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家禽孵化应注意以下要点。1 温度 温度决定胚胎的生长发育进程和生活力的强弱。若温度过高 (鸡超过 40℃ )会使孵化率明显降低 ,且弱雏增加 ;温度过低则孵化期延长 ,胚胎死亡增加。2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太低 (鸡低于 40 % ) ,则蛋内水分蒸发加快 ,孵化期缩短 ,初生雏小 ;相对湿度过高 ,则蛋内水分蒸发慢 ,延长孵化时间 ,初生雏脐部收口欠佳 ,易发生脐炎。3 通风换气 孵化过程中空气含氧量每下降 1 % ,则孵化率下降 5 %。孵化器内空气越新鲜 ,则孵化率越高。4 翻蛋 翻蛋可避免胚胎与蛋壳粘连 ,并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 ,有利于胚胎发育的…  相似文献   

2.
<正>陕南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秦岭山脉阻断北方冷空气的侵袭,形成了有利于柑桔安全越冬的逆温小气候,即:秦岭山脉南麓海拔800 m以下的浅山地带冬季极端低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越高越暖),海拔每升高100 m极端低温升高0.8~1.2℃。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本区域年平均气温12.7~16.7℃,1月平均气温2.3~4.7℃,  相似文献   

3.
1 贴地逆温层据观测 ,在辐射霜冻和阴雨天 ,海拔 90m处 ,在距地 2 0cm层存在低温区 ;但在冰冻和阴雨天 ,低温层出现在距地 15 0cm处 ,越近地面温度越高。在海拔 2 0 0m(相对高差 110m )情况有所不同 ,辐射霜冻、阴雨及冰冻天 ,低温层均出现在距地 2cm处 ,随着地面垂直高度的升高 ,温度也升高 ,15 0cm处最高。这种随着海拔高度升高、地面垂直温度分布始终由低向高的明显逆转被称为逆温现象。海拔35 0m处 (相对高差 2 6 0m)逆温现象更加明显。说明海拔 2 0 0m以上贴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现象。2 地形逆温层不同坡位冬季温度状况不同。以距地 1…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梯度小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小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海拔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近似的"钟形"变化趋势,有9个种群为4个海拔梯度植物群落中的共有种;建群种小嵩草的相对多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低海拔3170m呈单优势植物群落;生态优势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海拔高度对巨菌草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巨菌草在低(300 m以下)、中(300~800 m)、高(800 m以上)3个海拔高度下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巨菌草的生长天数随海拔的升高而缩短,3个点的生长天数分别为270、250、210 d;年667 m2产鲜草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分别为25.84、20.44、16.49 t;年刈割次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刈割次数分别为6、5、4次;低海拔快速生长月份为5—7月,中、高海拔为6—7月;3点分蘖最强月份均为6—8月,高产月份均在7—9月。在植株形态方面,巨菌草随海拔的升高呈矮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海拔高度的四川地方猪品种在胴体和肉质性能上是否存在差异,并且探究这种差异是否与海拔高度有关,本实验通过对生活在低海拔(800~1 200 m)的6头青峪猪、中海拔(1 500~2 500 m)的15头乌金猪(凉山猪)和较高海拔(2 900~4 100 m)的12头藏猪进行屠宰测定并收集胴体和肉质性状参数,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青峪猪、凉山猪和藏猪的屠宰体重分别为89.58、77.86、41.13 kg,胴体长分别为73.22、70.20、56.75 cm,背膘厚分别为4.20、3.79、2.63 cm,皮脂率分别为54.56%、48.58%、40.91%,光反射值(L)分别为45.42、41.63、38.84,水分含量分别为66.49%、70.29%、73.10%,说明生长环境海拔越高的地方猪体型和体重越小,脂肪沉积量也越小,且L值越小,其肉色越鲜红,肌肉中水分含量越大,并且猪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有明显差异。海拔作为一种自然选择的压力,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会对猪的胴体和肉质的变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美国科学家在天然琥珀中发现了8000万年前的空气和蜜蜂,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空气和蜜蜂。美国耶鲁大学的罗伯特·伯纳和美国地质勘测局的加里·兰迪斯对琥珀中的空气泡进行了分析,发现8000万年前的空气含氧量高于现在。现今空气中的含氧量为21%,而这块恐龙时期琥珀中的空气  相似文献   

