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油菜蕾苔期和初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试验结果表明:喷施1:250倍浓度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能明显提高杂交油菜黔黄油21号的产量,比喷施清水增产12.7kg/667m^2,增幅为9.64%;同时可以显著降低黔黄油21号油菜籽的芥酸含量,但对其含油量和硫甙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营养素对油研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营养素对优质杂交油菜油研7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苗期、现蕾期、盛花期喷施营养素能够显著提高油研7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有效分枝数等,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浓度为1∶300(1g营养素兑水300ml),油菜籽产量可达188.33kg/667m2较对照(喷清水)增产10.72%,在油菜生产上喷施营养素提高油菜籽的产量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杂交油菜益油1号喷施奇茵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奇茵对优质杂交油菜益油1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苗后期、抽苔期、初花期喷施奇茵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益油1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有效分枝数等,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最佳喷施浓度为1:2000,油菜籽单产达236.67kg/667 m2,比对照ck(喷施清水...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芸苔素对优质杂交油菜益油1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苗后期、抽苔期、初花期喷施芸苔素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益油1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有效分枝数等,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浓度为1∶ 1200,油菜籽单产达228.67kg/667m2,比对照ck(喷施清水)增产17.27%.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富利硼对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苗后期、抽薹期、初花期喷施富利硼能够有效提高油菜黔油18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其增产效果是明显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浓度为0.15%,油菜籽单产达228.33kg/667m^2,比喷施清水增产40.29%,同时比喷施0.2%常规硼沙增产26.85%。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的富利硼对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苗后期、抽薹期、初花期喷施富利硼能够有效提高油菜黔油18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其增产效果是明显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浓度为0.15%,油菜籽单产达228.33kg/667m2,比喷施清水增产40.29%,同时比喷施0.2%常规硼沙增产26.85%。  相似文献   

7.
黔油19号不同时期喷施稀效唑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期喷施稀效唑对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9号产量及其经济性状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油菜的蕾苔期、初花期喷施稀效唑能够有效提高油菜黔油19号的油菜籽产量、增加单株产量、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其增产效果较明显,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最佳喷施时期为初花期喷施200mg/kg的稀效唑处理效果最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增加最多,油菜籽单产达273.47kg/667m^2,比ck(喷施清水)增产42.61%。  相似文献   

8.
黔油17号施用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效果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遵义市万物恒温科技研究所研制的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液肥)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植物光合作用、延长开花期、授粉期、保花保果、子粒饱满、抗旱、抗寒、提高品质和增产等功能。遵义市农科所的钟永先等已在油菜上进行了鉴定试验。黔油17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金福隆植物生态营养剂对杂交油菜黔油17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于2003-2004年度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9.
化控技术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父本上喷施“920”能够提高父本植株的高度、增加单株有效角数、结角密度及每角粒数;母本喷施多效唑能够降低株高和分枝部位,显著提高每角粒数,构建良好的株形结构。父本喷施“920”、母本喷施多效唑及仅在母本上喷施多效唑能够提高制种产量,分别较ck(父母本均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增产12.424%和6.943%。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Ⅴ.油研五号制种中角粒数的组成分析赵继献(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思南565109)经过对油研五号大面积制种中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表明。角粒数的变异比千粒重大,比单株有效角数和单株产量小。对产量的贡献仅次于单株有效角数,与单株...  相似文献   

