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清洁生产的工业原料林采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原料林采伐利用中,为达到既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森林资源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以清洁生产的理念为指导,介绍了清洁生产的内涵和目标,提出了工业原料林采伐利用中实现清洁生产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林经营采伐改造落叶松纯林林相,可以一举多得。既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目前林业建设的资金困难,又可以利用采伐迹地,营建速生丰产林基地,同时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利用人工林经营采伐改造落叶松纯林林相,可以一举多得。既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解决目前林业建设的资金困难,又可以利用采伐迹地,营建速生丰产林基地,同时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森林资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经营目标的具体措施。从我国国情林情出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确定了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两项基本制度,从源头上保护了森林资源。林木采伐管理,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应根据伐区具体情况科学设定采伐限额,加强采伐作业设计管理,优化林木资源管理手段,为森林资源科学发展和永续利用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林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属性越发明显,进一步探讨林业发展中的采伐技术显得更加必要。为了避免在林业产业开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各级林业部门和相关单位需要进一步做好林木管理和保护工作。林木采伐技术要求严格把握采伐方式的选择,并做好相应的林木采伐管理工作。针对现阶段的林木采伐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保护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依据《森林法》的规定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采伐限额制度。采伐限额制度的实行 ,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集中体现了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为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促进各地在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中 ,正确地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管理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成功管理经验。从我区的情况来看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 ,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限额采伐…  相似文献   

7.
依据《森林法》的规定 ,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采伐限额制度。这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全面加强对森林资源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集中体现了合理经营、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为有效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促进各地在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中 ,正确地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是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 ,也是符合我国国情、林情的成功管理经验。从我区的情况来看 ,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 ,由于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限额采伐森林的意识普遍得到…  相似文献   

8.
黄龙山林业局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面对停止采伐的现实,努力实施产业战略转移,坚持走保护绿色环境,利用绿色资源,开发绿色产品,培植绿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林区特色  相似文献   

9.
我国森林资源贫乏,木材供需缺口较大,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维护,均需要迅速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生产率。因此,营造速生丰产林,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是我国林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大战略决策。特别在南方,优越的水热条件和丰富的树种资源,使其在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中更具重要地位。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开始营造速生丰产林,七十年代以来发展更快。关于速生丰产林的  相似文献   

10.
《湖南林业》2002,(8):10-10
自1990年以来,我省利用世行贷款已成功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等3个大型林业项目,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66933.33万元,其中提取世行信贷36402.25万元,省内配套30531.08万元,营造高标准速生丰产林22.5万公顷。增加森林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世行项目的全面实施,为我省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探索了一条成功经验,有效地推动了全省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增加了森林蓄积量,减少了对天然林的采伐,保护了森林资源,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面向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采伐运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森林采伐运输既要满足工业需求也要符合生态环境的作业标准。第11届世界林业大会对此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主要就这次大会的成果阐明森林采运所面临的问题。介绍了减少采伐对森林干扰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人工林、营林技术以及减少采伐废弃物以提高森林的生长量和收获量;二是采取森林采伐实务规范等政策和激励措施;三是在林区道路、采运作业、采运机械和工艺等方面采用先进和适用的技术,促进环境可行的低干扰采运作业技术的实施。并阐述了采运作业技术、经济性和技术培训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办法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卫星影像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及应用现状,以及应用于林业领域的互联网地图影像数据、移动终端及其应用软件的情况和特点。阐述移动终端在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林木采伐作业设计、林地监管、林地清理、林地测量等林业三类调查及一、二类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森林康养分为以静态康养为主的森林打坐、森林冥想等活动和以动态康养为主的森林散步、森林太极、森林瑜伽、森林马拉松等活动,森林环境拥有空气负氧离子、植物精气(又称芬多精)、森林小气候、绿视率、声环境、氧气、洁净的水7种康养要素。文章阐述森林康养对人体免疫功能、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理健康和慢性疼痛等方面产生的有利影响,但目前还存在着循证医学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设计科学性不强,研究数据相对有限等不足。提出未来开展森林康养对抑郁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影响研究,补充循证医学相关知识,逐步建立完善的基础研究体系,并开展森林康养安全性研究,形成科学的森林康养方案。  相似文献   

14.
The rate of floral nectar production, an important trait for supporting populations of pollinators, is known to be affected by loc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 9 years after an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variable retention logging,—on the rate of daily nectar production of four common herbs (Chamerion angustifolium, Delphinium glaucum, Mertensia paniculata and Vicia americana) in the boreal forest of Alberta, Canada. We measured daily nectar production rates 9 years after experimental logging in three treatments: clear cuts (all merchantable trees removed), 50% of trees retained, and unlogged controls. Per-flower nectar production rate was unaffected by logging for C. angusifolium, D. glaucum, and M. paniculata, and lower in unlogged controls than in the 50% logging treatment for V. americana. Overall, we found a surprising robustness of nectar production of these herbaceous plants to the phys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s following logging. While other research has shown boreal forest logging to affect the densities of understory herbs, the per-flower nectar production in boreal forest understory herbs appears to be relatively insensitive to this disturbance.  相似文献   

15.
分析“十二五”森林采伐限额的政策特点,指出森林采伐限额执行中县级采伐管理制度不健全、采伐管理人员素质低,森林采伐限额及木材生产计划分配不合理,作业设计不规范、质量不高,林木采伐(移植)许可证办理不规范等问题,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加强政策学习,完善规章制度,科学分配指标,严格公示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设计质量,加强伐区监管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Defining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and length of the cutting cycle in a logged area is crucial for reconciling potential conflicts between timber yields and 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natural forest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long-term impacts of clear-fell logging on timber production and tree species diversity in a subtropical forest on the Ryukyu Islands, using an individual-based simulation model. We assumed six logging scenarios defined by combinations of forest type and regeneration processes, which acted as surrogates for spatial scales of clear-fell logging. These scenarios were simulated under cutting cycles ranging from 20 to 150 years. Short-cutting cycles resulted in dominance by the sprouting species Castanopsis sieboldii. The compositional shift was accelerated by the lack of seed dispersal from surrounding forest areas. The simulations demonstrated that a sustainable logging regime maintaining both yield and tree species diversity requires a cutting cycle longer than 50 yea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recovery of tr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timber production is favored more in stands surrounded by mature forest than in isolated stands or stands surrounded by immature fores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 based on model simulations provide an alternative to current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that rely on empir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营林业、采运业、林产工业的生产力水平和林地的实物生产率等方面阐述福建林业生产力水平,分析制约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据此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回顾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在指标可流转前提下建立采伐指标银行体系,并进行了采伐指标配给和流转环节等设计。针对采伐指标的配给、价格的生成、储蓄、借贷、还贷等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以市场实现采伐指标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优化森林资源消耗结构,提高社会各界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和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对广东省乳阳林业局伐区招投标设计与实际采伐出材量存在较大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对切实加强乳阳林业局今后的森林采伐管理招投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