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GIS技术,对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2个监控点进行可视性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可视区域占辖区总面积的53. 08%,基本覆盖了森林防火重点区域; 2)可视性与地形和监控点分布有紧密关系; 3)可视性分析可为后期视频监控点布设提供参考,并能先期在图上实现可视化。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永平县4个森林防火瞭望台观测到的可见区域面积等数据,在ArcGIS10.2下采用ArcMap10.2的3D分析工具和其它地理处理工具,基于永平县等高线数据生成DEM用于可见性分析获取瞭望观测可见区域面积;下载ASTER GDEM V2版的DEM数据用于天际线分析获取瞭望观测视线覆盖范围。分析结果表明:瞭望台可直接瞭望观测到的可见面积占永平县域面积的19.7%,县域面积均在其瞭望观测视线覆盖范围内,通过瞭望台可直接瞭望观测或间接监测到全县林火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防火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初到2016年底,我国森林防火公路、防火隔离带、瞭望塔等防火基础设施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和改善;森林防火专业和半专业队伍已经覆盖全国99.96%的具有防火任务的县级单位;航空护林面积已达331.61万km~2;年均发生火灾比近20年(1988-2008坪均值下降37.3%;依法治火以及科学防火取得重要进展。笔者对我国森林防火发展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并对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建设现状 阿鲁科尔沁旗森林防火区域面积为596.2万亩,森林覆盖率29.2%,草原防火区域面积为1418万亩,占本旗总面积94%。植被分布的特点明显,北部500万亩天然次生林保护与建设工程,主要以北部罕山水源涵养区为中心;中部200万亩小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南部300万亩沙地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以满金芒哈、阿拉迪芒哈两大沙带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保护区;100万亩的经济与用材林建设工程;100万亩退耕还林(草)工程;1000万亩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森林防火已被自治区政府列为51个一级火险区之一;草原防火被列为29个一级火险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目前所用森林防火嘹望塔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其改进设计.该瞭望塔已通过鉴定并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6.
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中部,土地总面积7.34万平方公里。全旗辖3个镇、6个苏木、39个嘎查,总人口2.5万人。目前,全旗森林草原重点防火面积为10904万亩,其中,森林防火面积789万亩,草原防火面积10115万亩。有森林火险区47个,草原火险区51个,主要分布在塔木素、阿拉腾敖包、孟根、努日盖、阿朝等苏木镇和雅布赖治沙站、巴彦高勒林场。  相似文献   

7.
松阳县生物防火林带布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松阳县2000-2010年森林火灾发生情况的分析,将松阳县划分为Ⅰ、Ⅱ、Ⅲ级森林火险区,在行政区划和森林火险等级区划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林中空地、防火公路和山脊线分布等主要影响因子,采用分区控制的方法,确定生物防火林带的空间布局:在Ⅰ、Ⅱ级森林火险区内布设规划生物防火林带,将整个防火林带网络分割成2 691个网格,网眼平均面积为34 hm2,其中Ⅰ级火险区有1909个网格,平均网眼面积为28 hm2,Ⅱ级火险区有782个网格,平均网眼面积为48 hm2;生物防火林带总长度为4 587.1 km,防火网络所形成的网络密度为50.1 m/hm2,防火林带设计宽度应不小于15 m,防火网络总面积占区域面积的7.5%。主要造林树种为木荷(Schima superba)、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杨梅(Myrica rubra)等。  相似文献   

8.
林火是森林的大敌,搞好林火的预防尤其重要。一、目前我们林火预防工作的基本情况每当防火期到来前,特别是春防到来之前,我们的各级防火部门就要研究布防工作。根据经验和条件以及来自上级防火部门的信息,把所辖的防火责任区按地理条件和位置划分重点区域,设置瞭望塔和检查外站,派出专业队伍进行宣传教育,落实防范措施,做好扑救准备工作,进而从人力物力和装备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火险,做到有备无患,召之即来。为了防止万一,还要在重点区域、村屯边缘  相似文献   

