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小哨、曼中田、六六呼和南京里4个牧场的牛蜱类进行调查,发现有微小牛蜱(B.microplus)、镰形扇头蜱(R.haemaphysalaides)和二棘血蜱(H.bispinsa)3种硬蜱。其中微小牛蜱为优势种,感染数量和对牛的为害程度远高于其他2个种。全放牧条件下午蜱感染情况调查发现:小哨的年蜱高发期为6-9月,曼中田为2-5月。不同品种的牛,其抗蜱性能差别较大。莫累灰及其血缘含量高的牛抗蜱能力相对较差,即使在寒冷及其它恶劣的气候环境下,也能让较多的蜱完成其生活史。选择不同杂文组合肉牛做人工感染试验,每组3头,每头接种500只幼蜱。结果奖累灰半身上成活的蜱最多。平均达94只/头,并且蜱能较快饱血,迅速、大量地污染草场。云南黄牛、婆罗门及其血缘含量高的牛抗蜱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放牧肉牛管理日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全日制放牧肉牛管理日程研究,在小哨、大六呼、曼中田3个不同气候类型的牧场实施全日制放牧管理,集中配种、产犊、断奶、育肥、出售、统一驱虫、防疫、灭蜱等。按相应的管理日程开展工作,为肉牛放牧生产管理提供最佳方法。经1991—1995年的5年研究实践,制订出适用于我省北亚热带气候、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及热带湿热河谷气候牧场的全日制放牧管理日程,为我省相应地区肉牛生产提供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和占星  黄梅芬 《四川草原》1997,(1):25-30,33
对云南省南亚热带湿热地区的思茅曼中田畜牧场臂形草草场不同定植年限中每年施氮素与否对草场的产草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每年施氮肥,能明显地提高全草场的产量和质量,如以1986年(120)*与1986(0)*两不同处理在定植的第五年进行比较,一次刈割测产的干物质产量每公顷可提高达147.2%、粗蛋白含量则提高233.7%,处理间均可达到极为显著的差异(F=9.90>F0.01=3.36)。后随着年限的推移,施氮肥的草场产量可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之后,再出现稳中有降,而不施氮肥的处理则在定植的第三年急剧下降。为此作者等提出了试验见解,希望对曼中田以及其类似地区禾本科草场的管理上能起到一定生态循环系统的指导作用,并为抑制害草飞机草的孳生危害提供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同杂交组合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杂交组合牛的繁殖性能研究于1991年至1995年分别在昆明小哨,思茅曼中田和元阳大六呼3个牧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繁殖成活率,婆莫杂(BM)为90.6%,婆莫云杂(BMY)为87.5%,莫云杂(NfY)为85.3%,沙云杂(SY)为68.7%,婆云杂(BY)为67.7%。初配年龄为15—16月龄,初配体重MY为180-200千克以上,SY、BY为200十克以上,BM和BMY为250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昭苏马场丘陵山地草原冬草场、春秋草场、河滩阶地草原春秋牧场、沟谷平地人工草地、前山带低山丘陵草甸草原冬草场进行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年度内地上生物量变化随年度的季态变化而变化,而草地产量的增减变化幅度与草地的草群组合、利用状况及所处的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察右后旗境内克氏针茅一羊草草场型地上生物量月动态的调查,指出草场产量高峰在9月中旬,草群营养价值在8月中旬可达理想指标,此期粗蛋白含量较高,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最高。因此认为该类草地在8月下旬利用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高寒牧区建立高产优质打贮草基地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川西北牧区家庭牧场优化模式研究示范”课题组在牧区因地制宜建立免耕人工打草地、翻耕人工打草地、天然打草地,提高了产草量,增加了牲畜的冬草贮备,增强了家畜的防灾抗灾能力,使牲畜的死亡率降到3%以下,为牧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丹草生长动态及收割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高丹草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生长速度、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高丹草株高、生长速度、产草量及茎/叶变化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苗期生长缓慢,拔节期生长最快,拔节期过后生长速度减缓,表明拔节期是营养体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干/鲜及营养物质变化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9.
草地类型不同草群的营养物质及产量的季节、年度动态也不同。幼嫩牧草的营养价值较高,随着牧草的生长,营养价值下降,各类型产量高峰出现在8、9月份。产量月动态系数较稳定,年变度在10.2%-19.9%之间,丰、欠年产量差异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几种草地类型草群的营养物质与产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类型不同草群的营养物质及产量的季节、年度动态也不同。幼嫩牧草的营养价值较高,随着牧草的生长,营养价值下降。各类型产量高峰出现在8、9月份,产量月动态系数较稳定,年变度在10.2%~19.9%之间,丰、欠年产量差异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于璐  王迅  柴沙驼  刘书杰 《草地学报》2020,28(2):547-557
本试验选取了青海省海北地区的海晏县作为研究区域,按照返青期(4-6月)、盛草期(7-9月)、枯黄期(10-12月)和枯草期(1-3月)4个阶段,试图通过实地测量、实验室分析与高分遥感影像相结合,分别筛选与草地各营养指标含量相关性最优的植被指数,建立草地营养含量月际动态估测模型,旨在将高分卫星影像与地面高光谱数据相结合,初步探寻天然草地各营养指标含量的月际动态规律,对指导冷季补饲及实现草地资源最优配置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结合高分遥感数据,针对不同月份分别筛选最佳反演模型,对各营养指标含量进行反演,以此分析草场各营养含量月际动态变化规律是可行的;牧草干物质、粗蛋白、钙和磷含量随着返青期-盛草期-枯黄期-枯草期的变化趋势,基本呈现先增后减型变化。4个阶段中,草场干物质和磷含量最大相差约6倍,粗蛋白含量最大相差约7倍,钙含量最大相差约17倍。  相似文献   

