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培肥增产添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毕节百万亩粮食高产工程”项目区内黄壤和石灰土上进行了3个点的定位试验。1997年~1998年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一定量的氮、磷、钾肥的基础上,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和绿肥聚垄+秸秆还土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合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土壤肥力;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作物经济性状,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各处理的多点平均粮食复合产量比对照增加28.2~94.8kg/667m2,增产5.66%~19.03%,平均纯收入比对照增加17.1~99.0元/667m2,增产3.8%~26.1%。其培肥增产添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区对比法,在27度左右轻度石漠化坡耕地上进行小麦套玉米横坡聚垄配王地埂绿肥、小麦套玉米横坡聚垄及小麦套玉米顺坡聚垄的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套玉米横坡聚垄配置地埂绿肥处理的小麦产量2 619.75kg/hm~2、玉米产量7170.90kg/hm~2,小麦 玉米复合产量9790.65 kg/hm~2、复合产值12858.90元,与顺坡聚垄种植处理相比,分剐增长13.62%、10.11%、11.02%及11.05%;且能减轻土壤养分、水分的流失。  相似文献   

3.
通过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萝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索绿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均能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效果。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其产量可达741.8kg/667m2;其次是肥田萝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可达610.0kg/667m2;箭舌豌豆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居第3,产量为595.4kg/667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产量为564.3kg/667m2。  相似文献   

4.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黔 《耕作与栽培》1996,(4):29-29,42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王新黔(六盘水市农牧局)我市高寒山区由于连年覆膜与土壤施肥不足;加上常年雨水冲刷,地力下降,特别是坡耕地,土壤有效养分差,有机质含量减少,使玉米单产徘徊不前。为此,近年我们引进和探索了绿肥聚土栽培综合丰产技术,在高海拨...  相似文献   

5.
1997~ 1 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 1 2县 (市 )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 ,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 ,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 ,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 8.772万hm2 ,其中 1 997年 4 .3 1万hm2 ,1 998年 4 .4 56万hm2 ,项目平均单产 3 71 .4kg/ 667m2 ,新增产 97.9kg/ 667m2 ,增幅3 5.8%,超计划指标 2 5.8个百分点 ,新增总产1 2 881 .682万kg ,超计划 3 4 %,新增总产值 2 4 2 1 7.56万元 ,新增纯产值 1 7546.4 56万元 ,经济效益显著。其中有 1 0个县为贫困县 ,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贫困地区实用技术普及率及生产水平 ,提高了群众收入和吃粮水平 ,为扶贫攻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此外项目通过绿肥聚垄 ,配方施肥等措施 ,促进了贫困山区土地用养结合 ,土壤肥力得到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也为山区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生态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经济绿肥覆盖对西双版纳胶园土壤性状的综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经济绿肥覆盖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水土保持、提高抗病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阐明了经济绿肥覆盖在西双版纳胶园的应用前景,它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胶园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在胶林行间特别是保护带陡坡地种植绿肥覆盖物的发展思路及相应措施,即完成胶园经济绿肥良种的筛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7.
《耕作与栽培》1995,(4):49-51
白碗窑镇推广绿肥聚垄耕作技术效益显著兴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白碗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玉米是我镇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0.9—1万亩,居粮食作物种植之首,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60%左右。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是我镇农业的重要目标。从八十年代未期开始,随着我...  相似文献   

