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今年上半年旬阳县发展蚕桑生产成绩显著。据统计:全县育桑苗2050亩。其中培育嫁接良桑1500亩,繁殖杂交桑550亩。入春后广大农村掀起了栽桑热潮,共栽桑树699.8万株。由于重视质量,成活率普遍达到95%左右。旬阳县春蚕生产也呈一派  相似文献   

2.
<正> 7月16——20日,安康县召开了春蚕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这是安康县近三年来蚕桑生产上的一次盛会。会议总结了春蚕生产经验,表彰了249个先进集体和17个先世个人,讨论落实了秋蚕生产任务和主要措施,力争全年产茧达到300万斤。安康县79—81三年间,新栽桑树3100多万株,全县现有桑树6700万株,初步实现了人均百株桑,其中成片桑园33000亩。81年产茧230多万斤,总产值382万余元,户均29.30元。全县涌现出年产茧10万斤的公社两个,5万斤的公社8个,万斤大队20个,  相似文献   

3.
<正> 山西省阳城县是全省栽桑养蚕的先进县,年产茧量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今年,这个县在蚕桑生产上,根据抓基础,增后劲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桑树的出扦、回缩和良桑引进育苗。全县二十五个乡、镇桑树出扦的达2430万株,占到全县总桑树2700万株的90%以上;500万株桑树搞了回缩;并从江苏引进优良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 蚕茧是江北县多经生产的支柱,全县共有密植桑园、间作桑园3万余亩,1.4亿株桑树、其中投产桑70%,全县有58%的农户养蚕,去年蚕农现金收入2000余万元,栽桑养蚕不仅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而且桑茧丝绸作为全县一大骨干产业,还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去年仅农林特产税和两个丝绸厂的税收就近150万元。  相似文献   

5.
<正> 今年岚皋县的春蚕生产又获得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好收成。全县春蚕发种7225张,截止六月底统计,共收鲜茧378903斤,比去年同期发种增加了1300张,蚕茧产量净增4万多斤,增长了15%。全县四个主产区、二十二个基地公社,发展趋予平衡,区区社社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老蚕区民主区继续稳步上升。春蚕发种2955张,产茧178000多斤,平均张产60.2斤。发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0张,蚕茧产量净增27000多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民主公社春蚕发种883张、产茧41044斤,平均张产60斤,是全县产茧最多的一个公社。晓道公社发种340张、产茧21882斤,平均张产64.3斤,发种比去年同  相似文献   

6.
<正> 吴堡县由于狠抓了消毒防病,小蚕共育,桑园管理等项科学栽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成绩显著。今年春蚕生产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县养春蚕415张,产茧30031.9斤,平均张产72.36斤,养蚕数量产茧量分别比丰收的去年增长316.24%和13.58%。平均张产比去年春蚕净重增1.06斤。  相似文献   

7.
久负盛名的老蚕乡安康县,去年产蚕茧225.41万斤,几为全省总产的2/5,比去年净增45.04万斤,增长24.97%。这一显著成绩的取得,基本经验在于:落实各种责任制是大增产的根本措施全县各地在蚕桑生产中,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多数社队都实行了"四专一包"、"五定一奖"责任制,签定合同,奖赔兑现,取信于民。特别是以"兴桑责任到劳,养蚕包产到户"为主,既有利于集体增  相似文献   

8.
<正> 面对省内局部地方挖桑毁桑较为严重的形势下,地处川北山区的旺苍县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奔小康的关键措施来抓,不断强化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使蚕桑生产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去冬今春,全县新栽桑树680万株,育苗500亩。 旺苍县现有桑树8482万株,去年产茧2.1万担。为此,该县今年确立的发展目标是:育苗2000亩,栽桑2000万株,产茧3万担。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年初县委、县政府专门发文,要求切实加强对蚕桑生  相似文献   

9.
今年农业生产取得全面大丰收,蚕桑生产也获得很大成績,全年产茧約达26万担,比去年增产40%左右,桑地面积扩展了近10万畝,僅化县附城公社就新种了6000多畝桑,從单位面积产量方面,跃进得更快,各地出現了許許多多畝产万五斤桑,二万斤桑以上的丰产卫星,和大面积的万斤片,每張蚕种产茧有好幾处超过了100斤历史上從来没有过的從第二造到第六造飼养二化性白茧种,今年不但可以养,而且出現了許多高产的卫星,在技术上也有不少新的創造和改革,栽桑方面推行了密植和插条繁殖方  相似文献   

10.
浙江德清县城郊乡明星农业合作社从3月23日到4月3日,苦战了十天十夜,育苗栽桑17万株,超过了八年来栽桑总数的1.2倍。每人平均栽桑240株,解决了蚕桑生产大发展中桑苗的不足,保証蚕桑生产多快好省的发展。十天十夜时間栽桑17万株不是一件簡單易行的事,那末明星社是怎样能在短短十天时間中栽下了17万株桑的呢?  相似文献   