12.
在中澳技术合作“云南省牲畜和草场改良”项目执行的八年间,在植物营养方面,详细研究了云南不同土壤类型的草场建植、维持的施肥技术。其中在云南十三种土壤中的九种主要类型上,共计开展了34项有关人工草场建植的定植与维持肥料的地间施用研究和38项温室盆栽试验。根据结果,提出了草场建植中P、K、S肥及微量元素如B、Cu、Zn、Mo的施用量和施用比例,以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优质高产的混播多年生人工草地,为麋鹿采食栖息地提供一定的生物功能。在麋鹿栖息地,对人工建植混播草地的初级生产力及营养物质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麋鹿栖息地混播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年度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6月份为1862.7 g/m~2,地上生物量年累计5413.10 g/m~2,草地群落中禾本科牧草生物量显著大于豆科与莎草科牧草平均生物量(P0.05)。草地植被功能群组成动态变化中,禾本科之间所占比例无差异,但豆科、莎草科及杂草所占比例动态差异显著(P0.05)。营养物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年度内动态差异不显著(P0.05),而干物质(DM)和粗灰分(Ash)差异显著(P0.05)。混播人工草地初级生产力高,禾本科草占据种群优势,牧草适口性、可消化率较高,草地营养物质能满足麋鹿生活所需。  相似文献   

14.
根据云南省晋宁县特有的生态和经济发展特点,在冬闲田上用小黑麦 WOH939、WOH830、NTH237三个品种与光叶紫花苕分别以6:4和7:3的比例混播,共6种组合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混播处理中植株高度、叶面积指数、产草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在同一生态环境下表现出相似的叶面积指数及产草量变化规律:小黑麦的叶面积指数从孕穗期之后逐渐下降,而光叶紫花苕的叶面积指数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混播草地叶面积变化规律与小黑麦相似。各混播草地产草量快速增长阶段出现在小黑麦的分蘖期到孕穗期;在开花期,干草产量可以达到9.7~12.4 t/hm~2。  相似文献   

15.
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是研究瘤胃微生物学、评定新饲料资源、进行动物新添加剂毒理试验等较为理想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反刍动物营养研究不仅简单、方便易操作,且能较大程度的体现体内瘤胃环境的真实情况。作者对持续动态人工瘤胃装置的种类、结构组成、控制参数、模拟效果、培养方法、装置应用及存在的不足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柴达木盆地退化弃耕地上用紫花苜蓿建立人工草地恢复植被效果良好,二龄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群落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呈“S”型曲线,其高峰期在8月底。紫花苜蓿、野生杂类草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季节动态不尽相同,紫花苜蓿种群和群落生物量生长速率的最大值在7~8月份,野生杂类草最大值在6~7月份。播种当年采用紫花苜蓿+燕麦混播处理不仅可提高紫花苜蓿新生苗的存活率和越冬率,而且使第2年返青出苗整齐,地上生物量较单播提高31.82%,还可增加当年收益。  相似文献   

