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长沙市不同的立交桥进行了植物景观现状调查,总结与分析长沙市立交桥植物种类与植物配置模式,并对其植物景观性与人性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沙市3个公园实地调查,针对植物种类和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发现:长沙市城市公园植物景观整体协调,季相变化明显,观赏效果佳,植物群落景观层次丰富,但存在部分配置对植物长久生长不利,单一植物配置过多,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水生植物景观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期望能为以后长沙市城市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彩叶植物的定义、分类、应用形式和现状,并结合对长沙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的实地调查,从彩叶植物种类、景观特点等方面对长沙市公园绿地、居住小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缺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笔者以山东省东营市东一路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为例,通过分析项目区的种植条件,提出了东一路水系景观以城市生态廊道和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按照场地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科学地考虑了搭配植物种类、构建生态植物景观多样性、突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场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展现东营市向低碳城市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崔虎亮  高静  徐强 《广东园林》2021,43(5):87-91
对太原市河流生态廊道和道路生态廊道的草本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和分布格局,探讨城市生态廊道植物多样性及景观效益。结果表明,太原城市生态廊道草本植物有 174 种,隶属于 41 科 20 属,其中乡土植物 107 种,所占比例 61.49%;外来植物 48 种,所占比例 27.59%;入侵植物 19 种,所占比例 10.92%。相关分析表明,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调查样点草本植物多样性越高,可见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城市生态廊道的植物丰富度。总体来看,道路生态廊道草本植被多样性高于河流生态廊道。不同廊道中入侵种占比的分布规律并不一致,河流生态廊道入侵种比例随着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道路生态廊道恰恰相反,距城市中心越近,入侵种占比反而越大。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山东省东营市东一路植物景观种植设计为例,通过分析项目区的种植条件,提出了东一路水系景观以城市生态廊道和城市居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的设计思路。按照场地不同的功能分区进行相适应的植物景观设计,科学地考虑了搭配植物种类、构建生态植物景观多样性、突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场地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需求展现东营市向低碳城市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对潍坊市景观型城市道路"北海路"绿化的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北海路绿化植物种类约有60多种,隶属53科58属,应用形式丰富多样;景观规划遵循适用性和安全性原则,以生态廊道的形式连通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配置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型结构,乔木比例较大,灌木和观赏花木较少。对潍坊市道路景观绿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晓园公园进行的实地调查,并从植物景观空间、植物景观群落、植物配置及植物景观的季相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沙市公园绿地的植物景观特点以及类型,指出了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不同城市的公园的植物景观营造提供一些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SBE法的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长沙市6个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应用风景质量评价法中的心理物理学派的SBE法对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专业背景的3个评判群体在居住区复层植物景观、色叶类植物景观及水体旁植物景观的审美态度方面具有一致性;色叶类植物景观、水体旁植物景观、建筑小品旁植物景观在运用SBE法评价时应分别根据生态学原则和美学原则进行评判。基于评价结果,对评价高的居住区植物景观实例结合园林植物和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居民对长沙市居住区植物景观的景观偏好,为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花境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自然式植物配置形式,它起源于西方,在国外的应用历史悠久,但在我国的应用还不多。通过对长沙市典型的一些公园、居住区、道路和休闲广场等地的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发现长沙市的植物景观设计开始注重花境的运用,目前长沙市应用的花境形式主要有草坪花境、路缘花境、林缘花境、墙垣花境、滨水花境,花境植物种类共43科59种,其中应用较多的有22种。针对目前长沙市花境的应用不广泛、品种单调,植物种类少,设计手法不成熟等问题,提出政府管理部门应给予重视,大力开发乡土野生植物,适度引进新优品种,并提高花境设计师设计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合肥环城公园廊道景观及生态环境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合肥市环城公园,具有鲜明的廊道结构特征,对城市空间格局,城市景观及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合肥市绿地系统的建设目标,应以市域范围内生态廊道为依托,真正形成环状与放射状结合,楔形绿地切入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2.
乡土树种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基于广州乡土植物名录,筛选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城市绿化的乡土树种。从景观与美学价值、生态与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适应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广州、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针对乡土树种共99科327属609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筛选出优良I级树种104种,II级树种156种,III级树种162种,IV树种187种,建议选取前2级进行开发利用。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了包括观赏树种、硬木类树种、湿地适宜树种等9类乡土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寺庙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蕾 《林业科学》2007,43(1):62-67
简要介绍中国寺庙园林的发展历史和寺庙园林造景植物的基本类型,总结营造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原则:使用僧众喜爱的植物,宣扬佛门的教义;遵循"多样统一"的原则,精心培植;掌握植物的生态特性,做到"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城市园林绿地在创造优美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过去园林建设的反思及对现实需求思考的基础上,人们提出用近自然理念指导园林建设。国外近自然园林建设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形式上表现自然、将自然引入城市;将园林规划作为城市自然保护和土地使用规划的一部分,减少对自然的破坏;把整个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以推动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在园林建设中要充分体现当地自然特色,高度重视乡土植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生态配置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水生植物的景观与生态价值为基础,从立面设计、色彩运用、质感搭配、季相变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生态配置原则,为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野生乡土植物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具有特点的生态园林城市是现代城市环境建设的目标。利用野生乡土植物充实城市园林植物种类,可以增强园林的观赏性和乡土气息,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是一些城市尤其是林区城镇绿化、美化建设的不错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园林引种生物入侵风险评价——以五叶地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园林植物引种工作的特殊性,各种形式的国际间的园艺材料交流活动频繁,使得城市园林植物引种行业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防控引种可能带来的危害。应进行引种前的生态风险分析。已引物种应进行生态入侵风险评估。建立相应监控对策。文章以长春市园林绿化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为例,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应用外来种入侵的风险评估体系及风险评价标准。对五叶地锦形成入侵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结论为:在长春地区,五叶地锦是高风险入侵性的外来物种。  相似文献   

18.
野生果树在湖南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湖南城市园林绿化中野生果树应用较少的现状,分析了25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湖南野生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观赏特性,提出了野生果树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宜采用的8种配植模式。野生果树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中,能增加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增加城市园林景观的感官美、生态美和文化美,显著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兰州市园林绿化既有植物应用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州市地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城市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园林绿化工作难度很大。科学合理应用既有植物,不仅能营造出稳定优美的园林景观,而且可以节约财力物力,有利于城市园林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兰州市城市绿化的现状,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兰州园林绿化建设中对既有植物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