11.
<正> 近五年来,我县通过狠抓蚕业基地建设,强化管理,配套服务,综合开发,蚕桑生产得到长足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新老桑树9,118.4万株,人平118株,改造劣桑5,806万株,有小行间作桑园45,236亩,宽行间作桑园29,734亩,四边桑6,785万株。1988年全县养蚕76,156张,比1983年增长103.3%。产茧量达到226.9万公斤,比1983年增长130.8%。出现了柏垭区年产茧15000市担的高产区。蚕茧收入超千元的户多达3,080户。全县42个蚕桑基地乡建设步伐加快。基地乡的栽桑量、养蚕量、产茧量和养蚕收入分别  相似文献   

12.
<正> 在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指引下,紫阳县各级政府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群众兴桑养蚕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几年来蚕桑持续向前发展,年年增产,形势喜人,1985年又取得了很好收成。全县发放蚕种22000张,其中春蚕13900张,夏秋蚕8100张。总产蚕茧1.15万担,产值201.83万元,分别比1984年增加了10.4%和28.5%。小蚕共育27处,共育蚕种511张,张产平均37公斤。锯桩芽接改造老劣桑树23.2万株,成活17.9万株,成活率达77.34%。育桑苗48.2万株,成片栽桑764亩,零星植桑60.3万株。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植桑有了一个大步前进。去冬今春新建桑园二万亩,栽植(?)桑一千二百三十万株,新育桑苗四百四十七亩,一季栽桑株数超过建园后历年栽桑保存株数的总和。(二)锯桩芽接四万一千一百多株,为实生桑的改造开了一个新路。在抓兴建桑园基本建设的同时,抓了实生桑的改造。全县有二百四十一户试办锯桩芽接四万多株,成活率在百分之七十五以上。锯桩芽接为全县改造实生桑,开了一个新路。将为蚕桑的大发展加快步伐。  相似文献   

14.
素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湖州市,是全国蚕茧产量最多的一个县,也是我省推行蚕桑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早的一个县.去年这个市生产蚕茧29.79万担,比1981年增产3.18万担,是我省增产数量最多的一个县.今年春蚕生产虽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该市产茧量仍然有较大幅度增产,总产蚕茧达14.56万担,比去年同期增产2.15万担,增长17.4%,占我省春茧增产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又是我省春茧增产最多的  相似文献   

15.
桑树适当密植能增加桑叶产量,已由实践证实了。但草桑(实生苗)密植好不好却存在着不同看法。以浙南地区来看,去年开展栽桑,全面推广草桑密植,株行距3×5市尺,每亩400株,比原来农民栽桑每亩80—100株增加四倍以上。我认为新蚕区栽桑(不论栽湖桑或草桑),如果是地势较高、不受水患的专用桑园,要求收获快,产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入春以来,盐亭县农村大面积桑树害虫爆发。据调查:株平虫口达15头,严重威肋蚕桑生产。针对桑虫量多、面广的特点,为确保春蚕生产顺利进行,县蚕丝公司发出通知,收购桑树害虫。截止6月底全县共收购桑象虫、桑尺蠖、金龟子等害虫10512.3公斤,以每公斤3000头折算约消灭害虫3753万头。交售量最多的  相似文献   

17.
<正> 5月30日,长治市蚕桑站在沁县召开冬县蚕桑汇报会,据会议汇报汇总,今年春季蚕桑生产好于任何一年形势喜人。①全市嫁接优种桑苗1097万株,预计出成苗700万株比去年增长20倍;②实生桑播种1000亩,已下种500亩,可产实生桑三千万株以上;③现有桑园面积达到1.43万亩,  相似文献   

18.
六里公社龙北大队坪滩生产队,是一个新蚕区队,由于落实了生产责任制,调动了社员的集体生产积极性,到今年五月底止共产桑叶二万三千二百五十斤,养蚕种三十张,总产值二千六百四十元,担桑产值十一点三五元,亩桑产值一百二十元、超过去年全年一至六造的亩桑产值。该队于一九七八年春开始种桑二十六亩,其中湖桑四亩,七八年五月份开始投产养  相似文献   

19.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20.
萧山县大同坞公社地处半山区,人多田少,群众素有养蚕习惯。公社党委针对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劳力大量剩余的新情况,积极支持社员个人种桑养蚕,发展家庭付业。一、宣传政策、消除顾虑:公社利用各种会议及有线广播,向社员大力宣传种桑养蚕的好处和本地种桑养蚕的有利条件。同时,又针对一部分社员想发展蚕桑,但怕政策变动,以后要收归集体的思想,反复宣传党的政策,明确宣布,社员在自由地上种桑谁种谁有,长期不变。从而消除了社员的思想顾虑,提高了种桑养蚕的积极性,社员自报个人种桑43.5万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