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经济领域已进入竞争时代.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就没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没有竞争力的行业必将是萎缩的行业.我国茧丝绸产量的70%销往国外,面对的是国内、国际双重市场,是外向度很高的行业.蚕桑生产作为茧丝绸行业的基础,既离不开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它的影响,更避免不了茧丝绸国际市场行情波动对它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茧丝绸是新昌县农业的支柱产业,蚕桑生产是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府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要求,在全县开展了"千户蚕桑科技示范工程”.实施该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科技为先导,服务为手段,充分发挥蚕桑重点户的骨干作用、桥梁作用、辐射作用,进一步带动全县蚕桑生产,达到蚕茧增产、蚕农增收的目的,促进新昌山区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行两大机制促进蚕农增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淳安农业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本县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一直把蚕桑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1996年4月在浙江省率先进行蚕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  相似文献   

4.
栽桑养蚕是射阳县农村传统的致富项目,茧丝绸产业已成为射阳部分镇(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稳定射阳县桑园面积,加快蚕桑转型升级,推动蚕桑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简要谈谈对射阳县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考. 1 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目前,射阳蚕桑生产总量已位列全省第三.现有桑园面积5.5万...  相似文献   

5.
<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出现了一次飞跃.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又创造了农业产业化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它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蚕桑生产也不例外,就目前蚕桑生产现状,推进蚕桑产业化经营显得尤为必要.它是保护蚕农利益,稳定生产基础,振兴蚕桑事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推广农桑新品种促蚕桑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新权 《中国蚕业》2002,23(2):60-61
蚕桑是淳安县农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淳安地处浙西山区,是一个集库区、老区、边区、山区于一体的经济欠发达县,但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良好的生产设施和技术基础,发展效益蚕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蚕桑产业的发展,一直把蚕桑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项目来抓,创新茧丝绸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大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确立了蚕桑生产是淳安县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指导思想,并制定了"蚕茧产量5000 t,蚕桑收入超亿元"的"十五"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只有发展生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蚕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县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发挥我县蚕桑生产的区域优势,适时扩大生产规模,着力拉长茧丝绸行业产业链"的基础保障.改革开放以来,蚕桑生产得到迅猛发展,占农业经济的份额越来越大,淳安是省蚕桑西进工程建设8个重点县之一,以淳安为重点建设浙江优质茧丝基地,在淳安建立中国蚕桑良种繁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决策弘扬"丝绸之府"、打造"女装之都","杭州市丝绸与女装'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丰产桑园是生产优质蚕茧的物质基础,也是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目前蚕桑产业已成为不少地区的重要优势产业,也是促进广大农民增收的一个经济增长点.桑园管理是茧丝绸产业链的基础环节,综观生产实际,在桑园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发挥和蚕农经济收入的提高,制约了蚕桑生产的发展和壮大.  相似文献   

9.
张节伯  吴华 《江苏蚕业》2003,25(2):47-49
<正> 近几年,盐城市发展蚕桑生产已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基本融为一体,蚕业产业化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市现有桑园21333.3hm~2,“九五”末茧丝绸全行业产值近10亿元,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蚕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一大亮点。现就盐城市蚕桑生产在农村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谈一些看法,谨与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中低产桑园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蚕桑生产是我县多种经营的一项骨干产业,是我县发达的茧丝绸生产的基础,在致富农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我县三业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我县蚕桑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蚕茧年产量比1984年增加近二倍。然而,与发达的茧丝绸加工能力相比,产茧量远远不足,缺口较大。如何进一步发展蚕桑生产,促进我县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振兴我县经济,我们认为狠抓中低产桑园的改造是一个良策。首先,从县情来看,己不可能再拿出粮田来扩面发展蚕桑,而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  相似文献   

