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南方肉牛短期育肥技术肉牛短期育肥技术是指选择1.5岁左右、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来源于非疫病区内的健康架子牛,采取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和加强饲养管理,在短期内提高肉牛体重、改善牛肉品质的实用技术。1.饲料准备。饲草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降低育肥成本。根据育肥场规模大小,备足饲料饲草。南方可种植高产优质禾本科牧草,如桂牧1号、黑麦草等。同时,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如稻草、花生秧等,以及利用食品加工业的副产品,如饼粕、淀粉渣、豆渣、酒糟等。2.育肥季节。牛舍内最适宜的温度是15~21℃,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育肥效果。南方肉牛育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南方湿热气候地带肉牛的育肥提供参考,文章从肉牛育肥生产的4个重要环节论述了如何选择开始育肥的时间、育肥的期限、架子牛的始重和育肥饲料,以提高在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带)肉牛育肥的生产效益。建议在岭南湿热地带育肥肉牛开始时间以10月下旬或11—12月份较佳;育肥架子牛年龄、体重应尽量接近,周岁以上犊牛年龄相差以不超过2~3个月为宜,体重差异应控制在1个标准差以内;育肥模式可选择秋末、冬春的非热季节3~6个月短期育肥、从第1年的1月底或2月初开始的跨年度12个月育肥和从第1年秋末开始的跨3个年度的18~24月的长期育肥3种育肥模式;育肥饲料应按照育肥阶段提前准备,渐进式地更换饲料品种类型和数量;并从牛的种质、驱虫防病、每日最佳投料时间和确定产品适时上市等方面提出了持续增加育肥生产效益的可选择环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牛舍建设、饲草饲料、肥牛选购、育肥季节、育肥技术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在肉牛短期育肥过程中应考虑和解决好的问题,以便给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混合日粮(TMR)是全价饲料中的一种,它将精粗饲料按照动物的营养需要配制成混合饲料,该饲料能够为动物提供均衡的营养。为此,本文介绍了全混合日粮的配制原则:保证育肥肉牛TMR的全价性,改善育肥肉牛TMR的适口性,促进育肥肉牛的生长,提高育肥肉牛的饲料报酬率,保证育肥肉牛处于健康水平;从原料选择、营养参数设置、原料评价、原料加工、混合设备选择、水分控制等方面简述了提高全混合日粮配制质量的技术方案,该技术具有普遍适应性,能为肉牛养殖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肉牛生产,如肉牛快速育肥、老瘦牛的短期育肥、育成期肉牛的育肥都是目前肉牛生产的主要方式。即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尽可能少的饲料投入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和出栏率,为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牛肉,也给广大养殖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肉牛育肥是肉牛生产的关键,在这一阶段中,肉牛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便于进行高强度育肥,生产高档牛肉。一般农户选择育成牛或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这就要求对牛的选种以及饲养管理等要有一定的技术。1引种1.1品种选择目前我国多选用以利木赞牛、夏洛来牛、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等作为父本,以当地黄牛作为母本的杂交牛,其特点是体型大、成熟早、增重快、肉质好;其次是国内一些良种黄牛,如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等,其特点是体型大、肉质好,但增重速度慢、育肥期长。当前在有些地区西杂二代牛或三元杂交牛比较受欢迎。1.2体型外…  相似文献   

7.
提高肉牛育肥技术,不仅可提高肉牛产量,而且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对部分育肥户的调查,在肉牛育肥过程中,配套技术含量低,育肥效果不明显.实践表明,按品种、年龄、适宜舍内温度,育肥期饲料,按时防疫,驱虫健胃、饲养管理、效益等,以下配套技术进行牛的育肥,可获得明显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发生变化 ,对低脂肪高蛋白含量的牛肉需求量不断增加 ,肉牛生产逐步由传统饲养向科学化饲养 ,由分散饲养向专业化、规模化饲养转变。如何提高肉牛育肥效果已成为肉牛生产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 ,我们根据我镇肉牛育肥场的饲养经验 ,总结以下几点措施 :1 育肥期的选择每年的 9~ 11月是肉牛短期育肥的最佳季节。此时牧草、农作物秸秆丰富 ,环境温度、湿度比较适宜于肉牛生长、增肉。经 3个月的短期育肥 ,即可上市或加工成牛肉制品 ,这时正值牛肉销售旺季 ,价格俏 ,经济效益好。2 牛舍的选择牛舍选择在…  相似文献   

