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声春 《福建农业》2008,(11):26-27
随着养猪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猪群健康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问题。生物安全是一个猪群疾病控制策略,通过它来减少引入致病性病原,去除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为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控制疫病发生和传播的方法。因此,猪场必须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才能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
由于猪场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疫病的流行.一旦发生疫病,也难以控制和根除。传统式养猪的疫病预防控制技术已不适应现代的规模猪场,应由临床兽医学向预防兽医学和健康养猪转变,建立现代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猪场、猪舍和猪群应实行严格的隔离,切断病原微生物在猪场间、猪舍间和猪群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猪的疫病是关系到猪场生死存亡和经济效益高低的大问题。要想解决猪场疫病多的问题,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切断入为能够控制的疾病传播途径,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努力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急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已经成为中小型养猪场首要考虑的问题。猪场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消毒是保障猪场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或传播,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保障猪群健康无病。  相似文献   

5.
猪疫病是猪场最大的天敌,一场疫病对猪场来说可能会是灭顶之灾。猪场养殖猪最主要是做好猪疫病的防治。目前猪疫病形式多样,发展迅速,传播极快。猪场猪疫病的防治应该从全方位出发,综合防治,从各个方面来控制猪疫病的传染与传播。本文主要从猪场猪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出发,探究猪疫病防治的一般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要确保猪场生物安全,关键是做好猪场的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工作,而消毒又是预防和控制疫病的第一道防线,消毒的主要作用是消灭猪场病原微生物、切断其传播途径,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对规模猪场来说尤为重要。1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是规模猪场取得良好消毒效果的保障1.1选址规模猪场选址区域应远离人口聚集区、污染企业、屠宰场、名胜风景区、主要河流、自然保护区等,附近三公里内无其它偶蹄类养殖场,地点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高燥、排水  相似文献   

7.
曹同德 《农家科技》2007,(10):27-28
<正>近年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在我国规模化猪场的传播与蔓延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猪体免疫抵抗力,导致了猪场疫病发生复杂化,使猪场控制疫病发生难度愈来愈大。尤其是去年以来国内大范围流行"猪无名高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作为其中的主要"元凶"之一,给  相似文献   

8.
生物安全是为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而建立的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措施。生物安全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且必须要全面落实的传染病控制策略。任何疫病的流行都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大环节构成,生物安全防控就是在切断传播途径上面入手,达到控制传播疫病的目的。尤其在当前非洲猪瘟肆虐的严峻形势下,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是规模化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续第2期) 猪场生物安全是指采取疾病防治措施,以预防新传染病传人猪场并防止其传播,保护猪群健康,以获得最佳生产性能的方法。生物安全主要由4部分组成:生物陆安全防疫、主动陡安全防疫、猪群的健康管理和猪场的环境管理。一、生物性安全防疫生物性安全防疫在养猪业上是指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从外界带来疫病的危险性,日的在于保持猪群的高生产性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针对疫病发生的3个基本要素,即病原体、易感动物及环境之间复杂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采取相应的生物性安全防疫措施,从而防止或减少猪群疫病的发生。导致疫病传播的危险囚素主要有猪只之间的身体接触、粪尿接触、空间共享以及猪场选址、动物传播媒介、猪场工作人员、参观者、猪场水源和运输工具等。二、主动性安全防疫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我国的养猪业发展速度很快,集中养殖,规模养殖逐渐取代了最初的农村家家户户养几头的散养状态,集约化的发展态势能更有效的节约养殖成本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疫病较易发生和蔓延,因此规模猪场对于疫病防控及饲养管理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控制病原入侵,切断病原在猪只中传播的途径、制定科学合理的疫病防控制度三个方面提出规模猪场疫病的综合防控,为广大养殖场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疫病是生猪养殖最大的威胁,一旦爆发大规模猪病,很有可能给地区猪场带来毁灭性灾害,做好猪病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在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各类猪病频发,疫病种类多样,形式各异,且传染速度极快,如何及时、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猪疫病的发生与传播,是生猪养殖过程中需重点探讨的问题。猪疫病规模传播过程中主要涉及3个要素,即生猪、传染源与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12.
规模养猪生产能否取得高的经济效益取决于饲养管理技术及疫病防治水平。集约化程度越高 ,疫病传播、发生越多。尤其是某些疫病呈隐性感染、亚临床表现 ,给养猪生产带来潜在威胁。为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这里给出规模猪场较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供不同情况猪场参照执行。1后备母猪群的防疫程序猪瘟 :配种前用猪瘟细胞活苗 2头份 ,临用前用生理盐水或 0 .2 %亚硒酸钠生理盐水液 2毫升稀释后肌注。也可用猪瘟、丹毒活疫苗或猪瘟、丹毒、肺疫活疫苗 2头份肌肉注射。猪细小病毒病 :第一次注射时间为配种前一个月 ,应用猪细小病毒活疫苗 1头…  相似文献   

