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本身就与人类生存及发展紧密杂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水源充足的地方基本发展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因其可调节局部小气候且改善人居环境,对体现城市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城市滨水系统也是城市景观中具有多样性的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可成为凝集城市文化内涵的理想景观空间地带,对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含义。虽然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体系、理论面向并不成熟,在建设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生态破坏及设计方式陈旧等问题,尤其缺失文化传承性。于此笔者将以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在滨水景观建设中所体现演化过程展开论述,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体系,期望为今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2.
俞佳 《现代农业研究》2020,(10):135-136
城市滨水景观是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元素,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如何保障滨水 生态的完整性和其水系廊道的自然风貌,并且将比较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当作城市发展的绿色基础, 是目前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尽量改善景观设计的传统思维模式,纠 正一些传统和表象的设计观念。使城市的生态滨水景观设计能够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基于 此,本文主要讨论了生态思维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永辉  张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8):182-184,187
以生态设计为切入点,提出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生态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同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源,许多城市发展的起点都位于水滨,滨水区是古代城市最为繁华和人为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滨水景观不仅有助于强化城市地域感,更能够塑造出美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现代建筑、工业、交通建设中为了追求短缺经济利益,大量占据滨水空间,导致水质恶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一些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中、规划中缺乏生态环保意识,景观建设后不仅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了污染和浪费。滨水景观设计应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本文将针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生态理念与材料运用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迫切呼唤城市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作为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景观是与城市形象、生态环境以及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场所。那么如何在城市滨水空间中营造场所精神则是亟需探讨的问题。通过对厦门马銮湾滨水景观设计的分析,寻找营造场所精神的关键着手点,即解读场地的自然环境属性、挖掘场地的历史人文特色、拓展场地的多元化功能性以及促进场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浏阳市长兴湖滨水景观设计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美景为基础,结合浏阳当地生态文化、红色文化、特产文化、名俗文化,形成"一环五区八景"的明快结构特征,将打造成集游憩、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市级综合性公园和重要的城市型滨水景区。文章就长兴湖滨水景观设计的目标、构思与原则以及景观与功能分区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滨水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理论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接受。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滨水绿地景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滨水设计和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建造过程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城市绿化设计的一个焦点。本文以长江下游某市为例,就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作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景观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本文以江苏滨海县玉泉河景观工程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海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1.
滨水景观植物的选择与种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景观是城乡重要的绿带和生态走廊。为了有效利用滨水区的空间资源,提升其生态和游憩价值,对适合滨水区生境的景观植物种类进行了选择,并提出了滨水植物种植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冯璐  徐文辉  鲍承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71-2775
滨水绿地作为水陆蓝绿空间的交界体,承担着生态廊道、文化廊道、交通廊道、景观廊道等多重功能,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城市空间交汇时多呈现出沿江河、湖泊走向形态的线性布局,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将这一类绿地作为整体全面考虑.通过研究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滨水线性绿地的景观三线,分析其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生态建设等规划设计方式,探索能够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维护水体岸线景观连续性、合理布置城市空间及绿地系统的滨水区线性绿地景观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自然"滨水绿地景观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自然”滨水绿地景观建设方法是顺从自然、兼顾生态景观与区域发展的滨水建设模式,对恢复健康的滨水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近自然”滨水绿地的概念、特点入手,对江、河、湖、渠和湿地等滨水绿地景观设计原则和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文飞  邱延昌  刘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49-14851
阐述了城市滨水绿地的概念,总结了城市滨水绿地应秉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自然与人文统一、突出地方特色,统筹兼顾、整体协调的设计原则,并从生态植物群落的设计、交通网的设计、驳岸处理3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滨水绿地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在生态植物群落设计方面分析了绿化品种的选择与滨水绿地的绿化问题;将交通网细分为水上交通、滨水步道、车辆道路系统并分别加以分析;在滨水绿地驳岸处理方面则对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人工自然型驳岸3种类型分别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针对现代城市滨水绿地中存在的功能多样化与设计简单化处理的矛盾、地域性特色的缺乏、亲水性的弱化等相关问题,相应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使城市滨水绿地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城市滨水绿地的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亮 《现代农业科学》2009,(5):162-162,169
笔者在分析城市滨水区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人文性设计、生态性设计和景观序列3种设计方法,以及分析城市滨水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类型,包括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景观3大类。  相似文献   

16.
郑燕宁  江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08-10510,10513
解析了滨水场所的概念及我国城市滨水区城市景观的建设现状,介绍了滨水环境的设计方法。以南宁市心圩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分析了场所意象现状,解读了场所精神,认为场所设计应依据特色性和可识别性意象,统一性及多元化意象,整体连续性意象,可达性和人本性意象,景观敏感区生态保护性意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场所规划设计思想,划分了功能分区,进而详细说明了滨水区空间环境中的景观组织。旨在形成具备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可识别的独特乡土文化的滨水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适于双城市城市发展的绿地系统规划,以公园、滨水和道路3种绿地作为设计实例,对双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实地调研。公园绿地主要强调生产要素和景观要素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空间;滨水绿地主要是为双城市增加景观多样性,打造具有休闲、游憩功能的短暂停留空间;道路绿地主要是与防护、生产绿地结合,塑造生态性与景观性相融合的城市绿线。  相似文献   

18.
赵普天  李振升  王帅兵  高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445-3446,3550
以河南省舞钢市石漫滩水库滨水景观为例,针对该景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和景观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滨水生态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尊重城市景观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绿地总体现状、自然条件和人文气息准确定位设计主题,有效布局组景,设计了一处富有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街旁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以郑州市金水西路综合整治景观工程为例,在街旁绿地设计原则指导下,对街旁绿地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和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