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987年10月,我们赴四川省的井研县、南部县、阆中县等地学习考察蚕桑生产的经验。根据考察所得,他们发展蚕桑生产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级领导重视促进蚕桑发展据介绍四川省有156个县5000多个乡养蚕,共有四边桑15亿株,小桑园40多万亩,1987年养蚕400多万张,产茧10万多吨,比1986年增产近1万吨。为稳步发展蚕桑生产,省委、省政府从1987年起确定15个县为蚕桑基地县,每县每年支持经费5万元。对这些基地县的大、中、小的乡,要求年产茧分别达250  相似文献   

2.
我县有11个乡镇,耕地40多万亩,总人口58万多人.1981年蚕桑生产分布在四个乡镇,桑园242亩,产茧不足50吨.1985年蚕桑生产已遍及全县11个乡镇,桑园扩大到3219亩,养蚕农户2927户,全年养蚕11651张,总产茧2344吨.总产值991441元.我县蚕桑生产发展之所以比较快,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并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3.
清远市自然条件优越,种桑养蚕十分有利,蚕桑生产已有较长的历史,几十年来不断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几起几落,速度缓慢。到一九七九年,全市有桑地3285.5亩,产茧306.5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清远市的蚕桑生产才得到较快的发展,1985年,全市桑地发展到61510亩,年产茧达3529.7吨,但1986年起,农民又挖桑改种,到1987年底,全市桑地仅存34823亩,蚕茧只有2377吨,比1985年分别下降43.39%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重视、农工贸组织蚕桑生产大合唱,我市蚕桑生产有了新的恢复和发展,1990年全市桑园已达8148亩,产茧5.3万公斤。为了使这项利国利民的农村副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发展,在“八五”期间,特提出如下规划: 一、全市“八五”末桑园面积要求达到2.5万亩,产茧500吨。其中宝鸡县、千阳县各1万亩,产茧200吨和300吨;岐山县2千亩,陇县、扶风县、眉县各1千亩。  相似文献   

5.
<正> 盐边县惠民乡经过几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发展快、经济效益好。1990年发种1500张,产茧723.8担,产值37.6万元;1993年发种5774张,产茧3009担,产值145万元。1993年发种、产茧、产值分别比1990年净增2.71倍、3.15倍、2.86倍。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蚕桑生产,成为攀枝花市产茧量最多的乡镇。  相似文献   

6.
<正> 在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的时候,我们喜看在祖国大花园中,蚕桑之花正在盛放异彩。我们丹阳县珥陵乡在解放初期仅有桑田460亩左右,所产蚕茧无几。六十年代开始,跨出发展步伐,至目前已有桑田410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8.7%。亩产茧已从当时的30斤左右提高到220斤;总产茧已由160余担发展到目前的9千多担,蚕桑收入达250万元左右,人均产茧22.15斤,人均蚕桑收入达61元。  相似文献   

7.
<正> 涟水县政府决定,蚕茧收购部门每收一公斤鲜茧,提取1分;用茧单位每用一公斤干茧,提取2.6分:丝织厂每用一吨白厂丝提取300元,作为蚕桑生产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发展蚕桑生产成绩突出的乡、村、组干  相似文献   

8.
<正> 句容县在抗日前蚕茧产量曾达750吨。但以后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蚕桑生产被破坏殆尽,建国前夕,桑田面积仅存72亩,年产茧仅有1.35吨。建国后,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并领导下,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9年桑田面积曾一度扩大到39,000多亩,并出现了“桑海”、“桑带”。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能巩固。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才出现新的局面。目前全县有桑田12,000多亩,其中新投产的速成密植桑园占50%,1986年产茧324吨,  相似文献   

9.
<正> 我市的蚕桑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1993年桑园总面积已达15万多亩。产茧265万公斤,养蚕户获得蚕茧收入2500多万元。但与“八五”末达到产茧10万担、2000年20万担的目标任务相比,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发展速度都还有很大差距,蚕桑生产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对1994年全市蚕桑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一、概论:韶关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据史书《汉书,地理》记载,汉武帝鼎元年(公元前116年),连州的女子已进行“桑蚕织绩”和“采桑饲蚕”的种桑、养蚕、丝织的生产活动了。解放后北江沿岸中上游的英德、阳山、连县、翁源、乐昌、曲江等县先后发展了蚕桑生产。1958年有桑地约3000多亩,产茧35吨多。1978年桑地面积才发展到4200多亩,产茧173.3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项农村政策得到落实,蚕桑生产也有较大幅度的发展。1986年桑地面积达8万6千多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十年来,尤其自1980年到1985年的五年间,南通市蚕桑生产发展较快,全市1980年桑园面积13.85万亩,年发种量30.8万张,总产茧8785吨,到1985年桑园面积达36,75万亩,年发种量66.24万张,总产茧18230吨。在五年中桑园面积增长了1.65倍,产茧量增长了1.13倍。1986年总产茧又获20775吨,连续六年蚕茧总产蝉联全省第一名。南通市近年蚕桑生产发展较快,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蚕桑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稳产性好。南通市是一个农业自然灾害多发地区,而蚕桑生产的抗灾能力较强。蚕桑生产包含着两个生产环节:一是培桑。桑树是多年生  相似文献   

