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碧峰 《中国蜂业》2005,56(3):45-45
我地不但没有大的蜜源植物,而且零星分布。饲养中蜂还勉强可以生产一些商品蜜。要定地饲养西蜂.有经验的老蜂友都说很难成功,但是,为了生产蜂王浆.我在2002年冬天,引进某种蜂场的浆蜂种.2003年春季,正在繁殖的蜂群开始发病,使用了很多药物都不理想。蜂群反而越来越少,荔枝花期,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是一名基层养蜂员,1965年开始新法饲养中蜂,1974-1984年专业养意蜂,20年多的定地加小转地中蜂和西蜂并养,利用西蜂清理中蜂巢脾上的巢虫和患有"中囊病"巢脾上的死蛹,进行中西蜂营养杂交育王,越冬时抽出中蜂老脾利用脾上贮存的花粉给西蜂春繁期间育虫,流蜜高峰期用西蜂巢脾给中蜂群贮蜜,用西蜂出房子补给中蜂的弱群和幼虫病群。  相似文献   

3.
《蜜蜂杂志》2021,41(5)
为了弄清定地蜂场西蜂互盗的危害和采取措施防止盗蜂的效果,通过分析定地蜂场西蜂互盗的原因,积极采取缩小巢门、被盗群搬离原地、喂足饲料、合并弱群、用水喷洒、食盐水喷雾等防盗措施。结果表明:定地蜂场西蜂互盗的危害较严重,采取止盗措施后外界流少量蜜时结合塑料袋饲喂糖水和花粉蜂群增殖明显。为定地蜂场西蜂互盗时防盗止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河勇 《蜜蜂杂志》2020,40(3):36-37
喀尼阿兰蜂,也有译作“卡尼鄂拉蜂”的,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原产奥地利;喀尔巴阡蜂,又译作“卡尔巴阡蜂”,原产罗马尼亚,体型较小,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以上2种西蜂,与意蜂相比较:群势较小,分蜂性较强,比意蜂暴躁,产育率和产浆能力均低于意蜂。但也有超越意蜂的明显优势,即善于采集零星杂花蜜源,产蜜量极高,越冬成功率较高,是理想的采蜜型蜂种。工蜂、蜂王和雄蜂体色棕黑。由于其产蜜上的优越性,因此近年来饲养的数量较多,也有的和黄色意蜂杂交后,产出的后代呈花色,即近半数后代是黄色的,另一半是黑棕色的,包括雄蜂和蜂王的体色。  相似文献   

5.
<正>蜂箱是养蜂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木制蜂箱容易破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使用水泥制成的蜂箱,制作简单、省工、省时、省钱,且永久使用,制作一个水泥蜂箱成本只是一个木制蜂箱的1/10,不管饲养中蜂或定地饲养西蜂都可应用。2012年与2013年的春天,我地一位程姓蜂友,在当地使用水泥蜂箱定地饲养西蜂,与同村定地使用木制蜂箱的杨姓蜂友,各用10群蜂做试验。都调整为每群4脾蜂,他们蜂场四周油菜花盛开,3  相似文献   

6.
王勤生 《中国蜂业》2004,55(3):20-20
在山区定地饲养的蜂农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饲养的蜜蜂品种.在刺槐蜜源多的地方中蜂的采集力不如西蜂.在以荆条、枣花为主要蜜源的地区,中蜂有飞行敏捷、上蜜快、在夜问取蜜不螫人等特点.中蜂最适合山区定地饲养,突出表现为大蜜源过后,采集零星蜜源的能力比西蜂强好几倍,歉收年表现尤为明显,很适合中老年业余养蜂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蜂规模养殖场的发展,为了适应大规模蜂群的管理和转地大蜜源的利用,一些地方运用双王同巢产卵群组织强群生产,在管理上有些创新的做法,李志新蜂场便是一例,现总结其做法,供专业中蜂养殖场参考借鉴。湖北省荆门钟祥市文集镇人李志新,曾经养过意蜂,后来转养中蜂。现有800群蜂,分三个场地摆放。其中一个蜂场定地饲养,位于文集镇,另外2个蜂场在附近县市小转地。钟祥当地蜜源条件好,主要有油菜、山花、女贞、乌桕、荆条、刺楸、盐肤木、栾树、枇杷等,为优势蜜源区。定地蜂场在控制不分蜂、基本不饲喂的情况下,可摇两次40波美度以上的成熟封盖蜜。第一次5月底至6月初,平均每群取蜜5kg左右,第二次9月中旬盐肤木花结束,平均每群取蜜不低于8kg,每群共取蜜13kg左右。  相似文献   

