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湖市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合理评价灌区工程节水效果。选取巢湖市13处样点灌区,采用首位方法测算样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从而推算巢湖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0 0。根据结果分析,针对以中小型灌区为主的巢湖市,应该寻求有效的农业节水方式,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市不同规模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对出现的中型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小型灌区的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为重庆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进一步提高,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综合考虑重庆的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根据选定灌区的实测数据,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2017年重庆市不同规模灌溉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采用单因素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灌溉系数的主要因素. 1)通过测算, 2017年重庆市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99,小型灌区为0.487,推算全市为0.495; 2)在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中,当地的节水工程和管理状况所占的比例大于自然因素; 3)中型灌区在节水工程的投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均优于小型灌区; 4)自然因素中,降水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用水效益的重要指标,农作物净灌溉定额的精准确定对于科学合理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尤为重要,净灌溉定额的确定有直接量测法与观测分析法两种。以托山水库灌区单季晚稻净灌溉定额确定为例,直接测量法和观测分析法确定的水稻净灌溉定额分别为409.74mm和428.15mm,两者相差18.41mm,说明直接量测法确定的净灌溉定额科学合理,为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提供了关键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区域制定节水灌溉规划和评价灌区节水潜力提供依据,运用首尾测法基本原理,对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跟踪测算,并对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5-2017年贵州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451、0.458和0.464,贵州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逐年提高趋势;影响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投资因素、管理因素以及样点灌区调整因素,当水利工程在建设投资达到一定程度后,主要影响因素为管理因素。因此,今后贵州省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主要途径应从加强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5.
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对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21年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呈现逐年增大趋势,但较全国水平而言,仍处于较低水平;节水灌溉工程投资、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个因素对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较大,且均属于积极影响因素。建议通过加大节水灌溉工程投资、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优化灌区的管理水平等措施,有效提高安徽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指标。在冶河灌区选取四支和五支典型支渠开展田间试验,采用动水法测定渠道输水损失,利用土壤含水率差值测算田间净灌水量,最后估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冶河灌区典型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23,而渠道输水损失占损失比重为72.7%,是影响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冶河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定方法对于改善河北省大型灌区灌溉节水工程措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灌溉用水效率、灌区工程状况及用水管理水平的表征指标之一,也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确定“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贵港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工作从2014年开展至今已有10年,本文以贵港市2018—2022年测算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提出影响测算结果的因素及变化趋势,为贵港市农业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项主要考核指标。小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测算难度大。利用大中型灌区管理机构完善,测算工作基础好的优势,采用“以大带小”的方法,测算小型灌区的用水效率,其方法是可取的,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清水河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找准灌溉管理及测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症下药,以期为灌区发展及测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表征灌溉用水效率的指标,是国家五年规划纲要考核指标之一,也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控制指标之一。测算结果为促进节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益效率、支撑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测算样点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此推算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最后推算出辽宁省朝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经测算,朝阳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518,其中中型灌区系数为0.5383,小型灌区系数为0.6250,纯井灌区系数为0.7619.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获得,...  相似文献   

12.
<正>灌溉水利用系数综合反映了灌区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平,是评价灌溉水效率的重要指标。跟踪分析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化情况,合理评价节水潜力与节水灌溉发展成效,对于促进灌溉节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指  相似文献   

13.
为了合理利用并切实发挥灌区水资源最大效益,阳川灌区管理所探索形成了比较完善有效的测算体制。本文论述了阳川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并提出了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05-206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水利指标,是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指标。为分析尚志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情况,科学评价节水灌溉效果与节水潜力,根据相关要求,推算了市平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决策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唐洪火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222-224,237
青弋江灌区采用首尾测算法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以下简称农水系数),通过选定典型样点田块,基于直接量测法与观测分析法相耦合途径确定灌区作物净灌溉定额,测算出2019年农水系数为0.4606,并对测算过程和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节水灌溉的普及是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高效、精准农业的必然选择。2018年成都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农田灌溉用水29.9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3.41%。农业灌溉用水作为成都市用水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解决成都区域性缺水、过程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问题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成都市节水灌溉为研究对象,从成都市基本情况、农田灌溉用水情况、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成都市节水灌溉建设存在的不足,并从建设模式、制度、管理等方向对成都市节水灌溉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研究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的重要技术性指标之一,介绍了灌溉水利用系数基本内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几种方法比较选择,以及分析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的几种类型,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节水灌溉发展、节水潜力分析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向疏勒河南干灌区建设节水型灌区提供试验数据,在疏勒河南干灌区开展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实测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灌区已开展的大田常规节水和高标准农田灌溉提出了做好节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宁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以往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的优劣性,选取首尾测算法对宁夏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并以此研究了全区农业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20.
李银华 《乡村科技》2020,(5):121-122
为解决当前农业用水浪费、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等问题,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和推广应用,同时探索促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充分体现农业节水灌溉的价值,为农业节水和高效用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