12.
张权利 《蚕学通讯》2002,22(1):42-43
栽桑养蚕 ,是我市的一大传统产业 ,它具有“时间短、投资少 ,见效快”的独特优点 ,深受广大蚕农的喜爱。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行情变化大 ,生产总量大幅下滑 ,茧丝绸行业受到重挫 ,蚕桑基础损毁严重。1 992年 ,是永川市蚕桑生产发展最好年景 ,桑树总量达 1 .5亿株 ,年养蚕 1 1 .6万张 ,产茧 2 0 0 0吨 ,农村养蚕经济收入达到 4 0 0 0多万元 ;自 1 995年以来 ,由于国际丝绸市场低迷 ,鲜茧价格跌落 ,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 ,到 2 0 0 0年 ,全永川桑树总量仅保留 30 0 0万株左右 ,养蚕 2 .5万张 ,产茧50 0吨 ,农民养蚕收…  相似文献   

13.
<正> 天云乡是井研县发展蚕桑生产的基地。10年来一直保持全县第一的领先地位。1989年养蚕4320张,产茧2597担,人平养蚕0.6张,产茧18公斤。该乡蚕茧优质高产的主要经验就是“依靠科学技术”促进了蚕桑高速度发展。该乡地处龙泉山脉尾段深丘褶皱地带,坡陡土瘠,有8个村、55个组,1775户,7116人,人平耕地1.4亩。1972年人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南通市的蚕桑生产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产茧20770吨,比1980年的8785吨增加1.4倍,平均每年递增2000吨。蚕茧产值8493万元,比1980年增收5631万元,接近翻了二番。蚕茧产量占全省产茧量的四分之一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冠军,全市六个县,都列入省重点蚕桑生产基地。同时,丝绸工业也发展迅速,现有大小丝绸厂87个,其中县属企业10个。有缫丝机3814台,织绸机3054台。蚕桑生产已成为我市多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东台蚕桑生产水平之我见东台市多管局王根法,丁志用,丁萍芳东台市是江苏省蚕茧重点产区。1994年有桑园面积17.4万亩(投产桑园),发放蚕种50.2万张,产茧1.5万吨,张产茧30.4kg,亩产茧87.6kg。就全市整体而言,蚕桑生产水平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16.
曾一度辉煌的阆中蚕桑生产在经历了十年持续稳定发展之后,终因生产规模较小,千家万户经营,无力抵御茧价暴跌的市场风险,而今步人了低谷.1985年被列为省的蚕丝商品基地县,经过一番努力,阆中的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1995年底全市累计栽桑达1.2亿株,折合桑园6666.7公顷(10万亩),养蚕16.3万张,生产蚕茧4012吨.桑树、发种、产茧年均分别以10.5%、13%和10.6%的速度递增,1995年茧款收入5000万元,户平茧款300元.尽管1995年蚕桑生产是阆中栽桑养蚕收益最好的年份,然而,由于生产规模小,每个养蚕户1季只养蚕0.36张,产茧8.9公斤,茧款也仅100元.1995年  相似文献   

17.
徐敏  陈兆敏  向阳 《四川蚕业》2020,48(2):14-16
<正>宁南县是四川蚕桑生产第一大县,蚕茧总产、养蚕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蚕农收入五项指标连续15年荣获全省第一,其中养蚕单产、人平产茧、蚕茧质量三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生产技术标准的逐渐完善与贯彻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近年生产技术标准意识松懈、落实不到位也造成了宁南蚕桑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困扰。2016年起,笔者连续多年参加了宁南县蚕业局、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射阳县特庸乡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形成了射阳县重点蚕茧生产基地。1987年产茧780吨,占射阳县产茧总量38.05%,比大发展前的1983年增长了5.2倍;栽桑养蚕总收入55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35%,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今年春夏蚕已售茧387.2吨,比去年同期增41.6%,列盐城市各乡镇之首。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该乡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87年这个乡人平纯收入556元,其中蚕桑收入155元,户平430元。  相似文献   

19.
<正> 安康县养蚕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21年就有兴桑养蚕的记载。蚕丝一直占据安康山货市场的首位。建国后,这一骨干经济项目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突飞猛进,1979年蚕茧上升到901.8吨,1982年达1 552.6吨,到1985年,总产茧1603吨,占安康地区蚕茧量4250吨的39.33%,占全省蚕茧5250吨的32.04%。但这几年在蚕桑生产中存在不少难题,减缓了发展速度。其中基地建设工作是一个较大的问题。蚕桑生产是商品生产,而商品生产不搞基地建设不行。这里就安康县蚕桑基地建设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一、蚕桑生产的现状 吴县市的经济比较发达,已连续多年挤身“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的前列;与此同时,全市的蚕桑生产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具体表现在: 1.重点蚕桑基地基本形成。到1994年底全市桑田面积已发展到4万亩,产茧2750吨,比1990年翻了一番多,全市形成了9个蚕桑重点乡(镇),区域相对集中,横泾镇现有桑田1.1万亩,并且已连续三年产茧超过一千吨,成为全省产茧量超千吨的重点乡(镇)之一。就地理分布来讲,全市4万亩桑田基本集中在沿太湖的横泾、浦庄、渡村、越溪、胥口、光福、藏书及沿澄湖的甪直、车坊等乡(镇),由于90%都是80年代后期的粮改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