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机耕人插、机耕机插、机耕抛秧、牛耕人插、牛耕机插、牛耕抛秧6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纹枯病、二代稻飞虱、二化螟和稻曲病的发生影响较小;对稻纵卷叶螟、三、四代稻飞虱及田间杂草发生影响较大;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有一定的差异,机耕机插产量最高,牛耕抛秧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旱育摆栽、手工栽插、小苗机插、直播4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苗机插中、后期稻飞虱的发生量低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直播田稻曲病、纹枯病、稻飞虱的发生程度重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直播、旱育摆栽、小苗机插方式的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危害率高于手工栽插方式,3种栽培方式之间的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对机耕人插、机耕机插、机耕抛秧、牛耕人插、牛耕机插、牛耕抛秧6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栽培方式对水稻纹枯病、二代稻飞虱、二化螟和稻曲病的发生影响较小;对稻纵卷叶螟、三、四代稻飞虱及田间杂草发生影响较大;不同栽培方式间产量有一定的差异,机耕机插产量最高,牛耕抛秧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水稻主要病虫害植保无人机全程施药防治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效果,2017年开展了植保无人机全程施药防治水稻病虫害防治示范。示范结果显示,二化螟枯心防效92.45%、白穗率防效89.36%;稻飞虱第一次、第二次防效分别为88.82%、87.55%,纹枯病第一次、第二次防效分别为78.57%、73.34%,与当地常规施药方法的防效相当;稻纵卷叶螟保叶防效96.47%,稻曲病防效为91.00%,对这2种病虫的防效优于当地常规施药方法 。  相似文献   

5.
水稻品种、生育进程、栽培方式、施肥量及灌溉模式与姜堰区水稻纹枯病发生关系密切。姜堰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高峰集中于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灌浆期,发病高峰时间在8月上、中旬及8月底至9月上旬。抛秧稻的纹枯病丛发病率、株发病率及病情指数极显著高于手插、机插与直播栽培方式,手插秧方式极显著高于直播与机插栽培方式,人工撒直播方式极显著高于机械直播方式。随着栽插密度与氮肥施用量的提高,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显著提高;干湿交替灌溉可减轻纹枯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定田、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直播稻,抛秧稻和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为害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多种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程度为直播稻重于抛秧稻,抛秧稻又重于移栽稻。早稻抛秧稻病虫为害程度与不同育秧方式和秧苗素质有关,适量施用钾肥能提高稻株抗病虫能力,减轻稻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的为害。直播晚粳稻植株密度,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根据轻简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应加强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7.
通过无人植保飞机施药对水稻田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效果试验,早稻田飞防处理1次,药后7 d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652%和467%,对纹枯病防效为311%,对螟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常规喷施,而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于常规喷施;飞防处理2次对螟虫、稻纵卷叶螟防效明显提高,分别达756%和808%,对纹枯病防效达590%,对稻纵卷叶螟防效仍优于常规喷施,但对螟虫、纹枯病防效要低于常规喷施。单季稻田飞防处理药后7 d,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987%和795%,对纹枯病防效为569%,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效高于常规喷施,而对纹枯病的防效明显低于常规喷施;飞防处理药后15 d,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分别为673%和769%,对纹枯病防效为674%,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接近常规喷施,但对稻飞虱、纹枯病的防效要低于常规喷施。  相似文献   