8.
林南强 《中国蜂业》2009,60(4):34-34
我定地饲养意蜂10多年,近几年,住地周边的蜜源发生变化,原有的甘薯地改种台湾青枣树,形成较大面积的青枣园。从此,意蜂少了一季甘薯蜜,而中蜂却增加了一季青枣蜜(花期9月中旬~10月中旬)。所以,我逐渐缩减意蜂饲养量,增加中蜂饲养量。  相似文献   

9.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6,26(10):20-20
笔者历经10年中西蜂同场定地饲养,40群中蜂、30群西蜂。实践证明:中西蜂可以同场饲养,好处是各蜂种的优缺点得以互补,但要做好西蜂盗中蜂的防止工作,中西蜂才能和平共处。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1西蜂盗中蜂的原因1)蜜源缺乏,西蜂饥饿易起盗;2)西蜂群用种不当易起盗,所以养蜂人要记录好是哪一群蜂作盗,及时更换作盗群的蜂王,并铲除作盗群的雄蜂;3)蜜源缺乏期用中蜂的蜜粉脾喂西蜂,即使晚上喂白天撤走巢脾也易起盗,笔者认为改喂白砂糖为上策;4)喂蜂时候不当易起盗:外面蜜粉源枯竭时,久雨初晴的前一夜喂蜂等于刺激蜜蜂去作盗…  相似文献   

10.
<正>我自1972年养蜂以来,除2019年外,都有收益。1983年后,农田由个人承包,红花草种植绝迹,主要蜜源有荔枝、龙眼等。我地荔枝、龙眼流蜜分大小年,一般大年摇5~6次蜜,小年摇2~3次蜜。而2019年,我地区荔枝、龙眼开花极少,定地饲养的蜂群都没有摇过蜜,我的蜂群只勉强摇过1次蜜。转地饲养的蜂群能摇2次蜜。定地饲养的蜂农因为没有收入,经济困难,没有钱买糖喂蜂,很多蜂群饿死,如刘蜂友原来有130多群蜂,现只剩20群;韦蜂友原有40多群蜂,现全军覆灭。转地饲养的蜂群虽然摇2次蜜,如黄蜂友饲养300多群蜂,摇1000kg蜜,大部分蜜卖不出去。我摇1次蜜后,就买白糖喂,10天左右喂1次,蜂群飞逃2群,饿死1群。2020年,我地荔枝、龙眼流蜜是大年,养蜂有希望丰收,但2020年是闰年,多阴雨天气,加上倒春寒,养蜂人要有思想准备,谨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纪天祥 《蜜蜂杂志》1998,(10):12-13
在同一场内饲养东北黑蜂、高加索蜂、意蜂和喀尼阿兰蜂等不同品种的蜜蜂,在每年越冬期间发现这几种蜂群,蜜蜂的活动量大小、消耗蜂蜜的多少、越冬末期蜂王开始产卵日期的早晚有所不同,而差异比较明显的是:东北黑蜂和意蜂,越冬前同等群势,巢内贮蜜数量也相等,但是到...  相似文献   

12.
卢源甫 《中国蜂业》2006,57(2):19-19
我饲养意蜂30群,中蜂40余群,定地加小转地饲养。相比之下还是中蜂好,中蜂节省饲料,省人工,成本低,适宜于广大业余养蜂爱好者饲养。  相似文献   

13.
几种王浆高产蜂种生产性能对比初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养蜂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在市、县科委及省养蜂管理站的关心、支持下,1989年我站经过论证,确定引进王浆高产蜂种,在我县采取定地结合小转地饲养,进行王浆产量对比及高产配套技术研究。先后从浙江省引进浙农大A系浆蜂、平湖浆蜂、肖山浆蜂及澳意红棕色蜂(在我  相似文献   