13.
集约化猪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张淑环(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450002)卢中华(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集约化猪场猪只数量多,饲养密度大,一旦发生传染病,其经济损失将会严重。为有效地控制猪场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猪只的健康生长,在养猪生产中必...  相似文献   

14.
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一旦发生,会导致养猪生产遭受严重损失。为有效预防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生,需实施封闭猪场、加强饲养管理、强化消毒工作、提前保健预防、疫苗免疫等生物安全措施,以降低疫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控制疫病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化,养猪业疫病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猪场一般采取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消毒、用药等措施控制猪场疫病的发生。但是,目前我们常常遇到猪场的猪在预防接种后.  相似文献   

16.
在猪场规模化养殖养殖过程中,如果猪场建设不合理、猪场的疫病防治措施不到位、饲养管理水平不高,在养殖过程中就会导致各种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一旦猪群发病,就很难保证能够有效的控制疫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养殖过程中,为了使养猪产业稳定的发展而又能较好的预防控制猪疫病的发生,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养猪疫病的防控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猪疫病防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畜禽养殖最怕的就是发生动物疫病,一旦发生动物疫病,畜禽就会全军覆没,养殖户就会血本无归。所以,畜禽养殖最重视的就是动物防疫工作,而动物防疫工作中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免疫和消毒,免疫是疫苗对应某种疫病的特定防疫措施,而消毒是防疫工作中最基础、最有效、最广泛的防疫措施,但养殖户往往重视疫苗免疫,而忽视防疫消毒。养殖场消毒的目的是消灭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的传入或继续蔓延,达到预防、控制和消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都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通常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相互依赖、相互作用而导致猪群发生疾病,因此防治疫病应当从病原控制、科学免疫、卫生管理、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一旦发病,及早对疫病进行诊断,从而防止继发感染。从病原体控制、保持猪场环境卫生、精细化饲养、科学合理免疫、及时诊断治疗、适时药物预防等方面介绍了规模化养猪场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夏季几种常见猪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更是猪病多发季节,加上近期猪肉价格居高不下,生猪调运频繁,使疫病传播风险增大,一旦预防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给养殖户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介绍了夏季猪场疫病控制的经验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兽医防疫被视为工厂化猪场建设要过的第一关。过不了这个关,猪场就要垮台。工厂化养猪工艺其他方面出漏洞尚可补救,兽医防疫出漏洞,一场疫病就可将猪场毁掉,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工厂化猪场的兽医体系建设,关键在于建立疫病控制系统。一、工厂化猪场的卫生防疫特点工厂化猪场的猪群庞大,密集饲养,一旦病菌入侵,就会快速传播,引起疫病爆发;同时常年频繁购进大量饲料,售出大量活猪,与市场交往密切,容易沾染病菌,引发疫病。许多工厂化猪场建在大城市郊区,或建场后所在城镇工业发展,致使猪场兽医防疫条件恶化。更普遍的现象是陷于农户包围之中,这些农户家庭养猪往往对防疫不重视,经常发生疫病。这种常在性的疫原菌对猪场构成严重威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