8.
垄稻沟鱼以稻田进水口挖10-20m^2的鱼坑,坑深1.5m以上,冬季存水养萍放养种鱼6-8条,鱼苗500-600尾,稻田1m宽起垄,宽窄行插植水 稻,能充分利用边行优势,实现晚稻和冬菜免耕栽培,节约人工,便于稻、鱼、菜(绿肥)管理、改善稻、鱼、菜(绿肥)生长环境,夺取稻、鱼、菜(绿肥)高产稳产,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9.
旱地作物合理间作绿肥既能缓解绿肥与主作物争地的矛盾,又能使绿肥更好地服务于主作物,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可持续性,保证粮食安全。从旱地作物间作的主要绿肥种类、绿肥品种选择原则,间作绿肥后对土壤肥力、主作物产量和品质、农田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现阶段绿肥研究和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浅析种植绿肥在丰富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前些年,由于化肥使用不当,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结块、农作物产量降低等,为了有效改善这些情况,我国开始实施种植绿肥的推广,使土壤肥力得到极大的改善。重点分析了种植绿肥在丰富土壤肥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绿肥覆盖对西双版纳胶园土壤性状的综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经济绿肥覆盖对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水土保持、提高抗病性、增加收入等方面的作用和重要意义。阐明了经济绿肥覆盖在西双版纳胶园的应用前景,它将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胶园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在胶林行间特别是保护带陡坡地种植绿肥覆盖物的发展思路及相应措施,即完成胶园经济绿肥良种的筛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评价、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2.
绿肥翻压还土的生态效应及其对土壤主要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针对湘西旱地干旱贫瘠的特点,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同绿肥为试验作物,对湘西旱地植烟土壤种植绿肥翻压还土的生态效应及土壤主要物理性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土壤填闲种植绿肥翻压还土,可以促进大气—作物—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固定大气中的碳和氮,活化和富集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养分物质的投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幅度为3.2%~9.5%。降低土壤容重;pH最高降低0.23个单位。而土壤的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和持水能力等都有较大幅度提高,最大提高幅度分别为6.4%、21.6%和3.4%。绿肥翻压还土具有良好的培肥改土和生态效应,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13.
不同绿肥对土壤肥力质量及其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鄂西南植烟土壤上进行了不同绿肥对土壤肥力质量及其烟叶产质量影响的试验。本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年种植的基础上,种植绿肥对植烟土壤肥力影响有限;烟叶产量方面种植小麦、白菜、油菜好于对照,蚕豆最差;质量方面种植绿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有提高烟叶品质趋势,其中以油菜处理的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白菜次之,而蚕豆和小麦一般。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绿肥当季无直接经济效益,导致绿肥生产严重滑坡,土壤肥力普遍下降,农业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比较经济绿肥主要作物的主栽品种,分析品种间经济产量和绿肥产量差异,筛选出经济效益好、与湖南农田循环生产配套经济绿肥品种,以期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  相似文献   

15.
1997~1998年在贵州省毕节等12县(市)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增产技术,项目以玉米地膜覆盖为主,配套推广育苗移栽、杂交良种、绿肥聚垄、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实用技术,实施两年。共完成有效面积8.772万hm^2,其中1997年4.31万hm^2,1998年4.456万hm^2,项目平均单产371.4kg/667m^2,新增产97.9kg/667m^2,增幅35.8%,  相似文献   

16.
《耕作与栽培》1996,(4):30-31
杂交玉米应用绿肥聚垅耕作综合技术的效果(水城县农技站)杂交玉米绿肥聚垅耕作,是一项依据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原理与地膜复盖栽培等适用技术综合配套起来的新型耕作方法。象我县这样高海拔地区,实行绿肥聚拢耕作,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和培肥地力,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我省茶园耕作中,施肥多采用化学肥料,如此年复一年,既破坏土壤理化性质,又使需求量与日俱增,大大影响了经济效益。茶园行间种植绿肥,则会克服化肥所致弊病,是增加茶园无机肥的一大辅助措施。不仅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而且对坡土或纵向种植的茶园,可防止水土流失,调节、保持生态平衡,尤其  相似文献   

18.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为研究绿肥对提高土壤有机质的作用,从1981年我所与新洋试验站,共同承担了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下达的“绿肥对土壤有机质影响”研究课题,经4年来的定位试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绿肥能积累土壤有机质。为学术上对绿肥能否积累土壤有机质争议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小区试验的方法选择典型的南方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绿肥压青分别配伍3种促腐剂石灰、碳铵、石灰氮在稻田土壤上的应用试验,探讨绿肥压青配伍不同促腐剂对稻田土壤肥力及其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压青可有效增加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提高土壤有机质,调控土壤碱解氮含量,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绿肥压青配伍不同促腐剂还可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其中以绿肥压青+有机氮处理(T4)最佳。绿肥压青和绿肥压青配伍不同促腐剂对后茬水稻具有一定得增产作用。绿肥压青(T1)、绿肥压青+石灰处理(T2)、绿肥压青+碳铵处理(T3)、T4处理水稻产量较无绿肥压青(CK)处理分别增产22kg/667 m2、24.2 kg/667 m2、40.1 kg/667 m2、47.2kg/667 m2。  相似文献   

20.
《新疆农垦科技》2012,(9):60-60
防治措施有:(1)发现病株,要及早挖除,生石灰消毒,防止传染;(2)结合培垄,增施有机肥、钙磷钾肥,还可进行辅助新土,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