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糖料作物种植与食糖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我国糖料作物种植、食糖生产和消费、食糖市场供需及价格变动、食糖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情况,对促进我国食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糖业可持续发展的立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我国糖业发展困境和破解之策,根据我国宏观调控力度、食糖进口关税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等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糖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通过考察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美国等世界主要产糖国立法实践经验,呼吁推进我国糖业立法进程,重点考虑严控食糖配额管理、实施按质论价收购和最低收购价政策、鼓励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整合明确监管部门职能并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等,通过立法促进国内糖业供需平衡,弥补食糖市场调控不足,保持食糖价格基本稳定,不断提高国内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食糖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质之一,食糖进口主要用于补充国内市场缺口,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进口政策对国内食糖供需调控起关键作用。2021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糖进口国,食糖进口情况对全球糖市走势产生的影响重大。2022年1月1日起《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实施,RCEP时代,我国的糖业贸易政策延续了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东盟自贸协定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国关税承诺表》,税则列号1701项下的食糖产品不在RCEP减税计划范围内,维持15%配额内关税和50%的配额外关税。文章通过梳理历年食糖进口政策的演变,重点分析RCEP对我国糖业供给、消费及产业链长期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而对政府、行业和企业等主体如何把握RCEP红利与挑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食糖贸易保护措施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几年来,我国食糖消费量增长较快,但国内的食糖还是供给不足,缺口较大,自给率低于80%,需要从国外进口部分食糖。由于国内外食糖价差较大,且部分发达国家实行了强有力的食糖贸易政策,在价差牟利和政策影响的双重因素下,导致了我国食糖的过量进口或走私,对国内食糖产业造成了强烈冲击。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借鉴发达国家的食糖贸易保护政策:控制食糖进口量、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调农工关系、制定食糖目标价格体系,提出我国食糖保护措施:延长保障关税时间、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与本国利益兼顾、创新符合WTO的国内食糖保护政策、实行中国特色的一体化糖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土耳其的甜菜生产、食糖生产及消费、食糖产业政策及食糖贸易政策等情况,对我国甜菜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4年我国糖料生产形势及后市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雪 《中国糖料》2014,(4):90-92
对入世以来我国食糖的生产、消费、贸易形势和主要特点做了简要回顾和归纳,针对2014年食糖价格走势对糖料生产的影响做出分析,对2014/2015榨季的食糖产需形势和价格走势做出预测,在分析我国食糖生产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食糖产业竞争力、加强对食糖产业的保护和支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雪 《中国糖料》2012,(4):70-72
分析了我国目前糖料生产的现状、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制约因素,以及国家对糖料生产的支持政策,在此基础上提出"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保证我国食糖消费的基本自给和食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广西经贸委消息,广西将从2000/01年榨季至2002/03年榨季,按企业食糖销售额加收2%的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糖业结构调整和食糖宏观调控,包括糖厂关停的政策补贴、甘蔗综合利用及制糖深度开发的科研补助费、食糖储备调控的政策补贴等等,基金按来源的50%返还当地实施相应的结构调整项目,50%用于全区统筹。广西将建立糖业发展基金调控制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我国食糖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历年来国储糖的放储和收储情况,重点阐述了国储糖与食糖供需、食糖价格和食糖进口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实施食糖储备制度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探讨改进的措施.为各界了解、研究我国糖业及国储糖政策提供有关资料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我国食糖储备制度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通过梳理历年来国储糖的放储和收储情况,重点阐述了国储糖与食糖供需、食糖价格和食糖进口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实施食糖储备制度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及探讨改进的措施.为各界了解、研究我国糖业及国储糖政策提供有关资料作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