17.
不同杂交组合牛及纯种牛生长发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云南热带、亚热带肉牛品种杂交组合及选育研究”课题执行期间收集的各种杂交组合牛、纯种莫累灰牛(MM)及云南黄牛(YY)的阶段性体重、体尺测定资料和外貌评分资料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在条件较好的小哨,莫云杂(MY)、婆云杂(BY)两种二元杂交牛的12月龄和18月龄体重分别比纯种云南黄牛提高21.45%、29.71%和28.91%、31.31%;婆莫云(BMY)三元杂交牛的初生重、18月龄和36月龄体重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66.21%、12.36%和10.92%。在六六呼,纯种沙西华公牛(SS)与木地黄牛的沙云杂(SY)二元杂交牛的18月龄、24月龄和36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17.1%、10.92%和23.07%。在以MY为母本,SS为父本的三元杂交牛中,相应司旨标分别提高68.49%、75.3%和82.5%。在曼中田,以婆罗门(BB)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所产生的婆云杂(BY)二元杂交牛的初生重、12月龄和18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黄牛提高36.9%、-0.2%和16.34%。以杂交公牛为父本所产生的1/4婆罗门·3/4云南黄牛(BYY)和1/4婆罗门·1/8莫累灰·5/8云南黄牛(BMYY)44后代中,其初生重和18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牛提高2.56%、13.56%和7.1%、2.8%。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对青海省三江源区人工混播草地(海南州贵南县森多乡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季牧场(记为DDM)2014年混播草地、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高原寒冷气候冬季牧场(记为HDM)2015年混播草地和海南州贵南县森多乡高原大陆性气候夏季牧场(记为DXM)2016年混播草地)的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物种进行多样性调查,旨在探讨高寒区人工混播草地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为高寒区人工混播草地建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混播第2年,DDM,DXM和HDM草地的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所提高,HDM人工草地的植被盖度与DDM和DX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DDM人工草地的地上生物量与DXM和HDM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从物种组成上来看,3个试验样地在混播后,植被群落组成及物种重要值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禾本科牧草所占比例均显著上升,DXM与DDM和HDM相比,上升较为明显(P<0.01)。另外,各个样地的杂类草比例均显著下降,HDM与DDM和DXM相比,下降最为明显(P<0.01)。此外,人工混播措施显著降低了3个样地的物种丰富度、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综上所述,人工混播是高寒区黑土滩退化草地修复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在不同区域的恢复效果不同,因此在青藏高原建植人工草地时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最终达到人工草地的可持续性经营。  相似文献   

19.
星星草地上部6种元素含量季节动态及其分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晶  孙国荣  阎秀峰 《草地学报》2001,9(3):213-217
研究星星草人工草地地上部N、P、K、Na、Ca、Mg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在不同器官和不同株高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元素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K>N>P>Na>Ca>Mg。其中K、N、P、Na和Mg随着生育期的进程含量递减,而Ca在生育后期变化较小。供试元素积累量及积累速率的季节动态与生物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即先升后降。在开花期后元素和干物质开始向根部运输。N在穗中最多,P、Ca、Mg在叶中最多,而K和Na则主要分布在茎中。近地面和茎的最上部元素含量相对较少。开花期为星星草最适合的收获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测定了甘南桑科高寒草甸草地不同月份不同处理下牧草微量元素(锰(Mn)、铁(Fe)、锌(Zn)、铜(Cu))含量及牧草生物量,对牧草微量元素的季节动态及其盈缺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不同利用措施对草地牧草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处理下不同月份的牧草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季节性,Mn,Fe,Cu含量季节动态为“V”字形,Zn含量大致呈“W”字形;同一月份不同处理的牧草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有所不同,其含量大小为封育 >补播 >施肥 >放牧。除Cu外,其余3种微量元素含量均在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