8.
不同海拔梯度小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小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与渊源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近似的“钟形”变化趋势,有9个种群为4个海拔梯度植物群落中的共有种;建群种小嵩草的相对多度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低海拔3170m呈单优势植物群落;生态优势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则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中部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分析了温湿度变化对祁连山海拔3500,3600,3700和3800 m处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土壤氮矿化量极差计,温度和湿度对土壤氮矿化影响最大,土层和温湿度交互作用影响较小;以土壤氮矿化比例极差计,温度和海拔影响最大,湿度其次,土层影响较小。温度对土壤氮的矿化影响显著(P<0.05)。35℃下土壤氮矿化量最高,25℃下显著比5℃下高(P<0.05);不同温度下土壤氮矿化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含水量为20%和40%下土壤氮矿化量较高,60%和80%下较低(P<0.05),不同湿度下土壤氮矿化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海拔3800 m处土壤氮矿化比例最低。以土壤氮矿化速率计,5℃升高到15℃,Q10较高,15℃升高到25℃及25℃升高到35℃,Q10接近;以土壤氮矿化比例计,5℃升高到15℃,Q10较低,15℃升高到25℃以及25℃升高到35℃,Q10都接近2。结果说明在20%~80%土壤湿度范围内,温度升高将使祁连山高寒草甸土壤氮的矿化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刘建泉  孙建忠 《草业科学》2012,29(5):804-808
应用格局指数、聚集强度指数和集聚均数,研究了东大河林区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种群的基本特征、盖度的空间格局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金露梅种群的平均多度、平均盖度、平均高度分别在海拔2 842、2 990、3 017 m处达到最大,在东南坡的适宜分布海拔高度大致为2 900~3 100 m;种群盖度总体上呈聚集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格局指数逐渐增加,在海拔2 990 m处到最大,随后出现下降和波动;聚集强度逐渐增大,在海拔2 990 m处到最大,随后波动下降。造成聚集分布主要是由金露梅种群的生存环境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青藏高原海拔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ytans)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海拔区(天祝2 965m、果洛3 763m、当雄4 228m和那曲4 752m)的垂穗披碱草为发酵原料,测定其在青贮14、30、60、90d后的青贮指标。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垂穗披碱草附着乳酸菌数量呈升高趋势,酵母数量呈下降趋势,而霉菌数量受海拔影响小;时间和海拔的互作极显著影响pH、乳酸、乙酸含量和霉菌的数量(P0.001);不同海拔地区的垂穗披碱草同一青贮时间的pH、干物质、乳酸和乙酸的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存在差异(P0.05),且那曲和果洛地区垂穗披碱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优于天祝和当雄地区;当青贮90d时,随海拔的升高,可溶性糖呈降低趋势,粗蛋白呈上升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在高海拔的那曲和果洛地区,青贮有利于垂穗披碱草保存更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甘肃岷县不同海拔当归产量和阿魏酸含量变化,为扩大当归生产适宜区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当归产量以阴干后称重测定,阿魏酸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结果:当归产量随海拔升高其变化规律不明显,海拔2 624 m产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2 624-2 810 m海拔范围当归平均产量最高。当归中阿魏酸含量在2 294-2 624 m海拔范围内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2 624 m阿魏酸含量最高,与其他海拔间差异显著(P〈0.05);2 294-2 519 m海拔范围当归平均阿魏酸含量最高。结论:2 624-2 810 m海拔范围有利于当归产量增加,2 294-2 624 m海拔范围有利于当归中阿魏酸含量增加,因此,在2624 m海拔下有利于提高当归产量和阿魏酸含量。  相似文献   

13.
东祁连山杜鹃灌丛草地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干扰因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海拔3080~3610 m范围内,研究东祁连山杜鹃灌丛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砍伐、滑坡干扰对其影响。结果表明: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高度先升后降,最高值出现在3330 m处,为2.537,最低值则出现于海拔最高的3610m处,为2.109,两个峰值相差0.428,下降幅度为16.9%;丰富度指数与之相似,以3330m最高,为3.672,在3610m处最低,为2.2,峰值相差1.472,下降幅度为40.1%;均匀度的变化规律有所不同,最高值出现在海拔3400m处,为0.793,最低值则出现于较低的3160m处,为0.725,两个峰值相差0.068,仅下降8.6%,变幅很小;总体来看,在3230~3400m之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均较高;较高和较低海拔地段,物种多样性较低,丰富度和均匀度相应偏低;群落在自然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坡后,其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有较大程度下降,比对照分别下降46.9%、34.2%和38.0%,差异极显著;砍伐的情形则与滑坡大不相同,群落被砍伐两年内,其Shannon-Wiener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呼吸链是实现氧化磷酸化的分子机构,被广泛证实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来源,活性氧的积累会造成细胞氧化应激,因此为了阐明不同海拔地区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试验从高(海拔4 200 m)、中(海拔3 200 m)、低(海拔1 900 m)海拔地区随机选择临床健康成年雄性牦牛各5头(分别分为高、中、低海拔组),屠宰后取骨骼肌采用比色法测定5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和抗氧化关键酶的活性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Ⅴ活性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高海拔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Ⅰ、Ⅲ、Ⅳ活性与中、低海拔组牦牛差异显著(P<0.05);低海拔组牦牛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Ⅱ、Ⅴ活性与中、高海拔组牦牛差异显著(P<0.05)。随着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中羟自由基、丙二醛(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下降,且各组间显著差异(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先升高后降低,中海拔组牦牛骨骼肌显著高于低海拔组和高海拔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下降...  相似文献   