11.
杭嘉湖蚕区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茧丝绸产品质量优异.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蚕桑产业作为传统产业,种桑、养蚕在一般蚕农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如何在经济发达地区跳出现有的种养模式,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服装、箱包等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蚕农呈现老龄化趋势.面对这样的形势,蚕桑生产只有走规模化、综合化、效益化的道路才能吸引新生力量从事蚕桑生产,使蚕桑生产从家庭小规模单一化种桑养蚕向大户规模化综合化经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蚕桑产业的经济比重和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但以产业规模和产业风险来说,该产业仍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强化产业基础、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提升蚕桑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茧丝绸文化历史悠久,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生产技艺的提高,茧丝绸天生丽质的特性被充分显露出来。茧丝绸产业不仅在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形成了悠久灿烂的古丝绸文化。但是,传统的茧丝绸历史文化,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却鲜受关注。为此,我们在阐述国际和国内茧丝绸产业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淳安县茧丝绸具有文化底蕴丰厚、茧丝品质优异、蚕桑生产技术全国领先等基础优势和存在茧丝绸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茧丝绸从业人员减少和蚕桑产业规模下降等问题;认为保护和开发茧丝绸文化遗产有利于稳定从业人员、扩大民众的参与度、促进与普及茧丝绸文化和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提出了打造杭州——丝绸元素时尚之都、延伸和完善丝绸的产业链条、建立全国蚕桑文化遗产基地、发展茧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借力多平台融合茧丝绸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茧丝绸市场行情波动,我县茧丝绸行业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为切实巩固行业发展基础,理顺农工贸相互关系,我们在继续深化完善茧丝绸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的政策精神,积极推进蚕桑生产产业化进程,为茧丝绸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 凉山州把蚕桑丝绸业作为全州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来抓,去年经受住了茧丝绸业持续疲软的冲击,保持了蚕桑丝绸业的稳定发展,生产蚕茧14.1万担,从全省的第9位跃居前3位。 凉山州把蚕桑丝绸列为全州各族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和攀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安宁河、  相似文献   

16.
<正>高邮市1994年实行茧丝绸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在稳定蚕茧收购秩序,协调处理贸工农三者利益关系,规范茧丝绸行业经营行为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随着我国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加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是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连接好茧丝绸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中农与工  相似文献   

17.
杭嘉湖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茧丝绸产业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是个既传统又新兴的优势产业.桐乡是这个产业的"一枝花",是杭嘉湖地区的"代表作",是全国茧丝绸重点产区,蚕茧、白厂丝产量居全国县市级首位.茧丝绸产业在桐乡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种养业中的三分之一比重,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茧丝绸产业是最早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从栽桑养蚕到缫丝织绸,从生产、加工到经营形成了紧密型产业链,提升和拉动了整个产业久盛不衰.当前在新一轮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冲击下,茧丝绸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我们对稳定和发展茧丝绸产业作了调研,着重对蚕桑这个基础产业作剖析.蚕桑这个产业源头,受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受人为的影响而影响,对茧丝绸整个产业有着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茧丝绸产业发展攻略关键是攻源头.  相似文献   

18.
海宁市蚕桑生产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瑞华 《中国蚕业》2001,22(4):75-76
1蚕桑生产现状 1.1基本概况海宁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面广量大,是农业生产上一项传统的支柱产业,年蚕桑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左右,长期以来,已形成了育苗、制种、养蚕、缫丝和织绸等各项配套设施完善的茧丝绸产业链.近年来,通过狠抓桑园基础建设,积极推广桑、蚕新品种,加大技术培训和普及的力度,科学管理催青和普及省力化养蚕技术,使全市蚕桑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庆是全国四大蚕茧生产基地之一.蚕桑生产是农村的一个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蚕种是蚕桑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处理严、受控因素多、季节性强、风险性大的产业,其环境条件、生产设备、技术力量以及宏观调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蚕种质量.近几年来,茧丝绸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价格下跌,蚕农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蚕桑生产发展乏力,在这种情况下,蚕种生产更令人忧虑,宏观调控失灵,生产起伏不定,微粒子病重新抬头,质量有所下降,生产处于困难境地.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农民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加剧,农民互助合作的愿望日益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制度创新,成为浙江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应对加入W TO后的重要举措。目前,传统的茧丝绸行业进入了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浙江省深化蚕业经营体制创新,切实转变蚕业增长方式,促进蚕业增效、蚕农增收,保障全省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就浙江省蚕桑专业合作社现状与发展对策作一浅析和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