9.
肉牛育肥主要指专用肉牛品种一次性肥育,是肉牛养殖的核心,主要决定于品种、牛舍建设、饲料、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本文从肉牛品种的选择、标准化牛舍的建设、饲料配方的组成、饲养管理等方面详细总结了西北地区肉牛育肥的成功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养牛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黄牛改良工作的普及和发展,杂种牛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进行肉牛短期育肥,快速出栏,是当前养牛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利用短期育肥法育肥牛,可以广泛开辟饲料来源,降低饲养成本,缩短育肥期,提高肉质,提早出栏,效益显著,现将肉牛短期育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牛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极大地促进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如何提升肉牛育肥效果便成为关键问题。为此,本文从保证牛舍温度的适宜、科学供给合适的饮水、结合季节合理喂饲料等方面着重介绍了肉牛育肥养殖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架子牛通常是从牧区选购至农区肥育场,用高能量饲料进行短期催肥,进一步增加脂肪沉积、改善肉质,即为架子牛后期集中肥育。1架子牛的选购并不是所有的牛都具有育肥价值,所以选购牛只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育肥牛经济效益的高低。在购买牛只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1选购饲养杂交改良牛利用杂交优势,可大大提高肉牛的产肉性能、经济效益。条件好、饲料充足的肉牛肥育场(户),首先选良种肉牛或肉乳兼用牛与本地牛的杂交牛,如利杂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提高肉牛对饲料的转化利用率,我们用西门塔尔杂交肉牛开展了为期60 d的短期育肥试验。结果显示用醋酸对饼粕类蛋白质原料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每日补饲3.5 kg精料,体重为250 kg的牛日增重达1402 g,提高饲料利用率达10.08%。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香格里拉肉牛短期育肥的效益,选择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杂交-代18 月龄公牛20 头,随机分为2 组,进行为期90 d的育肥试验.结果发现通过90 d的肉牛短期育肥试验,20 头杂交牛的平均初始重为326 kg、全期增重为130.0 kg、日增重为1 444.44 g,前期平均体重为352.0 kg、日增重为896.55 g,中期平均体重为401.75 kg、日增重为1 604.84 g,后期平均体重为456.0 kg、日增重为1 808.33 g;按照牛群育肥试验结束时当地育肥牛的销售市场价格进行计算,头均产值3 900 元;扣除饲料费1 682.42 元、人工费600 元,头均盈利1 617.58 元,20 头育肥牛共盈利32 351.6 元.表明充分利用香格里拉当地牛和饲草饲料资源,合理配制精饲料,肉牛的育肥效果好、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生态条件及市场对肉牛产品的需求,肉牛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是普及推广优良种畜如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优良肉牛品种,采用牛细管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先进技术,改良本地牛,提高牛群整体质量;大力推广以幼龄牛育肥为主,架子牛育肥为辅的肉牛育肥技术;进行草场改良及农业区粗饲料加工处理,保证肉牛所需粗饲料的数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肉牛育肥过程中 ,影响肉牛育肥效益的因素很多 ,只有在充分认识这些因素的基础上 ,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才能显著地提高育肥效益。1 育肥牛的选择 1 1 品种的选择 目前我国还没有培育出优良专门肉用牛品种 ,最好选择夏洛来牛、梨木赞牛、皮埃蒙特牛、西门塔尔牛等肉用或肉乳兼用公牛与本地黄牛母牛杂交的后代 ,也可利用晋南牛、秦川牛、南阳牛和鲁西黄牛等我国地方黄牛良种进行育肥。1 2 年龄的选择 牛的年龄与增重速度、胴体质量、饲料的利用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年龄对增重速度影响很大 ,一般的规律是肉牛在第一年的增重最…  相似文献   

17.
短期育肥能让肉牛迅速增重和改善肉质,也是提高养牛效益、增加收入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肉牛短期育肥的时间、方式、牛的科学选购以及注意事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8.
<正>1)青绿饲料饲喂不能单一。青绿饲料是育肥肉牛不可缺少的优质饲料,但它含水分过多,含干物质少。如果只用青绿饲料饲喂肉牛(特别是育肥后期的肉牛),它虽然吃得很饱,但其机体吸收的干物质能量不能满足长肉和沉积脂肪的需要。所以,在用青绿饲料喂育肥肉牛时,一定要补充和掺入适量干青草、谷物饲料(玉米、高粱等)和蛋白质饲料(豆饼、花生饼等),这样育肥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全国性“肉牛热”的兴起,群众性的季节性育肥肉牛和短期育肥肉牛已成热门,肉牛已跻居与奶牛、生猪等经济家畜同等重要地位,肉牛生产在支柱性产业牛的重要地位已被人们所认识,并逐步由传统饲养向科学化饲养转变,由分散性饲养向专业化、规模化饲养转变.为此,如何利用现代科学养牛技术指导肉牛生产,缩短育肥期,提高增重速度,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肉牛育肥者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一)肉牛肥育期饲养技术肉牛肥育期间应该注意饲养,勤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不仅能提高育肥效果,还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损失。1.饲草饲料多样化,合理搭配。牛的日粮一般由粗(青)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