡地苹果树受干旱缺水、病害、冻害和栽培技术的制约其经济寿命仅为15年左右。如何从栽培技术上解决好旱坡地干旱缺水与果树需水矛盾,避免冻害,预防病害,挖掘苹果树再生潜能,使其发挥最大效能,延长经济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于1987-2012年,在山西省偏关县天峰坪镇小偏头村旱坡地果园对旱坡地苹果树栽培技术延长经济寿命进行试验研究。小偏头果园位于县城西10km处的偏河公路旁,面积0.3hm2,主要是苹果、梨等树。  相似文献   

12.
从品种选择、建园、栽培管理、果园灌溉、土肥管理、产量控制、病虫鸟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宣城市丘陵坡地葡萄栽培技术,以期为宣城市果农在丘陵坡地进行葡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柑橘园杂草种类多且生长旺盛,果农每年都会投入大量劳力铲除,特别是春夏季节,温度回升,一场雨一片草。传统的果园杂草管理方式都是全面清耕,铲除杂草,费时费工,而且易造成水土流失,树体抗旱抗寒能力下降。那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果园内杂草的日常管理呢?按照生态果园建设的要求和生产实际情况,近年来提倡果园生草,一是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二是丘陵坡地果园内自然生草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墒;三是  相似文献   

14.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或树下种植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或禾本科草本植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的果园通常在定植后第三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意大利有80%的果园采用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 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致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使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降低,坡地果园还形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8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对果  相似文献   

15.
标准果园建设是果树生产的发展趋势与要求。针对贵州省贵阳市坡地种植地方品种水晶葡萄,以及水晶葡萄标准果园建设的生产实际,总结阐述选址建园、果苗栽植、果实套袋、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标准果园建设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晋矮红苹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晋矮红苹果多年的栽培管理和观察调查,整理出其丰产优质栽培技术,供广大晋矮红栽培者参考。1建园1.1选用适宜砧木本品种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栽植时应根据立地条件选用适宜的砧木。丘陵、坡地果园宜选用本地山定子或河南海棠,平地果园宜选用怀来八棱海棠。...  相似文献   

17.
周炜  任争 《西南园艺》2006,34(6):12-14
干旱缺水是导致果园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庆三峡库区降水丰沛,但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很不均匀,许多坡地果园水源紧缺,季节性干旱十分突出。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通过用叶片水分亏缺与果实膨大相关性的研究以及水分管理模式,对柑橘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坡地柑橘园的水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果园自然生草及利用异地野生杂草直接给果树压青,对提高果园土壤肥力,减少坡地果园水土流失,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树产量、质量,都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果树生产费用,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果树多种植在丘陵山地,土壤瘠薄、蓄水保墒能力低,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果树增产。因此,探求山地果园的节水管理措施,缓解水肥资源的供需矛盾,对于促进果树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北方(以山东为主)正大力推广果园覆草,获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南方各地果园也竞相效尤。本文就果园覆草对土壤及果树的效应及问题作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柑桔缺铁黄化低产树矫治技术我区以丘陵紫色土为主,绝大部分土壤pH值在7.5~8.5之间,有相当部分柑桔园出现缺铁黄化,特别是丘陵坡地果园的枳砧甜橙表现最为严重,造成大量叶片黄化脱落,树势衰弱,产量、果实品质下降,形成柑桔缺铁低产树。近年来,我们应用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