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利用的先进耕作技术;是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构建园林城市生态主骨架的必然选择。提出太原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建设“两带三区”农业生态区的总体思路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业技术的应用是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林业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就是明确新时代对生态园林建设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为生态园林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应用价值,从而达到构建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的目标,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目前,林业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仍旧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就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万少欣 《湖南农机》2014,(5):170-171
文章介绍了生态园林的的发展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建设的必要性及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宫园园  艾宏志  王杰 《农业工程》2020,10(1):122-124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农业生态园林综合体的构建最被看重。基于全域旅游背景,探讨了农业生态园林综合体的市场融合发展思路,论述了农业生态园林在全域旅游思路构建下的应用模式,并提出了在产业融合基础上优化农业生态园林综合体试点建设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水系承担着防洪排涝、保持生态平衡、调节微气候、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项功能,对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沈阳市沈北新区为研究区域,从水系功能定位、规划治理原则、规划治理目标3个方面介绍了城市水系综合治理规划的理念,并对沈北新区水生态体系建设与水系景观格局设计思路、整治总体布局、生态治理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为其他城市河流水系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2000年起,侯马市农机部门依托大运经济带区位优势,抓住农业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建立了机械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并积极探索出了在新形势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新路子,为侯马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和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高洁 《农业工程》2018,8(2):57-61
湿地是地球上宝贵的自然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中,城市湿地资源若经过合理地开发利用,能成为具有生态功能的现代城市绿化景观,为城市增添游憩的空间以及旅游资源。以延安市为例,在掌握延安市湿地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延安城市湿地绿化营造的方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较系统地探讨了延安市湿地公园的构建模式,以期对其他类似河谷型城市的湿地绿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地表应急备用水源及输水通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市作为典型的水源单一型城市,难以有效应时大规模的针对长江水源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通过对国内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与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南京市应急预测需水量为目标,对南京市地表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输水通道建设以规划的地表应急水源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区域供水系统、原水输送、以秦淮河水系为输水通道3类方式.研究对于提高了南京市应急供水保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国内相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南京市作为典型的水源单一型城市,难以有效应对大规模的针对长江水源的突发性污染事故。通过对国内应急备用水源建设与发展现状的研究,以南京市应急预测需水量为目标,对南京市地表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进行了可行性研究,输水通道建设以规划的地表应急水源结合具体实际提出区域供水系统、原水输送、以秦淮河水系为输水通道三类方式。研究对于提高了南京市应急供水保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为国内相关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开发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建设当中重要的存在,为生态园林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植物生命力以及对病虫害抵抗性薄弱,同时受到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造成植物受到病虫害的破坏,植物病虫害对于园林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制约着生态园林建设的开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晓妹 《农业工程》2016,6(4):130-131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园林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为我国城市增添亮丽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但是园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也应当注重与城市人文特色相匹配,这些都应在园林工程造价中做好详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2.
吴萌 《湖南农机》2016,(3):159-160
城市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公园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园的观赏效果和景观效益,因此,公园植物配置和生态规划成为了公园建设的重点工作,在公园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并严格遵守生态规则。文章主要分析了公园植物配置的方法,以及公园植物生态规划的具体对策,论述了城市公园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使用何种植物栽植和布置的方法,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公园植物配置和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MCR模型的市域生态空间网络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城市化进程中以中心城区为主的核心生态规划因忽视自然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动态变化而导致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以唐山市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为出发点,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市域生态源地进行识别,提取生态源地间潜在生态廊道,结合重力模型定量分析廊道重要度,并构建唐山市生态空间网络。结果表明:生态源地提取与识别是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节点,通过识别市域生态源地共33 642个,面积245 674.52 hm2,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地保护区、中部林地生态保护区和南部湿地保护区,景观类型多为草地和林地,其次为水体;通过斑块重要指数等量化景观要素对生态空间的重要度,识别出30块重要生态源地作为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基于最小累积阻力和重力模型计算并构建潜在435条关键生态廊道,草地景观、林地景观和水体景观分别占总廊道的51.21%、30.74%和16.46%;源地间的生态作用力及廊道适宜性差异明显,源地14和17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大,为14 562.77,源地2和2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小,为1.06;源地25(开平区陡河水库)和源地18(滦州市青龙山省级保护区)为南北生态流动的关键源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保护和管理。本研究可为唐山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构建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类似区域的生态保护管理和生态空间网络构建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观光园在城市公园中悄然兴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能够使园区具备生态、生产和生活等多种功能,可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和谐而平衡地发展。以生态、农业为关键点进行研究,从旅游规划与旅游产业角度出发,细致分析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景观、产业和休憩三项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马攀 《农业工程》2018,8(3):61-6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备受人们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些年,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在国家城市化建设中占据了较大比例,提升园林植物栽培技术已迫在眉睫。对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典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生态景观改造工程设计,摸索出一条融合现代水利工程、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生态、水污染治理等多学科多专业进行城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方法,为探索深圳市河道生态改造打开思路。通过对深圳市新洲河两岸景观改造,将新洲河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使其成为居民的滨水休闲廊道;在截污的基础上,通过补水、水质净化等一系列措施,使河道水质变清,达到规定的地表水Ⅴ类标准;通过对河道的生态改造,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成为深圳市的生态景观廊道,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7.
李海经 《农业工程》2016,6(3):40-41
将大树移栽技术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不仅能够降低大树移栽的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大树的存活率,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针对大树移栽技术措施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慕云舒 《农业工程》2018,8(4):63-64
新农村建设需要对乡村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村经济和生态发展需求。介绍了乡村景观现状,分析了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模式,并探究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步入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美的发展历程与其建构、意境、规律以及审美文化心理仍具有重要意义。概述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情况及其在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对于现代景观设计在发展与创新等多个层面的意义和作用,以期使中国园林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