8.
系统调查了免耕直播--再生稻、免耕抛秧--再生稻田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飞虱)的发生为害情况,并与翻耕直播、移栽晚稻田的调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中稻--再生稻田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的发生为害具有明显的特点:(1)二化螟。头季稻一代二化螟发生较轻,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较一代重;再生季三代二化螟发生轻,没有为害。(2)纹枯病。免耕栽培田重于翻耕栽培田。(3)稻纵卷叶螟。免耕栽培田轻于翻耕栽培田。因此,防治重点是头季稻的二代二化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9.
在不采取病虫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抛秧田病虫总体发生要重于插秧田.稻纹枯病发生从重到轻依次为:常规抛秧、免耕抛秧、常规插秧;稻飞虱的发生从重到轻依次为:常规抛秧、常规插秧、免耕抛秧;稻纵卷叶螟以常规抛秧区发生最重,常规插秧和免耕抛秧相当.本文针对三种栽培方式病虫发生的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植保无人机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阐明植保无人机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防效及应用前景,2016年笔者进行了大疆MG-1型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喷雾和人工电动喷雾器大容量喷雾两种不同施药方式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的用药剂量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均达到很好的防效,防效相当,差异显著性分析,差异不显著。植保无人机应用于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具有防治效果好、省工、省力、节约用水量、对水稻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张晋  高汉亮  颜群  唐茂艳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58-1560
分别在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末期—黄熟期进行点播、撒播、强化栽培、插植、抛秧等5种栽培方式下稻田纹枯病病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点播、撒播稻田纹枯病发生程度较轻;抛秧稻田发病程度与插秧稻田相当;强化栽培稻田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其他栽培方式的高。因此,强化栽培方式种植水稻更要做好纹枯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适时用药,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以达到控制该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强化栽培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强化栽培单季稻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及使用农药防治靶标病虫时对非靶标病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方式下褐飞虱种群数量较常规栽培方式增加了21.47%,白背飞虱增加了27.19%,稻纵卷叶螟增加了57.95%,二化螟增加了200.0%,纹枯病病情指数增加了29.10%。防治病虫靶标对非靶标病虫种群发展的影响以稻飞虱最为突出,用杀虫双、茚虫威、井冈霉素和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靶标病虫时,均会刺激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增殖,其增殖幅度较常规栽培方式提高了26%~6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摸清昭平镇近年抛栽稻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从纹枯病的菌源量、水稻的栽培管理水平、稻飞虱的发生程度、气候条件、防治措施等5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稻纹枯病造成的稻谷损失为各种病虫害之首,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减少菌源,加强水肥管理,适时使用药剂防治等5个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水稻简化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家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66-3568
[目的]探索水稻简化节水高效栽培模式。[方法]连续3年进行水稻旱直播、节水、省工、栽培及除草技术试验,研究"绿旱一号"高产稳产的旱直播节水栽培技术。[结果]撒播方式最容易被群众接受,播量以52.5~60.0 kg/hm2为宜。"旱育保姆"拌种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和秧苗的抗旱能力。旱直播水稻最佳播种深度为2.5~3.5 cm。水稻播种喷施除草剂后覆盖麦秸草,出苗率提高了15.85%,抑草效果提高了17.8%~71.4%。秧苗5~6叶期及分蘖末期喷施旱除一号+二甲四氯能较好地防除田间杂草。把好出苗、除草及孕穗期浇水关,旱稻可以获得理想产量。[结论]水稻旱直播节水栽培方法简单,工效高,同时还能利用秸秆,应加大宣传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旱育免耕抛栽、小苗机插、盘育免耕抛栽、油林免耕套播、常规栽插等5种栽培方式下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程度与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油林免耕套播可抑制水稻苗瘟和叶瘟的发生,5种栽培方式对穗颈瘟和纹枯病的发生程度有一定影响,对稻曲病的发生没有影响;小苗机插偏方式下二化螟的发生较轻,其它4种方式之间发生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育对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rice-duck mutualism on weeds and insects pes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paddy field.[Method]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weeds,sheath blight and insects pest under rice-duck mutualism,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and control treatment,the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s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3 treatments.[Result] Average occurrence of weeds in rice-duck mutualism group decreased by 2.33 and 52.08 ind/m2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and control treatment;the control rate of mutualism was up to 75% against rice hopper,but just between 25%-60% against rice leaf roller and Chilo suppressalis.The rates of diseased plant and diseased holl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were higher and disease indices were lower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yield of mutualism group was identical with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which was grea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results suggested an higher economic benefits and lower cost benefit ratio for rice-duck mutualism treatment.[Conclusion] Rice-duck mutualism gives birth to a positive effect to control the diseases,insect pests and weeds,as well as to economic benefits,providing basis on extension of rice-duck mutualism system.  相似文献   

17.
稻鸭共育对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稻鸭共育对稻田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调查稻鸭共育处理、常规栽培处理及对照处理的杂草、纹枯病及虫害发生情况,并比较分析3种处理下的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共育处理杂草平均发生数较常规处理和对照分别减少2.33和52.08 ind/m2;共育处理对稻飞虱的控虫率平均为75%,但对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控制率仅为25%~60%;共育处理水稻纹枯病病蔸率和病株率较高,病情指数较低;共育处理产量与常规处理一致,远高于CK;共育处理稻田的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但成本收益率较低。[结论]稻鸭共育利用鸭子在田间的捕食和活动,对水稻病虫草害和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该研究可为稻鸭共育的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稻鸭共育对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笔者对稻鸭共育处理在完全不使用农药和除草剂及连续定点3季情况下的田间病虫草害和经济效益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中药材种植过程中的除草难问题,开展了苦参育苗田除草剂应用效果试验,研究除草剂不同施用时期对苦参育苗田杂草数量、苦参根条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剂的施用显著降低了农田杂草数量,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和出苗后喷施除草剂杂草分别较清水对照减少了79%和87%;出苗后喷施除草剂苦参根条数量较出苗前喷施除草剂以及清水对照显著减少。参照大田人工除草后,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处理苦参苗鲜货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对照;苗后喷施除草剂处理苦参根条单重显著高于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处理和清水对照,而苦参苗鲜货产量则明显低于二者。因此,除草剂应选择在苦参播种后出苗前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