15.
藏北高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收获法测量了藏北不同海拔高度(4300~4700m)2010年(6~8月)嵩草草甸群落地上总生物量,通过相关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法探讨了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饱和水汽压亏缺以及比湿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而言,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地上生物量与相对湿度、比湿以及土壤含水量分别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饱和水汽压亏缺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亏缺共同解释了地上生物量94%的变异,其中相对湿度的贡献较大。相对湿度是决定高寒嵩草草甸沿海拔分布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6.
(一)增氧机的作用用增氧机可以控制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使鱼生长在适宜的水中,淡水鱼最适宜和生长的水温为20~28℃。温度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溶氧量均下降;同时,在这个温度区间,鱼的活动量较大,新陈代谢旺盛,耗氧率也较高;此外,在这个温度区间,池水中的粪便、淤泥等有机质分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PVP-I溶液的有效碘含量、pH计测定溶液pH值,对聚维酮碘(PVP-I)溶液在不同储存温度、光照、浓度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在2个月内使用,选择0.5%PVP-I溶液,密封、避光、置于0~4℃储存,其有效碘含量最高下降27.03%;若在5个月内使用,选择1.0%PVP-I溶液,密封、避光、置于0~4℃储存,其有效碘含量最高下降26.66%。此外,溶液浓度越高,pH值越低;储存温度越低,pH值越高。  相似文献   

18.
正(接上期)2.2.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会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据研究,奶牛、猪和蛋鸡饲料中70%左右的氨被排泄出来,肉鸡饲料中50%的氨变成了粪便。在高温下,这些粪便发酵以及含硫蛋白分解会产生大量氨气和硫化氢等臭味气体,造成空气中含氧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降低空气质量。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海拔梯度上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行为的分异特征及温度对不同海拔种群萌发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为研究区,选用31种常见植物种,沿海拔梯度共采集79个种群的种子,设置昼夜温度15℃/5℃和25℃/10℃开展萌发试验,探讨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行为与海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种子萌发行为影响显著,25℃/10℃比15℃/5℃处理下的半数萌发时间(The time to achieve 50% germination,T50)缩短7.20 d,萌发率(Germination percentage,GP)增加12.83%。萌发行为与海拔间的关系与萌发温度有关,15℃/5℃处理下,海拔对T50的影响不显著,GP随海拔的升高显著增加;但在25℃/10℃处理下,T50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延长,GP随海拔升高显著下降。温度升高时,部分高海拔种群中的种子倾向选择延迟萌发。延迟萌发对策能够促进有限的环境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分化,有利于避免不可预测环境下大量同步萌发所面临的灭绝风险,对物种更新和续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旨在揭示牦牛在不同程度低氧下颈动脉体的结构特征。本研究采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青海省不同海拔的成年健康牦牛颈动脉体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运用显微体视学方法比较Ⅰ型细胞(明细胞、暗细胞)、Ⅱ型细胞和血管的体密度(Vv)、面密度(Sv)、面数密度(NA)、比表面(δ)。结果表明,牦牛颈动脉体中明细胞数量多、暗细胞较少,胞质含大量线粒体和特有的电子致密核心囊泡,随着海拔升高,线粒体和EDCV的大小和数量无明显变化;Ⅱ型细胞分布于Ⅰ型细胞的周围,细胞小而少。间质中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管腔随海拔升高逐渐变大。明细胞的Sv、NA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各海拔组之间差异显著;暗细胞的Vv、Sv和NA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海拔4 600m与2 800m组间差异均显著;Ⅱ型细胞的Sv、NA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大,海拔4 600m组与其它两组间(海拔2 800m组和3 800m组)差异均显著;颈动脉体微血管的Sv、δ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减小,且Sv在海拔4 600m与2 800m组之间差异显著,δ各组之间差异均显著。综上表明,随着海拔升高,牦牛颈动脉体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微血管明显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