11.
杜才富  侯国佐 《种子》1998,(5):13-16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7号杂种优势研究采用四种优势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不同株系所配制的组合优势不尽一致,在11个性状中,产量、主花序有效角、千粒重、角长均有较强的优势;单株有效角、角粒数为负优势,杂种的分枝部位升高,这。个性状与三系杂种优势研究结果相反;通过选择新父本,有可能得到优势更强的新组合。油研7号在长江流域各省试验示范,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潜力,且适宜棉油、稻油两熟和稻稻油三熟制种植,是双低油菜生产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2.
豫油4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雁成  郭素青 《种子》1997,(1):10-13
应用通径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双低油菜来交种豫油4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分技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用粒数、千粒重是其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其中分校部位对产量的效应为负值.南长和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小,其余5个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均较大.且为正值。与双低常规品种豫油2号和高芥政、高硫武杂交税秦油2号相比,豫油4号产量结构更趋合理。豫油4号的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3.
双低油菜种植密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杂选1号、油研7号、油研9号种植密度和植株主要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多因素条件下对产量没有显著相关性,但其对产量的偏相关作用显著;单株生产力对产量具有显著的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密度和单株生产力相互通过对方的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合四川省成都平原区种植且综合生产效益高的油蔬两用甘蓝型油菜品种,并研发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选用‘菜薹-1'(CT-1)、‘菜薹-2'(CT-2)、‘菘蓝油菜1号'(SLYC-1)和‘菘蓝油菜2号'(SLYC-2)4个甘蓝型油蔬两用油菜品种为材料,以‘蓉油18'(RY-18)为对照,研究品种和采摘次数对油菜薹和油菜籽产量、品质及综合生产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摘薹1次相比,摘薹2次显著降低了菜薹外观品质、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但显著增加了可溶性糖含量。与不摘薹相比,摘薹显著降低了株高。与不摘薹相比,摘薹1次显著增加了单株有效角果数和菜籽产量,而摘薹2次则显著降低。摘薹对油蔬两用油菜籽品质影响不显著。SLYC-2菜薹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综合生产效益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SLYC-2的菜薹品质和综合生产效益最高,适合在四川省平原区种植。摘薹1次是保证油蔬两用油菜籽产量和综合生产效益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直播播期对油研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研9号不同直播播期试验研究表明 ,不同播期的产量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播期对植株高度、根茎粗、分枝高度、主花序长、一次和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单株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角粒数、千粒重、角果层厚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直播条件下 ,油研9号3000kg hm2 产量的栽培措施为 :播期9月25日至10月2日,密度为12×104株 hm2 。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处理对直播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阳光2009与沣油520为材料,于封行期及蕾薹初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测定倒伏、角果抗裂性及产量相关指标,研究多效唑对油菜产量和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为高产及机械收获条件下油菜的多效唑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均显著提高2个油菜品种的抗倒性、抗裂角性及产量,蕾薹初期喷施300 mg L–1多效唑后油菜抗倒与抗裂角指数增量大,封行期喷施150 mg L–1多效唑则后产量的增量大。多效唑处理降低每角果粒数,但增加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及千粒重,故而增加产量;且可通过增加油菜根颈粗、鲜重根冠比及抗折力降低株高和倒伏指数,提高油菜抗根倒与抗茎倒能力;通过增加角果含水量、延缓角果成熟度、增加角果皮干重提高油菜角果抗裂性。本研究认为封行期喷施150 mg L–1的多效唑是最佳喷施时期与喷施浓度,既可显著增强易倒伏而减产油菜田块的抗倒与抗裂角能力,最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又可满足油菜机械化生产模式所需的高产、抗倒及抗裂角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徐宗俦  张家洪 《种子》1998,(3):53-54
1996~1997年两年连续试验表明,植物营养剂中浸种剂对水稻种发芽率的提高、秧苗素质增强、产量增加有促进作用。以150浸种刑浓度混税加抽穗前用1100保花壮果剂作叶面喷施,可增加每亩有效稳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达到一定增加效果,可生水稻生产中广泛应用,费省效宏。  相似文献   

18.
优质油菜油研8号的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研8号油菜系贵州油料科研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7年通过品种审定,我市1997年引进试种,经过三年试验,示范和推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油研8号油菜高产田亩产264.5kg的产量形成结构为:亩栽7833株,平均单株结荚562.4个,每荚平均15.8粒,吉粒重3.8g。我们按照油研8号产量形成规律,采取“冬壮春发”的栽培技术路线,认真抓好壮苗早栽,优肥优法、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努力满足其生育条件,增强群体抗灾能力,确保株壮、荚多、粒饱粒重。  相似文献   

19.
在田间试验的基拙上,研究通过初花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荞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期喷施多效吐、生根粉和丰产剂2号降低了苦荞麦的株高、主茎节数和主茎分枝数,其中,以喷施多效吹的降幅为最大。喷施多效吐缩短了苦荞麦的生育期,促进了苦荞麦的早熟。喷施生长调节剂后,增加了苦荞麦的千拉重,但对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方面表现不一,其中,喷施丰产剂2号获得了较高的单株生产力、千粒重和产量,比对照增产10.08%。苦荞麦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降低株高,从而有效增强抗倒性,减少倒伏的风险;喷施生根粉和丰产剂2号能同时增加千粒重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汤勇  张玉清  彭永胜 《种子》2006,25(8):75-77
通过在湖南省油菜主产区开展黄籽高油分杂交油菜新组合异地鉴定筛选,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南推广的黄籽高油分杂交油菜新组合。结果表明:有3个组合(sh 404外,sh 403、sh405)产量位次分别排在第2、4、5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多,经济性状较好,单株有效角果数在1000以上,比两对照高,千粒重较大,抗油菜菌核病能力较强,熟期较早,适合棉区油棉间套作;sh406小区产量最高,其经济性状较合理,单株有效角997.7角,每角粒数14.2粒,千粒重4.1g。具有较大的产量潜力。抗病性中等,抗倒性较强。该组合冬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适合于油.稻、油-棉一年两熟制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