9.
结合ArcGIS扩展模块3D Analyst三维分析功能,对岭南八局森林火险治理二期工程瞭望塔布设进行研究,创建动态三维模型,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处理,为防火工程瞭望塔布设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巍巍群山,莽莽林海。一座小小的瞭望塔,独立群峰之巅,那是林树春的前沿阵地。瞭望和巡逻是他的职责,一旦发生火情,他就是“吹哨人”。内蒙古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东南部、燕山山脉努鲁尔虎山中东部,总面积约5.7万公顷。大黑山林场处于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林树春是一名普通的林场职工,1995年,他被林场派往人迹罕至的大黑山瞭望塔,成为一名防火瞭望员,这一干就是27个年头、近万个日日夜夜。  相似文献   

11.
三明城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可持续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市区自然条件、森林植被类型和工业污染状况 ,采用大绿色、大生态、大环保布局的构想 ,将市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区划改造为多色彩阔叶林群落区、多样化针阔混交群落区、多层次抗污染林带和多形式防火林带等 4个部分 ,并提出市区周山森林生态景观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Wildfire detection systems planning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wildfire management policies. The common resources usually used in wildfire detection are lookout towers, terrestrial mobile brigades, aerial reconnaissance and the general public.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i) to analys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different detection systems in Portugal and Spain, according to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ii) to assess the territorial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performance of fire detection systems in the Iberian Peninsula, and (iii) to develop an explanatory model aiming to inform fire detection policies.Pursuing this aim, a common wildfire and territorial database for the whole Iberian Peninsula was developed, thus enabling common cartographic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Results show the importance of land cover variable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on the proportion of fire detections made by the different systems in both countries.Despite certain national specificities, many common features were found, allow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ral patterns of fire detection distribution and performance for the Iberian Peninsula. Models developed at the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levels indicate that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high proportion of forestland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roportion of detection by population, whereas higher proportion of shrublands corresponds to higher proportions of detections by other systems, particularly lookout towers.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and the approaches applied could be used with similar objectives in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inform policy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wildfire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1980—2005年森林火灾时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火灾是林火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然蔓延和扩展,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森林起火。森林火灾属世界性、跨国性的重大自然灾害,进入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森林火灾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各国的森林防火费用不断增加,但森林火灾发生的面积并未相  相似文献   

14.
详细介绍了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等级指数,结合兴隆林业局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在了望、巡护及灭火准备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丹东市振安区"十二五"期间发生的森林火灾统计数据,从地域分布、季节变化、起火时间、火灾起因四方面进行丹东市振安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丹东市振安区共发生森林火灾162次,受灾森林面积50.7hm2;森林火灾发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可将丹东市振安区划分为森林火灾重灾区、一般灾区、轻灾区三类区域;主要发生季节在春季防火期内,4月为高发期;起火时间主要集中在10:00—14:00,占69.75%;主要起火原因为清明节上坟用火。  相似文献   

16.
东莞大屏嶂森林火险等级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东省东莞大屏嶂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环境特点,选取植被类型、坡度、坡向、海拔、居民区距离、道路距离6个火险影响因子,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大屏嶂森林公园进行森林火险等级的评价与区划。区划方案表明,该区可以划分为无、低、中、高和极高5个等级火险区,其面积分别占研究区的1.67%、2.19%、33.16%、55.3%和7.68%。森林火险等级的空间分异较明显,极高火险主要出现在西北部,中部和北部火险等级较高,东部与南部火险稍低。森林火险较高等级主要受植被类型、坡向及海拔这3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山地城市类型、布局结构及其特点进行阐述,分析山地城市森林影响因子及特点,认为我国西部山地城市森林具有四大特点: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以乔木为主体,自然林覆盖率和自然度0.5以上林地占城市绿地的30%以上;大型城市绿地斑块内自然、半自然林地比例较高,占斑块的20%以上;坡地林地率较高,林地率大于50%,群落结构稳定;坡地物种乡土性高,优势种明显,以自然次生林为主,并具有一定的面积和乔木数量。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山地资源,从保护自然植被着手,充分保护环境基础设施,构建和完善城市组团隔离带和城周生态屏障,以形成山地城市特点鲜明的城市森林绿色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