14.
杨振中 《蜜蜂杂志》2010,30(3):22-22
<正>2005年5月退休前,一朋友送我3脾意蜂。退休后定地饲养保持在六七十群,新分出群多数外卖,好年份群均产值五六百元,歉年也有400余元。虽比不上转地放蜂者,但觉得也不错。为全面掌握养蜂知识,近几年来兼养数群中蜂。  相似文献   

15.
西蜂进入东北地区初见成效之后 ,各地出现了饲养西蜂的高潮 ,西蜂蜂种成为蜂业市场中的商品。日、俄商人趁机向东北地区输入意蜂和黑蜂 ,并在东北地区建立蜂场 ,繁殖蜂群 ,销售给中国人。由于当时蜂种价格较高 ,当地养蜂者多以分蜂、售蜂为业 ,在城乡很快出现了蜂种购销市场。3  相似文献   

16.
<正>制作一个水泥蜂箱的成本只是木制蜂箱的十分之一,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养蜂成本,可以说这是当地饲养户的一个新创新,不管饲养中蜂或定地西蜂都可使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同地、同蜜源、同蜂数量的情况下,无论中蜂或西蜂都存在着群势发展缓慢的弊病。2012年与2013年的春天,我地一位程姓蜂友在当地使用水泥蜂箱定地饲养西蜂,与同村定地使用木制蜂箱的杨姓蜂友,开春各用10群蜂做试验,都调整为  相似文献   

17.
张印 《养蜂科技》2005,(3):21-21
在没有主要蜜源的地方定地养蜂,要饲养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的蜂种。要精心饲养,使蜂群总保持强壮。一旦外界出现蜜源,就可采蜜。笔者因工作关系一直定地养蜂,这里是大豆之乡,没有主要蜜源。但每年都能或多或少地采到商品蜜。例如1994年6月25日就开始上蜜了,经考察是大葱蜜。大葱,我们这里农村每家都有种植。  相似文献   

18.
组织国蜂1号(高王浆酸蜜蜂品种,H蜂)、浙江龙游意蜂试验蜂群各20群,在油菜花期进行产浆、产蜜生产性能考察,用t-检验:双样本等方差假设比较两蜂种的产蜜量与产浆量、王浆酸含量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国蜂1号产浆量平均值为105.975g,浙江龙游意蜂产浆量平均值为82.9g,群产国蜂1号比龙游意蜂多23.075g,高27,83%,P=5,38E-07〈0.01,差异极显著。10-HDA平均含量,国蜂1号2.02%;浙江龙游意蜂1.59%,前者比后者多0.43%,高27.0铴;P〈0.01,差异极显著。产蜜量平均群产国蜂1号7.2kg,浙江龙游意蜂5.2kg,国蜂1号比浙江龙游多2.0kg,高38,46%,P=0.002〈0.01,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觉如先生是河南省舞阳县人。1932年开始饲养蜜蜂。是开创舞阳县饲养意蜂的第一人。刚开始时购买种蜂1群,经过5-6年繁殖,蜂群数增至数10群。据张先生报道:河南省最早饲养意蜂的前辈是在1927年(民国16年),购置意蜂2群放在汴京(开封)的文庙古物陈列所内饲养。后来随着蜂群的逐年增多,在各地的农场、训练所里都陆续有人在饲养意蜂,尤其是郑州的蜂群特别多。  相似文献   

20.
据我多年定地养蜂的实践,豫北平原地区以生产蜂蜜为主的模式,适合以卡尼鄂拉 (简称卡蜂 )为母本、意蜂为父本的杂交蜂种。根据我的养蜂记录,1978~1983年的6年中,我饲养本地意蜂40群,年群均产蜜量30kg 左右,消耗饲料15kg。1983年夏引进浚县种蜂场卡蜂纯种王1只作母本育种,与本意雄蜂杂交,次年群均产蜜量50kg,饲料消耗10kg。1984年继续用原卡蜂王育种,1985年群均产蜜量提高到60kg。由于原种遗失,1985年从其杂交后代中选优育种。1986年风调雨顺,蜜源流蜜量大,年群均产蜜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